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電腦硬件健康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摘要】 目的 研究長期使用抗癲疒間藥物(AEDs)對大鼠腦中P-糖蛋白(P-gp)功能活性和表達水平的影響。方法 選擇苯巴比妥、苯妥英鈉和卡馬西平三個典型AEDs,在大鼠體內連續(xù)給藥21天,然后觀察腦組織中皮質和海馬P-gp的改變。結果 底物羅丹明123轉運實驗表明P-gp功能增強,進一步通過Western Blot分析表明P-gp表達增強,并用免疫組化染色顯示其細胞定位在血腦屏障上。結論 長期AEDs誘導可以同時導致大鼠血腦屏障上P-gp功能活性和表達水平的升高。
【關鍵詞】 P-糖蛋白;血腦屏障;抗癲疒間藥物;誘導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chronic exposure of antiepileptic drugs (AEDs) increased P-glycoprotein (P-gp) function and expression in brain of rats. Methods Three drugs phenobarbital (PB), phenytion (PHT) and carbamazepine (CBZ) were orally given to rats for successive 21 days, P-gp activity and levels in brain was assessed. Results Tissue-to-plasma concentration ratios of Rho123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cerebral cortex and hippocampus.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 showed that up-regulation of the P-gp mainly occurred in capillary endothelial vessels. Western blot result suggested that the protein level of P-gp in cortex and hippocampus of rats exposed to drug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rats. Conclusion Chronic exposure of AEDs may increase P-gp function and level in brain of rats.
Key words: P-glycoprotein; Blood-brain barrier; Antiepileptic drugs; Induction
癲疒間是一種慢性神經性疾病,患者中約有30%為難治性癲疒間,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成為一個醫(yī)學難題。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難治性癲疒間患者腦內外排轉運體的表達上調,如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多藥耐藥相關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MRP)等[1-2]。血腦屏障主要由單層腦微血管內皮細胞構成,調節(jié)和保護大腦微環(huán)境。P-gp是血腦屏障上一種重要的外排轉運蛋白,許多藥物包括一些抗癲疒間藥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都是它的底物[3-4]。有研究發(fā)現AEDs誘導的腦微血管內皮細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s)中P-gp表達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且呈劑量和時間依賴性[5]。因為BMECs是構成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主要形態(tài)學基礎,那么為了證實AEDs是否也會對BBB上的P-gp產生誘導作用,且其是否是癲疒間患者長期用藥后出現治療失敗的原因之一,本實驗探討長期使用AEDs是否可以誘導大鼠腦中P-gp功能活性和表達水平的上調。
1 材料和方法
1.1 藥品與試劑 羅丹明123標準品(rhodamine 123,Rho123)購自美國Sigma公司;甲醇為色譜純(美國Fisher Inc.);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PB)購自上海新亞藥業(yè)有限公司;苯妥英鈉(phenytoin sodium,PHT)購自天津力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卡馬西平(carbamazepine,CBZ)購自上海三維制藥有限公司;鼠anti-P-gp一抗(C219,IgG)購自美國Calbiochem of EMD Biosciences Inc.;IRDyeTM800抗鼠IgG二抗購自美國Rockland Inc.;鼠anti-β-actin單克隆抗體購自中國Boster Biotech公司;其余試劑均為市售分析純。
1.2 儀器 LC-10ADVP高效液相色譜儀,RF-10AXL熒光檢測器(日本Shimadzu);5810R臺式高速冷凍離心機(德國Eppendorf);61型電泳儀(北京六一儀器廠);半干轉膜儀(北京六一儀器廠);6131型核酸、蛋白質含量測定儀(德國Eppendorf Inc.)。
