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看蜜桃,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va视频,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人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首頁 > 文章中心 > 廚余垃圾處理辦法

廚余垃圾處理辦法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廚余垃圾處理辦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廚余垃圾處理辦法范文第1篇

餐廚廢棄物處置管理制度

1、餐廚廢棄物分類放置,存放在有蓋的容器中,做到日產日清。

2、廢棄食用油脂必須按《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guī)進行管理。

3、廢棄食用油脂應存放在標有“廢棄油脂專用”字樣的專用密閉容器內,專人負責管理。

4、廢棄食用油脂只能銷售給經相關部門許可或備案的廢棄油脂加工單位和從事廢棄物收購的單位,不得銷售給其他單位和個人。

5、餐廚廢棄物產生、收運、處置單位要建立臺賬,詳細記錄餐廚廢棄物的種類、處置時間、數量、收購單位、用途、聯系人、電話、地址、收貨人簽字等情況,并長期保存?zhèn)洳椤?/p>

6、不得用未經無害化處理的餐廚廢棄物喂養(yǎng)畜禽,不得隨意傾倒、排放廢棄食用油脂。

7、嚴禁亂倒亂堆餐廚廢棄物,禁止將餐廚廢棄物直接排入公共水域或倒入公共廁所和生活垃圾收集設施。

餐廚垃圾處理管理制度

第一條(目的和依據)

為了加強本市餐廚垃圾處理的管理,維護城市市容環(huán)境整潔,保障市民身體健康,根據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市市容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條例》,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有關用語的含義)

本辦法所稱餐廚垃圾,是指除居民日常生活以外的食品加工、飲食服務、單位供餐等活動中產生的廚余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

前款所稱的廚余垃圾,是指食物殘余和食品加工廢料;前款所稱的廢棄食用油脂,是指不可再食用的動植物油脂和各類油水混合物。

第三條(適用范圍)

本辦法適用于本市行政區(qū)域內餐廚垃圾的收集、運輸、處置及其相關的管理活動。

第四條(管理部門)

市市容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局(以下簡稱市市容環(huán)衛(wèi)局)負責本市餐廚垃圾處理的管理;區(qū)、縣市容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部門(以下簡稱區(qū)、縣市容環(huán)衛(wèi)部門)負責本轄區(qū)范圍內餐廚垃圾處理的日常管理。

本市環(huán)保、工商、公安、農業(yè)、經濟、食品衛(wèi)生、質量技監(jiān)等有關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實施本辦法。

第五條(減量化和資源化)

本市倡導通過凈菜上市、改進加工工藝等方式,減少餐廚垃圾的產生量。

本市鼓勵對餐廚垃圾進行資源化利用。

第六條(義務主體)

食品加工單位、飲食經營單位、單位食堂等餐廚垃圾產生單位(含個體工商戶,下同),應當承擔餐廚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置的義務。

第七條(產生申報)

餐廚垃圾產生單位應當每年度向所在地區(qū)、縣市容環(huán)衛(wèi)部門申報本單位餐廚垃圾的種類和產生量。

第八條(收集要求)

餐廚垃圾產生單位應當按照《市城鎮(zhèn)環(huán)境衛(wèi)生設施設置規(guī)定》,設置符合標準的餐廚垃圾收集容器;產生廢棄食用油脂的,還應當按照環(huán)境保護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安裝油水分離器或者隔油池等污染防治設施。

餐廚垃圾產生單位應當將餐廚垃圾與非餐廚垃圾分開收集;餐廚垃圾中的廚余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應當分別單獨收集。

餐廚垃圾產生單位應當保持餐廚垃圾收集容器的完好和正常使用。

第九條(自行收運和處置)

餐廚垃圾產生單位自行收運餐廚垃圾的,應當符合市市容環(huán)衛(wèi)局規(guī)定的條件,并在首次收運前向區(qū)、縣市容環(huán)衛(wèi)部門備案。

餐廚垃圾產生單位自行利用微生物處理設備處置廚余垃圾的,其微生物處理設備應當按照《市市容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條例》的規(guī)定向市市容環(huán)衛(wèi)局或者區(qū)、縣市容環(huán)衛(wèi)部門辦理有關手續(xù)。

除按照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guī)定自行收運、處置的情形外,餐廚垃圾應當由本辦法第十條、第十三條規(guī)定的收運、處置單位進行收運、處置。

第十條(收運單位)

經市市容環(huán)衛(wèi)局或者區(qū)、縣市容環(huán)衛(wèi)部門招標確定的生活垃圾收運單位為同一區(qū)域餐廚垃圾的收運單位,負責區(qū)域內餐廚垃圾的收運。

第十一條(收運要求)

從事餐廚垃圾收運的單位收運餐廚垃圾時,其收運的餐廚垃圾種類和數量應當由餐廚垃圾產生單位予以確認。

從事餐廚垃圾收運的單位將餐廚垃圾送交處置單位時,應當由處置單位對送交的餐廚垃圾種類和數量予以確認。

餐廚垃圾應當實行密閉化運輸,在運輸過程中不得滴漏、撒落。

餐廚垃圾運輸設備和工具應當保持整潔和完好狀態(tài)。

第十二條(收運臺賬)

從事餐廚垃圾收運的單位應當建立收運記錄臺帳,每季度向區(qū)、縣市容環(huán)衛(wèi)部門申報上季度收運的餐廚垃圾來源、種類、數量和處置單位等情況。

第十三條(處置單位)

廚余垃圾處置單位由區(qū)、縣市容環(huán)衛(wèi)部門通過招標的方式確定;廢棄食用油脂處置單位由市市容環(huán)衛(wèi)局通過招標的方式確定。廢棄食用油脂處置單位應當在加工工藝上具備全過程封閉化處置的條件。

市市容環(huán)衛(wèi)局和區(qū)、縣市容環(huán)衛(wèi)部門應當向社會公布招標確定的廚余垃圾處置單位和廢棄食用油脂處置單位(以下統(tǒng)稱餐廚垃圾處置單位)的名稱、處置種類、經營場所等事項。

第十四條(處置要求)

從事餐廚垃圾處置的單位應當按照城市生活垃圾處置標準,實施無害化處置,并維護處置場所周圍的市容環(huán)境衛(wèi)生。

從事餐廚垃圾處置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家和本市環(huán)境保護的有關規(guī)定,在處置過程中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使用微生物菌劑處置餐廚垃圾的,應當按照《市微生物菌劑使用環(huán)境安全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使用取得環(huán)境安全許可證的微生物菌劑,并采取相應的安全控制措施。

第十五條(處置臺帳)

從事餐廚垃圾處置的單位應當建立處置記錄臺帳,每季度向區(qū)、縣市容環(huán)衛(wèi)部門申報上季度處置的餐廚垃圾來源、種類、數量等情況。

第十六條(申報信息匯總)

區(qū)、縣市容環(huán)衛(wèi)部門應當及時將有關單位申報的餐廚垃圾產生、收運、處置等情況匯總后,報送市市容環(huán)衛(wèi)局。

第十七條(處理費用)

除自行利用微生物處理設備處置廚余垃圾的情形外,餐廚垃圾產生單位應當按照收運單位收運的餐廚垃圾的種類、數量等,向所在地區(qū)、縣市容環(huán)衛(wèi)部門指定的機構繳納餐廚垃圾處理費。具體的繳費標準和辦法,由市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市市容環(huán)衛(wèi)局另行制定。

