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寫雪的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褒斜棧道;詩選;美學價值
登臨棧道,尋覓古道遺址,使人思緒萬千,仿佛又看到古代勞動人民開山鑿石、架橋修棧的壯觀場面和棧道上車馬行旅絡繹不絕的繁榮景象。褒谷“二十四景”詩形象逼真的描摹,再現了褒谷的神奇景致。我認為詩選中最顯著的特點及審美價值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形象鮮明,聯想豐富,善于從神話中吸取營養(yǎng)和素材,構成其獨特瑰麗絢爛的色彩
在《堰口鎮(zhèn)珠》中我們看到了“石犀治水”的典故。
云根地脈結珠園,閃爍晶光古堰前。
真似石犀能治水,花村千載浪恬然。
這首詩表達了人們祈求風調雨順,恬適安然的美好生活的愿望。
在《虎石嘯風》中我們聽到了西漢高隱鄭子真垂釣龍?zhí)兜膫髡f。
山君牙爪勢崢嶸,高居能數百獸驚。
霧豹何年同柄變,大王風自谷中生。
虎石嘯風:褒谷龍?zhí)吨畺|,有一山峰,形如下山猛虎,呈弓腰欲撲呼嘯之狀;對面山峰又形似大象,皆逼真、威嚴。相傳西漢高隱鄭子真垂釣龍?zhí)?,見此石似虎且栩栩如生,乃書“石虎”二字于山崖上,為“二十四景”之一?/p>
前兩句說:石虎高俊雄偉,形象逼真,高踞在山崖,使百獸驚畏。后兩句寫深藏在褒谷中的隱士鄭子真,什么時候和山君同時隱入深谷的呢?所謂石虎嘯風原來是從谷中吹來。
據《漢中府志》載:“玉盆”距褒城縣北八里褒水中,乃石生成,不費斧鑿,光潔如玉,上有“玉盆”二大字,為褒谷“二十四景”之一。
珍貴的玉盆圓圓地浮在水面,彰顯大氣,突出了“玉盆”。水流擊石,圓潤流暢,萬里滾滾的褒水像一盆容收,夸張使“玉盆”動感十足。后兩聯以河神相托,仙人流連突出了褒水和“玉盆”的神奇。以神話傳說渲染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褒谷的人杰地靈。
二、語言自然奔放,創(chuàng)造出幽遠神奇的意境,用熾烈的情感感染讀者
例如《翠屏夕照》。
倒影斜陽景色殊,春嵐碧翠映霞朱。
錦屏環(huán)列山城外,一幅天然古畫圖。
翠屏夕照:褒谷南口東岸的翠云屏,夕陽斜照時,晚霞如虹,倒影生輝,與春山綠水交相映射,為“二十四景”之一。
這首詩的前兩句寫景,以春嵐、碧翠、丹霞來襯托倒影斜陽,后兩句抒情?!板\屏環(huán)列山城外,一幅天然古畫圖”仿佛色彩艷麗的絲織屏風,環(huán)列在古褒中城外,如錦的天然美景宛若一幅古色的山水畫屏。意境開闊,真是詩情并茂,詩中有畫,給人以感染。
又如《七道》。
褒斜棧道辟奇觀,曲曲蛇行蹬七盤。
客到雞冠石上望,恍疑身在翠云端。
七道:在舊褒城縣北的雞頭關北山,即七盤山。原褒斜棧道南端的雞頭關山下,沿褒河經石門通行。
大約隋唐時期改道,由石門以北登山南行,盤峭磷石山,繞褒山澗流,依山臨水,蛇行一線。出山拗到山頂共盤旋七回,經雞頭關下山始達褒城,故曰七盤關,為“二十四景”之一。
這首詩的前兩句是說:褒斜棧道險峻奇絕,陶鱗石徑,蛇行一線,迂回七旋才達雞冠頂。后兩句說:登上雞冠頂,居高遠眺。漢中美景盡收眼底,恍惚身在云頭仙境。天外有天,懷疑自己走入了云端、仙境。夢幻般的感覺來自詩的美妙意境。
三、比喻準確、精練、傳神,更具藝術魅力
詩歌對褒谷景物的細心觀察揣摩,用語準確,比喻生動、傳神,增添了詩歌的藝術魅力?!堆呖阪?zhèn)珠》的前兩聯“云根地脈結珠圓,閃爍晶光古堰前”描繪了巨石突起,經百年來激流沖刷己渾圓如珠,灑落在古山河堰前。巨石不但圓而且像具有質量、形態(tài)、色澤的寶珠,灑落在堰前,“灑”得如此輕盈,真是神來之筆,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形。
例如《銀濤袞雪》。
袞袞飛濤雪作窩,勢如天上瀉銀河。
浪花并作筆花舞,魏武精神萬傾波。
