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學思想政治課精神文明教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思想政治課是對中學生系統(tǒng)進行公民品德教導和馬克思主義常識教導的必修課程,是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的主要途徑,其教學內容和目標任務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本質要求是完全一致的。探討中學思想政治課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造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僅是加強和改善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重大課題,而且對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造也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造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重大課題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造是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征,是現(xiàn)代化建造的重要目標和重要保證,是鄧小平同志建造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80年代初鄧小平同志就提出:“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們的各民族人民都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人民?!贝撕?,又多次重申這一思想。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決議》明確了精神文明建造的戰(zhàn)略地位,指出其根本任務是適應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造的需要,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個中華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十四屆六中全會《決議》,又一次重申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包括科學文化建造和思想道德建造,培育“四有”新人,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造的根本任務和目標。
當前,在對外開放和經濟體制轉軌的過程中,由于資產階級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蝕以及對市場經濟片面的理解和認識,致使部分人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發(fā)生了懷疑和動搖,一些領域道德失范,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滋長蔓延,封建迷信活動和黃賭毒等丑惡現(xiàn)象沉渣泛起,甚至出現(xiàn)了一些有損國格、人格的丑惡現(xiàn)象。這些問題對正在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中的中學生產生了嚴峻的不良后果。因此,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造,保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yōu)秀的作品鼓舞人”,引導人們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的理想和信念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二、加強青少年的精神文明建造是培養(yǎng)跨世紀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
中學階段正是青少年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在此階段進行必要的馬克思主義常識教導對他們的成長起著相稱重要的作用,對中國的未來也具有非凡重要意義。未來世紀我國經濟能否有一個大的發(fā)展,精神文明能否登上一個新的臺階,要害取決于我國是否能積蓄起巨大的潛能來保持快速發(fā)展,而這個潛能就是具有堅定的政治方向、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的人才?,F(xiàn)在的中學生是我國未來世紀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力軍。因此,積蓄潛能的過程就是對中學生的培育過程,能否把他們培養(yǎng)成“四有”新人,關系著祖國的前途和命運。八十年代末鄧小平同志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誤是教導,主要是思想政治教導削弱了,一手比較硬,一手比較軟?!蔽覀儽仨毼∵@一深刻的歷史教訓,既要保持兩個文明一起抓,又要切實加強思想政治教導工作,尤其是要從加強青少年的精神文明建造入手做好奠基性工作,把青少年培養(yǎng)成為政治堅定,品德優(yōu)良,技術過硬的合格接班人。
中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之中,他們熱情奔放、精力充沛、善于思索、求知欲強,只要進行正確的引導一定會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但是正因為年輕、好奇,對有些事物還缺乏科學的鑒別和分析能力,一些不良的影響會沖擊青年學生的意志和行動,導致形成一些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不相吻合的言行。目前,在一部分中學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厭學。表現(xiàn)為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目的不明確,學習缺乏動力和壓力,不思進取,厭學情緒嚴峻,缺乏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二是價值觀念以自我為中央,不愿受社會集體的束縛,個人主義泛濫;三是貪圖享樂,金錢至上,拜金主義嚴峻;四是急功近利,實用主義。這些都從反面說明了加強青少年學生的精神文明建造顯得十分迫切和尤為重要。
三、中學政治課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造中處于基礎性地位
中學思想政治課是中學德育工作的主渠道,這是由它傳授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知識和進行公民品德教導的雙重性質決定的。初中思想政治課在小學“五愛”為中央內容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國家觀念、道德觀念、法制觀念、社會發(fā)展、國情五個方面的教導,使學生具備良好的思想品質,樹立起社會責任感;高中思想政治課以建造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中央內容,簡明扼要地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有關政治、經濟、哲學的基本理論觀點教導,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確立為建造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奮斗的政治方向。中學思想政治課的內容和目標決定了它與精神文明建造的實質是一致的,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造的重要途徑和有機組成部分。從長遠的角度看,它在精神文明建造中占據(jù)基礎性的地位,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作用:
1培養(yǎng)作用:中學思想政治課的重要任務就是要將學生培養(yǎng)成“四有”新人,學校培養(yǎng)出的大批具有高度覺悟的人才既是發(fā)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主力軍,同時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造的主力軍。
2導向作用:中學階段是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階段,中學政治課的重要任務就是要通過對一系列政治課程的學習,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學習知識和陶冶情操的關系,把個人成才同國家前途、社會需要有機結合起來,形成科學的世界觀、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保證作用:只有加強中學思想政治課才能使中學生把握科學文化知識,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和堅定的政治方向。因此,中學思想政治課是用科學的思想武裝人,以崇高的精神塑造人的重要保證。
4促進作用:一方面可以加強學生學習的目的性,提高主動性,促進他們把握更多的知識為社會主義建造服務;另一方面對于整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造也具有積極地促進作用。
四、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必須圍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造這一中央環(huán)節(jié)來進行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建造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課題,做為其重要組成部分和有效途徑的中學思想政治課必須緊緊圍繞這個中央來進行,必須立足現(xiàn)實,著眼未來,同自己的實際緊密結合,著重做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1旗幟鮮明講政治。中學思想政治課是一門直接關系到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才,培養(yǎng)為哪個階級服務的人才的具有鮮明階級性的重要課程。思想政治課教學就是要堅定不移地保持社會主義方向,保持四項基本原則,保持黨的基本路線,保持黨的教導目標,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嘗觀點和方法去教導人、塑造人,要理直氣壯地果斷反對“政治無用、理論過時”“只見王寶森,不見孔繁森”等消極論調和錯誤言論。
2中學生的精神文明建造必須密切聯(lián)系學生實際,要具有針對性。要通過馬克思主義的基礎理論教導和社會發(fā)展史、法律常識、中國近現(xiàn)代史等教導,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形成科學的世界觀、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保持正面教導,正確引導的原則。思想政治課不能變成脫離實際的空洞說教,必須密切聯(lián)系社會實際,對各種社會熱門話題必須保持正面教導,正確引導的原則。非凡是一些比較棘手,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易于引起學生思想反差,產生疑惑的與教材理論知識相碰撞的社會熱門話題,既不能回避,又不能過多地渲染,以免把學生引向歧途。
4中學思想政治課要充分發(fā)揮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作用。當前要全面貫徹國家教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工作的意見》精神,認真研究青少年思想工作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切實加強思想政治教導工作和隊伍建造,齊抓共管,密切配合,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課主渠道作用。
5在改革中加強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同志曾經指出:“要針對改革和建造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加強和改進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政治課教導?!边@為思想政治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即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教學改革必須針對我們改革和建造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必須緊緊圍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造這個主題有的放矢,在改革中加強,在改革中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