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看蜜桃,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va视频,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人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首頁 > 文章中心 > 英語面試口語

英語面試口語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英語面試口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英語面試口語

英語面試口語范文第1篇

What experience do you have for this kind of job?

你有過和這種工作相關的經(jīng)歷嗎?

Here is a copy of resume. Please have a look.

這是我的簡歷,請您過目。

How long have you been at your present place of employment?

你目前的工作干了多久?

I have fifteen years experience in the education field.

我在教育領域有15年的工作經(jīng)驗。

I am looking for a job more suitable to my talents and that can satisfy my desire to be constantly challenged.

我正在尋找一份工作,不僅能夠更多地發(fā)揮我的才能,而且又能滿足自己不斷尋求挑戰(zhàn)的愿望。

What salary expectations do you have?

你期望的薪水是多少?

What kind of salary did you have in mind?

你想要的薪水是多少?

Nothing less than six figures.

不少于六位數(shù)。

Tell me about your educational background.

告訴我你的教育背景。

I graduated form Harvard with honors.

我從哈佛大學畢業(yè),成績優(yōu)異。

Why do you feel youre qualified for this job?

為什么覺得自己適合這份工作?

英語面試口語范文第2篇

期的平面交叉口間距研究進行了總結,并對城市道路規(guī)劃設計的基礎

條件、技術條件以及思想理念等會對交叉口間距研究產生影響的因素

進行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交叉口間距;道路網(wǎng)密度;交通信號控制

中圖分類號:C913文獻標識碼:A

道路網(wǎng)絡是城市綜合交通的載體,它所具備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要

同時服務于長、短距離交通,快速、常速交通,以及非機動化及行人

出行需求。對于道路網(wǎng)的研究,主要有道路密度、道路級配、路網(wǎng)布

局、路網(wǎng)容量等,其中道路密度是城市道路建設的主要指標,基本要

求的路網(wǎng)密度是規(guī)劃合理功能結構路網(wǎng)的基礎。而道路密度與道路間

距成反比關系,交叉口間距對交通的影響較大,本文通過相關研究的

總結,就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研究的影響因素進行初步探討。

1、規(guī)范中的規(guī)定

我國現(xiàn)行規(guī)范對交叉口間距沒有明確規(guī)定。《城市道路交通規(guī)劃設計

規(guī)范》(GB50220-95)僅對道路網(wǎng)密度進行了規(guī)定;《城市道路交叉

口規(guī)劃規(guī)范》(GB50647-2011)建議“交通信號控制的各平面交叉

口間距宜相等”。

2、平面交叉口間距對道路交通的影響

平面交叉口間距對道路交通的影響包括交通安全和交通運營兩個方

面[1]。

2.1對交通安全的影響

研究認為,無論是信號控制交叉口還是無信號控制交叉口,隨著交叉

口間距的減小交通事故率增大,交通安全性減小。

2.2對交通運營的影響

交叉口間距對交通運營的影響,包括“通”和“達”兩方面,即對長、

短距離交通的影響。交叉口間距越小,“通”性越差,車輛只能以低

速行駛,導致長距離交通出行時間和延誤越多;交叉口間距越大,“達”

性越差,導致短距離交通難以便捷實現(xiàn)。

3、關于干路間距的推理研究

2003年楊佩昆教授提出“重議城市干道網(wǎng)密度”之后,興起干道網(wǎng)

密度和交叉口間距的研究熱潮。將這些研究總結來看,主要包括最佳

公交路網(wǎng)密度法、交通信號控制理論法、轉向比例法以及安全和容量

可靠度模型法。

3.1最佳公交路網(wǎng)密度法

道路網(wǎng)是公交網(wǎng)絡依存的基礎。為使公交路網(wǎng)可吸引乘客的范圍能覆

蓋所有的街坊用地,假定街坊為方格網(wǎng)形,居民搭乘公交最方便,則

四周公交路線的站點都應設在方格形街道的交叉口上,則在居民步行

時間不超過4min時,要求相鄰公交站間距為500m,相應的公交路

網(wǎng)密度為4km/km2[2]。為符合該公交路網(wǎng)密度,則要求全市平均干道

網(wǎng)密度取4km/km2,交叉口間距取500m。

3.2交通信號控制理論法

美國學者通過一系列的理論分析和試驗研究,總結出了一個表達交通

信號控制系統(tǒng)通車效益的“互聯(lián)指數(shù)”公式[3]。通過該式得出結論:

