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小學三年級教研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小學;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微課案例
在科技日益發(fā)展的浪潮中,信息技術逐漸影響著社會大眾的生活、工作。在進入信息時代后,如何高效處理一系列數(shù)據(jù)、信息已成為亟須解決的重大課題。為此,在新課標背景下,小學信息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日漸顯現(xiàn),需要充分發(fā)揮微課的作用,構建高效課堂,提高小學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效率與質量,確保一系列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一、微課概述
微課屬于精短視頻,是指教師圍繞教學重點、難點、疑點,以視頻的核心形式準確記錄某一知識點,詳細講解全過程。通常情況下,視頻播放時間在5~10分鐘。也就是說時間短是微課的顯著特征,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認知特征等,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同時,微課內容單一,教師以某一知識點、技能目標等為基點進行詳細的講解,學生可以反復觀看這些視頻,準確理解新的知識點,完善已有的知識結構體系。微課資源容量并不大,師生可以不受時空限制,隨時隨地觀看,甚至可以下載觀看,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其逐漸對信息技術課程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此外,在微課作用下,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得以優(yōu)化,能進一步延伸、補充課堂教學,確保教學任務的高質量完成。
二、小學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課應用實踐
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愛玩、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他們的好奇心、探索欲極強,對信息技術課程充滿了好奇。該課程具有較強的操作性,教師不能一味地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否則將會使他們產(chǎn)生厭學情緒,導致課堂教學活動無法順利開展。在小學三年級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圍繞章節(jié)內容,全方位分析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征等,科學設計、制作并使用微課。以“認識鍵盤”為例,學生可以根據(jù)微課所提供的步驟自行操作,完成教師在微課中設置的作業(yè)。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只需要扮演好協(xié)作者、引導者等角色,根據(jù)學生掌握的情況,重點講解教學重點、難點,適當點撥學生,有效解決學生心中的疑問,準確把握新的知識點,使其能夠在一種“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學習理論知識,確保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此外,在微課作用下,教師得以解放,而學生也置身在一種自主學習的氛圍中,有利于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更好地踐行素質教育提出的客觀要求。
2.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平臺,提供個性化學習手段
微課是一種針對性特別強的教學資源,教師要圍繞信息技術課程特征,優(yōu)化利用微課優(yōu)勢,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研究的重要平臺,充分顯現(xiàn)學生在整個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把課堂還給學生,提高他們自主學習能力。以“文件與文件夾操作”為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打開資料包中的微課自主學習相關知識———都是一些關于“文件與文件夾操作”的方法。學生需要一一觀看這些視頻,還要親自進行操作,如果存在問題,需要再次觀看對應的視頻,重新操作,直到準確掌握新知識點為止,完成學習單上的任務。這樣可以增加師生、生生的互動,促使班級中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進步,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做好鋪墊。對于發(fā)放任務單形式來說,體現(xiàn)了任務驅動理念,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其全身心投入到探究學習中。