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看蜜桃,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va视频,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人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首頁 > 文章中心 > 超聲診斷學知識點總結

超聲診斷學知識點總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超聲診斷學知識點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超聲診斷學知識點總結

超聲診斷學知識點總結范文第1篇

關鍵詞:醫(yī)學影像診斷學;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實踐

隨著現(xiàn)代醫(y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臨床影像診斷也成為各類醫(yī)學院的重點教育內容?!夺t(yī)學影像診斷學》是基于圖像的一門基礎性專業(yè)課程,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也應用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模式,然而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是獨立開來的,先完成了理論課程后再進行實踐課程的操作學習。這種教學方式極易導致理論與實踐的脫節(jié),學生的學習效果較差,不能適應現(xiàn)代醫(yī)學人才的需求。為了迎合快速發(fā)展的醫(yī)療事業(yè)需求,必須從教學方式上進行改革,該文提出“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方式,以期為醫(yī)學事業(yè)培養(yǎng)出影像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

1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改革的優(yōu)勢

教學做一體化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融合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部分,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局限,使得教學效果更佳顯著。對于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內容可以在同一教學場所完成,既達到了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及鞏固,又能夠通過實際操作或參觀等方式,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形象化,便于學生理解[1]。一般而言,在對學生進行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時,既可以直接帶領學生去醫(yī)院參觀學習,也可以在實驗室里動手操作完成,達到真實的體驗。通過這種方式的教學使得以往死板的課堂變得更加活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了實際操作技能。

2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改革所應做出的努力

對影像技術專業(yè)進行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改革時還需要對其他教學環(huán)境進行相應的改革及調整,該文從以下4個方面進行介紹。2.1教學環(huán)境的一體化改革影像診斷學的教學必須輔以影片的分析及判斷,課堂教學時通常會引入多媒體設備以及其他資源進行教學。而一體化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有配套的軟硬件教學設施,保證足夠的教學設備以及仿真的實訓環(huán)境。為保證理實充分結合的教學,需要配備投影儀、數(shù)碼攝像機、PACS系統(tǒng)、超聲或核醫(yī)學診斷影片、各系統(tǒng)教學用MRI、CT或X線影片等[2]。2.2配套教材的一體化改革在進行影像診斷學的一體化教學時還需要有匹配的教材。以往理實分開的教學模式在教材上多偏重理論知識,具有十分系統(tǒng)化的知識點,而缺乏實踐課程的設計及安排,一體化課程無須過多的理論知識,需要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進而啟發(fā)學生自主學習以及擴展更多的知識點。教材改革時可以依據(jù)教學內容的不同進行細化分類,例如超聲診斷、放射線診斷以及其他影像學診斷的內容,以項目為引導、以任務為驅動,科學合理地開展技能訓練項目[3]。同時,還可編寫配套的電子教材,在其中分享大量的臨床資料以及圖片分析,輔助學生更好地學習,保證教學的實用性更強。2.3課程設計的一體化改革影像診斷學是通過對病患的影像學資料進行分析,進而作為病情診斷的依據(jù)。在教學時,需要依靠實際的臨床需求進行課程設計。為保證理實一體化的深化改革,不僅需要借助多媒體資進行病例及圖片的重點評析,還可改變以往的教學思維方式。模擬臨床醫(yī)師對病情診斷的過程,設計出病例分析的實踐環(huán)節(jié),通過教師的提問以及引導,激發(fā)學生進行相應的思考,以解決實際問題為主,對病情特征進行分析[4]。學會知識點的融會貫通,具備綜合分析能力。