在通車效益和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車道數(shù)增加,則交叉口間距變

大;車道數(shù)減少,交叉口間距減小,也即“寬而稀”的路網(wǎng)和“窄而

密”的路網(wǎng)布局模式理論上都能使交叉口信號控制系統(tǒng)達到最佳的通

車效益。根據(jù)我國學者[4][5]的研究結論認為:設置信號燈的交叉口最

佳間距是400m,當超過600m時,信號控制系統(tǒng)的信號協(xié)調效益明

顯降低,而當超過800m時,信號協(xié)調趨于失效。則適用于先進的控

制系統(tǒng)高效運行的干路間距為400m~600m,相應的干路網(wǎng)密度為

3.3~5km/km2。

3.3轉向比例法

左轉比例是影響城市交叉口通行能力的關鍵因素,還直接影響著交通

控制體系的通行效率,我國學者[6]根據(jù)居民平均出行距離及交叉口間

距,得出轉向比例公式:

R左≈R右≈1/(1+L平均/L街)

但從該式并不能準確得出某個交叉口的轉向比例,只能粗略的得出居

民平均出行距離、交叉口間距與轉向比例之間的一個變化趨勢,即:

寬而稀的路網(wǎng),交叉口間距變大,則左轉比例較大。而通過擴大交叉

口間距,加寬道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做法會因為左轉比例的增加而

具有通行能力降低的可能。作者未給出轉向比例與交叉口間距以及道

路網(wǎng)密度之間的關系。

3.4安全和容量可靠度模型法

交叉口的安全性影響著整個路網(wǎng)的安全水平;交叉口間距影響著道路

的暢通程度。文獻[7]建立交叉口安全可靠度模型和容量可靠度模型,

經(jīng)分析確定:交叉口間距越大,安全可靠度越大,而容量可靠度越低,

認為合理的交叉口間距的確定就是使安全和暢通達到平衡,并示例進

行了分析驗證。

4關于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間距研究影響因素的討論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城