需要注意的是:在設置任務的時候,教師要堅持“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的原則,設置的任務要有坡度,要符合班級中不同層次學生的認知特點,促使他們都能提高,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逐漸對信息技術課程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此外,還要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手段。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況,優(yōu)化利用多項功能,比如,快進、暫停,觀看相關的視頻片段,自主操作,自主學習,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以“初識‘畫圖’軟件”為例,在學習相關章節(jié)內容后,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掌握情況,邊看邊畫,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偠灾?,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微課的應用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提高他們自主學習能力方面。在微課作用下,教師要全方位分析小學三年級學生各方面特點,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優(yōu)化課堂教學形式,不斷拓展學生學習空間,提高他們自主學習能力,把所學的理論知識靈活應用到實踐中,提高他們的實踐操作技能,以此促進他們德、智、體等全面發(fā)展,為進入更高階段的學習做好鋪墊。
作者:姜輝 單位:吉林省長春市德惠市同太鄉(xiāng)和平中心小學
參考文獻:
【關鍵詞】三年級英語 表演教學法
一、運用表演教學法的依據(jù)
1.三年級學生的特點。三年級的學生剛開始就接觸英語,本身他們比較有興趣,但也要找到一種保持這種心態(tài)的方法。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活動、愛表現(xiàn)、善模仿等特點。他們喜歡新鮮事物,喜歡形象生動的東西,對陌生語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們對外語的興趣。他們喜歡引起別人的注意,重視老師的表揚,不怕犯錯,很少有羞怯感。他們的身體各部分器官還在發(fā)育,尚未定形,發(fā)音器官較成人的靈活,因此模仿外語的語音語調遠比成年人容易。他們的記憶力好,形象思維好,但缺乏理性思維,邏輯思維能力不強。他們愛玩、愛唱、愛游戲、愛活動,也樂于表現(xiàn)自己。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學習外語具有許多成人甚至中學生所不具備的優(yōu)越性,例如模仿力、記憶力、可塑性強等。這一切都是小學生學習語言的優(yōu)點,也為我們運用表演教學法提供了優(yōu)厚的條件。
2.小學英語教材的特點。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是外研社出版三年級起點的英語教材,書中指出:“建議鼓勵您的孩子多運用英語,而不是要求孩子去學習孤零零的語法和單詞。您可以要求您的孩子多用英語講故事(包括學習課文、講述課文故事)、說英語歌謠――用英語做游戲。這是科學有效地學習英語的方法,也是國家《英語課程標準》的目標要求。――建議您多要求孩子運用多學的英語單詞、結構拉力說話,而不是要求孩子識別認讀教材中單個的單詞或鼓勵的語法知識?!倍胰昙壍慕滩膬热莺薢oo, Playground, Food, Time, Festivals等生活基本話題,學生更容易表演。
二、表演的作用
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求知的先導。正如孔子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币虼嗽诮虒W過程中教師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顯得特別重要了。課堂表演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它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激發(fā)了學生內在的表演欲望和潛能。尤其是三年級的學生,特別喜歡表演,那么,我們就滿足他們的需求,讓他們在角色表演中體驗語言,運用語言,并獲得一種學習的成功感。例如教授三年級第二冊Module3 Unit 1 I like football時,讓學生聽錄音模仿盼盼奇特的聲音,最后全班同學起立,一邊做運動一邊讀課文,學生們做著動作,臉上洋溢著笑容,熱情高漲,大部分學生能當堂背下課文。
