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教育女兒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女兒上小學后,就與公交車打上了交道。第一年,她由爺爺奶奶接送,到了第二年,兩位老人有事回了老家,女兒就開始獨自坐公交車上下學,如今她已經(jīng)獨來獨往三年了。開始,我還為女兒的獨立感到高興,但很快就發(fā)現(xiàn)“放飛”的女兒滋生出了一些壞毛病、壞習慣。
“逃票”事件
一天下午,我從街上坐公交車回家。到三八亭站時,正碰上女兒就讀的學校放學,一群孩子背著書包嘰嘰喳喳地上了車。我發(fā)現(xiàn)女兒也在其中,但車內人多,我坐在后面,女兒沒有發(fā)現(xiàn)我,我也懶得喊她。這時,監(jiān)車員清點人數(shù),發(fā)現(xiàn)有一個學生沒有投幣,就問:“還有誰沒投幣呢?”這時,女兒說:“阿姨,是我,我今天沒錢了,明天一定補上!”監(jiān)車員一聽,說:“你們這些孩子經(jīng)常逃票,沒錢就下車,走路回去!”我正想站起來替女兒投幣,但轉念一想,這孩子怎么沒錢?她媽媽每天除了給她坐車的錢外,還會在她的書包里再放5元給她零用。難道真如監(jiān)車員所說的那樣,她逃票?
我這邊還沒有進一步的動作,女兒那邊就強詞奪理上了:“誰逃票了?你說話注意點!”監(jiān)車員見女兒態(tài)度強硬,又是個小孩子,就嚇唬她:“逃票的就是你,你再不下車,我就去學校告訴你的老師?!边@時,我坐不住了,剛想站起來,卻發(fā)現(xiàn)女兒并沒有被監(jiān)車員嚇住。她毫不示弱地說:“好啊,你去告訴我們老師吧,我也去你們公司告訴你們領導你貪污票款。有一次,我看見你沒把乘客的錢投進錢箱,你拿著買麻辣豆腐吃了?!?/p>
車上的乘客聽女兒說得有模有樣,有的就信以為真了。這時,監(jiān)車員急了,說:“你這孩子咋睜著眼睛說瞎話呢?我什么時候拿票款買麻辣豆腐吃了,有哪個能作證?。俊迸畠郝牭杰嚿铣丝偷淖h論,勁頭更足了,又大聲說:“有?。∥业耐瑢W們都看見了。你們說,是不是?”這時,和她一起上車的那群孩子就幫著女兒瞎起哄:“是的,我們都看見了!”“我們都要去告她……”
監(jiān)車員被女兒和這群孩子氣得快哭了。這時,女兒突然發(fā)現(xiàn)了坐在后面的我。我狠狠瞪了她一眼,她嚇得不做聲了。下車時,當著女兒的面,我向投幣箱里補投了一元車費。
回到家,沒等女兒把書包放下,我就教訓起她來:“你給我站?。⌒⌒∧昙o,怎么變成這副德性!逃票,多丟人啊,還理直氣壯的,太不像話了!”
妻子聽我在客廳發(fā)火,就從廚房跑了出來,問:“怎么回事?。恳换貋砭桶l(fā)火。”
女兒委屈地說:“我沒有逃票,我是真沒錢了!”
我問:“那你媽媽給你的錢哪兒去了?”
女兒哭訴道:“今天學校組織我們給災區(qū)捐款,我怕同學們捐的比我多,老師不表揚我,我就把所有的錢都捐了。結果,我就沒錢坐車了?!?/p>
聽女兒這樣一說,我知道女兒不是真心想逃票,心情緩和了許多。但是她在公交車上的表現(xiàn),讓我很擔憂?,F(xiàn)在孩子還小,但如果這樣發(fā)展下去,怎么得了?作為家長,我不能不管。我說:“你把身上的錢全部用來獻愛心,出發(fā)點是好的,你做得對,但是你的動機不純。因為你怕同學捐的比你多,怕自己得不到老師的表揚。你的這種想法,本身就是自私的,就是捐得再多,也是為自己著想?!?/p>
女兒聽后,一聲不吭。我接著說:“當你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回家的車費時就逃票,企圖蒙混過關。當監(jiān)車員發(fā)現(xiàn)后,你才不得不站出來承認,這說明你還不誠實。上車前,為什么不給司機和監(jiān)車員說明白呢?為什么當時不找同學借呢?”