市私家車急劇增長;交通控制系統(tǒng)的智成化發(fā)展為多交叉口協(xié)調控制

提供了各種可能,等外部因素的變化,導致了在道路工程的規(guī)劃設計

理念的轉變。

4.1交通控制系統(tǒng)的變化

前文中所述的推理方法都是建立在交通信號控制系統(tǒng)設在干道交叉

口這個前提上的,因此所研究的都是干路交叉口的間距。但隨著汽車

保有量的增加,交通擁堵現(xiàn)象成為各大城市的交通通病,交通事故隨

之增加,在此種情況下,從交通安全和暢通方面考慮,即使是支路交

叉口也需要采用信號控制。因此,交叉口間距的研究應包括主、次、

支相交的各類交叉口。

4.2“以車為本”向“以人為本”設計理念的轉變

機動化起步發(fā)展之時,“以車為本”的理念體現(xiàn)在交通規(guī)劃設計中,

無論是交叉口間距還是交通信號“綠波”通行,關注點都在于實現(xiàn)機

動車的快速出行,而忽視了行人和非機動車的交通權力。近幾年隨著

“以人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關注重點已轉移到路權分配和交通安

全性上,把行人和非機動車的交通權利提升到與機動車同等水平。因

此,交叉口間距的研究將不僅限于機動車的快速性,而應包括行人和

非機動車出行的安全便捷性。

4.3土地利用規(guī)劃中不同功能區(qū)的設置

隨著城市建設的發(fā)展,在土地利用規(guī)劃中,往往將相同功能的用地集

中規(guī)劃形成不同的功能分區(qū),如居住區(qū)、商業(yè)區(qū)和工業(yè)區(qū)。在前述研

究方法中,都是單純從交通功能入手,而未考慮土地利用性質對交通

的影響。就不同的城市功能分區(qū)而言,由于用地模式的不同,會導致

各級道路密度、道路級配等方面的不同。一般的規(guī)律是支路和次干路

的密度,商業(yè)區(qū)>居住區(qū)>工業(yè)區(qū);而主干路的密度在各功能區(qū)相差不

大。交叉口間距的研究也應將不同功能區(qū)的影響納入研究范圍。

4.4道路面積率的變化

前文中所述觀點:交叉口間距為400m~600m,相應的干路網(wǎng)密度

為3.3~5km/km2,是規(guī)范中規(guī)定值的1.5倍以上;干路網(wǎng)密度的增

大必然引起支路網(wǎng)密度增加;在滿足機動車車道數(shù)、非機動車、人行

道寬度及綠化率等各項指標下,必然導致總體的道路面積增加,相應

的道路面積率會增大。道路交叉口間距的研究應同時考慮到與城市道

路面積率的關系。

5結語

在交叉口間距、道路網(wǎng)密度研究中,基本的觀點是將“寬而稀”的路

網(wǎng)調整至“窄而密”的路網(wǎng)布局模式,建議干路交叉口間距設置在

400m~500m的范圍內,相應的干路網(wǎng)密度為3.3~5km/km2。此后,

隨著城市道路規(guī)劃設計的基礎條件、技術條件以及思想理念的改變,

可能會對交叉口間距及道路網(wǎng)密度等研究產生影響。建議在城市道路

平面交叉口間距研究中把各項影響因素統(tǒng)一考慮在內,以便獲得可以

指導規(guī)劃設計的合理的交叉口間距。

[1]毛林鋒,等.平面交叉口間距對道路交通的影響[J].交通科技,總第

218期,2006年第5期;71~73.

[2]楊佩昆.重議城市干道網(wǎng)密度-----對修改《城市道路交通規(guī)劃設計規(guī)

范》的建議[J].城市交通,2003,1(1);52~54.

[3]才立人.區(qū)域交通信號控制系統(tǒng)的可行性分析[J].交通工程,1984,

(1).

[4]才立人.SCOOT系統(tǒng)在北京市應用的效益分析[J].交通工程,1988,

(2).

[5]全永.城市交通控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6]蔡軍.轉向比例與合理干路網(wǎng)密度研究[J].城市交通,2005年,第3

卷第4期;54~58.

英語面試口語范文第3篇

關鍵詞: 大學英語口語測試 理論基礎 組織形式 發(fā)展趨勢

為了進一步推動我國大學英語教學,適應國家改革開放的需要,經(jīng)教育部主管部門批準,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自1999年5月起,開始在部分重點院校實施大學英語口語考試。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也把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交際能力列為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1]。2005年2月,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頒布的《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方案》也指出:“將積極開發(fā)計算機化口語考試,以進一步擴大口語考試規(guī)模。[2]”因此,在這一背景下探討大學英語口語測試的理論及方法,對推動大學英語口語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大學英語口語測試的理論基礎

根據(jù)李曉菊的劃分,語言測試經(jīng)歷了科學前測試體系、結構主義測試體系和交際測試體系[3]??茖W前語言測試體系把語言看成一個完整的語法體系規(guī)則,苛求語言形式的準確,認為學習語言就是學習語法規(guī)則、閱讀原著和雙語互譯,因此,科學前的語言測試不包含口試。結構主義測試體系的理論基礎是結構主義語言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該體系強調測試體系的科學性、準確性和可靠性,重視口頭語言的句型結構,主張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為了提高評分的信度,結構主義測試體系提倡客觀題。交際語言測試體系以交際語言能力為基礎。該理論認為,語言學習不僅要學習語言知識、語言技能,而且要學習交際能力。

結構主義測試體系和交際口試體系各有自己的優(yōu)缺點,例如,從測試的目的和內容來看,交際口試的面要比結構主義覆蓋廣。從考試的題型和交際模式來看,交際口試更能體現(xiàn)交際的真實性和交互性。從評分方法來看,交際口試更能反映考生的真實水平和交際能力。但從實施的角度來看,交際口試的命題和評分要求高、難度大,而結構主義測試的最大優(yōu)點是命題容易,評分信度相對較高,對考官的要求也不高。因此,為了提高大學英語口語測試的信度和效度,在實踐中往往將兩者結合起來使用。