銀濤袞雪:據《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載:曹操曾于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和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兩次來到漢中。登臨褒谷故地,一覽大好河山。見石門外幽谷深灘中石多浪激、飛流奔瀉,銀濤作窩,猶如白雪翻滾時,豪情難抑,揮毫即書隸體“袞雪”二字于谷中巨石,以喻褒谷山水之美。飄逸俊挺的字跡,不僅表現了褒谷博大的氣勢,更顯示了魏武帝寬闊的氣魄與壯志。
古人為褒揚古跡,固有“銀濤袞雪”的詩句,為褒谷“二十四景”之一。
曹操性格豪爽,氣度非凡。他不但有蓋世之才,納賢之德,而且善于書法,長于軍事,樂于進取。世人久慕其名,久仰其德,賦詩題句,贊頌曹操。
“銀濤袞雪”正是清代詩人面對褒谷勝跡,為魏王“袞雪”手筆所吸引,憑吊懷古之中詩興頓發(fā)寫景抒懷,褒揚古人。詩句不但對滾滾飛奔的波濤從氣勢、形態(tài)色澤方面作了逼真的描寫,而且對魏王妙筆生花的運筆神態(tài)及飄逸峻挺的筆力,作了傳神的描繪。特別是對魏王豪放的氣魄,勇于進取的樂觀精神給予了高度的贊揚和評價。
前兩句緊扣“袞雪”二字。寫出了波濤滾滾,瀑布飛瀉,形似白雪翻滾,勢如銀河瀉落的氣勢。翻滾的浪濤與白雪翻滾的浪濤非常神似,似乎用手都能捧起一樣。后兩句是對魏王的贊揚、評價。曹操妙筆生花,“袞雪”二字,剛勁峻挺,隨浪花飛舞。他樂觀進取的精神,猶如滔滔江水勇往直前。
縱觀褒斜棧道的雄奇險峻,褒谷“二十四景”詩,真實地再現了漢中的山川風貌。詩風雄奇豪邁,富有浪漫主義色彩,既為我們詩歌鑒賞提供了豐富而珍貴的史料和資源,又在美的欣賞中得到無窮的樂趣,這正是棧道及詩的美學價值所在。
參考文獻:
一.“讀寫結合”的基本概念
“讀”是指閱讀教學過程中語言文字積累的過程,包括理解和積累字,詞,句,讀懂課文內容,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內容。
“寫”是指知識的運用,是“讀”的延續(xù),延伸和發(fā)展。具體指的是在理解語言文字的基礎上進行寫作訓練,包括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把積累的知識運用到作文去。
“讀寫一體”也就是指在課堂教學中貫徹以讀悟寫,以讀帶寫,以寫促讀的基本思想,以課文為范例,有側重的講解寫作知識,巧妙地挖掘寫作訓練點,有重點的讓學生練口,練筆,實現知識的遷移,讓學生完成從“讀”到“寫”,再回到“讀”的能力的培養(yǎng)。
二.閱讀中的讀寫結合訓練
閱讀中的讀寫結合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原則之一,是提高學生讀寫能力的最重要的教學方法,它貫穿在整個語文教學之中,初中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的主要途徑有:它包括仿寫,改寫,續(xù)寫,擴寫,縮寫,寫讀后感等形式。是閱讀教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我們考閱讀的目的所在。如仿寫七年級下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一段話。這段話中連續(xù)使用了一些動詞,準確地描述了雪地捕鳥的過程。仔細品味,然后寫一段話,或敘述做某個游戲的過程,或描寫螞蟻搬家的經過,也試著用上一系列動詞?!皰唛_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根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改寫法國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課》,原文是從小弗朗士的角度觀察事物,以他的思想感情變化的線索來寫作,“試以韓麥爾先生為第一人稱,改寫課文中從上課到下課這部分的內容。”
以上的仿寫和改寫,都是根據我們的課文特點而定出來的,這項活動的進行有助于我們的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和挖掘文字深處的涵義。這樣的訓練都要求學生首先讀懂原文,全面把握原文的思想內容、主旨、敘事線索、人物的性格特點、及作者的感情脈絡。在不改變原文的主旨、內容、人物的性格特點的前提下,同時也讓學生在感悟到原文的優(yōu)美之處的基礎上,對其優(yōu)美之處進行寫作訓練,有利于學生學到一些表達技巧,逐步提高寫作能力。