1.3 動物與分組 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體重180~200 g,由中國藥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合格證號:SCXK(蘇)2002-0011。動物實驗由中國藥科大學動物倫理委員會批準實施。動物隨機分組,每組6只,苯巴比妥組給予苯巴比妥15 mg/kg,苯妥英鈉組給予苯妥英鈉25 mg/kg,卡馬西平組給予卡馬西平50 mg/kg,正常對照組給予等體積的羧甲基纖維素鈉,給藥體積為1 ml/100 g。每天灌胃給藥2次,連續(xù)給藥21天。
1.4 方法
1.4.1 P-gp功能分析 給藥周期結束后,AEDs誘導組大鼠與正常對照組大鼠靜脈注射Rho123 0.2 mg/kg(臨用前以生理鹽水配制成0.1 g/L,給藥體積為2 ml/kg),60 min后股動脈取血(約3 ml)于肝素化試管中,立即斷頭處死大鼠,剝取腦皮質與海馬。血液離心(4 000 r/min,5min)后取上層血漿,采用甲醇沉淀蛋白,通過HPLC-FLD進行血漿、腦皮質與海馬中Rho123濃度測定,具體條件如下:流動相為乙腈-水相(1‰乙酸,2‰三乙胺)=40∶60,流速1 ml/min,檢測波長:Ex 485 nm,Em 546 nm,以腦皮質/血漿、海馬/血漿的濃度比值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4.2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 給藥周期結束后,AEDs誘導組大鼠與正常對照組大鼠用乙醚麻醉后立即斷頭處死,剝取腦皮質與海馬。相對于前囟點-0.8 mm、-3.8 mm分別取含皮質、海馬結構的2~3 mm厚腦塊(冠狀切面),置福爾馬林溶液中梯度脫水,二甲苯透明,浸蠟包埋,切片。石蠟切片常規(guī)脫蠟和水化后,加50 μl過氧化酶阻斷溶液,室溫下孵育10 min,PBS沖洗3 min×3次;加50 μl正常非免疫動物血清,室溫下孵育10 min;加100 μl一抗(1∶100稀釋),37℃孵育60 min;加50 μl二抗(1∶100稀釋),室溫下孵育10 min,PBS沖洗3 min×3次;加50 μl鏈霉素抗生物素-過氧化物酶溶液(試劑D),室溫下孵育10 min, PBS沖洗5 min×3次;DAB顯色,脫水,透明,封片。
切片在Olympus-Vanox顯微鏡下觀察并照相,照片導入Image Pro-Plus顯微圖像分析系統(tǒng)進行數據分析,選定陽性細胞后獲得光密度(D值)表示P-gp免疫反應強度。
1.4.3 蛋白印跡檢測P-gp表達 定量稱取大鼠腦皮質、海馬,加入Chaps裂解液冰浴裂解1 h,離心取上清液;膜蛋白液經核酸定量儀測定后100℃、5 min 變性;加入4×loading buffer上樣, 100 V電泳2.5 h;轉膜,10%脫脂奶粉37℃封閉1 h;PBST清洗10 min×3 次,加入一抗C219(1∶200) 37℃孵育1 h,4℃過夜;PBST清洗10 min×3次,加入二抗(1∶5 000) 37℃孵育1 h;PBST清洗10 min×3次,顯影。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各組數據均以±s表示。各組數據總體差異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組間兩兩比較采用q檢驗,P
2 結 果
2.1 P-gp功能的變化 本實驗使用經典的P-gp底物Rho123對P-gp的功能活性進行分析,結果見表1。21天的AEDs給藥導致Rho123在腦皮質和海馬中的濃度降低,而血漿中的濃度未見明顯變化,使得Rho123腦皮質/血漿濃度比、海馬/血漿濃度比顯著降低。CBZ、PHT、PB組腦皮質/血漿濃度比較正常對照組顯著下降(P
C:腦皮質;H:海馬;P:血漿;與正常對照組比較:*PPHT組>正常對照組;海馬的D值均高于正常對照組大鼠,且均具有顯著性差異(PCBZ組>PB組>正常對照組(同一張切片,在高倍鏡下任取3個觀察視野,獲得的D值取平均值作為一個動物的數據)。見圖1。
2.3 P-gp表達的變化 Western Blot 分析顯示,P-gp在AEDs誘導大鼠腦皮質中有較高表達,與正常對照組大鼠比較,CBZ、PHT、PB組表達的增加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
3 討 論
本實驗結果表明,AEDs長期誘導過程可能有促使大鼠不同腦區(qū)上P-gp表達上調的作用;而在P-gp功能活性分析中,AEDs誘導可以顯著降低大鼠Rho123腦皮質/血漿比、海馬/血漿比,說明AEDs誘導可能同時引起P-gp表達和活性的增強。在這些AEDs中,PHT顯示最強的P-gp誘導作用,包括P-gp表達水平的誘導和P-gp功能活性的誘導。CBZ誘導大鼠海馬的P-gp表達和功能的變化之間存在一定的差別,CBZ誘導大鼠的海馬表現出比正常對照組大鼠更高的P-gp表達水平和免疫反應強度,但P-gp的功能活性與正常對照組大鼠相似。這一現象在其他文獻中也有報道,Owen等[6]的實驗稱CBZ可能不是P-gp的底物,不影響Rho123的外排;但CBZ卻可以在外周血淋巴細胞中誘導P-gp的表達[7],此現象的內在機制在文獻中仍不明確。同時,P-gp表達水平的升高程度在不同的腦區(qū)存在差異,長期PHT誘導大鼠海馬的P-gp表達水平升高的幅度要大于相應皮質升高的幅度;相反,長期CBZ和PB誘導大鼠皮質的P-gp表達水平升高的幅度要大于相應海馬升高的幅度。
底物轉運、免疫組織化學定位、蛋白印跡分析三個方面的結果均表明長期AEDs誘導可以同時導致大鼠血腦屏障上P-gp功能活性和表達水平的升高,較好地印證“長期AEDs誘導是耐藥性癲疒間P-gp過度表達的機制之一”的假說。
參考文獻
[1] Sisodiya SM. Mechanisms of antiepileptic drug resistance [J]. Curr Opin Neurol,2003,16(2):197-201.