這時,女兒不服氣地說:“我找同學借了,但大家剛捐了款,都沒有錢。我不對監(jiān)車員說,是怕她不讓我上車。我不會逃票的,她不說,我明天也一樣會多放一元錢補上的?!?/p>
我問:“那你在車上為啥要頂撞監(jiān)車員,說人家貪污了呢?”
女兒說:“爸爸,你也看到了,是監(jiān)車員先說我經(jīng)常逃票的。我說她貪污,那也是故意嚇唬她的,誰叫她先污蔑我呢!”
我見女兒還不承認錯誤,只得改變策略,一分為二地說:“是,監(jiān)車員的言語有些欠妥,這是她的不對,但你作為學生,應該懂得禮讓。就依你說的,你不是真心要逃票,但你沒有投幣,這是事實。難道監(jiān)車員說你兩句不應該嗎?而你又做了什么呢?不但不承認錯誤,還慫恿同學和你一起誹謗人家。你知道這是什么性質嗎?弄不好,是要追究法律責任的!幸好,人家見你是小孩子,不與你計較?!?/p>
經(jīng)過我的一番開導和教育,女兒終于低下了腦袋,說:“爸爸,我錯了。”
為了讓女兒記住自己的錯誤,第二天女兒放學后,我還特意帶她到公交公司找到那位監(jiān)車員,向她說明原因并賠禮道歉。如今,那位監(jiān)車員和我女兒成了好朋友。
“讓座”事件
星期天,我們一家三口上街。女兒為了給我們占座位,公交車還未停穩(wěn),就急不可待地躥上了車。她不僅給自己占了一個座位,還為我和妻子各占了一個。我和妻子上車時,只見女兒還在不停地喊:“這兩個位置是我們的,你們不要坐,不要坐……”妻子見女兒喊得起勁,趕緊過去落了座。我平時坐車,就是有個把空位,也懶得去坐。女兒見我猶豫,就喊:“老爸,快坐,快坐?!蔽抑缓米?。公交車駛過一站,上來一位老奶奶,站在我女兒和一位小伙子之間。我對女兒使了個眼色,意思是要她起來讓座。但女兒把頭側過去,裝作沒看見。我只好說:“蕾蕾,你起來把座位讓給奶奶坐吧!”這時,她不情愿地說:“那個大哥哥都不讓,為什么要我讓呢?這年頭,還有哪個學雷鋒???”
孩子這樣說話,讓我覺得她的思想有問題,但車上人多,我不便教訓她,只好自己起身,把老奶奶拉到我的座位上坐下。下車后,我對女兒進行了嚴厲批評。女兒不服氣。我們逛了一會兒街,臨近中午,就準備回家了。因為我批評了女兒,坐車回去時,她已經(jīng)沒有了來時的積極性,故意放慢腳步,嘴里說:“懶得管你們了?!蔽液推薷髯蕴嶂蟀“狭塑?,車上已沒有了座位。女兒幸災樂禍地把身體斜倚在駕駛臺的扶欄上,手里拿著甘蔗,不緊不慢地嚼著,眼珠子卻不安分地對著車里的人溜溜地打轉,那樣子就像一個剛入行的扒手。
突然,我發(fā)現(xiàn)女兒不吃甘蔗了。她似乎盯住了一個目標,然后三下兩下擠到了一個坐著的乘客旁。不一會兒,公交車到站,那個乘客提著個大袋子就下了車。女兒毫不費力地落了座。我感到奇怪,這孩子怎么知道人家要下車呢?更讓我感到驚奇的是,女兒落座后,還向手里提著東西的妻子喊:“媽媽,到我這里來?!比缓?,她用手指了指旁邊的一位大媽,意思是要她媽媽站到大媽的身邊去。妻子不解其意,說:“我站在這里很好,你坐吧?!?/p>
公交車又到了一站,那位大媽果然奇跡般地下了車,但位置被旁邊的一位乘客坐了。女兒嘟囔了一句:“唉,真是個大蠢包!”我知道女兒是對她媽媽沒有明白她的意思,錯過了座位而不滿。但妻子不知女兒在嘟囔誰,竟然還傻傻地笑著。我見了,真有點哭笑不得。
我對女兒在公交車上表現(xiàn)出的機靈勁兒,還是挺欣賞的。但是她的一些行為和說話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卻并不讓我欣賞。孩子雖小,但如果現(xiàn)在不抓緊對她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將來她就有可能變成一個自私自利、缺乏社會公德的人。
回家后,我把女兒在公交車上的表現(xiàn)對妻子說了。妻子開始不以為然:“孩子機靈點有什么不好?長大了不會吃虧。”我說:“你只看到好的一面。難道她的自私狹隘、公共道德意識淡薄,你一點沒看出來?”妻子說:“我看孩子現(xiàn)在還小,就沒有像你這樣深層次地去想。那好,這工作你就來做吧?!?/p>
