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土地利用調查通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區(qū)(市)縣國土資源局、中心城區(qū)各分局:
年度土地利用現狀變更調查工作,是在土地詳查或更新調查基礎上開展的法定工作。隨著全市城鄉(xiāng)一體化工作的逐步深入,在大力推進節(jié)約、集約用地,優(yōu)化土地資源配置,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的各項工作中,土地利用現狀變更調查呈現出一些新情況。為切實做好該項工作,實現土地利用現狀變更調查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和土地利用現狀調查的有關規(guī)定,現將土地變更調查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基本原則
(一)實事求是原則
在年度土地變更調查工作中,要堅持認真負責、實事求是的原則,做到圖件、數據與實地三者相吻合。
在日常變更工作中,要做到發(fā)生一宗調查一宗,上圖一宗。
(二)全面、科學調查原則
土地變更調查必須嚴格按《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技術規(guī)程》的規(guī)定和精度要求進行,嚴格檢查、驗收制度,盡量采用新技術手段。
(三)耕地占補平衡原則
除國家、省批準征用(征收)的建設用地占用耕地易地補充的外,各區(qū)(市)縣要確保上一變更年度耕地總量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減少,建設用地總量不增加。
(四)非農建設用地總量增加依法變更,二級地類之間地類變化及時變更原則
農用地轉非農建設用地要按照法定程序,經國家和省批準后,依法實行變更;在“農用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地”一級地類總量不變的前提下,二級地類或三級地類之間的圖斑變化要做到隨時發(fā)生、隨時變更。違法用地在未處理前,外業(yè)記錄上圖,暫不進入內業(yè)處理和更新數據庫等工作。
(五)土地開發(fā)、復墾和整理項目先驗收后變更原則
驗收合格的土地開發(fā)、復墾和整理項目是土地利用現狀地類變更的前提和依據,項目只有經驗收合格后方能實行變更。
(六)符合規(guī)劃原則
必須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的前提下,對置換新選址非農建設用地項目實行變更。
(七)充分利用已有成果原則
要充分利用建設用地勘測定界圖件、土地開發(fā)、復墾、整理項目竣工驗收實測圖件等已有成果,避免重復勞動,提高效率。
二、作業(yè)方法
(一)總體要求
土地變更年度為上年11月1日至本年10月31日,年度數據上報期為每年11月15日。日常土地利用現狀變更調查通過“月清、季累、年統(tǒng)計”的方法,隨時發(fā)生、隨時變更、按期上報,實現土地利用現狀變更調查日常化。
“月清、季累、年統(tǒng)計”是指:月初對上月變化圖斑進行現場調查上圖;季末填報《*市土地變更調查季累表》;年度集中逐級上報年土地變更數據成果,更新土地利用數據庫和分幅土地利用現狀圖、臺帳,分析土地利用狀況等。
(二)外業(yè)調查
各區(qū)(市)縣在進行變更調查時,工作底圖統(tǒng)一采用對應的上年度標準分幅土地利用現狀圖,供外業(yè)調繪上圖使用和用于室內整理外業(yè)調繪圖斑。有條件的地區(qū)可以使用大比例尺地籍圖或地形圖作為參考。