二、大學英語口語測試的組織形式

從測試的組織形式來看,目前主要有三種形式:直接型口試、半直接型口試和間接型口試[4]。直接型口試就是通過讓學生開口說話對其口語能力作出評估,考官當場評定考生的成績。直接型口試有面試、會話、討論等多種形式,其中面試用得最多。半直接口試通過人機對話的方式進行,考前把事先準備好的試題進行錄音,測試時考生根據(jù)錄音要求進行口語活動,如朗讀、獨白、對話或討論,考官不當場評分,而是待考試全部結束后根據(jù)考生的錄音評定成績,如磁帶錄音口試和計算機輔助口試。間接型測試是通過筆試的方法來測量考生的口語水平,如通過辨音、完成對話等來檢查考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由于通過筆試的方法無法真正地測量考生的口語水平,而半直接型口試的實施難度又比較大,因此,直接型口試成為大學英語口語測試最常見的方法。

三、大學英語口語測試的相關研究

1.測試形式

在實施不同形式的口試的過程中,人們發(fā)現(xiàn)三種考試各有利弊。鄒申認為,面試比較貼近現(xiàn)實生活,在內涵上也體現(xiàn)了語言的交際功能,因此具有比較高的表面效度,但其評分過程卻存在缺陷[5]。熊敦禮等對大規(guī)模的錄音口試進行研究后認為,錄音口試的優(yōu)勢是節(jié)省人力、物力,考生的口語水平不受考官的語言水平和情緒的影響,而且相同的考題可使測試信度得到保證,不足之處在于語音資料的不足和錄音磁帶的不清晰可能引起評分的困難[6]。金燕、郭杰克通過面試和錄音口試的對比,認為錄音口試較面試更為經(jīng)濟合理,具有可操作性,能采集到更多的語言樣本,但缺乏真實口語交際中的交互性[7]。邱東林等通過三次大規(guī)模的口語機考實驗后認為,計算機口試的優(yōu)勢首先是省時省力和簡便;其次是客觀公正和考試的各種數(shù)據(jù)、資料、考題易于保管。不足之處是設備跟不上、效度不高和形式受局限[8]。蔡基剛在分析計算機口試的信度、效度及可操作性后指出,計算機口試的特點是:有利于開展大規(guī)??荚?題量和考試時間有所減少;組織實施效率高;評分人員隊伍可大可小;考試成本明顯降低[9]。

與此同時,人們還對非面試型口試與面試型口試的可替代性進行了研究。金燕、郭杰克通過錄音口試與面試的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兩者的相關系數(shù)達到了0.70[10]。蔡基剛通過計算機口試和面試的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兩者的相關系數(shù)達到了0.7085[11]。這說明半直接型口試可以替代直接型口試。韓寶成認為,考生的測試行為不僅受其語言能力的影響,而且受到測試方法的影響,因此,學生能否接受不同形式的口試也是可替代性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12]。高丙梁通過計算機口試與面試的比較,發(fā)現(xiàn)盡管語言基礎不同的學生對不同測試形式表現(xiàn)出各不相同的適應程度,但大多數(shù)學生認同計算機口試[13]。

2.測試任務

測試任務的選擇是決定測試信度和效度的一個重要方面。高丙梁通過對我國12種外語期刊的檢索分析,歸納了我國大學英語口語測試的任務(見表1)[14]。呂長等對不同任務之間的效度進行了研究[15]。該研究把測試任務分為A、B、C三類。A類任務包括短文朗讀、看圖說話,B類任務包括基于短片的任務(如配音、觀點陳述等)、即席講話(給定題目),C類任務包括對話、小組討論等。A類任務主要測試學生的語音、語調,B類任務重點測試學生的連貫表達能力,C類任務測試學生根據(jù)根據(jù)對方的講話內容和情景恰當作出反應的能力。研究結果表明,A、B、C三類任務之間呈高度相關,反映的大致是同一能力,故其之間可以相互代替。

3.評分方法

如前所述,直接型口試是當場評定學習的成績,半直接型口試采用考評分離的方式,即在考試結束后根據(jù)錄音評分。評分時主要采用兩種方法:分析法和綜合法。分析法是把口語分解成若干要素,如語法、內容、語音語調、流利程度、準確度、詞匯等,評分人員根據(jù)一定的標準對不同的要素分別評分,各要素得分總和即為總分。綜合法是評分人員根據(jù)一定的標準,憑總體印象給考生打分。分析法的優(yōu)點是信度較高,綜合法的優(yōu)點是效度較高。為了提高評分的信度和效度,也可以將兩者結合起來,進行分析性的綜合評分。實踐證明這種評分方法科學、客觀,而且有很強的可操作性[16]。在分析現(xiàn)有評分方法不足的基礎上,張文中、郭晶晶和易千紅、曾路建議在口語測試中引入模糊數(shù)學的基本原理,通過建立模糊子集的方式進行評分,為大學英語口語測試的評分提供了新思路[17][18]。

