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國夢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中國夢作為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將其融入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主題和現(xiàn)實需要。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國夢時,需要科學掌握中國夢的內容與內涵,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人生價值教育,促進高等教育事業(yè)的現(xiàn)代化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本文對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中國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國夢作為我國的重要精神旗幟,將其融入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夠有效豐富教育內容,進一步改進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學生堅定自身的理想信念,實現(xiàn)學生的綜合全面發(fā)展。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國夢,這是高校一個重要的實踐命題,需要高校明確其融入的基本原則和重要性,并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融入的方法與路徑,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提高。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國夢的重要性
將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方面有利于促進學生實踐“中國夢”效果的增強。要想實現(xiàn)中國夢,需要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積極弘揚中國精神,凝聚各族人民的力量。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國夢時,需要以此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理想信念,從而強化學生踐行“中國夢”的效果,避免其踐行流于形式。
二、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科學把握中國夢的實質理想信念問題
作為中國夢的實質,其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為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提供了現(xiàn)實依據(jù)與理論支持?!爸袊鴫簟睂崿F(xiàn)的主要力量就是大學生,因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增強學生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加強學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實現(xiàn)學生的成長成才。由于學生在參與度、社會責任感和政治意識等方面還存在不足,因此高校需要幫助和引導學生準確把握“中國夢”的精神,正確認識現(xiàn)實問題與社會矛盾,使其能夠科學利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來分析問題,強化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二)在社會實踐活動與校園文化中融入中國夢
社會實踐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而校園文化則具有較強的育人功能,將中國夢融入在兩者中,可以增強社會實踐的實效性、實踐性與社會性,促進校園文化活動時代性、教育性和思想性的提高。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融入中國夢,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對其進行精心組織與設計,保證主體的突出以及方式的多樣性。首先在形式上,可充分利用不同的教育載體,如文化活動、主題實踐、主題演講、征文比賽、主題班會等,保證主題的豐富性與鮮明性,并對活動方案進行合理設計,加強其正面引導,創(chuàng)設積極向上的氛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其次在主題上,需要緊密結合“我的夢與中國夢”,有效結合學生個人的成才夢想與中化民族的偉大復興,保證主題的適用性。
(三)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課程的作用
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徑就是思想政治理論課,在課程教學中融入中國夢,能夠豐富課程內容,強化課程的感染力、吸引力和時代性,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科學性、規(guī)范化與常態(tài)化。當然在實際融入過程中,需要結合課程的特點和內容進行滲透,做到重點突出,如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講解中側重于理想信念與中國夢的教育講解;《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中,重點講解“我的夢”與“中國夢”;《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中,則對“中國夢”的實踐要求、精神實質、內涵與意義等加以突出。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國夢,需要科學把握中國夢的實質,將其有效融入在社會實踐活動與校園文化中,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課程的作用。這樣才能使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中國夢的精髓和內涵,明確使命意識與社會責任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有效增強“中國夢”踐行的實際效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促進高校教育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建利,華玉武.“中國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與路徑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07:37-39.
[2]許韶平.“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思考[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4,06:24-27.
作者:張力 單位:南京郵電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