每月5目前,由各鄉(xiāng)、鎮(zhèn)國土所負責收集整理本鄉(xiāng)(鎮(zhèn))范圍內上月發(fā)生的土地變更有關資料,在工作底圖上進行變更調查,對發(fā)生變化的圖斑,用不同顏色的標記區(qū)別每年土地利用現狀變化情況,填寫《土地變更調查記錄表》。變更圖斑號、地類號和圖斑輪廓線統(tǒng)一用0.5mm紅色線標注,每年土地利用現狀變化情況以紅、綠、藍、黃、黑的顏色順序區(qū)分,20*年規(guī)定為紅色,之后年度順序為綠、藍、黃、黑色。
各區(qū)(市)縣可根據本地實際確定外業(yè)調查方法:
1、利用土地利用更新調查形成的衛(wèi)星、航空等遙感正射影像圖資料定位,勾繪地類變化圖斑或圖件轉繪方法。
2、實地丈測上圖。面積量算可以采用傳統(tǒng)的網格法等。
3、利用外業(yè)的截距法、距離交會法、直角法等補測方法。
(三)內業(yè)整理
*市年度土地利用現狀變更調查內業(yè)整理工作按區(qū)域分為城區(qū)各分局管轄和其他區(qū)(市)縣局管轄:
l、城區(qū)各分局管轄:各分局除每季度報《*市土地變更調查季累表》外,還應于每年4月31日和10月31目兩次將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外業(yè)成果報市局,由市局統(tǒng)一完成內業(yè)整理。
2、其他區(qū)(市)縣局管轄:市局鼓勵各區(qū)(市)縣局自主完成內業(yè)整理工作,如需外單位協(xié)助,必須與合作單位通力配合,保證符合變更原則和條件的圖斑內業(yè)處理工作及時完成:
(1)根據外業(yè)調查工作底圖和土地利用變更調查記錄表,對符合變更原則和條件的圖斑進行分、合處理,對權屬、位置、面積、地類、代碼等進行整理、匯總和數據錄入,為年度更新土地利用數據庫、土地利用現狀圖和變更統(tǒng)計做好準備。
(2)按年度對全年的土地變更情況進行匯總,逐級上報年土地變更數據成果,完成土地利用數據庫和圖件、臺帳及統(tǒng)計簿的更新,編寫《年度土地利用現狀變更情況分析報告》等。
(3)具體規(guī)定
①土地詳查時是城市郊區(qū),分類為獨立工礦用地,現部分已成為市區(qū)。針對此類用地,對正在發(fā)生變化的圖斑,直接變?yōu)槌鞘杏玫?;?0*年以前的獨立工礦用地,則通過文字報告變?yōu)槌鞘杏玫?。只更?0*年的土地統(tǒng)計臺帳,20*年以前的變更臺帳和初始統(tǒng)計臺帳保持不變,建立地類變化的關聯關系。對改造后的公路等線狀地物,要認真分清權屬,明確其權屬邊界。
②成片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的變更,耕地總量(含可調整地類)不能減少。
③將土地開發(fā)、復墾、整理驗收的地塊落實到地類圖斑,并詳盡說明新址用地和原址還耕情況;向市局上報季度土地變更地類平衡表、土地利用變更表和*市土地變更調查季累表等土地變更成果,為年度土地統(tǒng)計作好準備。
④不具備大規(guī)模土地整理條件的區(qū)域,農村住房建設用地應按照一戶一宅,占新退舊的原則,經批準宅基地用地應做到原址、新址地類同時變更,新選址集體建設用地面積,不得超過分散的需還耕地圖斑合計數面積。
(四)時間安排
1、鄉(xiāng)(鎮(zhèn))國土所須千每月第一周向各分局和區(qū)(市)縣國土資源局報送上月《土地變更調查記錄表》、土地利用現狀變更工作底圖和匯總表。
2、各分局和區(qū)(市)縣國土資源局于每季度首月5日向市國土資源局報送《*市土地變更調查季累表》。
3、區(qū)(市)縣國土資源局于每年11月5日前按照國土資源部、省國土資源廳和市局的規(guī)定,以電子文檔方式向市國土資源局報送所在區(qū)(市)縣級年度土地變更成果資料;包括《土地利用現狀變更表》、《建設用地變更匯總表》、《新增建設用地匯總表》、《可調整地類匯總表》、《土地開發(fā)復墾整理、農業(yè)結構調整、生態(tài)退耕等情況匯總表》、《已建設項目變更匯總表》和《年度土地利用現狀變更情況分析報告》。
三、加強各業(yè)務部門的配合,共同做好變更調查工作