綜上,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聯系課文進行讀寫結合,師生操作起來都很容易,便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借以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不僅是有效途徑,而且是必要途徑。
三.古詩詞中賞析的方法和意義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彌珍的文化瑰寶。詩教是我國優(yōu)良的教育傳承。《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和審美情趣?!敝锌颊Z文命題中,古詩詞默寫和詩歌鑒賞占較大比例。提高學生古詩詞欣賞水平和背誦默寫能力,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同時也能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熱愛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感情。
1.學習詩歌的方法
學習詩歌,誦讀是非常關鍵的。它也是感悟的基礎。只有充分發(fā)揮誦讀優(yōu)勢,靈活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古詩。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誦讀、學習教材和《課標》中推薦的詩文篇目。教師多形式、多層面地指導學生在反復吟哦、賞玩,把每冊課本中的詩詞分組欣賞誦讀,采用“讀――悟――品――演”的流程,讓每次誦讀課堂都變成充滿人的情感、有著審美的要求的探究過程。通過課題研究,采用分組 “讀――悟――品――演”的流程,從中讀出興趣,感受情趣,悟出妙趣,使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合作,感受和諧的歡樂,發(fā)現的欣喜。用自己的激情演繹課堂教學的精彩,接受古典文化的浸潤和熏陶,提高學生鑒賞古詩詞的能力。
2學習詩歌的意義
在進行古詩文教學中,為了激發(fā)學生“讀”的興趣,我從學生的主觀意愿入手,采用多種形式與手段挖掘學生的“興奮點”,發(fā)揮學生朗讀的主動性。使學生愿意讀、喜歡讀,讀出內容,讀出感情。選擇恰當的音樂背景,既可以渲染詩文情境,又可以極大地促進學生的朗讀情趣?!捌贰眲t是對古詩詞的再創(chuàng)造,通過學習與探究,學生在腦海中展開想象,從詩詞的字里行間,透析其內涵,升騰起相關的畫面,這樣將文字語言的描述轉化成重現詩文的畫面。詩中有畫,詩中有情,詩中有詩。詩詞中精彩的語言描述,給讀者帶來無限的遐想空間,讓學生在詩詞的意境中暢翔。最后水到渠成,學生或模擬,或表演,感情升華進入狀態(tài)。最終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體會古詩詞的內蘊美,豐富學生的積累,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競選香港小姐風波
“鈴——”Mrs。朱緩緩走上講臺,眼見我們班的武士都不見了,時間就像流沙一樣一點一滴的過去了。五分鐘過去了,十分鐘過去了,想不到十幾號的武士搖身一變,變成美艷的香港小姐了,驚艷呀!“男的們,女的們,老的們,少的們,一年一度的山卡拉香港小姐競選開始咯”有請1號佳麗馮小姐、2號佳麗陳小姐、3號佳麗黃小姐……好??!真可是大飽眼福,各號佳麗應有特色,應不暇接呀!同學們可鼓掌股的可賣力咯……
這個易老師
“刷刷——”同學們正忙著做課堂作業(yè),易先生正快哉游哉地呼嚕呼嚕呢,老師鷹似的瞅見了。只好請易先生帶替老師的職位咯。他倒也樂意,形成我們的“易老師”。“Goodbye,Mr。易”全班都封他“偶像”吧!