[2] Tishler DM, Weinberg KI, Hinton DR, et al. MDR1 gene expression in brain of patients with medically intractable epilepsy [J]. Epilepsia,1995,36(1):1-6.
[3] 吳玉林,祝浩杰,鄭莉,等. 洛美利嗪對大鼠腦微血管內皮細胞上P-糖蛋白功能的影響[J].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 2003, 34(4): 352-325.
[4] Potschka H, Fedrowitz M, Lscher W. P-Glycoprotein-mediated efflux of phenobarbital, lamotrigine, and felbamate at the blood-brain barrier: evidence from microdialysis experiments in rats [J]. Neurosci Lett,2002,327(3):173-176.
[5] Lü Y, Yan Y, Wang XF. Antiepileptic drug-induced multidrug resistance P-glycoprotein overexpression in astrocytes cultured from rat brains [J]. Chin Med J (Engl),2004,117(11):1682-1686.
【關鍵詞】網絡安全 常見故障 分類診斷
技巧的提高,世界的進步,創(chuàng)造一個通信行業(yè)在最近幾年,已經開發(fā)出了顯著的增加,隨著電腦的出現,為通信業(yè)是一個巨大的變化,電腦應用將通信事業(yè)的提高,從以前的工業(yè)轉型當今信息時代的時代,這樣的變化,大大提高了通信行業(yè)的效率。再次, 50年后,通信事業(yè)和通信技巧,電腦支持的永遠是分不開的,為了能夠更好地之間的溝通,以提高其產業(yè),信息產業(yè)的提高,人們越來越多地電腦技巧的要求更高和更高。盡管該國的電信行業(yè),其前景是好,但也伴隨著一些常見的性問題,不僅嚴重影響電腦系統(tǒng)的普通操作,它的存在也干擾了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一、網絡通信的安全現狀及重要性
電腦信息是電腦技巧和通信技巧相結合的結果,電腦信息,人們運用電腦可以讓信息通過網絡分散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人們在上網時可以將看到的信息和別人交流,有一些娛樂性的新聞可以成為茶余飯后的談資。這樣就給運用網絡的人們提供了良好的服務。并以開放性,交互性和分散性等特點,信息技巧的飛速提高人類社會的強大動力。然而,電腦信息和通信信息的安全性上傳播的惡意病毒,在今天的社會信息入侵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如何有效預防和避免信息風險,不僅國家利益,同時也對個人的作用。
普及和提高改變人們的溝通方式信息,從一般意義上的信息安全,信息通信,信息被分為兩部分,安全和控制安全,信息安全被定義為“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 ”控制安全是上網申請郵箱或賬號時要進行身份認證,在進行網絡操作后會在網絡系統(tǒng)中記錄下來,這樣就不能否認。在訪問他人空間時會得到允許,如不被允許則進不去。空間所有者可以通過設置安全問題等手段,將不喜歡的訪客拒之于外。在促進信息技巧的過程中,通信信息安全事件發(fā)生時,它會帶來對社會的不可預見的損失,因此,信息安全已經成為一個國際通信技巧和行業(yè)范圍的重要熱議。
二、計算機通信網絡安全問題
(一)計算機網絡的硬件安全問題