2.提高學生語言能力。在表演中使用英語,能夠培養(yǎng)學生語感,使其對英語有深切的體會。英語的語感對英語教學和英語的運用起著重要作用。英語語感是人們對英語語言的感覺,它包括人們對英語的語音、語意、語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語感來自于語言實踐,又指導著語言實踐。要學好英語,就應該具備良好的語感。通過表演學習英語,我認為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了英語的用途和意義,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觀點。另外,表演也是提高學生口語能力的重要途徑,英語課不是單純的知識課,而是語言實踐課。學生在表演中,要純熟地運用語言,就必須脫離課本,要把書本上的死知識變成活的語言。在表演中,每一個學生都承擔著角色,不同的角色為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提供了動機和機會。
3.培養(yǎng)學生性格,增進學生情感。個性與學習語言有著密切的關系,個性活潑,自信心強的學生往往學得快、學得好;而性格內向、自卑的學生學習語言總有點困難。表演需要孩子耳、口、手、腳參與,甚至穿插跳、唱、說等多樣形式,非常符合兒童愛玩好動的心理,它所營造出來的輕松愉快的氣氛會減輕學生的緊張情緒,而且因為有了小伙伴們的合作表演也會減少學生的孤立感,使一部分性格內向、膽小、自卑的學生得到了鍛煉。
英語教學的過程,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尊重、互動合作、學習交流的雙邊活動。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極大地影響著教學過程。教學雙方都熱情投入,主動參與,那么師生雙方情感交流融洽,課堂氣氛便輕松、和諧,教者得心應手,學者心情愉快。反之,即使教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也可能無動于衷。可以這樣說,情感是求知的載體,沒有情感也就沒有求知的熱情。角色表演就為師生們在課堂活動中提供了情感交流的機會,在合作表演中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加了彼此的了解,加深了彼此的情感。
三、表演的方式
表演有很多種類,重點說以下幾種:
1.模仿表演。三年級的學生喜歡模仿,而且模仿也是學習英語的一個有效手段。我們可以讓學生模仿課本錄音,練習語音語調,尤其三年級的的錄音十分有趣。另外我們課本上有大量的圖片,可以讓學生再結合圖片進行模仿。例如三年級第二冊Module 4 Food Unit 1 Do you like meat? 讓學生圍坐在一起,桌子上擺放各種食物,還有刀叉,告訴學生刀叉的用法,這樣模仿學習,形象生動。學生也能理解到東西飲食文化差異。
2.情景表演。根據(jù)所學內容,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場景。教師要提前考慮周全,做好準備。例如學完三年級第二冊Module2 Unit 1 They are monkeys.后,教師指定某位學生是老虎,某位學生是大象,某些學生是猴子,某些學生是獅子,他們要表演動物的聲音或動作。讓一位學生扮演Mr. Li,其他學生扮演學生,他們一起來動物園游玩。這樣教師就在教室里創(chuàng)設了一個動物園的場景。學生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一邊游玩一邊用英語交流。
3.自創(chuàng)表演。這是比較高一級的表演,是對所學知識的再復習,再綜合,再利用,再生成。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一定困難。這樣的表演,教師可以提前布置表演的主題是什么,學生們可以利用什么,或者給出更具體的例子,一定要給學生說明白。例如三年級第二冊Module6 Unit 1 What do you do at the weekend? 可以讓學生自帶道具,自由結合,課前準備充分,可上表演。這樣的表演,可以達到復習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學生會深刻記憶。
表演法好處多多,但我們要學會怎樣利用,才能益與教學。
四、運用表演教學法要注意
1.注意目標明確。英語教科書,圍繞特定交際目標而安排了豐富的英語內容。這是進行英語表演的良好題材。在表演之前,準備好需要的簡單道具,學生在教師的啟發(fā)引導之下,事先明確目標任務,突破難點,最好羅列呈現(xiàn)在學生之前,然后師生一道,充分發(fā)揮想像力,想像特定語境中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表情,思想感情。然后把它們盡可能地展現(xiàn)出來。通過英語表演,不但練習了目標語言任務,提高了學生英語交際能力,而且發(fā)展了學生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使他們受到了思想感染。
2.注意聯(lián)系生活。表演中,教師要求學生既不失要求,又不拘一式,表演內容力求切近生活實際,最好多聯(lián)系學生生活中最喜聞樂見的內容和最切近學生學生生活實際的話題表演教學,這不但使學生感到英語就在他們身邊而且讓學生感到學有所用,增加他們的學習成功感。對于表演中出現(xiàn)的如an apple, some bananas――等,盡可能地找一些實物帶到表演中來。對于一些中國孩子,特別是中國農(nóng)村孩子不太容易接觸到的東西,如 hot dog, hamburger , pizza, coffee, pepper等,教師最好幫助找一些實物或網(wǎng)上找一些圖形資料,叫學生了解熟知,讓食物和外語建立直接聯(lián)系,讓學生的表演切近生活。表演時,亦可多設立切近學生生活的問題,如:“What would you like for breakfast ?” “I’d like some noodles.” / “I like two eggs .”