大嗓門prettyboy!
“噢——”那雄渾的男高音,撕命的叫喊著,帶點傻氣的他,在老師的課堂上無不喜歡展示他那豪氣的高音,在他的幽默下,課堂上可謂是叫天不靈,叫地不應。prttyboy!
準時的報響鐘
令下可謂是“不多不少,正是剛剛好”鄺同學這準時的報響聲可準確極了。一說“放學咯——”“鈴——”可真的是放學咯,同學們對他的金口無不驚訝。他一喊,可真的放學啦!神奇乎!
大三女生要創(chuàng)作宮廷大戲
1984年,吳雪嵐出生在浙江湖州一個普通家庭。小時候吳雪嵐很調皮,經常跑出去瘋玩,父母不放心,便把她關在家里讓她與書做伴。當時家里藏書很少,《紅樓夢》是吳雪嵐最喜歡的,她不知讀了多少遍。漸漸長大后,吳雪嵐對讀書產生了濃厚興趣,每逢周末就泡在書店看書,看得最多的是古典小說。
讀高中后,上課時吳雪嵐最愛看小說,一開始語文老師堅決制止,后來發(fā)現她每次語文考試都能毫無懸念地考出好成績,就默許了??伤臄祵W成績很不理想,因此數學老師非常不喜歡她。高中三年的“課堂閱讀”,讓吳雪嵐打下了扎實的文學基礎?;貞洰斈?,吳雪嵐說,當時只知道看書,尤其喜愛蘇童、王小波、張愛玲的小說,一分一秒都舍不得放棄,簡直到了瘋狂的程度。
高中畢業(yè),吳雪嵐考上了浙江師范大學中文系。入學后,愛好一直很廣泛的她,被系里開設的現當代文學和古代文學吸引了,也逐漸明晰了自己的研究和創(chuàng)作方向。讀大一時,在經常逃課的情況下,她仍考出了全班第一名的好成績,并獲得了一等獎學金。
從2005年起,吳雪嵐開始從事業(yè)余寫作,陸續(xù)在各大報刊發(fā)表短篇小說及散文。2006年新春,她厭倦了給報刊投稿,一名同學把她推薦到了“榕樹下”——一個以網絡原創(chuàng)文學著稱的網站。因為可以隨心所欲寫自己喜愛的文字,為了追求文章的靈性和自由度,吳雪嵐很快喜歡上了在網絡上發(fā)表自己的作品。而網絡也給了她極大回報,比如她在“榕樹下”寫的第二篇文章,便被推薦到該站排行榜,受到眾多網友關注。這對寫作技巧還不成熟的吳雪嵐是個巨大激勵,她的創(chuàng)作熱情越來越高,不久便成了多家文學網站的專欄。
2006年2月大三寒假期間,吳雪嵐覺得百無聊賴,天天看電視劇打發(fā)時光。那陣子,TVB第一部在大陸取景的宮斗劇《金枝欲孽》火爆播出,吳雪嵐看到這部電視劇時深受啟發(fā),突然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創(chuàng)作沖動。
《金枝欲孽》中的清廷后宮十分殘酷,沒有一個角色稱得上是好人,每個人都在步步為營。這讓喜愛中國古代歷史的吳雪嵐,對正史上女性形象的缺失感覺遺憾。她認為,作為女性,能在歷史上留下寥寥數筆的只是一些極善或極惡的人物,像豐碑或是警戒一般存在,完全失去個性。而女性的心理其實非常細膩,所以她極力想寫下歷史上那些生活在帝王將相背后的女人的故事,還原她們的真實心態(tài)。
有了創(chuàng)作靈感,吳雪嵐腦海里出現了一群鮮活的女子,她將她們生活的環(huán)境安排在了深宮之中:這些女子或有顯赫的家世,或有絕美的容顏及出眾的智慧,她們?yōu)榱藸帄Z愛情、爭奪榮華富貴或爭奪一個或許并不值得爭奪的男人而鉤心斗角、爾虞我詐,將青春和美好都虛耗在永無止境的斗爭中。經過嚴密構思,吳雪嵐擬定了小說雛形——選擇一個被選入宮中,經過一系列后宮斗爭,最終登上王后寶座的名叫甄嬛的宮廷女子為主角,并將小說定名為《后宮甄嬛傳》。
一部大戲迷倒百萬網友
對于一個剛接觸網絡寫作的新人來說,寫一部長篇小說是件非常冒險又不討好的事。而吳雪嵐就因為那么一點好奇心,想去嘗試一下自己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在眾多小說中,《紅樓夢》是對她影響最深的一部,她曾先后看過無數遍。有了《后宮甄嬛傳》的整體框架,她便借鑒《紅樓夢》的寫法,對文字進行精巧安排,并借用古代典籍、唐詩宋詞,寫法上和曹雪芹的《紅樓夢》如出一轍。首章寫就,吳雪嵐以“流瀲紫”為網名,將作品上傳到了晉江文學原創(chuàng)網。
幾天后,吳雪嵐又把剛寫就的幾章貼到了網上。小說放上網后,一開始看的人并不多,留言的也只有兩三個人,但吳雪嵐還是很高興,因為寫文章的人那么多,有人看自己的文章她已經覺得很滿足了,于是她接著寫了下去。寒假過后,吳雪嵐白天上課,晚上到了11點同學們都睡下后,她才靜下心來寫作。每寫一段,回頭去看總覺得不太滿意,于是修修改改。如果覺得一段文字糟糕得改都沒法改,她就干脆推倒重寫。