電腦硬件的安全性主要是指電腦硬件系統(tǒng)設置安全和物理安全設備。系統(tǒng)設置安全性是指保證路由器、貓等網絡設施與電腦相連接是安全的,物理安全是指一個特定的電腦的物理安全設備,像路由器,交換機,信息服務器。
(二)計算機網絡的軟件安全問題
軟件電腦信息安全是最重要的電腦安全問題。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問題:1.系統(tǒng)的安全漏洞。提高的電腦信息技巧,電腦信息作戰(zhàn),也有一些安全漏洞,一方面提供了方便編程人員的管理,它也提供了一個機會,黑客攻擊,導致信息安全漏洞損害,存在嚴重的安全問題。2.電腦信息病毒。電腦信息病毒是有傳染性的,潛在的,并引發(fā)毀滅性的電腦信息安全造成了嚴重影響,并與信息病毒的類型和技巧的提高,它的傳播日益廣泛和微妙的,確實是信息安全軟件最大的問題。 3.信息黑客的攻擊。信息黑客攻擊,不僅有針對性的攻擊,以及廣泛的攻擊,這些攻擊變得越來越猖獗,信息安全帶來了很大的威脅。 4.內部信息的權限組合。信息用戶帳戶已僅限于個人使用,但在現實中,往往是一個帳戶的用戶名和密碼告知他人,有一個混合的情況下,使信息系統(tǒng)漏洞,黑客攻擊和病毒帶來的機會。
三、分析提高計算機通信網絡安全的對策與技術
(一)對網絡接口端進行故障排除
這類情況通常是由于松動或接觸不良引起的口線,流經線路信號檢測器檢測信號通過信號情況發(fā)生的范圍和原因的狀態(tài)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調查,然后重新做連接點設備就行了。
(二)對網絡路由器或集線器進行故障排查
用于集線器或路由器情況,排除信息情況檢測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可以替換的方法來排除情況,集線器或路由器情況通常有信號燈的原因,一般情況下,相應端口的指示燈綠色,請更換端口可以得出,以確定原因。
(三)主機相關的故障原因
信息數量傳輸離不開信息接口設備終端,信息功能是信息連接必要的設備終端,信號轉換和傳輸。此類情況主要是物理網卡情況或集群情況燈亮的情況下,調查再次重新插拔替換法可以搞定。
(四)網絡防火墻技術
信息防火墻技巧是在信息層的訪問控制,加強保護信息,通過對信息數據流識別,最大限度地防止未經授權訪問信息,信息防火墻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和廣泛使用的信息,信息的安全機制安全占據重要的地位。
(五)漏洞掃描技術
信息安全掃描工具,以盡最大可能的安全漏洞,消除安全隱患,應對復雜的信息,我們可以模擬出各種黑客工具的攻擊,并采取主動,以提高信息的脆弱性和不安全感。
四、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在未來的發(fā)展
如今,電腦信息通信領域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的重視,我們認定,因為時間繼續(xù)移動,在電腦信息通信技巧將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和的技巧內容和包含的技巧概念將改變,在未來提高必然會有更深的改進和創(chuàng)新,面對這樣的前景,我們被丟棄的概念,它應該是剛性的,但固有的原始思維的提高,通過多種方式,先后選擇和過濾,這將進一步加強電腦信息信息技巧在人們生活中得到更多的應用和推廣,使人類生活在真正意義上的信息時代,使世界歷史向前。
總之,電腦通信和信息技巧的變化調整,人們的生活逐漸成為信息技巧,各種電腦通信和信息技巧廣泛應用于人們的生活,多媒體技巧,寬帶信息技巧,移動通信技巧,信息和信息安全技巧來使人們的生活更豐富多彩,但在同一時間,使用電腦通信和信息技巧的健康和安全是也非常重要的在一個文明的社會需要進步,未來的電腦通信和信息技巧的提高將是不可估量的。
參考文獻:
[1]黃春雷.淺議計算機通信與網絡發(fā)展的應用技術[J].中國科技博覽,2010(30):313.