市市容環(huán)衛(wèi)局或者區(qū)、縣市容環(huán)衛(wèi)部門應當按照收運種類、數量,向餐廚垃圾收運單位支付收運費用;按照招標處置的有關協議,向餐廚垃圾處置單位支付處置費用。

第十八條(禁止行為)

在餐廚垃圾收集、運輸、處置過程中,禁止下列行為:

(一)將廢棄食用油脂加工后作為食用油使用或者銷售;(二)擅自從事餐廚垃圾收運、處置;

(三)將廚余垃圾作為畜禽飼料;

(四)將餐廚垃圾提供給本辦法第十條、第十三條規(guī)定以外的單位、個人收運或者處置;(五)將餐廚垃圾混入其他生活垃圾收運;

(六)將餐廚垃圾裸露存放。

第十九條(監(jiān)督檢查)

市市容環(huán)衛(wèi)局和區(qū)、縣市容環(huán)衛(wèi)部門應當加強對餐廚垃圾收集、運輸、處置活動的監(jiān)督檢查;對違法收運、處置餐廚垃圾等行為,可以會同工商、環(huán)保、農業(yè)等相關管理部門聯合查處。

被檢查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如實反映情況,提供與檢查內容有關的資料,不得弄虛作假或者隱瞞事實,不得拒絕或者阻撓管理人員的檢查。

第二十條(投訴和舉報)

市市容環(huán)衛(wèi)局和區(qū)、縣市容環(huán)衛(wèi)部門應當建立投訴舉報制度,接受公眾對餐廚垃圾收集、運輸、處置活動的投訴和舉報。受理投訴或者舉報后,市市容環(huán)衛(wèi)局或者區(qū)、縣市容環(huán)衛(wèi)部門應當及時到現場調查、處理,并在15日內將處理結果告知投訴人或者舉報人。

第二十一條(監(jiān)管檔案和獎懲措施)

市市容環(huán)衛(wèi)局和區(qū)、縣市容環(huán)衛(wèi)部門應當加強對餐廚垃圾產生單位、收運單位和處置單位的監(jiān)督檢查,并建立相應的監(jiān)管檔案。

餐廚垃圾產生量連續(xù)3年低于同行業(yè)平均產生量的單位,由市市容環(huán)衛(wèi)局公布其名單,并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具體的獎勵辦法,由市市容環(huán)衛(wèi)局另行制定。

本市對違反餐廚垃圾收運、處置規(guī)定的行為,除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外,實行累計記分制度。對累計記分達到規(guī)定分值的餐廚垃圾收運、處置單位,市市容環(huán)衛(wèi)局或者區(qū)、縣市容環(huán)衛(wèi)部門可以解除與其簽訂的招標收運、處置協議;被解除協議的單位3年內不得參加本市垃圾收運、處置的招標。具體的記分辦法,由市市容環(huán)衛(wèi)局另行制定。

第二十二條(行政處罰)

對經營性活動中違反本辦法的行為,除法律、法規(guī)另有規(guī)定外,由市容環(huán)衛(wèi)部門或者市容環(huán)衛(wèi)監(jiān)察組織按照下列規(guī)定予以處罰:

(一)違反本辦法第七條規(guī)定,未辦理申報手續(xù)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以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

(二)違反本辦法第八條第一款、第三款規(guī)定,未設置餐廚垃圾收集容器或者未保持收集容器完好、正常使用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以300元以上2019元以下的罰款。

(三)違反本辦法第十二條、第十五條規(guī)定,未建立收運、處置臺帳或者未申報收運、處置情況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以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

(四)違反本辦法第十七條第一款規(guī)定,未繳納餐廚垃圾處理費的,責令限期補繳;逾期不補繳的,可按每噸(不滿1噸的,以1噸計)500元處以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

(五)違反本辦法第十八條第(一)項規(guī)定,將廢棄食用油脂加工后作為食用油使用或者銷售的,責令限期改正,可處以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六)違反本辦法第十八條第(二)項、第(三)項、第(四)項規(guī)定,擅自從事餐廚垃圾收運、處置,將餐廚垃圾作為畜禽飼料或者提供給本辦法第十條、第十三條規(guī)定以外的單位、個人收運或者處置的,責令限期改正,可處以3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在非經營性活動中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的,除法律、法規(guī)另有規(guī)定外,由市容環(huán)衛(wèi)部門或者市容環(huán)衛(wèi)監(jiān)察組織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以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三條(違反環(huán)境保護規(guī)定的處理)

餐廚垃圾處置過程中不符合環(huán)境保護要求的,由環(huán)境保護部門按照國家和本市的有關規(guī)定處理。

第二十四條(復議和訴訟)

當事人對有關管理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規(guī)定,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當事人對具體行政行為逾期不申請復議,不提起訴訟,又不履行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部門可以依法申請法院強制執(zhí)行。

廚余垃圾處理辦法范文第2篇

關鍵詞:餐廚垃圾 堆肥 生長基質 農林利用 環(huán)境效應

1 前言

1.1 餐廚垃圾的概況

1.1.1 餐廚垃圾的特征

餐廚垃圾泛指產生于餐飲經營與居民生活的食物加工下腳料和食用殘余物,分為餐前垃圾即烹煮前食材物料處理所剩之物,包括菜葉、毛皮等;餐后垃圾即用餐之后的剩余食物,包括剩菜剩飯、湯渣、點心等,以淀粉和蛋白質為主,還有一定數量的廢餐具、牙簽和紙巾等。前者的概念更廣,通常我們將餐后垃圾統(tǒng)稱為餐廚垃圾,其主要特征如下:

1)含水率高:約65%~85%,給收集、運輸和處理帶來麻煩。

2)易腐爛:餐廚垃圾中有機物含量高(約占干物質質量的95%以上),易腐敗發(fā)臭,容易滋生病菌,造成疾病的傳播。

3)鹽分高(0.8~1.5%濕基):如不經脫鹽處理而制成肥料直接使用會對土壤產生副作用,長期使用更會導致土壤鹽漬化。

4)游離態(tài)脂肪比重大(約20~30%干基)。

5)餐廚垃圾中往往攜有病毒、致病菌和病原微生物:如不經處理而直接利用,會造成病菌的傳播、感染等不良后果。

6)含有較高的潛在生物能:如能有效處理,可實現資源的回收再利用,有利于降低能源的消耗。

7)餐廚垃圾與城市垃圾相比,其化學成分簡單,有毒有害物質相對較少,善加利用可實現“變廢為寶”[1]。

1.2 國內外餐廚垃圾處理現狀與評述

1.2.1 國外餐廚垃圾處理現狀

目前國外發(fā)達國家在餐廚垃圾在各方面都比較完善,無論在收運、處理和相關立法等方面均走在我國的前面。歐盟國家已實施的垃圾填埋法令規(guī)定:凡是垃圾中易腐有機物含量超過5%不允許填埋,因此歐洲的餐廚垃圾處理方式多元化。由于上世紀末的瘋牛病、動物口蹄疫大規(guī)模爆發(fā),1999年英國引入新法令對餐廚垃圾生產飼料作了嚴格規(guī)定,法令規(guī)定:經授權處理后的餐廚垃圾可以用來飼養(yǎng)禽畜,但不得飼養(yǎng)反芻動物,以避免瘋牛病等傳播性疾病擴散。

