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立足四活數(shù)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教材處理活起來
在教材的處理上,教師要使課本上的知識活起來,也就是將課本上枯燥的知識賦予新的生命,使知識的學習更加靈活多變.特別是在學習抽象的概念時,光憑借老師的講解,往往有很多學生難以理解,課堂氣氛變得沉悶.曾經(jīng)在和學生的聊天中,有學生向我訴苦,說老師講概念時,好難理解,上課聽著很無聊,學習效果也不好.那我們能否給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賦予活力,有活力學習才有動力,有動力才能產(chǎn)生效應,那學習效果自然就好起來了.如何賦予活力呢?首先我們應對教材進行充分理解,把握重難點;其次要使抽象知識轉(zhuǎn)為形象知識,便于學生的理解.例如:在學習《圖形的旋轉(zhuǎn)》這一課時,我們知道這一課主要是講旋轉(zhuǎn)的概念和旋轉(zhuǎn)的性質(zhì),比較枯燥不易理解.教師從生活中的旋轉(zhuǎn)現(xiàn)象入手,讓學生感悟旋轉(zhuǎn)的特征,再利用課件制作旋轉(zhuǎn)動畫,在演示過程中由學生歸納出性質(zhì),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得新知,同時還培養(yǎng)他們動手能力和觀察、分析、猜想、總結(jié)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二、教師引導活起來
在新課程中,給我們教師提了更高的要求,知識面一定要廣,課堂靈活控制,做到動中有靜、亂中有序、張中有馳.當學生提出問題是,教師應當認真傾聽,待學生問題提完后,與學生一起對問題進行歸納,找出問題核心,以此組織課堂教學并隨之解決其它問題,課堂教學的重心放在對問題的深入研究和思考.首先要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針對不同意見和問題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抓住學生發(fā)言中的問題,及時給以點評和反饋.當教師提出問題時,讓學生探索自己尋找答案.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長處各自的短處.在學習中,應讓其積極主動參與到小組的討論中,一定要使所有的學生互動起來,人人參與,鼓勵其大膽發(fā)言,特別是后進生,給他們更多的鼓勵,樹立信心,激活他們各自潛在的智慧,在共同探究中相互學習,在合作中求得互動,在互動中進行互學,在互學中達到互補相互啟發(fā).以你的優(yōu)點彌補我的不足、以你的正確糾正我的錯誤,使緊張又枯燥的課堂,變成知識海洋幸福樂園.例如:我聽過一個特級教師的課堂,那是一堂復習課,他開口的第一句話不是說今天我們來復習……,而是反問你們想問我什么,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學生提出問題再通過教師的引導以打太極的方式又丟給學生解決,讓學生對學習充滿了興趣,感悟到成功的喜悅,更加熱愛數(shù)學.
三、學生思維活起來
數(shù)學課程是為每一個學生所設的,但是學生在發(fā)展上存在差異,在教學過中如何激活不同層次學生的思維,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能運用激勵性言語來評價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增進他們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我們發(fā)現(xiàn)小學生上課很喜歡舉手回答問題,不管對與錯,但他們有敢于表現(xiàn)的勇氣,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的變化,他們越來越缺乏回答問題的勇氣,害怕回答錯.不管回答的是否合理,但敢于回答就是好的開始,所以我們教師可以適當?shù)亩喙膭?、贊揚,自信多了,想法多了,思維也活躍多了.給我一個機會,還你一份驚喜,我們要對學生充滿信心.一個人的思維是有局限性的,我們教師可以適當引導他們進行組隊,眾人拾柴火焰高,發(fā)揮他們每個人的智慧,去開啟學習的大門的鑰匙.例如:在學習《展開與折疊》時,教師先示范怎樣剪,給他們啟發(fā),使他們思維活躍起來,然后放手讓他們自己去研究,小組討論,尋找規(guī)律,“我想……”“我認為……”“我們組認為……”一個個充滿智慧的想法讓我們做教師的也感到有意外的收獲,課堂里的笑聲多了,話語多了,氣氛也活躍多了……
四、師生關系活起來
教師的主體地位發(fā)生改變,教師只是個引導者,而學生才是真正的主體,學生需要什么,由他們來給出疑問,教師給予適當?shù)囊龑Ш笤侔褑栴}還給他們自己解決,最后對他們的回答做出點評.這就要求教師要從教室空間支配者的權(quán)威地位,向數(shù)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轉(zhuǎn)換,建立新型的朋友式的師生關系.在課堂中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尊重、平等、和諧的氛圍中進而形成積極的、豐富的人生態(tài)度和情感的體驗,以便更好地學習.因此,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例如:在講《確定還是不確定》時,我就和學生一起參與游戲,把課堂提問權(quán)力還給學生,讓他們想出游戲和他們一起在游戲中互動,在游戲中學到知識,在游戲中與學生培養(yǎng)感情,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課堂中只有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動態(tài)的信息交流,才能實現(xiàn)師生相互溝通、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從而達到共識、共進、共事,而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這種氣氛中得以培養(yǎng).
作者:鄔吉利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