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兒童英語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許多小學將要開設(shè)英語課。家長們關(guān)心的是:怎樣才能使孩子學好英語?教師們關(guān)注的是:應該如何教小學生學習英語?要回答這些問題,首先要了解語言習得的基本理論,并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多年來,外語教學研究人員一直都在不斷探索這樣一個問題:人們是如何掌握語言的?語言習得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人們掌握語言的過程,總是能理解的比能表達的要多。換句話說,人們所能聽懂的,永遠比能說的要多;而所能讀懂的,又比所能寫的多。我們能欣賞小說和散文,但我們自己并不一定能寫的出來。另一方面我們讀的東西越多,我們的表達能力也會越強。正如唐代詩人杜甫說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睘槭裁次覀兠總€人都會講母語?為什么一個中國的小孩子到了說英語的國家很快就學會了英語?其實無非是他們有大量接觸語言的機會。所以我們說,學習語言,接觸語言的頻度比長度更重要。想一想我們自己的孩子在學習母語的時候,不到一歲就已經(jīng)能聽懂許多話了,到一歲多時,能逐漸斷斷續(xù)續(xù)地說出一點話,其原因就是,孩子有機會頻繁地接觸母語。所以,教學習兒童學習英語的時候,應盡可能地讓他們多接觸英語,而不必一開始就要求他們表達,或者非常正確的表達。這里說的“盡可能多的接觸”,包括聽、說、讀、寫等各方面。要想讓兒童盡快地學會英語,就要盡可能多地讓他們接觸英語。無論是小學三年級開始也好,還是更早或更晚一些,關(guān)鍵是接觸語言的頻度。但是學習外語和學習母語畢竟不同。在學習外語的時候,不一定非先在口頭上說的很流利,才能接觸文字。語言習得的研究證明,學習第二語言的兒童在能說的很好之前,就可以讀得懂書面的語言。但是有一個前提,就是他們讀的東西一定要與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有關(guān),而且越是與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接近,就越容易懂。所以讓學生盡可能多的接觸語言時不應該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語言的難易程度。心理語言學家提出一個說法是“可理解的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也就是說,只要學生能了解的,就可以讓他們聽,讓他們讀。而且,還可以只要求學生理解,而不必立刻要求他們用說和寫的方式來表達。因為人們發(fā)現(xiàn),只要學生理解了聽到和讀到的東西,即使暫時不說不寫,也是掌握語言的過程。國際上有一種比較流行的教學方法,叫“全部動作反映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就是讓學生邊聽邊做各種動作。只要學生理解教師的指令,并做出相應的反應,比如教師說摸鼻子,學生可以照教師的指令做,實際上也是在掌握語言。這種方法對兒童和初學者非常有效。
有些人認為學習外語要越少越好,要“少而精”,而且凡是書上有的就都要詳細的講,一定要學生全部掌握。其實外語學習完全可以“泛而雜”。如果人們能夠了解到在掌握語言的過程中總是理解的高于表達的,而且理解也是在掌握語言,這樣就會放心地讓孩子多見一些語言材料,無論是聽的還是讀的,而不必急于要求表達。在生活當中,尤其是大中城市中,每天都會接觸到許多英語,比如。文具、衣服、道路標志、電器等上面,就有許多英語。如果我們能利用這些,學生們就可能輕輕松松地學到許多英語。
不過,完全依靠“可理解的輸入”還是不夠的,還需要模仿還需要有表達的練習,五、六十年代,對外語教學影響最大的是行為主義的觀點。這種觀點認為人們掌握語言主要靠模仿。許多人相信,語言的掌握就是一個習慣形成的過程,這種觀點一直到現(xiàn)在都影響著外語教學的方法。比如有些教師在課堂上只組織學生進行大量的機械性語言練習,或者只是要求學生反復背誦句型結(jié)構(gòu)。學習語言的確需要模仿。關(guān)鍵的問題是如何模仿和模仿什么。語言習得的研究證明,如果只是機械地模仿,只注意語言的形式,并不能保證學習者能在生活中真正的使用語言。比如只是要求學生注意語音、語調(diào)的準確,只要求死亡硬背句型結(jié)構(gòu),而沒有使學生真正了解這些句型結(jié)構(gòu)所表達的含義,學生并不能在課外使用。模仿最好是模擬生活中的真實情景,注意語言結(jié)構(gòu)所表達的內(nèi)容,這種模仿才是有效的。換句話說,語言的活動最好和做某些事情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身臨其境去使用所要模仿的語言。尤其是在結(jié)對練習、小組練習的時候,讓他們根據(jù)實際的情況使用所學習的語言,學生才能把聲音和語言的意義結(jié)合起來。比如在學習顏色的時候,如果讓孩子們一邊聽顏色的詞,一邊讓他們把書上的一幅圖畫按老師說的顏色畫出來,他們對于顏色的記憶就比單純口頭說要好。另外,如果我們在學習食品時,讓孩子在小組中說出他們喜歡吃的食物,并且讓其他同學把大家說的記錄下來,他們就會注意其他同學所表達的內(nèi)容,這時他們記憶的最好。所以外語教學的研究人員還提出,不僅要有“可理解的輸入”,還要有“可理解的輸出(Comprehensible output)”。