美國每年的城市生活垃圾的產生量為2.62億噸,餐廚垃圾總量為2620萬噸/年,占其生活垃圾總量的11.4%。2000年這個比例僅次于紙張37.4%和庭院垃圾12%,而回收率僅為2.6%。遠低于城市垃圾回收利用率的平均值30.1%,而且近幾年沒有升高的趨勢。美國處理廚余垃圾的平均費用為每噸9到38美元。處置方式大部分以家庭填埋為主。對廚余垃圾產生量較大的單位設置廚余垃圾粉碎機和油脂分離裝置,分離出來的垃圾排入下水道,油脂則送往相關加工廠(如制皂廠)加以利用。對于廚余垃圾產生量較小的單位如居民廚房,則被混入有機垃圾中統(tǒng)一處理或通過安裝廚余垃圾處理機,將垃圾粉碎后排入下水道。未來的處理趨勢是采用堆肥工藝制成肥料或加工成動物飼料進行資源化回收利用。由于美國采用的是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其收費標準是以家庭垃圾產生量為基準。家庭產生的垃圾多,收費就相應較高。所以以堆肥方式處理餐廚垃圾及庭院垃圾在美國的家庭非常普及,尤其是在人口密度較小的中西部地區(qū)。美國各個州關于廚余垃圾的處理政策和方式各不相同,都是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建立了自主的廚余垃圾處理回收體系。目前應用方向以蚯蚓堆肥(Vermicomposting)及密封式容器堆肥(In-vessel composting)為主[2]。

在韓國,堆肥處理成本大致為每噸60美元,焚燒的費用大約為每噸90美元,填埋為每噸25美元。目前韓國把廚余垃圾列為可燃垃圾,焚燒的垃圾中廚余垃圾占30%-50%。1991年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為92000t/d,其中餐廚垃圾占27%。2000年,韓國城市生活垃圾產量約為1700萬噸,其中餐廚垃圾占25%。由于該國廚余垃圾的燃燒技術導致二惡英量增加、能源浪費等一系列問題,因此政府將限制廚余垃圾焚燒處理。同時由于廚余垃圾填埋而引起的滲濾液和氣味等問題,首爾已經于2000年7月起,禁止未經處理的廚余垃圾進入填埋場。韓國全國也于于2005年起所有填埋場不再接受廚余垃圾。目前韓國廚余垃圾的主要處理方式以堆肥為主,該技術也存在著很多問題。首先是廚余垃圾中的雜質太多,無法經堆肥進行分解,又影響堆肥的品質。其次,韓國的廚余垃圾含鹽達到1%-3%,過高的鹽分也影響堆肥效果。第三,由于包裝廚余垃圾塑膠袋采用一般的塑膠袋,無法分解,最好采用生物可分解塑膠袋,才不至于影響堆肥的效果。韓國目前堆肥所采取的主要技術有生化沼氣厭氧消化和兩步厭氧消化。

在日本,據統(tǒng)計每年垃圾產生量5000萬噸,餐廚垃圾為2000萬噸,占總量的40%,18%來源于食品加工業(yè),30%來源于食品銷售渠道和酒店,52%來自于家庭。為了減少廚余垃圾環(huán)境的污染,充分利用其中資源,日本2000年頒布了《廚余廢物再生法》。該法律規(guī)定廚余加工業(yè)、飲食業(yè)和流通企業(yè)有義務減少廚余廢物的排出量和把其中的一部分轉換成飼料或肥料,并且就再生利用對象的飼料和肥料制定質量標準,到2006年企業(yè)應減少20%的新鮮垃圾排放量,并有義務對自身產生的垃圾進行循環(huán)利用。因此,一些大中型企業(yè)競相進行餐廚垃圾處理裝置的研發(fā)。

1.2.2 國內餐廚垃圾處理現狀

目前我國約有各類餐館350萬之多,廚余垃圾產量在2000年就達到了4500萬噸,以每年10%的遞增速度計算。而當前我國現僅有8200萬噸每日的處理量,對應處理率僅為10%,對應處理壓力較大。中國陸續(xù)有城市開始重視廚余垃圾的回收處理,即是把廚余垃圾與其它生活垃圾分別處理。北京城市垃圾中有機廢物占65%,其中廚余垃圾占39%[3]。

上海是最早實施全方位餐廚垃圾管理的城市,其廚余垃圾處理處置體系也是目前國內最為完善的。做法為由政府牽頭立法、出臺政策法規(guī),交由環(huán)衛(wèi)局管理,包括統(tǒng)籌、協調、監(jiān)管、培訓,企業(yè)來實施運作,即設備和設施投入、安裝、運行,加上社區(qū)參與垃圾收運、處置和服務。上海市市容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部門先后制定頒布了《上海市餐廚垃圾處理和管理工作的試行辦法》等政策法規(guī),明確了餐廚垃圾產生、收運、處理和管理等各單位的職責,制定了各項工作具體程序、收費標準,建立起整個廚余垃圾管理與處理處置體系,使廚余垃圾處理真正可實施化。目前其產生的廚余垃圾,主要采取填埋、堆肥、加工寵物飼料、生化處理等方式處置。

目前我國還沒有建立健全的廚余垃圾處理管理體系,缺乏相應的管理政策和適宜的處理技術,最普遍的處理方式是混在普通垃圾中,直接混合填埋處置或者直接運到農場喂豬。由于沒有專門的統(tǒng)一法律法規(guī)可供遵循,一些城市制定了自己的處置政策。近年來,國內也開始探索其他技術消納這些餐廚垃圾,并開始進行試點工程。

1.3 垃圾堆肥產品應用研究進展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生態(tài)意識的加強,建立花園城,實現大地綠化,已成為人們普遍的期望與要求,草坪綠化面積的大小已成為衡量現代化城市環(huán)境質量的重要客觀標準。目前,在國內外建植草坪的眾多方法之中,規(guī)?;a地毯式草皮無疑是現代化、專業(yè)化的一個發(fā)展方向,發(fā)達國家普遍采用,但往往地毯式草皮生產一般選在農田地塊,并以優(yōu)質耕層土壤為基質,因而在收獲時,優(yōu)質耕層土壤隨草皮一并帶走(5~10cm厚耕層土壤),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和破壞,最終使城郊高效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環(huán)境惡化,而利用生活垃圾進行地毯式草皮生產既能使生活垃圾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減少環(huán)境污染,拓寬環(huán)保新產業(yè),又能進行有效地垃圾處理,且有了足夠的優(yōu)質綠地面積。多立安[3]等人用生活垃圾組建基質進行地毯式草皮生產,對不同選配基質對草坪的生長效應差異性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鋸木屑可通過增強基質的保水性能而提高草坪草的抗干旱脅迫能力,并能促進草坪草的生長,草木灰顯較強的堿性,當其占基質25%時,則pH值可達9以上,細河沙可改善基質的通透性,但配施量過多就會降低基質營養(yǎng)水平,說明配材不同,選配的基質性能也有較大的差別。綜合各項研究指標,則配材鋸木屑在生活垃圾生產地毯式草皮的基質配制中,正向效應明顯應用價值較大。

