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歐陽詢的故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通觀歐書,瘦、險、冷是最為顯著的三大藝術特色,這三個特點不僅有著極強的藝術魔力,而且于修身養(yǎng)性的效果也非常明顯。長期致力于歐書的研習,追求其險勁清寒的藝術妙境,可使人心明眼亮,快樂而智慧地活出清雅的人生。關于歐書瘦、險的藝術特色對養(yǎng)生的意義,筆者已分別以《歐書瘦學探微》和《歐書探“險”》兩篇拙文在貴刊發(fā)表過(署名杜華),今將歐書的清冷藝術與養(yǎng)生的關系借貴刊一角淺述出來,以和同道共樂。
“冷”的文化內(nèi)涵
和“冷”的意思最相近的字有“冰”、“寒”。在東方人的審美意識中,“冷”具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從處世藝術看,“冷靜處事”便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歷來都被人們賦予高深的智謀和遠見卓識,也蘊含著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和博大的“渡人”胸懷。例如,當人們遇到最棘手的事時,不要一時急躁,怒火中燒,而應先冷靜下來,待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后,再施以恰當?shù)奶幚矸椒āV挥羞@樣,才能獲得較高的辦事效率。
在很多文學家的作品中,冷藝色彩非常濃,具有高深的創(chuàng)作意境?!疤扑渭摇敝坏牧谠?,對“冷”頗有感悟,將“冷”的深沉寫到了極致,他的“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把人生的心境寫得比太極、比禪宗還更“定”;《小石潭》里的“冷”,冷凈人的神志,冷進人的骨子,似乎稍搔一下皮膚,都會涌出森森的寒流。
在美術作品中,唐家兵的《寒林煙樹》、《涼秋》,歐陽詠梅的《天地寂寞》等,“冷”意都特別突出,也是人們非常喜歡的作品,在音樂作品中,有古曲《寒鴨戲水》、《寒江殘雪》,大型笛子協(xié)奏曲《冷月》等;書法作品有《寒召帖》、《寒食帖》等。這些藝術作品不僅“冷”藝深邃,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而且對于治療心煩胸悶、肝火上亢、失眠等多種疾病有獨特的效果,深受大眾喜愛。
“冷”與治病養(yǎng)生
在我國博大精深的中醫(yī)治病理論上,以“冷”治病的方法非常豐富,例如人們患病發(fā)高燒時,必須以酒精擦拭皮膚以致冷降溫,而且根據(jù)病情,在敷藥時也有冷敷和熱敷之分。有很多藥物就具有辛涼解表、清熱解毒、清熱瀉火等功用,這些藥物就有致冷作用,對于溫熱性疾病療效奇特。從五行生克制化方面論治病,理論更為深奧,火旺則瀉,水虧則補,以求陰平陽秘,方得身體健康。冷的反面為熱,故清火,必施其“冷”方等等,依理相推,對證下藥。我國古代名醫(yī)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是世界最早科學地論述傷寒病理及其治療方法的醫(yī)學圣典,以“冷”療疾的精辟要義可以說就是該論著的主要內(nèi)容。直到今天,此書的很多良方在醫(yī)學上仍然被廣泛應用,對促進人體的健康產(chǎn)生了深遠的意義。
歐書藝術的“冷”意
歐陽詢是隋唐問鼎鼎大名的書法家,創(chuàng)造了迥異于前人的新體書法,世稱歐書。他“八體盡能”,萬精楷書,其楷書被稱為“翰墨之冠”,為世人所推崇。他的楷書筆法森然,筆勢生動靈活,勁拔有力。結構嚴謹,平整端莊,又于平正中寓險峭,體勢右展而重心穩(wěn)固。