1.1方法采用自編的《家庭干預方案》,包括促進親子互相了解、促進親子溝通及改善親子關(guān)系3個板塊。干預期限為3個月,一共進行3次家庭干預。每次活動主題均經(jīng)過集體研究和討論擬定,第1個月主要實施內(nèi)容是通過讓各位留守兒童和家長見面,增加相處的時間,互相交流、了解,比如親子游戲、討論分享,提高父子(母子)之間的溝通熱情。第2個月主要內(nèi)容是提高親子的溝通技巧和技術(shù)訓練,通過溝通游戲、非語言溝通技巧訓練讓家長及子女學習人際溝通中的一些非語言技巧,如肢體語言的應用、傾聽、關(guān)注及眼神交流,以促進相互間的溝通,形成有效的溝通模式。第3個月主要內(nèi)容是改善親子關(guān)系,主要是培養(yǎng)留守兒童的感恩之心,通過組織活動、扮演小品、吟誦感謝親恩的詩句、演唱感謝雙親的歌曲及講述感恩故事,讓留守兒童體會到家長的慈父(母)之心,建立和諧的親子關(guān)系?!缎睦斫】翟\斷測驗》(MHT)是根據(jù)日本鈴木清等人編制的《不安傾向診斷測驗》修訂,按焦慮情緒所指向的對象和由焦慮情緒而產(chǎn)生的行為兩方面測定,由8個內(nèi)容量表構(gòu)成,主要包括: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和沖動傾向?!禔chenbach兒童行為量表》(CBCL)主要包括一般情況、社會能力和行為問題的各因子:①一般項目:姓名、性別、年齡、出生日期、種族、填表日期、年級、父親職業(yè)(工種)、母親職業(yè)(工種)和填表人(父親、母親、其他人);②社交能力:包括參加體育運動情況、課余愛好、參加團體(組織)情況、課余職業(yè)或勞動、交友情況、與家人及其他小孩相處情況、在校學習情況7大類;③行為問題:包括113條,其中第56條包括8小項,第113條為“其他”,填表時按最近半年(6個月)內(nèi)的表現(xiàn)記分。本次調(diào)查發(fā)放問卷208份,最終回收獲得有效問卷208份,回收率為100.00%。
1.2統(tǒng)計學方法調(diào)查的數(shù)據(jù)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jié)果
2.1家庭干預前后利川市農(nóng)村留守兒童MHT各因子得分比較
2.2家庭干預前后108名利川市農(nóng)村留守男孩CBCL各因子得分比較見表2。
2.3家庭干預前后99名利川市農(nóng)村留守女孩CBCL各因子得分比較見表3。
3討論
3.1農(nóng)村留守兒童成為社會最關(guān)注的群體隨著我國的工業(yè)化和現(xiàn)代化進程不斷加快,農(nóng)村流動人口大量涌進城市及發(fā)達地區(qū),農(nóng)村留守兒童不斷增多,關(guān)注留守兒童的健康、教育及行為問題成為重要的研究熱點和研究重點。農(nóng)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和行為問題會影響兒童心身的健康成長,為改善留守兒童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農(nóng)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及減少農(nóng)村留守兒童行為問題的發(fā)生,有必要采取科學、合理的干預措施,以促進農(nóng)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
3.2家庭干預的作用家庭干預就是采取有利于促進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提高留守兒童的適應能力及減少農(nóng)村留守兒童行為問題發(fā)生為目的的一切可行性活動或措施,主要包括促進親子互相了解、促進親子溝通和改善親子關(guān)系3個板塊。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實施有效的家庭干預措施可以提高農(nóng)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減少農(nóng)村留守兒童行為問題的發(fā)生。家庭干預措施不能單獨限定在某些范圍之內(nèi),有利于提高農(nóng)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及減少農(nóng)村留守兒童行為問題發(fā)生的活動都可以用來進行干預。
論文當中引用的論點內(nèi)容必須是作者親自查閱過的相關(guān)文獻,依文中引用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shù)字加方括號列在論文的最末尾。關(guān)注學術(shù)參考網(wǎng),查看更多優(yōu)秀的論文參考文獻,下面是小編采編收集的小學英語論文參考文獻,歡迎大家閱讀借鑒。
小學英語論文參考文獻:
[1]張海娟.針對小學英語高段教學中兩級分化現(xiàn)象的研究策略[J].學周刊,2016,05:52.