小問題大危害――電磁輻射成健康殺手
一直以來,人們對電腦的輻射認識不夠,認為CRT顯示器才是最大的電磁輻射源,可現在LCD取代CRT顯示器之后,不少消費者對電腦主機的電磁輻射就比較忽視了。其實,在電腦機箱內部,不管是主板還是顯卡,PCB上都布滿了各種為穩(wěn)定數據信號和電源供應的整流線圈和濾波電容。就是這些電子元件的存在,導致了機箱內部存在著對外界大量的電磁干擾和輻射,對用戶的健康產生傷害,長期處在電磁輻射污染的環(huán)境中,會使人產生易疲勞、記憶力下降、生理機能減退等癥狀,甚至引發(fā)癌癥。因此,現在機箱不僅僅只是保護電腦硬件,更應該起著防止機箱內部電磁輻射泄漏的作用。
防輻射,材質很重要
金屬材質對電磁輻射有屏蔽作用,因此,選用優(yōu)質的材質是機箱防輻射能力的基礎。防輻射的機箱大多采用優(yōu)質的鍍鋅鋼板,金屬鋅在空氣中能形成氧化物保護層,來保護內部的鋼結構。即使箱體被劃傷,相對活潑的鍍鋅部分也可以延緩鋼鐵的銹蝕,能夠有效地防止電磁輻射泄漏。鍍鋅層厚且均勻的鋼板,在保護箱體不受銹蝕的功能上更強大。以華碩防輻射系列機箱為例,箱體均采用優(yōu)質的無鉛化物材質的鍍鋅鋼板,鍍鋅層厚而均勻,不易銹蝕和劃破。
結合緊密,防止電磁輻射外泄
要想鎖住無影無形的電磁輻射,除了采用優(yōu)質的鍍鋅鋼板之外,機箱的密合度也是防輻射能力的重要考量標準。試想,一個到處都是縫隙的機箱,即使采用全鋁板制作,電腦配件產生的電磁輻射還是會從那些縫隙里面輕松“溜”出來。以華碩防輻射機箱為例,采用無縫前面板、光驅位以及后面板的組合,確保機箱各部件的結合緊密,此外,可拆卸的部位,如機箱底座、前面板、頂蓋、后板邊,甚至電源接口,都采用EMI彈點設計,并根據材料厚度的不同來規(guī)定EMI防輻射彈點的間距,使其與內部機構最大程度的密切結合,防止電磁輻射外泄。
孔徑合理,兼顧散熱和防輻射
在一些防輻射的機箱上,我們還會發(fā)現側板或者前面板以及機箱風扇的進出風口部位開有一些散熱孔,不少用戶擔心電磁波會從這些散熱孔泄漏,其實,在做工精細的優(yōu)質防輻射機箱上,為了兼顧散熱性能,都開有一些散熱孔,讓機箱內部的熱量迅速排出機箱外部,只要孔徑尺寸為r/30(r為波長),就能既照顧到散熱需求,又能有效地防止電磁波的輻射。機箱廠商的孔徑設計都在0.6cm左右,已能很好地防止輻射侵害人體健康。
1 高校機房管理與維護的現狀
高校機房作為學校的網絡樞紐,他的作用不僅僅是用于教學同時也兼顧承擔考試和完成作業(yè)的任務,成為師生獲取信息的重要場所。據統(tǒng)計,在高頻率使用的高校計算機房,常因課程安排的過多,導致機房超負荷運轉,這無形中增添了各種硬件和軟件的負擔,導致故障頻發(fā)。
1.1 硬件的損壞問題
計算機硬件故障可分為內外兩個部分,內部的老化可能是由于顯像管老化,主板被氧化腐蝕等引起的。在外部包括許多不確定因素,如過多的灰塵。在室內,如空氣濕度和溫度是不恰當的、頻繁的非正常關機、電壓不穩(wěn)等。由此,外部環(huán)境極大地影響了計算機硬件設備的運行。
1.2 軟件的損壞問題
軟件方面主要是由不正當使用造成的,如病毒,系統(tǒng)崩潰等。當代大學生具有強烈的個性,活躍的思維,不喜歡被束縛,強烈的追求自由。對于各具特色的學生,U盤由于它小巧輕便普遍被學生認可和使用。但學生在機房內使用U盤,病毒容易從此途徑傳播,也增大了機房電腦感染病毒的概率。此外,學生在使用電腦的網絡連接的情況下玩游戲、網上沖浪,使計算機感染疾病的危機相應增加。有些學生由于好奇自由的更改或刪除系統(tǒng)軟件,系統(tǒng)文件被破壞,從而導致系統(tǒng)崩潰,導致電腦故障。
2 計算機機房電腦的維護
由于機房是一個開放的場所,使用的人群流動性大而且情況復雜不易管理,往往會影響工程進度和質量教學。因此,日常管理的核心落在了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的維護方面。
2.1 軟件環(huán)境的維護
2.1.1 使用系統(tǒng)維護或恢復硬盤保護卡類型的系統(tǒng)保護軟件。使用上述軟件,在計算機啟動時打開恢復功能,保護原有系統(tǒng)不被破壞,減輕了管理人員的工作量,同時也能夠很好地完成機房日常工作任務。