(一)土地利用現狀年度變更調查是依法管理和保護耕地(基本農田)的基礎,各區(qū)(市)縣局要高度重視,地籍、土地監(jiān)察執(zhí)法、耕保、利用等業(yè)務部門和地籍事務部(所)、信息中心要通力配合,共同完成好此項工作。
l、土地監(jiān)察執(zhí)法機構要充分利用在日常外業(yè)調查時發(fā)現的違法用地線索,及時調查處理。在處理結果出來之前,地籍只在工作底圖上反映現狀,暫不進行內業(yè)圖斑變更和數據處理;在處理結果出來之后,土地監(jiān)察執(zhí)法機構在下達處理決定之日五個工作日內書面告知地籍,地籍在一個月內實現依法變更。
2、耕保將國家、省批準的各類建設項目征收土地的成果、圖件等相關信息,在收到批準文件之日5個工作日內書面告知地籍,由地籍及時完成土地權屬變更工作;耕保將通過土地整理置換、宅基地置換、建設新居工程的項目用地和集體建設用地,在項目正式驗收合格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書面告知地籍,地籍依據相關資料,在一個月內與還耕的圖斑同時變更。
3、土地利用(資產)在征后實施和項目供地完成后,要將相關資料及時與地籍進行成果匯交,確保變更工作。
4、土地開發(fā)、復墾、整理項目在正式驗收前要進行土地利用現狀變更的準備工作,驗收成果中要有擬變更圖件。驗收合格后,地籍在一個月內完成變更工作,包括數據庫更新。
5、土地災毀用地的變更,依據鑒定結果,地籍在一個月內實際調查,實施變更。
6、各區(qū)(市)縣國土資源局每年應將變更調查的專項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從資金上保證該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認真做好集體建設用地使用管理涉及的變更工作。
按照《*市國土資源局關于推動城鄉(xiāng)一體化有關用地問題的意見(試行)》(成國土資發(fā)[20*]94號)和《*市國土資源局關于加強集體建設用地使用管理的意見》(成國土資發(fā)[20*]229號)要求,對集體建設用地項目采用地籍現狀圖斑變更審查備案制度,各區(qū)(市)縣要按照備案制度的規(guī)定做好涉及的變更工作。
1、各分局和區(qū)(市)縣國土資源局要參加項目的會審,負責查清該項目及分步實施用地的面積、分布以及土地現狀一、二級分類、面積和權屬等情況;準確掌握通過土地整理、整合、置換等取得集體建設用地的情況和土地利用變化;及時弄清新選址的建設用地和原址還耕的分布及數量情況;按項目對地塊圖斑進行預變更,將新址建成和原址還耕的地塊落實到地類圖斑,將預變更結果、新選址的建設用地和原址還耕情況以圖件、數據表形式上報市國土資源局備案。
2、上報備案將作為對各區(qū)(市)縣土地年度變更檢查的重要依據,未上報備案的項目,不得變更地類圖斑,若未上報又變更地類圖斑的,將扣除年終地籍目標一定分值。備案上報采用季報方式,本季度預變更結果在下一季度的第一周內上報。
3、具體上報材料內容:
①圖件:按批次用紅色線將項目用地及分步實施用地范圍勾劃在標準分幅的土地利用現狀圖上,具體落實到圖斑,包括擬新選址圖斑和擬原址還耕的圖斑分布。分幅圖比例尺按詳查或土地變更調查的比例尺,分幅圖要反映圖斑號。
②項目用地預變更量算統(tǒng)計表:
③*市土地利用現狀變更調查備案表
各分局和區(qū)(市)縣國土資源局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土地利用現狀變更工作,將土地變更調查作為一項例行工作來抓,從人力、物力、財力方面給予充分保證。市國土資源局將加大對此項工作的監(jiān)督檢查力度,對調查工作中虛報、瞞報和偽造數據,玩忽職守,拖沓延誤的行為,嚴格責任追究,確保土地利用現狀變更調查日?;芾碇贫鹊捻樌麑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