2 餐廚垃圾堆肥作為黑麥草育苗和生長基質的研究

本試驗旨在用餐廚垃圾堆肥作為草坪的栽培基質,這樣既能避免每完成一次草皮生產過程,要鏟去熟土,破壞肥沃的農田的現象,又能部分代替泥炭,從而能減少環(huán)境壓力,還能變廢為寶,解決餐廚垃圾的出路問題。試驗將堆肥與珍珠巖及泥炭按一定比例混和制成栽培基質,通過盆栽試驗觀察并測試其各項指標,篩選出適宜黑麥草育苗和生長的基質。

2.1 材料與方法

2.1.1 試驗材料

供試作物為黑麥草(Lolium perenne L.),盆栽供試堆肥為自制的餐廚垃圾堆肥,泥炭和珍珠巖購自陳村花卉世界。

2.1.2 研究方法

3種原材料都經風干,不同處理按體積混配,裝盆,每盆所裝基質的總體積為600ml,共做二十個處理,其中有五個對照。每個處理做4次重復。T1-T5為(堆肥+泥炭):珍珠巖(V/V)=1∶1的各處理,我們在本文中稱為第一處理組;T6-T10為(堆肥+泥炭):珍珠巖(V/V)=2∶1的各處理,我們稱為第二處理組;T11-15(堆肥+泥炭):珍珠巖(V/V)=3∶1的各處理,我們稱為第三處理組,在各處理組內隨處理號增大堆肥含量逐漸增加。具體配比見表2.2。

試驗于2013年9月30日撒種,每盆撒種15粒,第一次收割時間為2013年11月10日,歷時40天。第二次收割時間為2013年11月30日,歷時20天,第三次收割時間為2013年12月15日,歷時15天。由于各對照長勢太差,故在兩次收割后,對每個處理澆了等量的液體肥料。

盆栽試驗前采用PT法測定了基質的孔隙度、pH、EC,盆栽試驗中測定了黑麥草發(fā)芽率、株高(每盆中測三株取其平均值),每造黑麥草的生物量(包括鮮重、干重),采用日本產SPAD-502型葉綠素測定儀測定了黑麥草的葉綠素含量,黑麥草植株中的全量養(yǎng)分含量,以及收獲后不同基質中的全量養(yǎng)分含量及有機質的百分含量均參照《土壤農化分析方法》。

2.2 結果與分析

2.2.1 不同配比基質的理化性質

孔隙度是基質最重要的指標之一??紫抖却蟮幕|疏松,通透性良好,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長??偪紫抖仍酱螅K栽胶?;優(yōu)質栽培基質應具有15~20%的通氣孔隙度。一般作物適宜的EC值大都在0.6~2.0ms?cm-1之間,大于3.5ms?cm-1則太高。一般作物適宜的pH值在接近中性時較好。基于各處理基質的孔隙度及pH、EC值的數據統(tǒng)計。對各指標用SAS軟件進行處理,綜合以上指標,得出T1、T6、T7、T11、T12等處理各項指標均能滿足作物生長的需要,而T2、T3、T4、T8、T9、T10、T13除了EC含量稍高外其他指標也均能滿足作物生長的需要。

2.2.2 不同基質配比對黑麥草株高及發(fā)芽率的影響

圖2.1為不同處理發(fā)芽率及株高的比較。由圖2.1可看出各對照中CK2泥炭與珍珠巖按2:1混配制得的基質發(fā)芽率最好,而CK5純堆肥處理的基質發(fā)芽率是最低的,這主要是因為堆肥的鹽分含量太高,抑制了黑麥草的發(fā)芽。在各處理組內發(fā)芽率都出現一個峰,第一處理組的發(fā)芽率的峰出現在T3處理;第二處理組的發(fā)芽率最好的為T7處理;第三處理組內的發(fā)芽率由T11~T15呈逐漸減少的趨勢,這主要是因為隨堆肥含量的增大,鹽分含量也在增大,抑制了黑麥草的發(fā)芽。

對于各處理的株高比較來看,雖然含泥炭的基質發(fā)芽率高,但是從圖5.1中我們可以看出其長勢較差,株高較純堆肥處理的差異顯著,這是因為堆肥中含有豐富的養(yǎng)分,能夠促進黑麥草的生長。在各處理組內株高也都出現一個峰,第一處理組的株高的峰也出現在T3處理;第二處理組的株高的峰值出現在T6處理;第三處理組內株高大致呈相同變化趨勢,也是由T11~T15逐漸減少的。堆肥含量的增加,同時也提高了基質中的鹽分含量,抑制了黑麥草的生長。

由此可見,適量堆肥的加入可促進黑麥草的生長。綜合這兩個因素,在本試驗條件下較好的處理為T1、T2、T3、T6、T7、T11,發(fā)芽率分別達到91.67%、91.67%、96.67%、86.67%、93.33%和83.33%;株高分別達到19.83cm、22.32cm、23.30cm、23.51cm、22.89cm和20.96cm。

2.2.3 不同基質配比對黑麥草葉綠素的影響

圖2.2為各處理葉綠素含量的比較圖。葉綠素含量是反映草坪草光合作用強度的重要指標之一,其含量高低表明草坪草生長能力的強弱。從圖2.2可以看出,除CK4(純泥炭)葉綠素含量最高外(具體原因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其它對照處理的黑麥草葉綠素含量差異不是很大,而加入堆肥的處理中以第一、第二處理組的葉綠素含量較高,而第三處理組的葉綠素含量都較低,這與黑麥草生物量的測定結果基本一致,這表明適量施用堆肥有利于黑麥草進行光合作用,增強黑麥草的生長能力。其中在長勢較好的幾個處理中,T6對提高黑麥草葉綠素含量的效果最為顯著,其余依次為T2>T7>T4>T3>T8>T9>T1。

2.2.4 不同基質配比對黑麥草植株中NPK養(yǎng)分含量的影響

表2.5為最后收獲后黑麥草中全量養(yǎng)分的數據統(tǒng)計。氮素是草坪草生長的重要營養(yǎng)元素,氮素的吸收有利于草坪草各項質量指標的提高。黑麥草對氮素的吸收可以反映不同處理之間的差異。從表中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第三處理組的各處理氮百分含量較多,而且堆肥含量最多的T15氮的含量最高,這是因為堆肥中含有較多的氮素養(yǎng)分,可以供給黑麥草所需。長勢好的第一、二處理組的各處理葉片中氮的含量反而低,這是因為這些處理的生物量與其它處理存在顯著差異,如果按凈吸收量來計,這些處理就相應的高。全PK也表現出大致相同的趨勢。

2.3 結論

以腐熟的餐廚垃圾堆肥為原料配制基質,以黑麥草為供試作物,檢驗不同配比基質的生物效應。篩選出適宜黑麥草生長的最佳基質配方是:泥炭:堆肥:珍珠巖(v/v)=0.6:0.4:1。