3.注意及時評價。每次“表演”完畢,不能簡單結束,更不能不了了之,師生一起應該及時認真總結評價。要注意以鼓勵性為原則,挖掘和發(fā)揚學生在“表演”中的閃光點,及時給予掌聲和表揚。面對學生“表演”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指出并糾正。對“表演”中常見的“掛臺”現(xiàn)象,一定要發(fā)動其他學生的幫助和提示,使“表演者”完成“表演”,帶著成功的喜悅和收獲走下臺。這有助于學生保持“表演”興趣,增進“表演”信心。但要注意,“評價”環(huán)節(jié)不能發(fā)生在“表演”進行中,不應隨意打斷學生的“表演”去點這說那而破壞“表演”的完整性和思路,應該耐心待學生完成“表演”之后去作認真評價,總結成敗。
經(jīng)過以上的論述,表演教學法是易操作,且出效果的一種教學法。尤其在三年級教學中,更能提高學習興趣,為學生營造英語學習氛圍,讓他們明白英語在實際生活中的用途,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注意總結,反思。我們教師可以學習下如何表演,讓課堂變的更加有趣。相信經(jīng)過努力研究,反復實踐,表演教學法會給我們小學課堂帶來更多經(jīng)常。
參考文獻:
[1]劉道義.小學英語教學特點與小學英語課面臨的挑戰(zhàn)[M].人民教育出版社.
[2]英語周報[J].小學教師版總第30期.
[3]角色扮演――課堂英語教學的主要口語活動[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1.3.
小朋友,帶上你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一起來做個自我檢測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想一想,填一填。
(共8題;共17分)
1.
(8分)游泳池長50米,要游1千米,需要游_______個來回。
2.
(2分)
把16個草莓平均分給3人,每人分_______個,還剩_______個。
_______
3.
(1分)填空
有_______個三角形,有_______個平行四邊形.
4.
(1分)一條船最多坐5人,
那么16人過河,至少需要_______條船。
5.
(1分)想一想,填一填。
對邊平行且相等的_______叫做平行四邊形。
6.
(1分)看圖計算周長。
圖1_______分米、圖2_______分米、圖3_______厘米。
7.
(1分)寫出含有字母的式子.
一個長方形的長是acm,寬是bcm,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_______cm.
8.
(2分)一張長方形紙,長15厘米,寬10厘米。從這張紙上剪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周長是_______厘米,面積是_______平方厘米。
二、畫一畫。
(共4分)
(共1題;共4分)
9.
(4分)請在方格圖中畫出周長為18厘米的長方形和周長是16厘米的正方形。每個小方格的邊長為1厘米。
三、判斷下面各題
(共8題;共8分)
10.
(1分)
11.
(1分)÷9=3……,余數(shù)最大是4。(
)
12.
(1分)一個長方形的長和寬的和就是它的周長。
13.
(1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14.
(1分)10千克鐵比10千克棉花重。(
)
15.
(1分)一袋大米重45噸。(
)
16.
(1分)判斷
平行四邊形鄰邊相等。
17.
(1分)被減數(shù)是420,減數(shù)減少80,差也減少80。
四、選一選。
(共7題;共14分)
18.
(2分)下列正確的是(
)
A
.
1分=100秒
B
.
90秒<1分
C
.
1時=60分
19.
(2分)用天平稱一枝粉筆的質量的單位是(
)
A
.
千克
B
.
克
C
.
厘米
20.
(2分)128×7的積是(
)位數(shù)。
A
.
五
B
.
四
C
.
三
21.
(2分)這個旗子的邊分別是12cm、12cm、8cm、8cm,它的周長是(
)cm。
A
.
40
B
.
32
C
.
48
D
.
28
22.
(2分)一個三位數(shù),三個數(shù)字的和是11,這個數(shù)是(
)。
A
.
561
B
.
544
C
.
155
23.
(2分)圖中,甲、乙兩部分的周長比較,甲的周長(
)乙的周長.
A
.
大于
B
.
等于
C
.
小于
24.
(2分)一個數(shù)被8除,商是36,余數(shù)是6,這個數(shù)是(
)。
A
.
254
B
.
288
C
.
294
五、算一算。
(共2題;共20分)
25.
(8分)看圖填數(shù)。
26.