在寫作過程中,吳雪嵐引用了李白的《長相思》、白居易的《長恨歌》、宋朝張玉良的《蘭雪集》和李商隱的《菊》等詩詞。有趣的是,故事中皇上寵愛甄嬛,贊她美貌時,念的正是贊頌宮廷妃嬪的詩句,如唐玄宗的《好時光》等。小說還涉及《詩經》中的大量段落,比如安陵容為雍正唱的一曲《越人歌》,便摘自《詩經》。其中有一句:“今夕何夕兮?塞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深受讀者喜歡。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通過英語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使心智發(fā)展,提高綜合人文素養(yǎng)[1]。語言技能和語言知識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這四種技能在語言學習和交際中相輔相成、互相促進。聽、讀課與知識的輸入相關,而說、寫課以輸出為主。讀、寫作為書面語的輸入與輸出途徑,不少實驗證明,閱讀可以為寫作提供豐富的語言材料,可以學習他人的寫作方法和技巧,閱讀課已成為幫助學生寫作的主要語言輸入途徑。以讀促寫,學以致用,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二、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現狀分析
英語寫作既然是語言輸出的過程,那就要求學生按一定寫作技巧建構體裁,內化知識。英語寫作要求學生熟練地運用第二語言創(chuàng)造性地表情達意,因此寫作成了教與學的難點。學生一般談“寫”色變,聽到寫作就頭痛,碰到教師布置寫作就煩惱。在每次的考試中,學生得分率最低的題型就是書面表達,教師在對學生書面表達的質量進行分析時不難發(fā)現,學生的英語寫作中存在表達不得體、時態(tài)混亂、詞匯貧乏、句式單一、套用中文句式等現象。筆者認為,導致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教師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缺乏科學和系統(tǒng)的寫作教學方法,特別是對起始年級的英語寫作不夠重視,沒有專門進行規(guī)范的訓練。
二是在初中人教版Go for It的教材中,英語寫作教學多局限于教材每單元的Section B 3b部分,主要以填詞或仿寫為主。課堂上,很多教師把這部分的教學變成語言點的講解,甚至不講這部分內容。因此,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練手”,課后對寫作任務只能是敷衍了事。
三是教師的閱讀教學方法不當,缺乏對文章結構的分析和同類話題相關好詞好句的拓展和輸入。
三、以讀促寫的理論依據
美國作家德爾文?G?舒伯特曾說:“Reading is writing.”我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的說法也道明了讀和寫的關系。Krashen的二語習得理論認為,語言習得是通過語言輸入完成的。最佳的語言輸入包括四個必要條件:可理解的、密切相關的、不以語法為綱的、大量的[2]。輸入和輸出是語言習得中不可分割的兩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習者在輸入的基礎上,需要進一步內化相應的語言結構,才能完成習得的全過程。閱讀是輸入的核心方面,寫作是輸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以讀促寫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閱讀教學課,在閱讀導入階段,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充分利用背景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閱讀階段,教師引導學生運用閱讀技巧和閱讀策略進行閱讀;在信息處理階段,教師設計相關教學活動,并對這些信息進行處理;在討論階段,教師引導學生提煉出寫作結構并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對話題進行討論;在寫作階段,學生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分工合作完成話題的寫作[3]。
四、以讀促寫的教學實踐
(一)教材內容介紹