統(tǒng)觀歐書,筆畫勁挺舒張,黑白處干凈利落,筆筆到位,一氣呵成,既顯出超凡脫俗的雅氣,而又一塵不染,猶溶洞里的冰條玉簪,森森然冷艷逼人。正如當今歐楷大家田蘊章說:“我們觀賞歐陽詢的碑帖,就如同進入萬佛之寺,是那樣的莊嚴肅穆,使人嚴然起敬,這是歐陽詢超凡脫俗的氣質所形成的一種感染力,這不是從技法中所能學到的?!睔W書的代表作歷來人們都推其為《九成宮碑》,而此碑中的冷艷藝術也最為突出。周星蓮《臨池管見》中說:“英俊之氣,咄咄逼人?!睆垜谚摹稌鴶唷芬苍u說:“森森然如武庫矛戟,風神嚴于智永,潤色寡于虞世南?!庇纱宋覀兛筛惺艿疥幧C剎的“冷”藝術之美,而一個“寡”字,筆畫間更能顯示出一種似無可抗拒的凄冷孤寂的穿透之力。明陳繼儒評論此碑時說:“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瘦清寒,而神氣充腴,能令五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駕也?!睆摹扒搴倍郑上攵炙嚨摹扒濉钡猛该?,“冷”到了極致,讓人讀后,全身冷颼颼的,無上清涼。另外,歐書《虞恭公碑》的“冷”藝也值得深玩,明代五世貞評此碑時說:“雖標清峻,而虛和近人?!绷晻呷裟芪虺龃吮械摹袄洹彼?,當是品格超脫而心境恬適的了。
歐書“冷”藝探源
歐陽詢書法藝術中顯示出的“冷”艷特色,可從幾個方面推知。首先,歐陽詢吸收南派書風的神韻。據(jù)《舊唐書》稱“詢初學王羲之書”,這恐怕是與尚書令江總有關的。歐陽詢幼時被江總收養(yǎng),學習書法當然受到江總指點?!缎蜁V》稱江總在陳時:“作行草,為時獨少,以詞翰兼妙得名?!比钤凇赌媳睍烧摗分?,把東晉、宋、齊、梁、陳歸為南派,南派書風尚王,而江總又善行、草,當以王字為宗。因此可以說,歐陽詢小的時候就受到了南派書風的影響。以歐陽詢的用筆特點來分析,“秀骨清相”(“清”者,喻其神清,“秀”者,喻其風骨)之藝術意向,顯然是南派書風之意。這里的“清相”極富“冷”意之趣,藝術感染力特強。
其次,歐陽詢書法受北派書風的影響很深,有一則小故事就印證了這種說法:一次,歐陽詢外出,在路上看見一座古碑,碑文是晉朝大書法家索靖寫的。他停馬下來觀看,看了許久才離開??墒亲叱鰩装俨接只貋?,下馬仔細觀看,越看越有興致,越看越覺得有韻味??蠢哿耍餍园岩路佋诘厣献聛砜?,就這樣在旁邊一直待了3天才離開。而唐人評其書法藝術時認為:“靖善章草及草書,出于韋誕,峻險過之,有若山形中裂,水勢懸流。雪嶺孤松,冰河危石,其堅勁則古今不迨?!倍鴼W陽詢許多書作中都流露出了索靖“峻險”、“堅勁”、“雪嶺孤松,冰河危石”的“冷艷”書風。
東晉以后,國家南北分裂,書道亦形成所謂的南北風格,而書之南北論也早有翁方綱發(fā)軔。一般來講,北派帶有漢隸遺痕,筆法古拙勁健,風格質樸方嚴,以榜書、摩崖為顯著代表,給人以剛強豪放的感覺,南派多疏放妍妙,因地域富庶而多用帛紙書寫,故以尺牘墨跡為長,給人以瀟灑蘊藉的印象。在南北主要風格的基礎上,楷書作品又因個人的閱歷、習性等而呈現(xiàn)出百花齊放、各臻奇妙的效果,在品位上難分優(yōu)劣和高下。
鑒于在中國書學史上。帖學一直居于主導地位,故所論亦以字帖為主,參以碑刻和抄經(jīng)的影響。一般來講,楷書到鐘繇時已具備基本特征,而其直接影響到衛(wèi)夫人等,衛(wèi)夫人又影響到王羲之等,可以說字帖形態(tài)的楷書肇始于鐘王。鐘繇所書世稱“鐘體”,又稱“太傅體”,是因為其曾作過魏明帝時的太傅,傳世的代表作《宣示表》(其他還有《賀捷表》《薦季直表》和《力命表》等傳世,但有存疑)據(jù)說已是王羲之的臨寫本,隸書的筆意已經(jīng)不明顯。《宣示表》字緊行疏的章法也對后來的楷書、行書和草書章法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在楷書演進的過程中是重要的里程碑。書圣王羲之是書道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國書道令人嘆為觀止的高峰,但在楷書方面,其影響不僅不如自己的行草,也不如其前后的其他楷書大家。