3教學做一體化在《醫(yī)學影像診斷學》中的實踐探索

3.1研究對象該文對影像技術專業(yè)實施一體化實驗教學的實驗主要針對2014級影像專業(yè)2班與3班的兩個班級學生作為實施對象進行對照研究,每個班級均有35名學生。3.2實踐方法將教學內容《醫(yī)學影像診斷學》作為該次研究的實踐課程,對兩個班級均進行X線診斷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對影像資料進行分析,判斷是否存在任何疾病,總結歸納各種影像學特征,做出病情評估,并完成實驗報告[5]。兩個班級分別進行了兩個階段的教學實踐訓練,3班采取了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2班采取了傳統(tǒng)的理論與實踐教學分開的模式,最終以調查問卷的模式評估兩個班級學生的學習效果,并比較在兩個階段的學習完成后兩班學生認為所采取教學模式對臨床指導是否存在意義的比例。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共安排40個課時完成,主要具有下述幾項任務:(1)在明晰此次實驗目的后對影像學檢查進行模擬演練,進行檢查申請單的填寫;(2)分組完成影像學檢查及拍攝;(3)完成影像學資料的后期暗室操作工作;(4)對影像學資料進行觀察及分析,總結影像特點,并判斷是否異常;(5)對影像資料進行報告的書寫,做出正確的評估判斷[6]。3.3實踐結果此次實驗完畢后對兩個班級的實驗完成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問卷調查結果如下。從表1可知,3班學生學習成績達標的占比71.4%,明顯高于2班的34.3%,且未達標的占比0.0%,明顯低于2班的22.9%,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可使學生達到更高的學習效率,有助于對知識點的理解,達到了更高的實用性。從表2可知,3班學生有80.0%的人認為開展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對未來的臨床指導意義重大,而2班對課堂教學的臨床指導意義僅有28.6%的學生認同,其中34.3%的學生認為理論與實踐獨立開來的教學模式無臨床指導意義,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開展教學做一體化教學不僅可以在學習效果上有較大的改善作用,還可保障教學的實際價值以及臨床指導意義,與時俱進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馬雋.循證影像診斷學在影像實習課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0,14(11):1872-1873.

[2]唐曦,吳少平,黃麗,等.《醫(yī)學影像診斷學》“理實一體化”教學實踐與探索[J].中華醫(y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5,14(10):1002-1006.

[3]李小虎,張國兵,余永強,等.PBL教學模式在影像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J].安徽醫(yī)學,2010,31(6):563-565.

[4]曾燕,趙建農(nóng),謝微波,等.醫(yī)學影像診斷學消化系統(tǒng)教學體會[J].重慶醫(yī)學,2006,35(16):1520,1526.

超聲診斷學知識點總結范文第2篇

關鍵詞 影像診斷學 教學改革 啟發(fā)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z.2016.03.051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urriculum Teaching

Reform in "Imaging Diagnosis"

LI Yusu

(Chengdu Sports Institute, Chengdu, Sichuan 610000)

Abstract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of diagnostics of image process, combining the new tendency of orthopedic clinical imaging diagnosis and selec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pay attention to practicalit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eaching contents and requirements, adopt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fully mobiliz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 help students to better grasp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improve their reading skills, especially to train students to think independently, found the problem, ask questions,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has a positive role.

Key words image diagnostics; teaching reform; heuristic teaching

0 前言

影像診斷學是一門以影像為主要診斷依據(jù)的重要學科,臨床應用非常廣泛,發(fā)展快,臨床地位日益突出。由于骨科影像診斷的范疇不斷發(fā)展和擴大,授課內容不斷豐富和更新,涵蓋了普通X線診斷、CT、MRI及超聲診斷等現(xiàn)代影像學知識,教學內容不斷增加與教學學時不足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多媒體和網(wǎng)絡技術的日益普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導“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適應當今高等教育的需要。教育追求有效,為此,教學改革從教學內容的選擇、多元化教學方法的應用、考核形式的變革等幾個方面入手,以提高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實行以學生為主體的啟發(fā)式教學,在大學本科中醫(yī)骨傷專業(yè)“影像診斷學”教學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1 優(yōu)化教學內容