初中英語讀寫課既包括閱讀活動又包括寫作活動,讀是寫的準備階段,寫是對讀的檢測。因此,教師在處理教材時,不能只注重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把寫的任務留給學生課后完成;也不能忽視教材中閱讀文對學生知識的輸入影響,讓學生還沒有真正熟悉和掌握所學短文就進行相關話題的寫作,使學生感到無從下手。筆者認為,讀寫課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讀寫都要均衡發(fā)展。課堂上,教師除了要設置不同的任務指導學生運用閱讀技巧和方法外,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在閱讀理解文章后根據文章里的信息點總結、提煉出與話題相關的內容,啟發(fā)學生發(fā)現文章結構。在理清脈絡之后,設計不同活動,如:通過“記憶游戲”操練重點詞匯和句型,完成從“感知”到“記憶”的轉化,最后通過寫作任務,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運用。整個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應該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次遞進,閱讀活動不僅要為學生的寫作做好語言知識和話題的充分準備,而且應為學生的寫作提供范例,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意識,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二)教學案例呈現
1.教學內容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教版教材Go for It八年級下冊Unit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中的閱讀材料Singapore―A Place You Will Never Forget。本單元的話題是談論有趣的地方,通過學習,學生會用現在完成時態(tài)談論過去的經歷。本節(jié)課主要圍繞“旅游”的話題展開教學活動,筆者設計的是一節(jié)以讀促寫的課。
2.教學過程
Step 1 Pre-reading
Activity 1 Brainstorming
Teacher:We’ll review the words or sentences about language,weather,food,places of interest one by one.
Students:...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復習舊知識的同時拓展與話題有關的詞匯,讓學生記憶,解決學生寫作中詞匯的問題。
Activity 2 Watch a video of Singapore including its weather,food,animals.
Teacher:Today we’ll go to a fun place,do you know where it is?What else do you know about it from the video?
Students:Singapore.We also know about its weather,food...
Teacher:I like travelling.I have travelled many places in summer vacation,but I have never been to Singapore.We’ll read the passage,after that,you’ll write your own pages about a place you have been to.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讓學生觀看視頻激活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教師把課文的要點、話題及教學目標都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帶著目標學習。
Step 2 While-reading
Activity 1 Skimming
Please skim for the topic sentences.You needn’t read every words carefully,just look for the key words.