兩晉南北朝時期是楷書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除了“魏碑”刀刻效果的有限影響之外,書寫材料的變化、文人創(chuàng)作的活躍,以及審美品位的提高,都為楷書不斷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礎,可以說這一時期是比較典型的“前楷書時期”。
楷書真正的成熟與發(fā)展是在隋唐,此后雖偶有高峰迭起,但均難望唐代諸賢之項背。相信這是與唐代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教育、思想、藝術、文學等的空前強大和“文治武功”的盛大國勢相適應的。隋代短暫,但楷書規(guī)范已較明顯,代表碑帖有《龍藏寺碑》和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楷書。
初唐的虞世南,楷書、行書均有造詣,尤其是楷書頗具仙風道骨,結字舒展飄逸,之所以未被列入楷書“四大家”(歐、顏、柳、趙),是因為欲學“虞體”者,須有一定的書寫和文化造詣,否則既難入門,又難體悟其字的高妙之初。盡管如此,他還是與褚遂良、薛稷、歐陽詢并稱為初唐四家,在書史上地位顯赫。據(jù)傳,虞世南練字非??炭??!爱嫺沽晻钡墓适戮褪瞧鋬A心鉆研書法的美談。在虞體中,可以感到“二王”和智永的影響,被視為王書嫡脈。當然,虞書也有獨到之處,沉厚安詳、柔中有剛,其名冠朝野、精通文史的學術造詣在隋唐之際的書界亦為翹楚。著有《北堂書鈔》《群書理要》《兔園集》等,唐太宗稱其“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為當世“五絕”,虞世南還著有書道專論《筆髓論》《書旨論》等。后世評價其書有“書卷氣”,《宣和書譜》言其晚年正書與王羲之相先后,可見對其推崇有加。其楷體代表作有《破邪論》《夫子廟堂碑》等,很有文化品位和初唐氣象。
初唐的歐陽詢,以精通史學、獨好書寫著稱。他在勤學探索的過程中非常注意繼承和創(chuàng)新。一次在路上偶見一塊用西晉索靖書體刻成的石碑與眾不同,歐陽詢被其“銀鉤蠆尾”的特色所吸引,以至流連忘返,并有“臥觀三日”的傳說感動后人。歐體柔中有剛,源出古隸,尊二王而有所變化。參六朝北派書風而在結體上獨成一格,字體方潤整齊、剛勁峻拔、一絲不茍、嚴謹?shù)?。代表作有《九成宮醴泉銘》和《化度寺碑》等,在初唐以后千余年一直為學楷者推為入門首選,被稱為唐人楷書第一?!稌鴶唷贩Q:“詢八體盡能,筆力勁險。篆體尤精,飛白冠絕,峻于古人,猶龍蛇戰(zhàn)斗之象,云霧輕籠之勢,幾旋雷激,操舉若神。真行之書,出于太令,別成一體,森森焉若武庫矛戟,風神嚴于智永,潤色寡于虞世南。其草書達蕩流通,視之二王,可為動色;然驚其跳駿,不避危險,傷于清之致?!彼摽芍^中肯、明其書旨。
稍后的褚遂良同樣博通經(jīng)史、精于書寫。雖宗法王羲之,也受前輩虞世南、歐陽詢影響。經(jīng)過研習歷練,終以疏瘦勁煉之體名世。當然,史上亦有人譏其僅得王氏“媚趣”,不像顏柳之書剛韌。褚遂良的書法看似奔放伸展,但卻依然有巧妙安排和靜謐的氣氛,能達常人難有之境界。褚遂良除學養(yǎng)高妙之外,亦長于書畫鑒別,為其書風能兼收并薔打下了較寬闊的基礎。代表作為《雁塔圣教序》《陰符經(jīng)》等。唐時書界譽其“字里金生,行間玉潤,法則溫雅,美麗多方”。宋時不屑唐代書體的米芾也獨對褚字有好感,他贊其書“九奏萬舞,鶴鷺充庭,鏘玉鳴趟,窈窕合度”,用幾近完美之詞贊頌其書體鮮明的文化藝術個性。
中唐,顏真卿以忠臣烈士、道德君子、文翰武功著稱于世,在書道方面的影響也通貫古今。他曾向褚遂良、張旭學字,其字法、章法,后楷、行、草諸體俱佳。在唐玄宗開元年間,能一反唐初書風,援篆籀之筆入楷,化瘦硬時尚為豐腴敦厚,使結體氣勢恢宏,充分體現(xiàn)了盛唐氣象。坡在《東坡題跋》中嘆日:“詩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韓退之,畫至于吳道子,書至于顏魯公,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盡矣。”其代表楷書有《多寶塔碑》《東方朔畫贊碑》《麻姑仙壇記》《勤禮碑》等多種精品傳世。后人學楷多喜臨摹其體,認為其人品、書品均堪為師表,宜做開蒙立基之本。