我把正玩游戲的女兒叫進了房間。見她有點不耐煩,為引起她的興趣,我說:“剛才你在公交車上表現(xiàn)‘優(yōu)秀’,你媽媽夸你機靈哩!”女兒一聽是在表揚她,就來了精神,說:“那當然,同學們都說我是占位高手。”這時,我不解地問:“那,你是怎么知道人家馬上就要下車的呢?”女兒一聽,高興地說:“爸爸,難道你沒看出來,他是一個剛從外地打工回來的民工,剛下火車,搭公交車到汽車東站坐長途呢?!薄澳桥赃叺哪莻€大媽,你又怎么知道人家也要下車呢?”我又不解地問。女兒哈哈一笑,賣關子:“爸爸,你說呢?”我說:“我知道還問你干嗎?”女兒說:“告訴你吧,她家就住在法院那一片,我坐車經(jīng)常看見她在法院門口下車。”聽女兒這一說,我不禁暗暗佩服起她來,小小年齡卻有很強的觀察力。見女兒情緒不錯,我話題一轉:“在公交車上,你很機靈,但爸爸媽媽都不贊許。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這時,女兒撅起了嘴。我只好慢慢開導她:“因為你行為的動機和你上次在學校捐款一樣出現(xiàn)了偏差。你幫爸爸媽媽占座位,出發(fā)點是好的,但你在占座位時,不考慮大家的利益。公共場所,我們要講究社會公德。爸爸要你把座位讓給老奶奶,你裝作沒看見,還說怪話,做得太不應該了。平時,爸媽和老師是怎么教育你的?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難道你忘了嗎?還有,你在公交車上啃甘蔗,把渣子吐在車內,也是缺乏社會公德的表現(xiàn),是一種不文明行為。這些,老師就沒有教過你嗎?”
女兒覺得我說得在理,就點了點頭,但又不服氣地說:“我在學校表現(xiàn)很好的,老師經(jīng)常表揚我?!?/p>
思考和糾錯
孩子這一說,立刻引發(fā)了我的思考:造成孩子缺失公德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我們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難辭其咎。學校、家庭往往鼓勵孩子做好事,卻忽視了引導孩子做他該做的事。因而,對該做的事,孩子不是自覺地去做,而是為了獲得表揚才去做;對于不該做的事,孩子不是自覺地不去做,而是受到紀律約束,擔心被批評而不敢去做??陀^地說,以紀律約束和以表揚獎勵為主要手段培養(yǎng)的文明行為習慣,是不穩(wěn)定、不長久的。一旦離開了學校和家庭,沒有了紀律約束和表揚鼓勵,這種文明習慣就不見了。
重慶沙壩區(qū)的“甜媽”甘霖最近成了網(wǎng)絡紅人,她的爆紅源于一個瘋狂的舉動:女兒寫作文《桃花》,不知道桃花長啥樣,什么味道,“女兒對大自然太陌生了?!庇谑撬餍园铝艘蛔?,“我想讓她在這里近距離認識自然,了解自然?!?/p>
不少網(wǎng)友著實被“甜媽”土豪般的大氣雷倒了?!半y道孩子說沒見過火星,還得包下火星嗎?”但也有許多家長對“甜媽”的遭遇感同身受:南京一位初中老師布置了一份課外作業(yè),讓孩子第二天上學帶一只鼠婦,結果不光是孩子,家長也是一頭霧水,很少有人知道它其實就是一種常見昆蟲;揚州一媒體的小記者進行素質測試,很多人不知道花生是長在土里的……這樣的結果確實令人尷尬。
據(jù)了解,在電子產品大行其道的今天,美國硅谷的IT精英們卻不讓自己的孩子接觸手機等產品,而是送他們去城市郊區(qū)的“零科技”學校,讓孩子們使用紙和筆,在菜園里培育和觀察植物生長等等。而在國內,有一些學校也開始重視這部分內容,自然課和部分拓展課均會涉及有關和自然親近的教學,如上海的一些小學就專門為孩子們搭建“菜園”,供孩子們種植蔬菜,并讓孩子們自己命名……這種貼近自然與生活的學校教育也受到越來越多“甜媽”式家長的支持和贊賞。