3 綜述

垃圾堆肥施于農田,既提供了肥源,又提供了垃圾消納渠道,因而作為垃圾處理的有效方法受到廣泛重視和采用,特別是在發(fā)展中國家,該方法得到了較為普遍的應用。大量的分析結果表明,垃圾堆肥施入農田后可為農作物提供一定的養(yǎng)分和有機物質,但垃圾堆肥中含有一定數量的不易被微生物分解和耕作過程機械外力破碎的石礫、塑料、玻璃碎片等雜物,同時生活垃圾中還含有一些有毒物質,如電池、金屬等在堆腐過程中被部分分解和溶解,致使垃圾堆肥中的重金屬含量偏高。從垃圾堆肥實際使用情況看,雖然在施用初期起到了部分增加土壤養(yǎng)分,提高作物產量的作用,受到了農民歡迎。但是隨著垃圾堆肥長期施用,對農業(yè)生產產生了一些不利影響,直接表現為土壤肥力退化,土壤質地變粗,土壤保水和保肥能力下降,進而影響作物的產量和品質,使經濟效益下降。因此,針對目前垃圾堆肥質量偏低、營養(yǎng)成分不高、有機質含量較少等問題,在后處理深加工過程中,以提高垃圾堆肥有機質,增加養(yǎng)分含量和減少無機雜質為重點,同時在施肥過程中通過營養(yǎng)配方技術和生物效應試驗,采用垃圾堆肥和無機化肥配合施用(或復混方法),在提高養(yǎng)分利用率的基礎之上,提出提高垃圾堆肥消納量的技術措施,為垃圾堆肥的資源化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餐廚垃圾堆肥不但營養(yǎng)成分齊全,有機質含量高,而且雜質少,重金屬含量低,有毒物質少,具有很大的推廣利用價值。泥炭已被廣泛應用于園藝方面,現已成為蔬菜、花卉和其他園藝作物的主要生長基質,但由于泥炭的分布不均及品質等各方面的問題促使人們都在尋找泥炭的替代材料。餐廚垃圾堆肥,無論在pH值上,還是在各養(yǎng)分含量等條件上,都可以代替泥炭作為作物的生長基質,而且養(yǎng)分更豐富。不過餐廚垃圾堆肥的唯一不足就是其鹽分含量高,當施用量過多時,會對作物造成鹽害,這點已經引起廣泛的注意,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盡快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法。

【參考文獻】

[1] 范海榮等.城市垃圾堆肥的肥力效應、生物效應和環(huán)境效應分析.首都師范大學學報,2004,58

[2] 丁愛芳.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產品的應用和發(fā)展. 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2,18

[3] 多立安,趙樹蘭. 生活垃圾生產地毯式草皮環(huán)境生態(tài)工程基質選配研究. 應用生態(tài)學報,2000,11

[4] 張丙珍,馬俊元. 淺談城市生活垃圾堆肥處理的利用價值. 科技信息,2008,(22)

[5] 吳修文,魏奎,沙莎,王軍,袁修坤.國內外餐廚垃圾處理現狀及發(fā)展趨勢.農業(yè)裝備與車輛工程,2011,12

[6] 楊子江. 食品垃圾的綜合利用研究.再生資源研究,2005,3

[7] 張振華等. 廚余垃圾的現狀及其處理技術綜述.再生資源研究,2007,5

[8] 范海榮等. 城市垃圾堆肥的生態(tài)效應與對策研究.土壤,2004,5

[9] 范海榮等. 生活垃圾生產地毯式草皮環(huán)境生態(tài)工程基質選配研究. 應用生態(tài)學報,2000,(5)

[10] 劉文.城市垃圾粗堆肥與退化生態(tài)系統(tǒng)恢復和重建應用基礎研究.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06,18

廚余垃圾處理辦法范文第3篇

所以,為了進一步簡化生活垃圾分類的種類,上海市環(huán)衛(wèi)部門從原有的生活垃圾四分類減至干濕兩分類,2011年開始,在1080個居民小區(qū)試點推行。即采取“2+X”的分類方式,方便居民實際操作。

何謂“2+X”?據介紹,“2”就是指干濕兩大類垃圾,其中廚余果皮垃圾屬于濕垃圾范疇,廢電池等有害垃圾、玻璃和可回收垃圾都屬于干垃圾;而“X”就是指干垃圾的種類不限,居民小區(qū)可以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分為不同種類的干垃圾,比如舊報紙、廢棄藥品、舊衣服等。

業(yè)內人士介紹,通過推行包括分類在內等一系列減量措施,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2012年,申城生活垃圾干濕兩分類舉措已覆蓋至3978個居民小區(qū)和單位,實現了人均生活垃圾處理量(全市每年垃圾處理總量除以常住人口總數)比上一年減少5%的目標。預計在2013年,上海將實現人均垃圾處理量比2010年減少15%。

與生活垃圾四分類舉措相比,現行兩分類舉措的優(yōu)勢在哪里?還存在什么問題?近日,《中國經貿聚焦》記者分別走訪了申城生活垃圾四分類和兩分類的試點小區(qū),一探虛實。

生活垃圾四分類:準確率較低

位于新龍路1111號的萬科朗潤園,是2007年上海第一批推行生活垃圾四分類舉措的7個試點小區(qū)之一。這些試點小區(qū)的垃圾分為有害垃圾、玻璃、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四個種類,在這個小區(qū)試點該舉措3年以來,知曉率達到95.1%,參與率為80.7%,不過分類準確率只有55.7%,還未及格。

近日,本刊記者在萬科朗潤園看見,小區(qū)內部分角落里放置了黃色、紅色、灰色和藍色四類生活垃圾回收桶,它們分別對應不同的回收種類。但記者發(fā)現,有的垃圾桶內空空如也,成了擺設;而有的則塞滿了各類垃圾,完全混淆在了一起,顯然,垃圾分類投放的準確率很低。

“說實話,這么多垃圾桶,我也很難區(qū)分清楚?!币晃痪用裢醢⒁烫寡?,如果真的按照這四種垃圾分類方法來劃分的話,那就意味著在家里就要把這些垃圾分為四只垃圾袋,這樣一兩天還可以,但時間長了,就難以堅持下去。

本刊記者在采訪時發(fā)現,王阿姨的想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很多居民可以準確區(qū)分餐廚垃圾和非餐廚垃圾,但如果要求所有人對生活垃圾進行四分類,這個要求顯然太高了。

值得一提的是,萬科朗潤園小區(qū)對于餐廚垃圾的就地回收和處理的方式值得借鑒。由于該小區(qū)的物業(yè)給予了一定的資金投入,專門配置了一個餐廚垃圾處理機器,它每天“吞入”該小區(qū)內統(tǒng)一回收而來的餐廚垃圾,經過機器處理之后,再“吐出”化肥原料。業(yè)內專家介紹,這種餐廚垃圾處理方式真正實現了在源頭徹底消滅垃圾,省去了之后所有垃圾的處置環(huán)節(jié),比如運輸、存放和終端處理等,避免了這些環(huán)節(jié)給環(huán)境帶來的二次污染,也節(jié)省了這些環(huán)節(jié)所需要耗費的人力和財力。

“萬科朗潤園是全市首先使用這種新型餐廚垃圾處理機的小區(qū),它每天將小區(qū)產生的餐廚垃圾就地完全消化。而且,該機器的使用成本折合每噸300元左右,僅是現行垃圾處理方式的一半?!苯?,上海市容環(huán)衛(wèi)部門的一位負責人告訴《中國經貿聚焦》記者,因為餐廚垃圾占生活垃圾總量的45%至50%。也就是說,如果要減少生活垃圾的總量,首先要減少餐廚垃圾的數量。