(12分)用豎式計算
(1)68×304=
(2)793×48=
(3)434×57=
(4)65×670=
六、解決問題。
(30分)
(共6題;共33分)
27.
(5分)小飛今年6歲,爺爺今年78歲,再過兩年,爺爺?shù)臍q數(shù)是小飛的多少倍?
28.
(5分)用兩個長最4厘米,寬是2厘米的長方形分別拼成一個正方形和一個長方形(如圖),它們的周長分別是多少厘米?
(1)
(2)
29.
(5分)明明家有一塊正方形桌布(如圖所示),要在它的四周繡上花邊,花邊的長是多少?
30.
(5分)一塊長方形菜地的長是8米,長是寬的2倍,這塊菜地的周長是多少米?
31.
(4分)麗麗去買衣服,一條裙子64元,一雙襪子比一條裙子少56元,裙子的單價是襪子的幾倍?
32.
(9分)四(1)班趙老師帶著51名同學一起去劃船,大船每條可以坐8人,每條租金是15元。小船每條可以坐6人,每條租金是12元。怎樣租船最省錢?最少需要租金多少元?
參考答案
一、想一想,填一填。
(共8題;共17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二、畫一畫。
(共4分)
(共1題;共4分)
9-1、
三、判斷下面各題
(共8題;共8分)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四、選一選。
(共7題;共14分)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五、算一算。
(共2題;共20分)
25-1、
26-1、
26-2、
26-3、
26-4、
六、解決問題。
(30分)
(共6題;共33分)
27-1、
28-1、
28-2、
29-1、
30-1、
一、感受寫景散文的文體美
寫景散文是以描繪景物為主的散文。這類文章多是在描繪景物的同時抒發(fā)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間的變換順序,運用移步換景的方法,把觀察的變化作為全文的脈絡,著力點在于準確表達感彩的語言運用上。多是借助具象,寫景狀物來抒發(fā)主觀情感。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將所要抒發(fā)的情感具象化,運用比興、象征、擬人等手法,或寫景,情景交融,或托物詠志,有所寄托,以達到抒情的目的。大致可分為借景抒情、因物抒情和以事抒情三類。
二、制定寫景散文閱讀的教學目標
閱讀教學是干什么的,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清楚。我覺得閱讀教學就是憑借文本的語言著重培養(yǎng)學生感受、理解、積累、運用語言的能力。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從而在學習語文的過程當中學習做人。語文是學習語言的課程,閱讀是學習語言的基本途徑。
三、凸顯寫景散文的教學重點
有人認為,寫景散文教學就是情感教學、語感教學和美感教學的三者統(tǒng)一。寫景散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在讓學生從文本本身的抽象文字中,讀出具體的畫面感和旋律感,從具體的語言文字中,得到語感的具體訓練,在情感上與文本中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從而達到自我教育自我升華的目的。寫景散文教學過程中,既要遵循語文教學的一般規(guī)律,又要把握住寫景散文本身所具有的特點,抓住寫景散文教學的側重點。以人教版第六冊《珍珠泉》為例,談談在中年級寫景散文閱讀教學品味寫景散文的多種美的實踐。
1. 享受寫景散文的意境之美
德國大文學家歌德曾說過:“經(jīng)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只眼睛看到紙的背后。”寫景散文閱讀教學不能只滿足于一般的感受,滿足于對有限感性對象的知覺性理解,而要有透視力,能夠深入探究,切入文章營構的深層領域,調動一切心理機能去識別和體味,從而領會寫景散文的意境?!墩渲槿方虒W片斷:
原文片段1:這是一潭深綠的泉水。周圍鑲嵌著不大整齊的石頭,石頭上長著一層黑里透綠的青苔。你要是踩上去,準會滑倒。那綠得沒有一點兒雜色的蕨草,那悄悄地開放著的花朵,給珍珠泉編了個樸素的花環(huán)。
教學片段1:教師范讀此段文字