媒體評點:為了女兒寫作文,就包下20多畝地,投入是否太大?對于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與其糾結于此,我們更應該關注或反思的是,今天的孩子為什么連“桃花長啥樣,香味是什么樣的”都不知道?事實上,早有人指出,今天的中國教育,一不面向生活、二不面向自然。孩子們不僅整天埋頭于題山書海中,就連一年一次的春游也往往被以“安全”為由剝奪。須知孩子成長的營養(yǎng)不僅僅來源于學校與書本,是時候直面“五谷不分”的現(xiàn)狀、回應“天性教育”的呼喚了?。ㄍ醴?,光明時評)
2、在任何時候都要堅信:“方法會比困難多一點”。
3、不管怎樣,你都是要學會培養(yǎng)自己有一項業(yè)余愛好或特長。
4、想哭的時候就哭出來。
5、不要忘記:“一份耕耘乃至九份耕耘,你得到的收獲依舊是零,惟有十分的耕耘,你才能夠獲得最后的成功”。
擔任上海閘北八中校長的劉京海,是成功教育的創(chuàng)始人。他認為:差生之所以學習差,是因為經(jīng)歷了學習反復失敗的過程,反復的挫敗讓他們失去了自信心,也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要使差生變成優(yōu)秀生,方法非常簡單――老師得把差生當成天才來教育,不斷幫助他們在學習中取得成功,在反復成功的體驗中,培育他們的自信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自主成功。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成功教育卻認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劉京海剛到閘北八中時,八中是臭名昭著的“差生集中營”,學校收的是全市成績最拙劣的一群。有順口溜說:“八中八中,大門朝東;流氓成群,打架成風?!背晒逃陂l北八中推行后,八中的教學成績在全市達到中上水平。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國務委員陳至立、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先后到閘北八中視察,并號召在全國推廣成功教育。
劉京海的成功教育吸引了香港富豪慈善家田家炳。田先生捐資500萬元在上海閘北建了田家炳中學,指定劉京海出任校長……
劉京海到香港講學,追逐他的媒體一片驚呼:“差生教育差生,效果非常顯著……”
原來劉京海讀小學時也是差生;無獨有偶,他的女兒也曾一度是差生,但最終考進了復旦大學。作為著名教育學家,劉京海是如何把女兒培養(yǎng)成才的?相信他的家教方式能給讀者以有益的啟示。
簡單幾句話,差生頓變優(yōu)秀生
閘北八中的教師大會,校長劉京海滿臉憂慮:“有些老師說,一二年級狗熊、英雄分不清,三四年級開始分清了。于是師生們與父母紛紛瞪大眼睛找狗熊,結果越找越多?!?/p>
話說得有趣且深刻,老師們會心地笑了。劉京海仍是十分嚴肅:“三四年級,是差生形成的高峰期。為什么呢?因為10歲左右正是孩子自我概念形成的關鍵時期,孩子的自我評價實際上是從成人那里得來的,如果家長老師天天罵學生笨,摧毀了學生的自信心,孩子自然就成了狗熊?!彼麥嫔5哪樕下冻鲇哪奈⑿?,“有些家長說,孩子是我生的,我為啥不能罵他笨。我回答說,如果孩子是你老婆和別人生的,你可以罵他笨,正因為他是你生的,你不能說他笨。教育嘛就一個夸字,昧著良心夸孩子好,夸得他對學習有了興趣,夸得他有了自信心,他真的就學習好了。這叫弄假成真?!?/p>
開完會,劉京?;氐郊?,系上碎花圍裙做飯。這時,妻子施月芳陰沉著臉走進來。她剛從學校開家長會回來,女兒思灝的考試成績在班里倒數(shù)第10名,老師又氣又急,把她批評得無地自容。她回家見了丈夫自是一肚子氣:“虧你還是研究差生教育的專家,自己的女兒都成差生了:”像所有的上海男人一樣,劉京海也怕老婆,一見夫人生氣,慌忙低頭認錯:“妹妹成績不好是我的錯,我一定戴罪立功?!薄懊妹谩笔巧虾H藢ε畠河H昵的稱呼。
劉京海站在廚房里發(fā)呆:天哪,女兒也成了狗熊?她本來有很好的學習習慣,怎么會成績差呢?他認為,想讓孩子成績好,那就得在一二年級甚至學齡前便開始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坐得住, 聽課時注意力集中。