到晚唐,有柳公權獨領,其以文史見長,猶善書道。柳公權是歷史上少有的因書道入朝為帝師的學者,中年以后曾共指導過七位皇帝寫字。其“一字千金”和“用心”“筆正”的筆諫故事,流傳久遠,是倡導書道的著名書家。柳公權注意借鑒前人的經(jīng)驗,汲取碑刻斬釘截鐵之勢,使字體點畫挺秀、骨力遒勁、結構嚴謹、均衡瘦硬,有向初唐風格回歸的明顯特征,在書界故有“顏筋柳骨”之譽。其代表作有《金剛經(jīng)刻石》《玄秘塔碑》《神策軍碑》《馮宿碑》等,亦被視為習者初學之典范。
由于唐代楷書大家輩出,成就特色斐然,所以談及楷書往往以“唐楷”為代表,明末董其昌在論及書道時認為,晉書取韻、唐書取法、宋書取意,即抓住了唐代楷書標準、規(guī)范和注重內(nèi)在精神的時代特點?!胺〞薄皶ā钡雀拍畹漠a(chǎn)生和影響在這一時期逐漸明晰。也使絕大多數(shù)的習字者多從楷書入手研習書道。在后世千余年中,楷書的地位漸為顯耀,正規(guī)莊重場合亦以楷書裝飾為主。
在唐以后楷書可與隋唐諸賢相媲美者,元朝趙孟一人而已,古今楷書四大家,只有他在唐朝之后鶴立雞群、與前賢并立,其在楷書歷史上的地位不可謂不顯赫。趙氏出身宋朝皇族,有條件觀賞歷代名
帖,結交文人雅士。趙氏能兼寫草書、行書、章草隸書等眾體,其書道作品有明顯的“二王”影響。并以柔媚流暢著稱。由于其用功特勤,可以日寫萬字,所以有諸多墨跡傳世,包括《四體千字文》《道德經(jīng)》《臨黃庭經(jīng)》《妙嚴寺記》《汲黯傳》等多種。趙孟的楷書對當時及后世科舉考試推崇的“館閣體”亦有重要和直接的影響,但在風骨、氣節(jié)和字體的表現(xiàn)力等方面也常為后世書壇所詬病,言其嫵媚有余、骨氣欠剛,宜于文弱書生和弱女子學寫。隨著時代變遷和歷史的發(fā)展,人們對趙體和“館閣體”的看法也逐漸發(fā)生變化,不僅有了更多的寬容,也看到了其在書道探索方面的貢獻。
及至明清,在楷書方面可以談及的還有文征明和董其昌。前者將小楷寫到極致,代表作有《月賦》《雪賦》和《離騷經(jīng)》等;后者則在明清之際能兼善眾體、兼長大小,代表作有《傳贊》《法衛(wèi)夫人》和《金剛經(jīng)》等。二人傳世的楷書精品非常豐富,令后世嘆為觀止,但因為在前賢登峰造極的巨大光環(huán)之下,他們的楷書成就難有更大的影響和突破性的進展,只能淪落為唐楷的流變,不能成為具有時代代表性的書體。加之,清代漢學的復古和包世臣、康有為等人尊碑抑帖的倡導,董字也與趙字一樣,因純熟、秀美而被詬病,康有為甚至明確呼吁后人“勿學趙董流靡之輩”,用極端的思想影響了后人對其書學影響客觀和全面的評價。
談及楷書,有一個特點是值得注意的:在所有書寫字體中,只有楷書是以字形的大小再做進一步分類的(大篆與小篆非因字形大小區(qū)別,而是寫法不同;大草小草亦同;隸書、行書等無此分法)。這從一個特定的角度說明,楷書在中國的書學領域中,是實踐和研究均發(fā)展得最為充分的。不僅其書寫者多、作品傳世者多、形成風格者多、規(guī)律探討者多,而且楷書也被逐漸確認為是學習其他書體的基礎。
所謂的大楷大到榜書,字可盈丈,在古代非一般人有能力、有條件書寫,只有帝王將相有此氣魄和雅興,至今在宮殿、寺觀、學府、名山大川等地留存的摩崖、題寫匾額等,多是大楷的杰作。僅清一代,康熙、乾隆、雍正諸帝,乃至慈禧太后等均有上乘作品傳世,在名臣中亦有許多能寫大字、榜書的佼佼者。
中楷可謂傳世者最多,既有唐代石經(jīng)的眾多文字,又有唐代諸楷書大家的系列碑帖。其字形大小一般在3~5公分見方,多用于昭告文字,用途較廣。