2.1.2 使用Windows注冊表系統(tǒng)維護。使用注冊表管理工具對系統(tǒng)保護進行設置,易于管理和維護正常使用的機房。利用注冊表的安全管理,用戶利用注冊表設置來實現恢復,設置,禁用功能。此功能被設定為打擊非法改裝,禁止未授權用戶訪問系統(tǒng)功能,使得管理員擁有了安全性極高的管理工具。
2.1.3 系統(tǒng)恢復技術。使用SymanteeGhost或在Ghost的基礎上,開發(fā)一鍵還原軟件和安裝軟件系統(tǒng)。Ghost系列強大的軟件功能,操作非常簡單,支持FAT16,FAT32,NTFS,EXTZ等常見文件系統(tǒng),可以制作Windows98,WindowsNT,Windows2000,WindowsXP,Windows2003,WindowsVista,Linux等系統(tǒng)的克隆。在系統(tǒng)損壞的情況下,您可以輕松地使用備份來恢復做出來的系統(tǒng),節(jié)省了時間和精力。
2.2 硬件環(huán)境的管理
計算機中電子元器件很多且都為精密儀器,很大程度上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因此,機房內的溫濕度將直接影響計算機的運行情況。機房室內環(huán)境主要包括電源,溫度,濕度,潔凈度方面。
2.2.1 供電。交流電源和UPS的配置保持穩(wěn)定的交流電壓,外電路供電系統(tǒng)必須配置有相應的過程監(jiān)控和應急保護措施。
2.2.2 溫度。室溫應在18一25℃進行控制。若機房內溫度過高,熱量堆積過多,會對計算機的電路板產生的極大的影響,使得機器性能急劇降低,,如果溫度持續(xù)升高將會燒壞電路板。高溫會加速計算機組件的老化。如果室內溫度過低,會在電路板表面結成水珠使金屬元件生銹;同時還會使部分材料性質發(fā)生改變,變硬或者變脆,大大減少了元器件的使用年限。因此,相對恒定的溫度是必須的。
2.2.3 濕度。室內濕度應在45%――46%為宜。過高則會導致電路板受潮變形、電子元件生銹腐蝕,從而造成安全隱患和機器的過早老化,影響計算機正常的運行。過低則會產生靜電,元器件可能因靜電的影響而使性能下降,從而產生問題。40V靜電可能會損壞該邏輯電路;在磁盤驅動器上的過度的靜載荷將灰塵吸附到磁盤表面的空氣,造成數據丟失和頭部損傷;靜電可以使打印機出現故障,故障的芯片;當達到可能會破壞靜電的整個計算機系統(tǒng)17000v。
2.2.4 清潔度。(1)灰塵。電腦運轉時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大多數電腦都采用了風冷散熱這種方式,所以空氣中的灰塵就會乘虛而入。該顯示器工作時有壓力,會吸引空氣中的塵埃。濕氣和腐蝕性物質進入機器的灰塵吸附在電子元件,會使電子元件的冷卻能力下降,另一方面,由于灰塵中所含的水,會使電子元件變濕腐蝕。灰塵吸附在電路板的表面上,使該印制線之間的相鄰的絕緣電阻下降,影響了電路的正常運行,也能引起嚴重的短路燒壞部件??諝鉃V清器可以是一種方法來保持室內的衛(wèi)生。同時應配備真空吸塵器,使計算機內部定期清除灰塵;(2)有害氣體。有各種腐蝕性氣氛中,導電的氣體。如: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硫化氫等,這些氣體會腐蝕大多數金屬機械部件和涂料,使計算機在嚴重的過早老化機的不可靠即可。
2.3 硬件維護
2.3.1 清除灰塵。部分元器件采用插卡或插腳的形式,震動、灰塵和其他因素會造成插腳處的氧化和松動。出現此情況時,可用橡皮輕輕擦拭,重新連接好之后再開機檢驗是否有效。
2.3.2 看,聽,嗅覺和觸覺?!翱础本褪菣z查主板上的各種插頭是否牢固,蓄電原件與主板接觸面是否有焦糊的痕跡,芯片是否密封完整。“聽”,即監(jiān)視風扇,軟/硬盤電機,變壓器等設備的聲音是正常的?!奥劇奔磪^(qū)分主機的主板燒聞聞,是否方便查找故障,并確定短路位置。
3 高校機房管理的對策探索
鑒于以上條件,對一個多用途,高負荷運行管理和維護機房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采取有效的行政和技術措施,使機房安全穩(wěn)定運行。這成為計算機科學的老師和機房管理人員的問題值得我們思考的部門。有些談下自己的看法。