每天去學校接送女兒時,劉京海反復強調認真聽課的重要:“有一個小朋友上課專心聽講,考了100分?!薄吧险n認真聽,事半功倍;不認真聽,下課再努力也補不回來,事倍功半。”
為培養(yǎng)女兒注意力集中的習慣,劉京海還買來復雜的拼圖。有一幅拼圖是日本一所大學的校園風景,亭合樓臺之間,點綴著幾棵高大的櫻花樹。這拼圖有3000多塊,而且櫻花和櫻花的區(qū)別極小,小思灝全神貫注地拼了整整15天才大功告成。
學鋼琴和畫畫也不失為培養(yǎng)孩子注意力集中的好方法。劉京海問女兒:“喜歡畫畫還是彈琴?”小思灝說畫畫。劉京海問為什么,他心里認為女孩子彈琴比較像大家閨秀。小思灝說,幼兒園里的幾個小伙伴因為學琴老挨父母打。劉京海笑了:“挑你自己喜歡的學才能學好。熱愛是最好的老師。”
每個孩子天生都愛畫畫,大人不罵他畫不好,他自然會畫下去。小思灝也不例外。星期天一大早,父母還沒起床,她就坐在陽臺上,對著滿天的朝霞畫母雞、公雞,畫媽媽、爸爸。她的每張畫,媽媽都會拿去向同事炫耀。
一天,劉京海帶女兒去逛動物園,指著老虎獅子說:“妹妹,如果你能把整個動物園的動物全畫下來,爸爸給你開畫展!”小思灝畫了60多張畫,果真把飛禽走獸全畫下來了。劉京海高興地把這些畫貼在樓道里,挨家挨戶敲門,請鄰居來看女兒的畫展。小思灝興奮得臉都紅了,還一副大畫家的樣子,簽名送了爸爸一張畫。
畫畫不僅培育了小思灝注意力集中的好習慣,還提高了她的觀察力、想象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她的自信心。
看見女兒已養(yǎng)成坐得住、注意力集中的好習慣,劉京海放手不管了。思灝的成績本來一直很好,沒想到才三年級,竟也成了狗熊!問題出在哪里?
家庭教育誤區(qū)最多,莫不是父母不經(jīng)意間的一些話,傷了女兒的自信心、影響了女兒的學習成績?劉京海突然心中一激靈:有一天,女兒在家里邊寫作業(yè)邊唱歌,正寫論文的劉京海聽了心煩,頭也不抬地說:“妹妹,你唱歌可真難聽!”一句話定終身,女兒從此再也不唱歌,也就真的不會唱歌了。劉京海后悔不已:自己的一句話,沒準把小歌星扼殺在搖籃中!他十分愧疚:在學校,自己對老師一再強調要稱贊學生;而回到家,自己卻很少表揚女兒。
這天晚上,劉京海讓女兒把數(shù)學試卷拿過來,一一指著上邊的試題問:“你會做嗎?”小思灝點頭:“因為馬虎才得了82分?!眲⒕┖Uf,既然你全會做,那我把分數(shù)還給你,他鄭重地在卷面上寫了100分。
小思灝的眼睛亮閃閃的,興奮地拿出語文試卷。作文的題目是《可愛的玩具》,要求寫出玩具的名稱、玩法和玩的效果。劉京海認真讀女兒的作文,臉上露出滿意的微笑,還搖頭晃腦地讀出聲。他對妻子說:“你看這開頭,語言流暢,充滿詩意。妹妹真是天才呀!”妻子將信將疑。小思灝一臉疑惑:“爸,我作文才得了20分!”劉京海說:“那是因為本來有三項要求,你只寫了玩具的玩法,沒寫名稱與玩的效果。”小思灝眼睛更亮了:“爸,你真覺得我有寫作的天分?”劉京海認真地說:“那當然!爸是語文特級教師,還從來沒看走眼?!?/p>
父女聊得十分開心。劉京海問:“你覺得以你的實力,在班里成績應該排多少名?”女兒想了想說:“前十名。”劉京海和女兒拉鉤:“英雄所見略同”
一個多月后,施月芳再去開家長會。老師拉住她的手,不停地感謝:“謝謝家長配合,思灝的成績已經(jīng)進入前十名!”
施月芳回到家,對丈夫說:“我沒配合老師呀!”劉京?!昂俸佟币恍φf,我可配合了,昧著心夸獎妹妹作文好,她愿意寫了,寫得多了,自然就寫好了。
是的,想讓孩子學習好,就得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劉京海很注意在瑣事中培育女兒的自信。女兒第一次煎魚,
他連說好吃;女兒第一次自己從學?;丶遥澆唤^口,還興奮地要女兒說說是怎樣過馬路的。小思灝說,我讓一個叔叔拉著我過馬路,那家伙是壞人,過了馬路還不松手,我就低下頭咬他一口,撒腿就跑! 劉京海笑出了眼淚,說,你真是人小鬼大,明天還自己回家!