小楷是中國古代用途最廣的文字,所謂“蠅頭小楷”是極言其小,而以晉唐小楷聲名最為顯赫,代表作有傳世的三國魏鐘繇的《宣示帖》《薦季直表》,東晉王羲之的《樂毅論》《曹娥碑》《黃庭經(jīng)》,王獻之的《洛神賦十三行》,唐鐘紹京的《靈飛經(jīng)》,元趙孟的《道德經(jīng)》,以及明清王寵、祝允明、文征明、董其昌等的諸多名帖。用途廣及日用、科考、經(jīng)書抄寫、各類實用文書,今天與日常硬筆書寫聯(lián)系最密切的也是小楷。
另外,作為書道的大、中、小字不僅有差別,它們之間的關聯(lián)也有奧妙可尋。如古人曾有“做大字要如小字,做小字要如大字”的說法。宋儒坡亦有“大字難于結密而無間,小字難于寬綽而有余”的妙論,較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式審美典型的二元角度和二元對轉變化的哲學意味。從對楷書的評論中也隱含了對其他書體的審美要求。
在楷書歷史上,頗顯“異類”的書體當推宋徽宗的瘦金書和何紹基的顏書變體。宋徽宗不愛江山愛書畫,見多識廣,在工筆繪畫之余用硬毫小筆創(chuàng)造出一種舒展夸張的字體,何紹基則明顯學顏而有所變化,圓融而樸實。二者在楷書傳統(tǒng)壁壘森嚴的書壇上標新立異、別出一格,對書道探索的貢獻亦是不可小視的。
學生的寫字愿望不是自發(fā)產(chǎn)生的,而是需要教師通過合適的教學手段來引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對于小學生這樣稚嫩的群體來說,干巴巴地進行寫字訓練無疑會讓他們產(chǎn)生反感,而最好的方式則采用最原始的手段――即講故事的形式,來吸引學生的關注,激發(fā)學生對文字產(chǎn)生發(fā)展的好奇心,從而進行更有效的寫字教學。如,王羲之每日臨池學書,使清水池變成了墨池;歐陽詢通過露宿碑旁三天三夜,艱苦分析揣摩碑文;懷素寫字寫穿木板;岳飛沙土練字等等。這些振奮人心的小故事足以使學生能夠在故事中感悟練字的真諦、學習刻苦出真知的道理,不斷提高自身寫字水平。
魯迅曾說過:“我國書法藝術是東方的明珠瑰寶,它不是詩卻有詩的韻味,它不是畫卻有畫的美感,它不是舞卻有舞的節(jié)奏,它不是歌卻有歌的旋律?!苯處熢谡n堂上可以引入能夠激發(fā)學生民族自豪感的內(nèi)容來進行寫字課程教學,讓孩子們明白,中國書法文字是傳承千年留下的精華,學生在感悟的同時要產(chǎn)生不竭的動力,對文字留下不解的情誼。
榜樣的力量是偉大的。小學生的模仿能力特別強,這是我們都能感受到的,學生寫出來的字往往和教師自己的字是十分相像的,因此,教師一定要以身作則,無論是在課堂中的板書還是批改作業(yè)的評語等方面都要一筆一畫工整地寫,久而久之,學生長期處于濃郁的藝術氛圍之中,耳濡目染,養(yǎng)成提筆即練字的良好習慣。
一、講書法故事,激發(fā)興趣
我國書法燦爛輝煌,名家輩出,其中不少書法家都是從小開始練習寫字,并在不斷的學習中去領悟要領,逐步掌握方法,堅持不懈,最終成名的。如王羲之每天“臨池學書”,清水池變“墨池”的故事;歐陽詢露宿碑旁三天三夜,分析揣摩碑文的故事;懷素寫字寫穿木版的故事……學生從故事中不僅明白刻苦出真知的道理,而且敬佩名人之情油然而生,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寫字興趣
二、營造氛圍,激發(fā)興趣
在教室、學校甚至家里張貼名人、老師、學生作品(書法樣品),并適當點評說明,營造一種書法藝術氛圍,感染學生,激發(fā)寫字興趣。如點評:這是我們班XX同學的作品,他參加寫字特長班才短短幾個星期,經(jīng)過刻苦學習,有很大進步。寫字就如做人一樣,只要你能虛心、專心、持之以恒,都會取得很大進步,我們跟XX比一比,看誰進步最大,能獲得進步獎、優(yōu)秀獎。這樣能燃起學生對寫好字的希望之火。
三、講書法美,激發(fā)興趣