設計意圖:教師讓學生帶著任務快速瀏覽文章,同時進行閱讀技巧的指導,有助于學生在短時間內從文章中整理出新加坡的四個特點。
Activity 2 Group work
Read the passage again.Find the sentences about language,weather,food and place of interest.Make notes and put them into the right categories.
設計意圖:《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下冊Section B 2b的閱讀文都會介紹一種閱讀策略,如:猜詞、略讀、細讀及找主題句等。本節(jié)課介紹的是記筆記,教師提醒學生寫下每段的重點句子并進行分類。這個活動讓學生學會了從閱讀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能夠自主地歸納閱讀材料中的重點內容,為后面的寫作提供了素材。
Activity 3 Detail-reading
Read slowly and carefully and then fill in the blanks.
設計意圖:教師根據文章的內容,用表格的形式進行分類縮寫,幫助學生進行閱讀內容梳理。學生在細讀文章后,完成表格填空。這樣的訓練,一方面幫助學生對文章的細節(jié)信息進行理解、記憶和強化,另一方面讓學生掌握本課中的目標詞匯,強化語言運用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思維和寫作能力。
Step 3 Post-reading
Activity 1 Memorizing Game
Memorize the key sentences as many as you can. Then report one by one.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記憶活動,將所學的知識由“感知”轉化為“記憶”,增加學生信息的輸入量,為信息的輸出――寫作做好保障。
Activity 2 Summary
Students discuss in group, then summary how to write a place with the teacher.
A place you will never forget
Beginning:Have you ever been to...I think it’s a wonderful place to take a holiday./...
Body part:Language:You can simple speak Chinese.It’s also a good place to practice...Food:You will find a lot of...food.It’s an excellent place to try...food.Places of interest:Have you ever been to a...It might seem...to go to...Weather:The temperature is...You can choose to go whenever you like.
Ending:If I am free,I will go to...
學生分組討論beginning,body part,ending部分可以拓展的句子,寫在紙上在全班展示,與同學分享,為后面的寫作做好鋪墊。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小組討論歸納文章結構,不僅提高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而且使學生理清了文章脈絡。將提煉出的寫作框架用直觀、形象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為學生的寫作構思搭建“腳手架”。
Step 4 Writing Task
學生每六人為一小組,先討論確定地方,每個小組完成表格后分工寫作。學生A寫beginning,學生B寫ending,學生C寫language,學生D寫food,學生E寫places of interest,學生F寫weather。寫完后組長抄寫在海報紙上,整組同學一起修改整篇文章,最后在全班面前展示。
設計意圖:學生先討論完成表格信息后再寫作,寫作目標就更明確了,寫作的自信心也增強了,同時降低了組內學困生的寫作難度。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互相討論、互相幫助,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提高了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
(三)教后反思。
1.側重寫作練習,消除畏難情緒。
教師的課堂安排,必須從學生英語學習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在起始年段,學生對寫作的畏懼心理比較強,而且寫作水平相對比較差,教師在課堂時間的安排上應稍微側重寫作,寫作的話題應與閱讀相關,盡量消除學生對寫作的畏難情緒。隨著閱讀寫作訓練的深入,課堂上閱讀和寫作的時間可逐漸均衡,使學生在感知閱讀文后,有充足的時間內化語言知識,借鑒閱讀文的佳句和篇章結構,高效地完成寫作。
2.分層設計活動,激發(fā)寫作興趣。
讀寫課的活動設計應層層遞進,閱讀材料要為后面的寫作做好充分鋪墊。整個教學過程應該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深入,將閱讀策略和寫作技巧有機結合起來,達到以讀促寫的目的。設計的寫作話題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關,這樣才能引發(fā)學生共鳴,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3.扮好教師角色,提高寫作技能。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發(fā)揮組織者、督查者和幫助者的作用。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要善于引導學生歸納知識點、篇章結構,為后面的寫作奠定基礎。在學生的寫作過程中,教師隨時進行指導和調控,營造寬松、和諧的寫作氛圍,激活學生的寫作思維,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