小思灝就從這些小事中尋到成就感,成就感又激發(fā)了她在學習中渴求更大的成功,加上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她讀重點初中、重點高中,成績總在全校前三名。
同班有個男生,不管如何努力,都排在思灝的后面,絕望之下,他給思灝取綽號“滅絕師太”。滅絕師太是金庸武俠小說里武功蓋世的人物。
高三時,別的家長急著給孩子請家教,各科從頭到尾讓家教給孩子再講一遍。劉京海認為大可不必,只找了一位語文老師給思灝的語文把一把脈。老師查出閱讀理解是思灝的弱項,然后有針對性地讓她做些練習。高考時,思灝語文得了139分(滿分為150),她的高考作文《文化的傳承》刊載在《文匯報》上。劉京海拿著報紙,一邊讀一邊叫好:“‘有一種文化,其實無所謂好壞,但你得尊重她……’哇,我寫不出來:”
思灝考上了復旦大學錄取分數(shù)最高的專業(yè)――世界經(jīng)濟,香港的中文大學也要錄取她。劉京海心里盼著思灝去香港讀書,但他很尊重女兒,只幫她分析兩個學校的優(yōu)劣,讓她自己作決定。思灝從小就有復旦夢,選擇了復旦。
女兒讀大一時,劉京海總問:“有沒有男朋友?”思灝說沒有。父親說:“談一個嘛。談戀愛也需要學習,沒有戀愛經(jīng)驗,將來你怎么能找到最合適自己的男人結婚?”女兒有了男朋友后,劉京海開玩笑說:“最近換人了嗎?”思灝笑道:“爸,我可沒那么花心?!眿寢屢宦牼o張了:“妹妹,你可別讓別人騙了?!眲⒕┖Uf:“別人騙她?哼,她不騙別人就是好的。”
正因為父親給了很多自由,思灝沒有成為書呆子,她知道上海哪一家餐館的菜好吃,穿衣也十分時尚漂亮。劉京海夸道:“妹妹,你該去開一個班,教人如何搭配衣服?!?/p>
思灝煩惱時,會一個人坐火車到杭州,在西湖邊柳樹下靜靜地坐一天,看湖里的天光云影。劉京海知道了,也稱贊說,這小姑娘,好玩,有個性。
是的,劉京海希望女兒的生活豐富多彩。他拿出兩萬元鼓動學經(jīng)濟的思灝炒股票:賠了是老爸的,賺了是你的!
在父親的支持下,思灝還去擺地攤賣足球。剛賣了幾只足球,城管就來了,思灝立即笑著遞上一個足球說:“您這么帥氣,肯定喜歡踢足球?!背枪苷f:“我不會踢足球?!薄澳蔷退徒o您兒子吧!”“我還沒結婚。”思灝眼珠一轉說:“不收也得謝謝我呀?!背枪苷f:“謝謝了?!笨粗媚锎蟠蠓椒降乇持闱蜃吡?,城管愣了:怎么沒有沒收她的東西,反倒是我謝她呢?
大一讀了一個月,思灝回到家,皺著眉對父母說: 當初報世界經(jīng)濟專業(yè)時,只因為它是復旦錄取分數(shù)最高的專業(yè),不想浪費分數(shù)才報的;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自己對經(jīng)濟一點興趣也沒有,我要回來讀高中,明年考清華大學建筑專業(yè)。
媽媽大驚失色,一迭聲說:“你瘋了,考上復旦還不上! ”
女兒漲紅了臉:“上不上是我自己的事!”
劉京海心里明白,女兒這個年齡正是反叛期,父母要想橫加干涉,她肯定偏要做到底。他沉吟了一會兒,誠懇地說:“自己的事情當然自己做主。但是,你能不能讀完這一學期再作決定?”
女兒點點頭。
一個學期讀下來,思灝不想退學了。她順風順水地讀完大三,要升大四了。
一天在飯桌上,思灝突然笑嘻嘻地說:“我要休學,休一年?!彼f出這個決定時一點壓力也沒有。因為,連她初中要好的同學都知道,“你父親不會反對你休學的?!钡瑢W說,不過,你媽媽肯定反對。
果然,媽媽驚得筷子差點兒掉下來,驚愕地看著女兒:“你沒得精神病,好端端的休什么學?”
女兒是績優(yōu)股,休學歸來去考研
思灝理直氣壯地對媽媽說:“普林斯頓大學校長在每年的開學典禮上總是對學生說,休學是你們的一種權力,你們可以在自己認為任何合適的時候停下來,去做想做的事,學校隨時歡迎大家再回來?!?/p>
劉京海開心地笑了,稱贊女兒:“不錯,你終于覺醒了。雖然你是應試教育下的好學生,但你沒有磨滅個性,還知道用自己的腦子想問題!”