3.1 制定科學合理的房間規(guī)章制度,并得到有效實施
制訂和有效執(zhí)行各種房間的規(guī)則,這是一個很好用的房間的前提下,機房管理是為了確保標準化。為了更好地管理機房,在日常工作過程中,我們已經制定了一系列更全面的規(guī)則和法規(guī)的機房,機房和建立的各種問題和故障設備的維修記錄似乎做了詳細記錄,及時維修。因此,為了使機房管理人員和教師分工,明確責任和權力,共同維護有序房教室,確保學生能自覺遵守紀律的房間,合理和安全使用電腦,以確保課堂的效果。
3.2 維修的機房環(huán)境和健康
適宜的房間環(huán)境不僅可以延長電腦硬件的使用壽命,同時也保護管理人員,專任教師,學生的健康。因此,房間必須采用封閉結構,避免靠近工作場所的強磁場。另一個房間必須單獨設置用電線路,沒有電源、照明電路和電路結構。成立專門的配電箱,并確保您的計算機有良好的接地線。在正常情況下,把計算機房不宜過于密集是開放的,夏天空調,降低室內溫度,以避免在室溫設備是因為死機,藍屏等故障的發(fā)生過高。
隨著科技和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電腦已經在各行各業(yè)以及家庭中得到迅猛普及,而且電腦更新速度快,一般2—4年會進行更新換代。據專業(yè)人士估計,在中國廢舊電腦的的淘汰量估計每年在500萬臺以上。因此淘汰下來的廢棄電腦作為一種新型的固體廢棄物對環(huán)境的污染日益嚴重,愈來愈多的廢棄電腦是我們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1、廢舊電腦硬件組成及其對環(huán)境的影響
電腦主要由塑料、金屬盒玻璃組成。據統(tǒng)計一臺PC需要700多種化學原料,其中有一大部分對人體有害,比如:鉛、水銀、水銀、砷、鎘、鈹和其他有毒化學品。顯示器中的顯像管玻璃機械強度下降有爆炸危險,而且顯像管中還含有大量的鉛和鋇。每個顯像管大約含鉛4到8磅。廢棄電腦和顯示器的含鉛量已占美國垃圾填埋物總含鉛量的40 %。主機中各種板卡含有錫、鎘、汞、砷、鉻等重金屬機殼外面涂得防火涂料是有毒的。CPU鋅片和磁盤驅動器含有汞和鉻;半導體器件、SMD 芯片電阻和紫外線探測器中含有鎘;開關和位置傳感器含有汞;機箱含有鉻;電池含有鎳、鋰、鎘等。這些毒性很強的化學物質不容易分解,如果對這些材料像處理一般垃圾一樣進行填埋、焚燒將引起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如果這些有毒物質流入土壤再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將對人體造成嚴重傷害。如果這些有害物質流入水源地或者污染了地下水,那么人喝了以后可能造成重金屬中毒,甚至會造成嬰兒畸形。焚燒產生的二惡英等致癌物質將產生嚴重的空氣污染,破壞大氣層,影響人體健康。
2、廢舊電腦處理方式及現狀
目前電子垃圾污染越來越嚴重,因此如何有效處理這些電子垃圾成了各國關心的問題,而廢舊電腦作為電子垃圾的一種,目前國際上對廢舊電腦的方式大致分為5種:傳統(tǒng)的填埋或焚燒、捐贈、專業(yè)企業(yè)回收利用、賣到貧窮落后的地方繼續(xù)使用以及近年來出臺由生產商進行回收處理。
(1)焚燒或填埋
廢舊電腦中有許多有毒物質,但是廢舊電腦回收技術難度大且回收利用率低。因此,目前很多地方將舊電腦像其他普通垃圾一樣采用挖一個專門的填滿場進行填滿處理或者進行焚燒處理。但是這樣做勢必會對環(huán)境造成嚴重影響。
(2)捐贈
在美國等發(fā)達國家曾經有一段時間把廢舊電腦捐贈給學校或者非盈利機構。但是由于科技發(fā)展電腦價格迅速下降,更新換代加速,因此現在這種方法可行性越來越小。目前學校和一些非盈利性機構已經越來越不愿意接受這些垃圾。
(3)專業(yè)企業(yè)回收利用
