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探索大學計算機課程革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積極革新教學內容,讓學生及時了解信息技術的新發(fā)展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可以說是日新月異,各種計算機操作軟件層出不窮,網絡上的信息和資源更是讓人目不暇接,在這樣一個信息化的時代,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應該朝著實用性和前瞻性的方向發(fā)展。雖然教材內容相對固定,也不可能每隔幾個月就更換新的教材,但教師還是要在保證完成正常教學任務的前提下,適當給學生介紹一些計算機技術發(fā)展的前沿性知識和內容,讓學生了解計算機技術發(fā)展的新動向。教師可以讓學生借助網絡查找一些計算機應用的新成果,也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新的操作軟件,讓學生的視野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大學生正處在求知欲和學習能力都比較強的階段,對科技前沿的內容也會有更多的興趣,在課堂上適當引入前沿性的內容,會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熱情和積極性,學生們會采取主動探究的方式去學習和鉆研,教學效果也會明顯提高。
2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高校計算機課的教學普遍存在著教學方法比較陳舊的問題,多數都是教師講解,學生在下面聽,有的學校理論課和上機實踐課是分開的,也有的學校直接把計算機課安排在機房進行,教師邊講解,學生邊練習操作。總的來說,無論是學習理論還是上機操作,學生都處于一種比較被動的狀態(tài),老師把需要操作的內容灌輸給學生,學生也只是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操作,缺乏創(chuàng)造性,也顯得比較枯燥和乏味。其實,同樣的教學內容可以采取更加靈活的教學手段來進行教學,通過討論、合作等方式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往往更容易讓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師可以采用布置任務的方式,讓學生分組進行操作和練習,教師從旁輔助和指導,要盡量鼓勵學生獨立完成任務。這樣在思考與嘗試中去理解新的知識和操作方法,更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成為了課堂活動的中心和主體,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
3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開展分層次教學,合理配置教學資源
現在計算機的普及程度很高,許多學生已經能夠熟練操作多種計算機操作系統(tǒng)和軟件,當然也有一些學生接觸計算機的機會比較少,計算機操作能力相對差一些,這就使得高校計算機課程教學的對象呈現出多層次性的特點。針對這樣的情況,“一刀切”式的教學顯然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在這種情況下采用分層次教學就顯得十分必要了。教師首先要對班級學生的計算機水平有個大致的了解,根據學生的情況對教學內容和進度進行適當的調整,有條件的話可以考慮分班教學。即使不能分班,分層次教學還是可以有效開展的,在同一個班級里,教師可以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目標要求,對于沒有基礎的學生,要從基礎訓練抓起;對于有一定基礎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他們布置更高難度的任務,要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所收獲。
4改革計算機課程的評價體系和考核方式
目前,大多數高校的計算機課程考核還是采取期末考試的方式,理論試卷和上機操作各占一定的分數比例,最后相加在一起就是學生的計算機課程總成績。這樣的考核方式顯然并不適合計算機這樣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其實,計算機課程的考評應該采取更加靈活的方式,注重階段式考評,將學生平時的操作和課堂表現都納入到考核的范圍內,教師布置的任務和作業(yè)也可以作為最終成績的一部分。我們在改革計算機課程考核評價體系和方式的時候,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強調創(chuàng)造性和實踐操作能力,這樣才有利于計算機教學朝著實用性、開創(chuàng)性的方向發(fā)展??傊?,高校計算機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建立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重視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為計算機課程的教學開辟更為廣闊的空間。
作者:教傳艷單位:沈陽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