“什么什么?”丈夫的話比女兒的話還讓施月芳吃驚,她氣呼呼地說:“我嫁了一個怪人,一輩子和怪人生活在一起, 已經(jīng)夠倒霉了。但更倒霉的是,我自己還生了一個怪人!”
父女相視而笑。
施月芳對女兒失望極了:“這么好的專業(yè)你不讀,到底要做什么……”
復旦世界經(jīng)濟系在證券金融界名聲極大,畢業(yè)生全進了一流的公司,年薪都是幾十萬元。思灝只要拿到畢業(yè)證,要找收入極高的白領工作可謂易如反掌。
思灝說:“讀自己不喜歡的專業(yè),我不快樂。我要停下來看一看,看看自己到底喜歡什么,下一步該往哪里走?!彼紴@個思路還是受了父親影響,她希望能像父親那樣生活――為自己熱愛的事業(yè)忙碌。
大多數(shù)父母都會急功近利,為高薪、為社會地位去逼孩子讀世界經(jīng)濟專業(yè)。劉京海卻認為,孩子如果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一定沒有創(chuàng)造性,一定不能成大器。他對妻子說:“我們不等妹妹掙家用,讓她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她才快樂,才有創(chuàng)造性?!?/p>
女兒會不會拿不到復旦大學畢業(yè)證書?施月芳憂心忡忡,瞪丈夫一眼:“都是你慣的!”
劉京海贊賞地看著女兒,問:“休學一年有啥打算?”
思灝說:“讀一些早就想讀卻一直沒時間讀的小說、散文,到北大聽半年真正感興趣的課程,再到一些地方去旅行?!?/p>
“安排得挺合理。讀萬卷書,走萬里路?!眲⒕┖Ee起茶杯,“妹妹有個性,有頭腦,是爸的好女兒?!?/p>
“謝謝爸爸!”思灝端起茶杯,眼睛濕潤了。
思灝休學的事在復旦大學讓很多人吃驚,親戚們更以為她瘋了,甚至路上遇見她時目光充滿了憐憫??刹还芩紴惺略诔H丝磥砣绾喂之悾H愛的老爸卻永遠理解她、尊重她……
當然,思灝也有選擇錯、做錯的時候。這時候,媽媽會嘮叨,爸爸卻像旁觀者那樣,看著她折騰,說:“讓她折騰去,折騰完了就明白了。大人講道理,孩子是永遠聽不明白的。只有在體驗中,她才能明白一些道理。即使走了冤枉路,也值。成長嘛,總得付點代價?!?/p>
休學的一年里,思灝學了很多東西,跟著調酒師學調酒,到東北學滑雪,還背著包走,在吉普車的后備廂里坐了七天七夜終于到達羅布泊的腹地。下車后,她做的第一件事是,支起相機架,拍一張自己號啕大哭的照片。
在尼泊爾境內看到高聳云端的銀白色的珠峰時,思灝深深地迷醉了,她徘徊在原始森林里忘了一切,也忘了和家里聯(lián)系。
一星期沒接到女兒任何消息的施月芳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天天在家里流淚:尼泊爾有游擊隊在打仗,報紙說那兒山洪暴發(fā)了;女孩子孤身一人,會不會被壞人騙了?會不會出車禍……
劉京海也慌了,他動用了一切關系,找海關,找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館,還發(fā)動思灝的同學到網(wǎng)上去找。
女兒終于平安歸來,施月芳抱著黑了瘦了的女兒失聲痛哭。思灝連連認錯,哄道:“媽媽長大了,不哭不哭?!?/p>
歸家的思灝滔滔不絕地向父母講述自己的歷險記。在尼泊爾住飯店時,和店老板聊得投緣,老板親自開車送她到機場;上飛機時,工作人員從她的行李里查出一把軍刀,思灝用英語說:“女孩子出門會遇到壞人,沒有刀防身怎么行呢。我們中國有句俗語: 寶刀配美人。美人出門一定要帶刀?!惫ぷ魅藛T愣了,竟讓思灝把軍刀帶上了飛機。
媽媽的眼淚還沒干,又笑了。
爸爸欣慰地笑道:“不錯,妹妹與人溝通的能力增強了! ”
休學一年讓思灝接觸到各階層的人物、新疆的奇異民俗,在北大聽課的經(jīng)歷讓她脫胎換骨。重回復旦讀大四時,她如饑似渴地去聽講座,去圖書館讀書,連一向枯燥的經(jīng)濟學課本也學得津津有味。求知欲之所以空前強烈,是因為她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專業(yè)――考文化學研究生。以前讀高中,是為了考大學,甚至是為了保持自己在重點中學的尖子生地位;上了大學,也只是為成績讀書;而現(xiàn)在,她第一次為自己的愛好而讀書!她第一次發(fā)現(xiàn),讀書是那么快樂的事!