既然如此,不如索性試行干濕兩分類的做法,這樣既簡單又方便。該位負責人坦言,其實在2007年試點生活垃圾四分類時,就存在這樣的擔憂,當時主管部門預計要普及生活垃圾四分類舉措,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并非一蹴而就。果然,在此后的4年,由于四分類的做法過于繁瑣,反而阻礙了生活垃圾分類的推廣進程,所以必須簡化。

與此同時,上海市人大城建環(huán)保委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并進行了專項研究?!芭c其推行難以掌握的四分類法,不如在居民日常生活中,形成廚余果皮和其他垃圾兩類的‘干濕’分類法,方便居民養(yǎng)成習慣。當然,對于之前掌握四分類較好的小區(qū),也不必走回頭路,還是可以繼續(xù)使用四分類法。”上海市人大城建環(huán)保委副主任張載養(yǎng)介紹,在這種“干濕”兩分類推行后,居民將會獲得“濕桶”,進行“以桶換桶”的收集方式,并形成“生化機就地處理”和“集中資源化處置”的處理方式。

垃圾兩分類試點小區(qū):初見成效

位于閔行區(qū)平陽路的古美三村,其平均房齡已經超過十年,屬于上海典型的老式公寓小區(qū)。本刊記者在現場看見,與一些陳舊的居民小區(qū)相比,該小區(qū)環(huán)境整潔,顯得有條不紊。

近日,當本刊記者踏入古美三村的居民小區(qū)內,迎面就看見一個醒目的生活垃圾中轉站,其門口矗立著大小不等的5個垃圾桶,在這些垃圾桶的“身上”分別標有可回收垃圾、餐廚垃圾、有害垃圾、玻璃回收等醒目標志,為居民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提供了便捷。

“我的這個垃圾袋里裝的都是菜葉和瓜果皮,應該投入到哪一個垃圾箱里?”本刊記者循著聲音只見,一位60歲左右的阿姨王鳳妹正在細心地詢問該中轉站的市容保潔人員劉巧生,她生怕自己投錯垃圾箱,反而為市容保潔人員的工作增加麻煩。當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與王鳳妹一樣耐心和仔細。

本刊記者在該小區(qū)蹲點一個多小時,共有10位居民前來扔垃圾,其中僅半數居民能夠將垃圾準確投入相應的垃圾箱內。

“從2011年開始,這個小區(qū)實行生活垃圾干濕兩分類?!眲⑶缮嬖V本刊記者,這些垃圾回收箱上都貼有醒目的標志,居民的配合意識也比原來增強了很多,還是有效果的。

現場,她還指著不遠處的一臺貼有“廢棄電子回收”標志的機器告訴記者,今后垃圾回收將會更加機器和智能化,將能大大減低手工分揀垃圾的工作強度,比如這臺機器不僅可以回收各類廢棄的電子產品,比如數碼照相機、筆記本電腦等,還能回收舊衣服,可謂是多功能垃圾回收機。

兩分類存在問題:“沒有獎罰舉措,居民積極性不高”

與古美三村小區(qū)的情況類似,位于新江灣城的時代花園試點生活垃圾兩分類舉措已有一年多時間了。

近日,本刊記者看見,在時代花園小區(qū)內的每一條路口都放置了灰色和黃色的兩只垃圾箱,分別貼有“可回收垃圾”和“餐余垃圾”的標志。現場,一位李姓居民告訴本刊記者,他在家里就只有一個生活垃圾桶,每天餐廚垃圾和非餐廚垃圾都混在一起放的,所以他自己也搞不清楚到底應該扔進小區(qū)內的哪一個垃圾箱,有的時候懶得區(qū)分了,統(tǒng)統(tǒng)都扔進一個垃圾箱里了。

“最好在家里就能把廚余垃圾和干垃圾分開,但這又沒有監(jiān)督和獎罰舉措,居民的積極性不高?!崩钕壬钢渑赃叺囊粔K搖搖欲墜的“生活垃圾分類,人人有責”的廣告標語牌對記者說,近年此類宣傳推廣活動層出不窮,但大多數居民只能堅持一陣子,不可能堅持一輩子。

相比之下,位于普陀區(qū)的揚波小區(qū)的生活垃圾干濕分類成效顯著,其被稱為“揚波模式”,在全市推廣。本刊記者看見,在該小區(qū)內,除了餐廚垃圾、可回收垃圾等干濕分類以外,同時還設置了廢舊衣服回收、藥物回收等七八種類的垃圾回收桶,居民可以根據各自的需要,將垃圾投入小區(qū)內相對應的回收箱內,垃圾分類管理得井然有序。

然而,該小區(qū)的物業(yè)也有自己的煩惱,他們雖然解決了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難題,卻面臨了另外一個尷尬:不少居民在各家的樓道口堆放了廢棄垃圾物品,時間一長,這些廢棄物品都變成了“老大難”,取締很難。

“我們曾經張貼過公示,限定在一段時間內,居民如果不自己處理這些垃圾,物業(yè)將統(tǒng)一強制回收處理。”該小區(qū)物業(yè)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訴本刊記者,但居民這些壞習慣實在難以根除,或許只有實行一定的獎罰舉措,才能發(fā)揮作用。

目標:5年人均生活垃圾處理量減少25%

近年來,上海的垃圾產生量持續(xù)增長,而現有的垃圾處置能力無法滿足垃圾增長的需要。據不完全統(tǒng)計,2010年,上海生活垃圾每天的產生量達到約19000噸,而當年每天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約為16900噸,每天還有超過10%約2000噸生活垃圾得不到無害化處置。

要解決這個問題,一是要盡快建成設施提升無害化處理能力;二是想方設法將垃圾產生量減下來。為此,上海市政府明確提出,“十二五”期間必須繼續(xù)強化源頭減量,力爭至2015年,上海人均生活垃圾處理量比2010年減少25%。

顯然要完成這個目標,必須分步實施。“2012年全市已經完成了人均垃圾處理量比2010年減少10%的目標,在未來3年內,如果每年都能完成年度減量目標,上海生活垃圾總量就能持續(xù)降低?!鄙虾J腥莪h(huán)衛(wèi)部門的一位負責人表示,現在各個區(qū)縣為了完成這個目標,壓力也很大,絞盡腦汁想盡各種辦法,尤其是要降低其中的“大頭”餐廚垃圾的數量。

“上海常住人口的總量每年都在增加,但生活垃圾的總量卻要降低,這的確是個難題?!鄙鲜鋈藛T如是說。

廚余垃圾處理辦法范文第4篇

關鍵詞 農村垃圾;分類處理;必要性;難點;對策

中圖分類號 X70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11-0294-02

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提升,垃圾產量也急劇增長,垃圾組成成分日趨復雜,以填埋為主的處理方式存在處理費用高、浪費土地資源、污染水資源等弊端,為解決上述問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進行垃圾分類處理。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是完全可行的,如果農村工作將垃圾分類處理常態(tài)化,常抓不懈,垃圾產生的環(huán)境污染肯定可以得到有效遏制。