1.1 以教材為出發(fā)點,深入了解學科發(fā)展現(xiàn)狀與需求,合理取舍、豐富精煉教學內容

骨科“影像診斷學”主要介紹各種影像檢查方法的原理、圖像特點、骨肌系統(tǒng)傷病的影像表現(xiàn)、診斷原則等,是骨傷專業(yè)醫(yī)學生的臨床基礎必修課程。影像診斷發(fā)展快,知識不斷更新。同時,隨著時代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和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不斷提高,骨科疾病的流行病學特點也在發(fā)生變化。根據(jù)這些特點,影像診斷教學始終遵循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影像診斷的發(fā)展及動向,緊密結合骨科臨床這二個原則,堅持每3~5年對講課內容進行全面梳理和適當調整,確保教學內容的科學性、針對性、有效性。

1.2 提高教學質量體現(xiàn)在“兩個重視、一個突出”

“兩個重視”,一是重視教材中基礎知識的講授,幫助學生掌握必備知識,打牢影像診斷學的根基;二是重視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選用典型病例進行觀察、分析、講解,直觀地將診斷思路、邏輯推理傳授給學生,增強實踐性?!耙粋€突出”是指突出重點、難點。對于每一章節(jié)的重點知識、難點知識,既要講解清楚、生動、深入淺出,又要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配合典型病例的影像資料,讓學生能銘刻在心。這種加強臨床實踐的教學方式,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學生普遍反映收獲多、效果好。

1.3 鉆研業(yè)務,求精求效

影像診斷學是一門臨床應用非常廣泛的重要學科,當今世界科學技術高速發(fā)展,新技術、新方法、新理念要求教師的知識必須不斷更新。這就要求教師要把教材鉆透、鉆深,悟出來的道理就透徹,才有真知灼見。教師在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專業(yè)水平的同時還要學會提煉核心經(jīng)驗,其中最主要的是提煉教學經(jīng)驗和研究經(jīng)驗。①經(jīng)驗多了,與教學結合起來融會貫通,講起課來才能精辟生動、妙趣橫生,既簡單、又獨到,即所謂的“深入淺出”、“一語道破”,能吸引學生,教師一句精辟的總結,常使學生眼明心亮而終生難忘。

2 因課制宜、因材施教,教學方法多樣化

教學方法的改革是提高教學效果的主要途徑。②實現(xiàn)高質、高效的教學,首先要改變過去教師講、學生聽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啟發(fā)式教學。啟發(fā)式教學的實質在于正確處理教與學的相互關系,其基本要求一是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二是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發(fā)揚教學民主,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實行以學生為主體的啟發(fā)式教學。圍繞上述基本要求,在教學中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形象生動,易學易懂;以突出重點、難點,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啟發(fā)學生的思維為核心,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從“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

2.1 案例式教學

教學從臨床病案入手,通過介紹典型的臨床病案影像片,把學生的思維帶入臨床病案,并布置類似病案的作業(yè),課后學生進行閱片分析,下次課抽問解答。這種教學方法中,教師主導了整個教學過程,掌控教學內容和時間,能有效地引導學生思考、組織討論,并通過歸納總結,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度。

案例教學法的最大特點是其真實性。由于教學內容是具體的實例影像,更為直觀、生動,易于學生理解,且能夠集思廣益。教師在課堂上不再是“獨唱”,而是和學生一起討論思考;學生在課堂上也不再是“收音機”,忙于記筆記,而是和教師共同探討問題,調動起整個課堂的集體智慧和力量,更易開闊思路,收到良好的效果。

2.2 問題式教學

將教學知識點以問題的形式提出來,啟發(fā)學生思考,并與學生一起回顧所學知識,共同探討,最后逐步引入結論。教師要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然后選擇好的問題,以引起積極思維。設計好問題是實施的關鍵,根據(jù)教學內容,三學時的教學時段一般設計2個問題,并控制好時間,每個提問時間控制在5~10分鐘,問題的難易程度適中,利于啟發(fā)學生。

教師要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然后選擇好的問題,以引起積極思維。③可以先讓學生自問自答,老師再進行補充、糾正。通過問題式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很有幫助。

2.3 比較式教學

影像診斷有時會出現(xiàn)同病異影、異病同影的情況,如何去認識、判斷它們,對許多學生來說,是學習中的一個難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對不同傷病影像的相似和不同之處進行比較分析,以影像對比或列表的形式直觀地展現(xiàn)給學生,有助于學生抓住關鍵點,區(qū)別、判斷相似傷病的影像特點,教學成效明顯。