師:聽我的朗讀,你聽出什么了,又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泉水周圍有很多景物,比如青苔、蕨草。
生1:泉水周圍很素雅,綠色特別多。我仿佛看到了綠色的青苔,綠色的雜草,周圍到處都是綠色。
生3:泉水周圍太美太美了!像個美麗而樸素的花環(huán),圍繞在珍珠泉邊。
師:同學們,她是否說出了你朗讀時的心里話?請大家都來體會著讀讀,一邊讀一邊想象描繪的美景。
從以上教學片段不難看出:學生已經(jīng)完全進入到作者所描繪的意境之中了,靜謐中美麗素雅的花環(huán)似乎在舞蹈,小讀者與作者和自然和諧地交融為一體,物我兩忘,情神合一。
2.享受寫景散文的自然之美
縱觀小學教材的寫景散文,我們會特別感到親切和溫暖,因為寫景散文大都是和故鄉(xiāng)、田野、小溪、山川等場景分不開的。學生們也十分偏愛這些描寫山鄉(xiāng)自然的寫景散文,因為它們往往能夠一下子打動許多讀者心中最柔軟的地方?!白钣腥さ?,當然是那晶亮的、飽滿的、一嘟嚕一嘟嚕從潭底冒出來的水泡了!”多么簡潔和樸素的文字,又那么有味道。
3.享受寫景散文的語言之美
寫景散文閱讀教學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重點也應該是抓語言。我們要指導學生讀出情、讀出味、讀出效、習得法,要在發(fā)展語言的同時發(fā)展思維。
教學片段:
【有時候,透過密密的樹葉,太陽篩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頭上。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銀色的光斑交錯著;水泡閃亮閃亮的,射出紅的光,黃的光,綠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一串彩色的珍珠啊!】
師:請兩名同學讀句子,【課件變色,提問:為什么老是分兩個同學讀呢?】
生:寫的是太陽光,水泡的光。
師:用了多少個“光”??!自己再來讀一讀。
師:仔細讀讀描寫太陽光的句子:有時候,透過密密的樹葉,太陽篩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頭上。
師:同樣的三個“照”字,字數(shù)一不一樣,也有順序,也有變化,讀讀比較,哪個更有節(jié)奏感?
學生朗讀體會
在寫景散文閱讀教學中,作品深層含義的生成,離不開學生對語言的的細心品味和深入開掘。像這樣的細節(jié),無論是對寫景散文作家的寫作,還是寫景散文讀者的閱讀,都是很好的啟示。要享受寫景散文的愛與美的熏陶,就不能忽略寫景散文里這樣的細節(jié),學生就是在這樣的語言揣摩與誦讀中,充分的感受到景物的特點,感受到美,享受著美,在不知不覺中培養(yǎng)起豐富的情感和審美情趣,提高了欣賞寫景散文的能力。
四、發(fā)揮寫景散文文體特長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歌唱與表演,引導學生感受和體驗民族音樂,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對美好生活的熱 愛,教育學生增進民族團結、弘揚民族精神。
二、過程與方法:通過聽、看、跳、說、奏、演等方法,達到讓學生感受并學會歌曲的目的。
三、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用輕巧、圓潤的聲音,活潑、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用優(yōu)美、舒展的肢體語言表現(xiàn)歌曲。能夠創(chuàng)編歌詞,贊美自己的學校或家鄉(xiāng)。
教材分析:
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選自人教版音樂教材第五冊第二單元聆聽曲目,本單元的主題為草原,通過聽、唱、舞、奏、創(chuàng)等大量音樂時間活動,讓學生深切感受內蒙古地區(qū)的民族風情。引導學生唱蒙古歌,愛大草原;欣賞蒙古歌,回歸大自然?!段沂遣菰∧撩瘛肥且皇滓詢让晒琶窀枰粽{為素材創(chuàng)作的兒童歌曲。歌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動的節(jié)奏,具有舞蹈性的律動感,表現(xiàn)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時的喜悅心情。歌曲為2/4拍,五聲羽調式,為擴充了的一段體結構。