4.信度和效度

信度與效度是語言測試中兩個互補的因素。信度說明考試結果與語言行為之間的關系,效度反映語言行為與語言能力之間的關系。鄒申對直接口試和間接口試的信度和效度進行分析,認為直接口試具有較高的表面效度,而在內容效度上兩者似乎都存在一些問題[19]。金燕、郭杰克對大學英語口試和錄音口試進行了對比測試,兩者在評分信度和內容效度等方面均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20]。蔡基剛進行的面試和計算機口試對比測試發(fā)現(xiàn),計算機口試無論在效度和信度方面都將超過目前四、六級面試型口試,在考試成本上也有較大的降低[21]。這些研究表明,口語測試形式的發(fā)展是在不摒棄信度的前提下尋求效度的不斷提高。

5.反撥作用

反撥作用是反映語言測試社會效果質量標準的一個重要方面[22]。根據(jù)高丙梁的總結分析,測試的反撥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首先是反映在對教學的指導上,如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應重視文化的導入,重視對學生語篇意識的培養(yǎng);在加強口語能力培養(yǎng)的同時,不放松語言基礎學習;口語測試和口語教學要相互聯(lián)系,保證測試對教學產生有益的作用。第二個反撥作用體現(xiàn)在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轉變上,例如,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大大提高,課堂氣氛明顯比以前活躍,學生的口語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第三個反撥作用體現(xiàn)在對教學管理層和教師教學理念上,例如,大學英語四、六級的成功開展,不僅觸動了學校管理層,而且使許多英語教師認識到提高學生口語能力的重要性[23]。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四、大學英語口語測試的發(fā)展趨勢

本文討論了大學英語口語測試的基本理論、測試形式和相關研究,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大學英語英語口語測試呈多元化的發(fā)展趨勢,這種趨勢主要體現(xiàn)在:第一,對口語的特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口語測試從過去重視語音、語調、詞匯和語法轉向重視口頭交際能力。第二,口語測試形式更加豐富,從過去單一的面試發(fā)展到面試、錄音口試和計算機輔助口語測試等多種形式并存的局面。第三,測試任務的選擇更加靈活寬泛,從過去的朗讀、復述、看圖說話發(fā)展到今天的交談、討論和辯論。第四,大規(guī)模口語測試受到重視,無論是專家學者還是一線教師,都積極參與大規(guī)??谡Z測試研究,特別是計算機輔助口語測試的研究。隨著測試理論和測試技術的發(fā)展,大學英語口語測試將不斷地發(fā)展和完善。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2]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方案(試行)[Z].大學外語教學通訊,2005,(1).

[3]李筱菊.語言測試:科學與藝術[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4]劉潤清,韓寶成.語言測試和它的方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5][19]鄒申.試論口語測試的真實性[J].外語界,2001,(3):74-78.

[6]熊敦禮等.大學英語大規(guī)模錄音口語測試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4):283-287.

[7][10][20]金艷,郭杰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非面試型口語考試效度研究[J].外語界,2002,(5):72-79.

[8]邱東林等.大學英語聽說機考嘗試[J].外語界,2005,(4):76-79.

[9][11][21]蔡基剛.大學英語四、六級計算機口語測試效度、信度和可操作性研究[J].外語界,2005,(4):66-75.

[12]韓寶成.Lyle F.Bachman的語言測試理論模式[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1):55-60.

[13]高丙梁.計算機口試與面試的比較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07,(4):73-76.

[13][23]高丙梁.大學英語口語測試研究熱點評述[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08,(1):92-96.

[15]呂長等.大學英語口語側試任務的效度研究[J].外語界,2006,(3):72-80.

[16]楊惠中.大學英語口語考試設計原則[J].外語界,1999,(3):48-56.

[17]張文忠,郭晶晶.模糊評分:外語口語測試評分新思路[J].現(xiàn)代外語,2002,(1):99-103.