魯迅先生說過:“我國的書法藝術是東方的明珠瑰寶,它不是詩卻有詩的韻味,它不是畫卻有畫的美感,它不是舞卻有舞的節(jié)奏,它不是歌卻有歌的旋律?!睆倪@里可以看出書法(寫字)是“無聲的音樂,無色的圖畫”,其內(nèi)容博大精深,造型生動優(yōu)美,陶醉了一帶又一帶的中國人,甚至連外國人也佩服得五體投地,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學習。通過老師精辟的講述,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興趣盎然。
四、談育人功效,激發(fā)興趣
郭沫若講過:培養(yǎng)中小學生寫好字,不一定每個人都成為書法家,但是總要把字寫得合符規(guī)范,這樣對養(yǎng)成習慣有好處,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志,草草了事,是容易誤事的。這句話道出了寫字的重大意義。由此可見,規(guī)范地書寫祖國語言文字,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專心、細心、謹慎、沉著等良好品德;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生長發(fā)育,培養(yǎng)健康優(yōu)美的體形等。學生知道這些后,必動向往之心,書寫之情。
五、教法活潑,激發(fā)興趣
傳統(tǒng)的寫字教學常用講授法和機械的操練,這種單一、重復的方法,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學中采取穿插寫字游戲、編順口溜等生動、活潑的方法,激發(fā)興趣。如教學鋼筆字的運筆方法時,可編成順口溜:小小一點要點好,提鉤尖折又有角,學會頓筆很重要,運筆輕重要記牢。橫要平,豎求直,認真練習工夫到,撇出鋒捺伸腳,筆畫健美字才好。這樣寓教于樂,學生即掌握了運筆方法,又增添了情趣。
六、開展活動,激發(fā)興趣
書法活動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或發(fā)展學生的興趣、特長,進一步提高寫字水平??山M織學生參加課外書法(寫字)興趣小組。訓練一段時間以后,根據(jù)情況開展一些競賽活動,并對優(yōu)秀習作進行展覽,推薦發(fā)表;讓學生大膽走出校外,寫標語、對聯(lián)、廣告等。無論哪種活動對寫字用心、有進步的學生要進行表揚。通過展覽、評比、表揚,讓初有成績的學生獲得“成功之喜”,激發(fā)興趣。
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寫字能力,要讓學生寫一手規(guī)范、整齊、得體的硬筆字。好的寫字習慣有利于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充分地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身為語文老師,我們有義務和責任讓每個學生寫好硬筆字。最近幾年,我在寫字教學中進行了探索和改革,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一、規(guī)范學生的基本筆畫
每一個漢字都和筆畫密不可分,對筆畫的認識和規(guī)范,是識字認字的基礎。學生要熟練地掌握筆畫中的“點、橫、豎、撇、捺、提”這幾個基本的筆畫,還要了解筆畫的寫法:點要頓,橫要平,豎要直,撇出尖,捺尾大(出角),提向上。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老師要在認字的過程中穿插這些寫字規(guī)律,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些規(guī)律。
二、使用形象化的語言