在生態(tài)文明建設、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理念的推動下,不少縣啟動了“村收集、鎮(zhèn)轉運、縣處理”的垃圾收運處理模式,經濟條件稍好的村都在村道旁設立了垃圾桶,公共區(qū)域配備了環(huán)衛(wèi)人員,并且對垃圾桶內的垃圾進行及時清運。在這一模式下,垃圾遍地的情況得到了極大的改觀,農村環(huán)境整體整潔度提高,但是垃圾終端處理問題也逐漸顯現。

1 我國農村垃圾的分類和處理方式

1.1 我國農村垃圾的分類

農村的垃圾可大致分為以下幾類:一是有機垃圾。主要包括廚余廢棄物、瓜果皮殼、畜禽糞便、樹枝花草等可堆漚植物類等。二是無機垃圾。主要包括灰土、煤渣、碎瓦片、碎陶瓷等。三是可回收廢品。指具有回收價值可循環(huán)再利用的廢物,包括廢紙、廢塑料、玻璃瓶、金屬、織物及廢舊家用電器等。四是有害垃圾。指垃圾中對人體健康或自然環(huán)境造成直接或潛在危害的物質,包括廢電池、廢燈管、廢油漆、暖瓶膽、水銀溫度計、小電器、電子元件、農藥瓶、藥品、殺蟲劑、美發(fā)用摩斯起泡瓶、醫(yī)療垃圾等。五是其他垃圾。包括不可回收的塑料包裝紙、廢紙巾、女性衛(wèi)生用品等[1-2]。

1.2 垃圾的終端處理方式

一般情況下,垃圾最后的處理方式分為焚燒、堆肥、填埋和再生處理。能回收利用的都是可再生處理的,如金屬、塑料瓶等;堆肥適用于廚余垃圾和果皮等有機垃圾;焚燒一般適用于塑料制品,日常產生的垃圾多為此類,焚燒的優(yōu)點是會將垃圾的體積變?yōu)樵瓉淼?%左右,重量大約是原來的1/15,再進行填埋,但是焚燒處理費用高,且要求焚燒物一定要干燥,如果水分過高焚燒過程中會產生致癌物二f英,這就是為什么我國焚燒爐一直有但卻不常使用的原因,因為我國的垃圾是干濕不分離的;填埋是我國目前普遍采用的垃圾處理辦法,成本較高,但因為操作簡易而得到廣泛應用[3-4]。

1.3 目前農村垃圾處理方式的缺陷

村里收集的垃圾通過“鎮(zhèn)轉運”環(huán)節(jié)壓縮中轉到縣,最后到縣級填埋場進行垃圾填埋。然而,隨著農民消費水平的提高,農村生活垃圾產量日益增多,垃圾成成分日趨復雜。數據表明,我國農村生活垃圾的人均日產量為1.07 kg,全國農村生活垃圾年產量近3億t,農村垃圾的大幅增長導致出現了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一是垃圾量猛增致使填埋場消化垃圾壓力劇增。農村與縣城垃圾的總日產量變成原來縣城垃圾日產量的數倍,這使得縣級垃圾填埋場的使用年限大大縮短,大量的垃圾填埋場堆埋成山。二是垃圾填埋場侵占土地資源嚴重。根據測算,每1萬人1年所產生的垃圾總量至少需要666.67 m2土地進行填埋,那么一個100萬人口的縣,每年填埋垃圾就需要永久性占地6.67 hm2,土地浪費數量令人咋舌。三是垃圾填埋處理的費用高昂。通過填埋的方式處理垃圾的費用為200~300元/t不等。四是垃圾填埋場周圍的環(huán)境受到污染。一方面填埋場周邊臭氣熏天(夏季尤為突出);另一方面即使填埋場做了防滲漏處理,但是地下水還是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2 農村垃圾分類的必要性

垃圾直接填埋導致的一系列問題有目共睹,解決此類問題的最根本辦法就是進行垃圾分類。“分”即意味著節(jié)約與環(huán)保,“混”則是浪費與污染,垃圾產生之后,通過對其第一步的投放進行指導與控制,將混雜的垃圾按照屬性分類,提高垃圾的純度和價值并降低垃圾的處置成本和難度。

發(fā)達國家如日本、美國在對垃圾進行處理時焚燒占70%以上,并且比例還在不斷上升。以在垃圾分類回收上做得很好的日本為例,日本大阪舞州工場是一個大型垃圾處理廠,經過24 h不間斷自動化運轉,舞州工廠每天可以燃燒處理900 t普通垃圾、逾100 t大型垃圾。普通垃圾經過焚燒爐900 ℃高溫的焚燒以及分解、除臭等過程也是發(fā)電的過程。該工場現在發(fā)電達量到了21 990 kW,每年能有6億日元的賣電收入,十分可觀。反觀我國農村垃圾填埋的處理方式,缺點顯而易見,而優(yōu)點僅僅是操作相對簡單。而我國未加大力度推行垃圾焚燒處理方式主要的原因就是垃圾分類不到位,導致垃圾焚燒的單位處理成本高,并且有可能會造成二次空氣污染。要想將垃圾的價值充分利用起來,使其產生經濟效益又能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垃圾分類處理是目前最好的路徑。

3 農村垃圾分類處理的難點分析

其實,在村民將垃圾投向垃圾桶之前,已經經過了初步的篩選,能夠直接進行出售的廢品,如廢紙、塑料瓶、玻璃瓶、金屬等都被篩選出來擱置一邊賣給廢品站。剩下的廚余垃圾、塑料包裝、塵土等基本都是混合收集混合處理的,這給垃圾后期處理增加了成本也提高了難度。

3.1 村民垃圾分類意識薄弱

對于垃圾分類,農村比城市起步晚,垃圾分類的宣傳工作做得不到位,再加上留守的村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因而村民的垃圾分類意識薄弱,無法正確認識到垃圾分類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同時,公眾媒體支持的力度遠遠不夠,垃圾分類宣傳在廣度、深度、頻度上亟待加強。

3.2 垃圾的分類指導不明確

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即使有垃圾分類的意識,也不知道具體該怎么分類,而垃圾桶上也很少有清楚的說明。比如,現在絕大多數地方的垃圾桶都將垃圾分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2類,然而人們并不清楚哪些垃圾屬于可回收垃圾、哪些又屬于不可回收垃圾。例如,廢紙可以回收,而對于一次性紙杯是否可回收,不少人都有疑問。又如廚余垃圾普遍理解為廚房做菜或日常飲食剩下的垃圾,但打包用的一次性餐盒就不屬于廚余垃圾。由于垃圾分類指導的不明確導致了垃圾分類的可操作性大大降低。

3.3 配套設施落后

配套設施包括硬件設施的配備和垃圾清理人員的配備。雖然部分地區(qū)已配備了垃圾桶,但是個別偏遠山區(qū)由于經濟水平較低或居住分散等原因還未將配套設施配備到位。然而,即使某些村配備了分類垃圾桶,從外觀上看垃圾桶分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2個不同分收口,但實際上這2個口都通向同一個垃圾桶,也就是說其實垃圾桶內部是不分類的。有些具有垃圾分類意識的村民在扔垃圾時將垃圾分好類,分別放置于不同的垃圾回收桶,但是很快發(fā)現他們原先分類好的垃圾被清運人員混在一起裝進了垃圾車,因而有意識進行垃圾分類的村民見到這樣的情況之后便不再愿意進行垃圾分類,因為即使進行分類也是徒勞。