[18]易千紅,曾路.口語測試評分模板的設置與應用[J].現(xiàn)代外語,2004,(1):77-82.

[22]Bachman,L.Palmer,A.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英語面試口語范文第4篇

關鍵詞:口語測試 大學英語 研究綜述

口語測試是交際能力測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中筆者通過中國知網(wǎng)的檢索,發(fā)現(xiàn)2000-2012年間與“口語測試”相關的學術論文共計1732篇,其中發(fā)表在外語類核心期刊上的文章共計42篇。具體檢索結果如表1和表2。本文只綜述了發(fā)表在外語類核心期刊上的42篇文章,從口語測試評分信度、口語測試任務的效度以及非面試型口語考試這三方面進行分析論述。(見表1和表2)

一、口語測試評分信度研究

目前我國現(xiàn)行口語測試的評分方法主要有三種:能力分項評分法、題型分項評分法和整體評分法。國內學者對評分方法的研究主要涉及:對現(xiàn)行口試評分方法的對比和完善,對新的口試評分方法的探索,主要涉及模糊評分方法和機器閱卷。

呂長的研究表明這三種評分方法從實質來看基本一致。分項評分法適合經(jīng)過嚴格培訓的授權考官,而整體綜合評分法適合僅僅接受過初步培訓的未授權考官,因此應用性更廣泛。熊敦禮通過實驗對比了兩種評分方法與四級成績的相關性,發(fā)現(xiàn)綜合評分法所得的分數(shù)與四級考試分數(shù)的相關性最大。

易千紅首先引入了評分模板的概念,以統(tǒng)計理論為基礎,最終將學生口語水平的排序換算為分數(shù)。張文忠和金檀等分別從理論和實證的角度對模糊評分方法進行了深入研究,證明模糊評估比現(xiàn)行評分方法更客觀準確。

李萌濤等對機器閱卷系統(tǒng)進行了探索,通過實驗得出機器閱卷和人工閱卷的相關系數(shù)為0.713,說明機器閱卷有較高的評分信度。機器閱卷只要將錄音材料輸入閱卷系統(tǒng),計算機程序就會自動閱卷,平均每1.5分鐘可以處理一份錄音數(shù)據(jù), 具有的經(jīng)濟性、方便性、快捷性等特征。

二、口語測試任務的效度研究

根據(jù)口試任務對口語能力的不同測試重點,口試任務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主要測試語音語調,如復述;第二類主要測試連貫表達能力,如觀點陳述;第三類主要測試言語交際能力,如小組討論等。呂長通過實證研究表明從結構效度來看,這三類口試任務的內部相關系數(shù)在0.886以上,呈高度相關。郭麗等的問卷調查顯示:簡短發(fā)言難度最大,考試時最緊張;角色扮演最受歡迎。金艷研究表明就某一話題發(fā)表意見和看法是考生最喜歡的題型。綜上所述,交際類口試題型是由于其交際性強、記憶負擔較輕、信息加工要求較低等特點而深受廣大考生歡迎。

三、非面試型口語考試

熊敦禮對錄音口試進行了考生設計、考試程序、考官培訓等方面的實踐探索,證明了大規(guī)模錄音口試的可行性。蔡基剛設計實驗對比了計算機口語考試和面試型口語考試,得出考生在兩種考試中成績相關系數(shù)為0.7058。金艷等對75名學生進行面試考和機考的對比測試,實驗結果證明兩種考試所得的成績相關系數(shù)為0.700,與蔡基剛的實驗結果基本一致。熊敦禮認為機考可以利用網(wǎng)絡資源和計算機本身的優(yōu)勢,在考試中增加視頻及音頻材料,使題型更加多樣化,因此比面試考試具有更高的內容效度;金艷等則從實證的角度,通過分析考生在考試中所運用的語言功能來對比兩種考試的內容效度,研究還涉及了對考生語言特征和詞匯密度方面的分析。經(jīng)對比發(fā)現(xiàn)兩種考試所反映的考生的語言質量基本相同。

本文綜述了2000-2012年間發(fā)表在外語類核心期刊上有關口語測試的論文。對于現(xiàn)行的評分方法而言,整體綜合評分方法最受歡迎,應用最廣泛;同時,模糊評分方法以及機器閱卷越來越受到語言測試專家和學者的關注。就口語測試任務的效度而言,交際類口試題型是交際性較強,記憶負擔較輕,信息加工要求較低,將成為未來口語測試的主要題型。就測試方式而言,非面試型口語考試相對于面試口語考試而言,節(jié)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但是交際性和真實性較差,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蔡基剛.大學英語四、六級計算機口語測試效度、信度和可操作性研究.外語界,2005(4).