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思維方式,老師在進行寫字教學的時候要善于運用形象化的語言,一方面可以使教學變得富有情趣;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解決教學中的難點,獲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稗唷痹诠P畫寫法中是比較難的,很多學生都寫得不是很規(guī)范,不是太直就是太翹。我們可以采用形象化的語言給學生講解,把它比作我們小時候玩的滑梯,開始的時候是比較平滑的,讓我們能夠坐下來;等到中間的時候,就成斜的了,方便我們下滑;到下面的時候又是平的,方便我們停下。這樣講解,學生能夠很快掌握“捺”的寫作方法。在進行“四點底”的教學時,教師一定要注意這四個點的大小是不一樣的,并且方向也不相同,但是學生不一定記得住,隨意地寫,就會出現(xiàn)前面大后面小或是前面小后面大的情況。我們可以說:“把這四個點想象成一家人去旅游,前面是爸爸,后面是媽媽,為了避免大家走丟,爸爸和媽媽保護著中間的兩個小不點?!边@個比喻既生動又形象,讓這四個點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在學生的腦海里,以后學生再寫這四個點的時候就會特別用心和認真,這“四點底”也會越寫越漂亮。
三、激發(fā)學生的寫字熱情
1.故事引導。小學生一般都對故事有著濃厚的興趣,通過講故事的方法來激起學生的寫字熱情是十分有效的。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中,有很多關于寫字的勵志故事,老師可以把這些故事講給學生聽,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更加認真地練習寫字。比如王羲之經(jīng)過刻苦的練習,最后成為一代名師的寫字故事。他“飄若浮云,矯若驚龍”的寫字風格更是影響深遠。此外,還有歐陽詢?yōu)榱司氉?,在兩晉石刻面前研究了三天三夜才離開的故事。這些故事都可以作為素材,對學生有一定的啟發(fā)作用。
2.學會鑒賞。為了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教師要善于采用范本進行演示。當然,如果在教學的過程中,給學生講授著名書法家寫字的故事,可能會出現(xiàn)揠苗助長的情況,但是我們可以把他們的作品當做典范來學習,然后向學生講解班上字寫得比較好的學生的寫字特點,讓他們交流一下經(jīng)驗,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寫字水平。
四、注重老師的示范作用
在進行寫字教學的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都是“為了練字而練字”,把練字當做作業(yè),只追求速度,不在乎質量。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學生對練字的作用認識不到位,沒有熱情和興趣;學生沒有熟練掌握練字方法,沒有效果。這時老師就要發(fā)揮示范的作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指引學生認真觀察,然后分析和比較。比如,在講解“事”這個字的時候,老師可以一邊演示一邊講解:第一橫和第五橫相對較長,其他的比較短,橫畫較多的時候要寫得比較細而且還要靠緊,豎鉤較彎而且在豎中線上。教師也可以在寫字的時候提出學習要求:注重寫字的過程,找出規(guī)律。比如,“橫畫多時要靠緊”這個規(guī)律,在教學時,老師要充分運用學生資源進行示范,這樣能引起學生的重視。當然,老師還可以請一些基礎一般的學生演示,然后發(fā)現(xiàn)問題,讓學生一起來改錯,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五、注重差異,進行彈性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