學情分析:
學生對草原歌曲十分感興趣,學習積極性會很高。小學生模仿力強,通過教師的范唱、表演舞蹈,為歌曲伴奏的示范,相信會更大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對2/4拍的強弱規(guī)律掌握較好,在歌唱教學時鞏固加深印象。將思想品德教育潛移默化的融入到學生聽、看、跳、說、奏、演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深有感觸。
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興趣引入法、視覺圖象法、談話法、體驗法、音樂表演法等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用歌聲、舞姿表達自己的感受。
教學難點:
唱準并掌握附點音符節(jié)奏 ×· ×|×× ×|
注意休止符 ×0 ×0 |×× ×|
教學用具:電子琴、課件、
板書板畫設計:略
設計理念:為了讓學生得到生動活潑的發(fā)展,我遵循音樂教學的基本理念,精心組織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努力為學生享受音樂、表現(xiàn)音樂、創(chuàng)造音樂提供機會。我的基本策略是,多聽多欣賞,以“唱”為本,把“情”貫穿始終,尊重學生的獨特的情感與創(chuàng)造體驗,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同時將充分發(fā)揮評價的積極作用,努力使每個學生具有自信心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一起復習《草原就是我的家》同學們還記得,這首歌是哪個民族的歌曲?生答(蒙古族)
二、介紹蒙古族:(出示課件)
蒙古族時我國的一個少數(shù)民族,他們在大草原上過著游牧生活。你們誰去過大草原,誰知道大草原是什么樣的?今天老師就帶你們領略草原風光,感受草原美景,了解草原的風土人情。 1、
三、播放范唱;(多次)
四、學習歌曲:
1、教師范唱.誰能說一說這首歌與《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有什么不同?(出示幻燈片)
2、再次聆聽范唱;我是草原小牧民》用歡快的節(jié)奏形象的展示了性格自豪的小牧民手拿著揚鞭放牧時的喜悅心情,抒發(fā)了對家鄉(xiāng)的贊美之情?,F(xiàn)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用心感受一下吧。
3、用la模唱歌曲曲調。(教師介紹前倚音,讓學生了解它是裝飾音的一種。)
4、同學們與老師一同熟悉了曲調,現(xiàn)在我們試著把歌詞唱出來吧。指導:
(1) 草兒 青青,羊兒肥——輕輕的草兒跳起來了,肥壯的羊兒扭起來了。
(2)×· ×|×× ×|
啊 哈啊哈呵
5、 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現(xiàn)在大家都能完整的演唱歌曲了,那老師問問同學們,這首歌曲怎樣唱才會更好聽?(前面自豪贊美家鄉(xiāng),襯詞豪放,表現(xiàn)放牧時的喜悅心情,最后要天真活潑,自豪的表現(xiàn)草原兒童對家鄉(xiāng)和美好生活的贊美。)
6、 師生對唱:聽到小牧民唱得那么自豪,老師也想來當一回神氣的小牧民,讓我們來比一比,誰唱的更神氣。
五、教師指導學生為歌曲伴舞
1、唱得比老師還神氣,我可有點不服氣,我要邊跳舞邊唱歌,和你們比一比。
(教師隨著音樂跳舞,學生跟著老師跳蒙古族舞蹈)
2、誰能比老師跳的更美?(學生邊唱歌邊跳舞)
大草原的風景優(yōu)美,蒙古族的人民熱情好客,蒙古族的舞蹈多姿多彩,今天我們感受到了大草原帶給我們的美好享受。瞧,小馬來接我們了,讓我們騎上小馬,和大草原告別吧。
基本動作名稱
1.肩類:硬肩、雙肩、柔肩、雙繞肩、聳肩、笑肩、碎抖肩、甩肩。
2.臂、腕類:柔臂、屈臂、繞臂。提壓腕、繞腕、甩手、彈撥手。
3.步伐類:平步、迂回步、錯步、踮步、海青步,搖籃步,碎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