兒子小時候種花,不敢用手和泥,劉墉就和了一堆稀泥,強迫兒子把手伸進去;兒子看電視他要管;兒子打電話他要限制;為了鍛煉兒子的膽量,他把兒子送到曼哈頓“毒蛇猛獸出沒”的地方上中學,每天路上要花 3 個小時;兒子考上哈佛大學,他帶著兒子跪在爺爺墳前說,你的孫子考上了哈佛大學 !
劉墉這種“強權教育”讓兒子出類拔萃的同時,也讓父子關系一度變得很緊張。兒子對劉墉說:“你為什么老是管著我,而對妹妹卻那么溫柔 ? ”兒子開始跟劉墉唱反調,大學報了心理學系,他對劉墉說:“你知道我為什么報心理學系嗎?因為你有病,將來好給你治病?!?/p>
正是這些啼笑皆非、可笑又可愛的情感糾葛,才使劉墉有了更多的教育子女的獨家心得。他總結自己的教訓說,以前,對兒子的事安排得面面俱到,后來才發(fā)現(xiàn),這使出兒子養(yǎng)成了做事不負責的壞習慣。父母過度包辦就會使孩子不懂禮貌、不懂得珍惜,這是家庭教育中最忌諱的事。
教育孩子沒有現(xiàn)成的模式可套,對于這一點,劉墉有著切身的體會。兒子雖是哈佛博士,可經(jīng)常不務正業(yè),到動物園給獅子、老虎照相。一天,劉墉去看舞臺劇,發(fā)現(xiàn)那個忽而辣妹、忽而扮小丑的演員竟是兒子。他氣不打一處來,回家跟妻子說養(yǎng)了個“沒用”的兒子。朋友開導他:這有什么奇怪的?你年輕時不就很調皮嗎 ? ”劉墉想,還真是的。時代不同了,做父母的應該“與時俱進”。后來,他對兒子放寬了,給他自由,效果反而更好。兒子跑到阿拉斯加拍立體電影,又出書又做公司,事業(yè)做得很成功。
在教育孩子方面,劉墉非常善于傾聽別人的意見。有朋友暗示劉墉,父母太聰明了,孩子往往比較笨。比如,一個聰明的媽媽,在孩子只張了一下嘴就沖過去說,你要喝奶嗎?好,來了,喝吧。那孩子根本用不著講話,怎么會有語言天分呢?后來,劉墉慢慢修正自己的教育方法,在女兒的成長中,盡可能地放開手腳,讓她自己管自己。夜里兩三點了,女兒還在洗澡、聽音樂,他提醒了一遍,便不管了。第二天,女兒哈欠連天地去上課,自然就會意識到生活有規(guī)律才能提高學習效率。
女兒 12 歲時,迷上了露臍裝。他對女兒說,露肚臍娃娃是可愛,可這會不會著涼感冒呢?不用多說,女兒一下就知道爸爸的意思了。每個孩子的情況不一樣,教育方法也不一樣。女兒可以趴在地毯上一邊看電視一邊做功課,“她有本事這樣每科照樣拿 A ,我有什么話可說呢?”劉墉說,女兒—邊聽音樂,一邊上網(wǎng),一邊做功課,她能一心多用,不正好適應了這個資訊發(fā)達的時代嗎?
劉墉給了女兒一個自由發(fā)展的空間,但在某些必修課上,他的要求還是非常嚴厲的。一次,女兒學漢語發(fā)音不準還咯咯直笑。他板著臉,命令她一遍遍重來,不讀準不罷休。他認為,學中文是華裔后代的必修課,來不得半點馬虎。
表面上,劉墉是個“強勢”父親,實際上,他與兒女的溝通非常有趣。一次,劉墉感到劉軒彈鋼琴時錯了一個音符,兒子說沒錯,劉墉就把他的頭拍了一下。事后一看,是自己弄錯了,他開玩笑地給了劉軒 5 塊錢賠償他的“精神損失”。而劉軒又退回 2 元錢,說:“爸爸,你打得不夠痛,應該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