2.4 討論式教學

將部分閱片實驗課改變?yōu)殚喥懻撜n,師生共同閱病案片,平等交流探討,達到不同觀點碰撞交融,進而激發(fā)教學雙方的主動性和探索性,提高教學效果。

對于教學時數(shù)少,但仍需要掌握的章節(jié),如骨關節(jié)先天性畸形、缺血性壞死等,在課堂預留一定時間鼓勵學生上臺讀片,分析和講解圖像,最后教師作歸納總結;對于教學時數(shù)較多的重點章節(jié),如骨關節(jié)損傷、慢性骨關節(jié)病及骨肌CT、MRI閱片時要求每位學生都要參與閱片討論、發(fā)言,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避免學生開小差,便于教師掌握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

多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的開展,促進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變?yōu)橹鲃訉W習者,學生學習興趣增強的同時,臨床實踐技能也得到了提高。④

2.5 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課外交流互動

學院校園網(wǎng)開設了課程網(wǎng)絡教學平臺,利用這個平臺,每月定期影像作業(yè),學生限時完成后在網(wǎng)上進行批閱解答。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豐富的影像資源,與學生進行信息共享和相互交流,實現(xiàn)師生互動教學,延伸課堂空間,對開拓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3 突破常規(guī),豐富考核形式

3.1 考核目標明確

根據(jù)課程的教學要求和知識點,采取不同的方式,全面、綜合地考核學生,檢驗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主要包括基礎知識考核、閱片能力考核、綜合能力考核。

3.2 考核形式多樣化

考核形式上采用多種方法,避免傳統(tǒng)的一次考試定終身現(xiàn)象,平時考核由1次增加到3次,分值增加到40分,期末考核分值降低到60分。課程考核總共分為4個方面,一是骨肌系統(tǒng)正常影像觀察描述,以提問的形式進行考核;骨關節(jié)損傷閱片分析診斷,以書寫閱片報告的形式進行考核;骨科常見病、多發(fā)病影像病案的分析、診斷,以分組討論發(fā)言的形式考核;綜合知識部分,以試卷的形式期末考核。

3.3 推出激勵機制

現(xiàn)今90 后大學生具有思維活躍、個性張揚、易接受新事物的特點,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他們的潛能,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臺,推出激勵機制,在總成績里面增加激勵分(共5分),分數(shù)直接進入總成績。展示平臺通過下面的途徑實現(xiàn):一是在課堂上有意識的提問,或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踴躍發(fā)言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回答問題正確、分析問題邏輯清楚、語言表述準確流暢、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都及時表揚和鼓勵,每次可獲得激勵分0.5~1分。二是設立小課堂制度,選擇幾段講授10分鐘左右、難易適中的教學內容分組布置給學生,要求學生在課外利用多種途徑查閱文獻資料,準備教案、影像圖片,以PPT的形式在課堂上講授、展示,學生既是參與者,又是評分者,優(yōu)勝組每人可獲得激勵分0.5分。將這些實踐活動與精神鼓勵、課程成績掛鉤,激發(fā)了學生參與教學的熱情和興趣,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

4 結語

高質高效的教學是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標。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體現(xiàn)學科的特點和魅力,要能打動學生,吸引學生注意,引起學習興趣。這樣,才可能是高效的教學。教師要逐漸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要使學生“會學、好學、樂學”,教師首先要“會教、好教、樂教”。⑤在教學設計中處處注重以學生為主體,啟發(fā)點撥學生,學生能真正掌握該門課程,因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注釋

① 查有梁.教師要學會提煉核心經(jīng)驗[J].教育科學研究,2015.4.

② 曹潔,潘衛(wèi),戚中田.微生物教學改革的嘗試與體會[J].中國大學教育,2003.8.

③ 查有梁.從有效教學到優(yōu)質教學[J].教育科學研究,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