[2]熊敦禮等.大學英語大規(guī)模錄音口語測試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4).

[3]李萌濤.大規(guī)模大學英語口語測試朗讀題型機器閱卷可行性研究與實踐.外語界,2008(4).

[4]呂長.口語測試評分標準比較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2008(6).

英語面試口語范文第5篇

用家鄉(xiāng)情結套近乎

一家合資的日化公司通知小魏去面試。到了那家公司后,小魏從那個招聘主管“癟腳”的普通話中,辨出了家鄉(xiāng)話的尾音。于是,小魏及時調整了說話的語速,有意地“泄露”出了幾句家鄉(xiāng)話。招聘主管聽了,神情大悅。兩個人用家鄉(xiāng)話一對,果然是正宗的老鄉(xiāng),而且老家還相距不遠。結果不言而喻,招聘主管的重心落在了小魏的身上,不動聲色地把這個崗位留給了這個小老鄉(xiāng)。

用共同愛好增好感

體育學院的畢業(yè)生肖強在一家沿海電器公司的招聘臺前,并沒有急于遞資料應聘,而是等那位招聘主管空閑時隨意和他攀談了起來,主管起初沒什么興致,但見肖強是體育學院的學生,就隨便跟他聊起了體育。主管說他在學校時,愛好各項體育活動,而且在校足球隊還當過守門員。在交談中主管對肖強產生了好感。雖然他們企業(yè)不需要這類專業(yè)的人才,但通過他向另一名同行的“引薦”,肖強迂回應聘到了一家公司工會干事的職位。

用謙遜姿態(tài)來贏“心”

與上面兩位幸運兒相比,走出經(jīng)貿大學校門的郭美鳳也是靠臨場發(fā)揮為自己贏得一個機會的。當她進入一家私企面試時,負責招聘的那名女主管顯得干練而精明。遞交應聘材料時,要求受聘者的英語口語達到四級。女主管一上場就開始用英語提各種各樣的問題。一一作答后,郭美鳳發(fā)現(xiàn),女主管的口語并不怎么好,甚至出現(xiàn)了一些語法錯誤。于是,郭美鳳在作答時言簡意賅,語音平緩,盡量用些簡單的常用語。不知不覺中,女主管感到眼前的這個小女生不尋常,越談興致越高。在面試完后,女主管的心情十分舒暢。在她的推薦下,郭美鳳順利地進入這家頗具規(guī)模的公司。

在面試中,招聘主管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的肯定或許會成為你能否獲得這項工作的關鍵所在。那么,在面試時,除了你應具備的能力外,要怎樣才能贏得主管的“心”呢?

用家鄉(xiāng)情結套近乎

一家合資的日化公司通知小魏去面試。到了那家公司后,小魏從那個招聘主管“癟腳”的普通話中,辨出了家鄉(xiāng)話的尾音。于是,小魏及時調整了說話的語速,有意地“泄露”出了幾句家鄉(xiāng)話。招聘主管聽了,神情大悅。兩個人用家鄉(xiāng)話一對,果然是正宗的老鄉(xiāng),而且老家還相距不遠。結果不言而喻,招聘主管的重心落在了小魏的身上,不動聲色地把這個崗位留給了這個小老鄉(xiāng)。

體育學院的畢業(yè)生肖強在一家沿海電器公司的招聘臺前,并沒有急于遞資料應聘,而是等那位招聘主管空閑時隨意和他攀談了起來,主管起初沒什么興致,但見肖強是體育學院的學生,就隨便跟他聊起了體育。主管說他在學校時,愛好各項體育活動,而且在校足球隊還當過守門員。在交談中主管對肖強產生了好感。雖然他們企業(yè)不需要這類專業(yè)的人才,但通過他向另一名同行的“引薦”,肖強迂回應聘到了一家公司工會干事的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