4 完善農村垃圾分類的對策

4.1 加強垃圾分類的意識教育

萬事開頭難,垃圾分類要在一個地方貫徹實行,沒有 30~40年的堅持是實現不了的,在這期間要加強群眾的環(huán)保意識,要讓群眾感受到垃圾分類帶來的好處,必須從孩子開始抓起,培養(yǎng)他們的垃圾分類意識,直到整個社會形成了垃圾分類的意識并自動去實施才算成功。

對于垃圾分類意識的培養(yǎng),校園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日本作為一個垃圾分類回收極其成功的國家,開展垃圾分類回收處理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他們從幼兒園開始就進行相關的教育,通過家庭層面的教導、學校里開設相關的課程、到垃圾處理工廠現場參觀等方式,基本上每個小學生都能熟練自如地根據規(guī)定進行垃圾分類?,F在日本的年輕人所謂的環(huán)保意識只是遵循規(guī)矩而已,但我國民眾缺少這樣的環(huán)保規(guī)矩意識,因為我國在這方面的教育極度缺失。培養(yǎng)孩子的垃圾分類意識可從以下方面努力:一方面增加垃圾分類方面的書籍與圖冊的發(fā)行;另一方面學校增設相關課程并組織和舉辦主題活動。長此以往,孩子們的垃圾分類意識必能有一個顯著性的提高,通過孩子的意識和行為影響家長,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

4.2 加大垃圾分類宣傳

主要是兩大類的宣傳,一類是垃圾分類的意義宣傳,另一類是垃圾具體分類和操作宣傳。首先,在電視上播放公益廣告進行宣傳,同時保證投放精準。在農村地區(qū),電視是村民娛樂活動的主要項目,電視廣告可以收到最為廣泛的宣傳效果。但是,對于農民來說,廣告投放的具體頻道與時段也有一定特征,地方頻道和天氣預報類節(jié)目時段的廣告投放更具針對性。其次,紙質資料宣鰲T詿迕窕疃點張貼垃圾分類宣傳單,經濟條件允許的村向每戶發(fā)放特制的掛歷,將垃圾分類具體內容嵌套其中并將有害垃圾的回收日期勾畫出來,以便村民隨時查閱。最后,活動宣傳。定期舉辦垃圾分類宣講活動或者垃圾分類知識有獎競答評比,勝出者給予一定物質獎勵,如生活用品,尤其號召家庭主婦和兒童參加活動。

4.3 垃圾分類指導簡單化

在指導村民進行垃圾分類的過程中,不能照搬日本那樣8~9種分類方法,如一個飲料瓶都要拆分成瓶蓋、瓶身、商標塑料紙3類分別進行投放的做法。在垃圾分類的初級階段,要避免由于分類過于復雜而導致村民出現抵觸情緒,只需在家設置3個垃圾桶進行簡單的分類即可。一是廚余垃圾,以濕垃圾為主,可以放置村內漚制池堆漚,最后形成的有機肥回歸農田;二是可燃類垃圾,主要包括塑料包裝紙、干的廢紙巾等;三是不可燃垃圾,主要包括灰土、煤渣、碎瓦片、碎陶瓷等,因為北方多數農村都是自行燒煤供暖,冬季煤渣產量較多,此類不可燃垃圾需要單獨用垃圾桶盛放。剩下的可回收垃圾一般農戶都會自行收集好,而有害垃圾由于每戶平時的產生量都很小,所以只需把有害垃圾集中放置在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等待掛歷上標示的收集日再進行投放即可。

4.4 完善垃圾分類的配套設施

在進行垃圾分類宣傳工作時,配套設施需要跟進。主要涉及4個部分的設施,即分類垃圾桶、垃圾漚制池、垃圾收集與運輸設施、垃圾終端處理設施。其中,由于垃圾構成中 70%為可堆腐的廚余垃圾和菜葉果皮等有機垃圾,可就近建造可堆腐垃圾漚制池,將這部分的垃圾集中漚肥就地消化能大大減少農村垃圾的運輸量和填埋量。而垃圾收集人員的專業(yè)培訓也必不可少,以免出現將分類好的垃圾混合裝運的情況。

5 結語

垃圾分類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做好的,這至少需要2代人的努力。事實上垃圾分類重要的是如何充分發(fā)揮村民的主動性,將垃圾分類投放意識植入村民心中,用意識規(guī)范村民每一次的垃圾處理行動,垃圾分類問題才能得到妥善解決,長此以往,將垃圾分類處理常態(tài)化,常抓不懈,必定能還農村一個整潔、干凈的環(huán)境。

6 參考文獻

[1] 錢展.淺析日本的垃圾處理及對我國的借鑒意義[J].現代交際,2011(6):16-17.

[2] 魏垂敬.農村垃圾分類處置切實可行[J].中國發(fā)展觀察,2014(3):53-55.

廚余垃圾處理辦法范文第5篇

地球是我們唯一的一個賴以生存的美麗家園。但在世界的一些國家,也包括我們中國。經濟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帶來的就是垃圾量的激增,就拿我們遠近聞名的首都北京來說吧:北京市每日生產垃圾1.84萬噸,如果用填埋的方法來處理的話,就等于每年占用到500畝的田地,然而,1.84萬噸這個數字還可能繼續(xù)攀升!看!1.84萬噸,這個數字多么可怕,但是最可怕的還是在歐洲中世紀,由于不能妥善地處理垃圾,導致各地的瘟疫流行。

但是現在,有些國家已經想出了減少垃圾污染的辦法:法國是眾所皆知的時尚大國,他們追求時尚,把自己認為已經過時的舊沙發(fā)、衣物、玩具,和一些電器、物品放在車庫或樓下,供鄰里選取,拿回家繼續(xù)使用。

而我認為,垃圾會使人們感染疾病的原因是,因為有市民隨地亂扔垃圾,使垃圾不能及時得到處理,從而發(fā)霉、發(fā)臭產生病菌。讓經過的抵抗力差的人群感染上病毒。還有就是垃圾處理的方式不當,如:有些垃圾用填埋的方式處理,雖然很方便,但會污染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氣的污染,使附近的居民感染上病毒。所以,我覺得我們的垃圾應該分類的丟到垃圾箱,能回收的盡量拿回去重復使用。垃圾的分類一共有四大類: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苫厥绽前ò◤U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這類垃圾可以重復使用,減少污染。有害垃圾是指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這些垃圾則需要特殊的安全處理方法。廚余垃圾一般是指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食品類廢物,這種垃圾可采用堆肥的方式處理,每噸可生產0.3噸有機肥料。其他垃圾是磚瓦陶瓷、渣土、衛(wèi)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采取衛(wèi)生填埋可有效減少對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氣的污染。垃圾分類多么有用啊,希望大家不要隨地亂扔垃圾,應把垃圾分類處理。

愛護我們美麗的地球大家園,不亂扔垃圾,我們的明天將更好!

相關期刊更多

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浙江省環(huán)境保護局

環(huán)境影響評價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重慶市環(huán)境保護局

中國食品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國商業(yè)聯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