這種方法是對電腦各個部件中的材料進行分類,如:塑料、金屬等等。然后對這些材料進行處理后重復利用。但是這種方法實現技術難度高,回收利用率不高。而在國內還沒有這樣的專門機構對廢舊電腦進行回收。國內的電腦回收差不多都是將廢舊電腦進行翻新,然后以較低的價格出售?;蛘邔⒗锩婵梢杂貌考貜褪褂?然后將其他的部件丟棄。而這些翻新的舊電腦一般會流入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因此那里將成為污染的受害者。
(4)繼續(xù)使用
在國際上,發(fā)達國家會將廢舊的電腦出口到發(fā)展中國家。因為這樣的處理方式盈利極高,又避免了花高額費用來處理這些垃圾。這樣做的結果是給工業(yè)國家?guī)砹死麧?給發(fā)展中國家?guī)砹宋廴?它僅僅是延緩污染的時間。在國內,這些繼續(xù)使用的廢舊電腦從城市流向了農村,這些廢舊電腦耗電大,噪聲大,同時還存在安全隱患。
(5)有生產商回收處理
近年來生產商開始對廢舊電腦做回收處理。對回收的材料進行二次利用。戴爾公司率先在中國實行了廢舊電腦回收服務。由于廢舊電腦處理技術要求高、成本高、回收利用率低,這也將促使各公司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設計出更環(huán)保的電腦。
3、關于處理廢舊電腦的幾點意見
廢舊電腦污染問題已經不是一個可以回避的問題了。各國已經開始越來越關注如何處理這些電子垃圾。我們可以從下面幾方面完善廢舊電腦處理機制。
(1)加強立法與宣傳
對于環(huán)境的保護,立法這種強制手段是非常行之有效的,這也是目前國際上對環(huán)境保護采取的一種措施。建立完善的回收制度,從法律上確定生產者、銷售商、消費者對廢舊電腦回收的責任。對于超過使用年限的存在安全隱患的電腦要進行強制進行回收。規(guī)范廢舊電腦的回收渠道,電腦回收產業(yè)化。堅決取締嚴重污染環(huán)境的非法拆解作坊。同時需要加強宣傳工作,教育民眾廢舊電腦處理不當對環(huán)境的危害。是倡導消費者在消費時選擇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眾健康的“綠色”產品。
(2)加強科技創(chuàng)新
保護環(huán)境還是要從源頭上著手,只有提高科技水平,運用更環(huán)保的材料生產電腦,用更高效的方法、更低成本得處理廢舊電腦才能更好地保護環(huán)境。其中電腦價格高昂是電腦超年限使用的一個原因,因此提高科技,降低成本可視為一種阻礙舊電腦二次使用的一種方法。企業(yè)在生產過程中,要節(jié)省原材料,淘汰有毒原料,降低所有廢棄物的數量和毒性。提倡以“節(jié)能、無污染、可回收”為設計思想的新型電腦——“綠色電腦”。
(3)嚴格控制二手電腦進口
由于廢棄電腦對環(huán)境的危害大,而處理回收廢舊電腦的技術要求和成本又很高。因此一些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千方百計“出口”廢舊電腦。我們要防患于未然,警惕少數單位或個人在利益的驅使下,大量進口二手電腦。我們只有通過立法、嚴格管理廢舊電子產品市場、監(jiān)管廢棄電腦回收再利用渠道,防止使我國成為國外頃倒廢舊電腦的場地。
總之,隨著科技的發(fā)展電腦的普及率會越來越高,因此廢舊電腦的數量也會不斷增加。因此,處理廢舊電腦,保護環(huán)境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情。政府、企業(yè)、個人都應該付出自己的努力來保護我們的環(huán)境。在不久的將來,廢舊電腦回收可能成為一個新興的產業(yè)。
參考文獻
[1] 向迎洪,楊仕富,顧強。高科技產業(yè)污染江蘇環(huán)境科技2000
[2] 任仁,張敦信. 化學與環(huán)境[M] . 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2
[3] (美)戴維斯、康韋爾著,王建龍譯.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4] 莊偉強等 .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化學工業(y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