[2]李艷文.淺談如何構(gòu)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J].學周刊,2016,05:104.
[3]張盼靜.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6,05:185.
[4]張婷婷.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6,08:63.
[5]石麗君.淺談如何提高農(nóng)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6,08:123.
[6]張琦.小學英語有效教學途徑的幾點嘗試與探索[J].學周刊,2016,08:178.
[7]駱北剛,陳偉娜.性別差異對小學英語學習成績影響的研究[J].教育觀察(中下旬刊),2016,02:45-46+135.
[8]陳歡.小學英語口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科教導刊(下旬),2016,01:130-131.
[9]劉順利.小學英語歌謠情境劇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J].英語廣場,2016,04:153-154.
[10]馬毅新.讓情感教育成為小學英語和諧課堂的催化劑[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6,06:123-125.
[11]彭熹.小學英語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模式應用探索[J].現(xiàn)代商貿(mào)工業(yè),2016,09:178-179.
[12]張婧.小學英語教育理論與移動學習資源設(shè)計和應用的有效結(jié)合[J].電子測試,2016,07:165-166.
小學英語論文參考文獻:
[1]劉珊珊.小學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2:107.
[2]邱菲菲.新課程改革理念下的小學英語教學[J].學周刊,2016,17:154-155.
[3]易鳳.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單詞記憶方法[J].學周刊,2016,20:200-201.
[4]李文娜,梁付民.微信輔助小學英語教學探析[J].中國教育技術(shù)裝備,2016,05:37-38.
[5]殷景芹.信息技術(shù)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shù)裝備,2016,05:47-48.
[6]顧詩月.也談構(gòu)建“生活化”的小學英語有效教學課堂[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4:207-208.
[7]林吉.探究多媒體技術(shù)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4:60.
[8]沈蘭.興趣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催化劑”[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4:61.
[9]謝潔紅.農(nóng)村小學新任英語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困惑[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04:36-38.
[10]王洋.小學英語教材話題適切性的現(xiàn)狀分析[J].教學與管理,2016,14:53-55.
小學英語論文參考文獻:
[1]高敏.幼兒英語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仲偉秀.幼兒英語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06,8.
[3][意大利]蒙臺梭利.任代文主譯校.蒙臺梭利幼兒教育科學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4]吳牧之.學前兒童英語教育研究綜述[J].中國雙語教育網(wǎng),2004.
[5][美國]喬姆斯基.喬姆斯基語言哲學文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
[6]林泳海.幼兒教育心理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7]束定芳,莊智象.現(xiàn)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8]強海燕,趙琳,西格爾.幼兒英語浸入式教育活動[M].陜西: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0.
[9]哈默,田貴森.怎樣教英語[M].北京:北京外語教學研究出版社,2002.
[10]邊靜.TPR教學法在兒童英語學習中的運用[M].宿州學院學報,2007.8.
兒童教育論文 兒童心理健康評估 兒童美術(shù)論文 兒童保護論文 兒童識字教育 兒童啟蒙教育 兒童節(jié)方案 兒童文學論文 兒童智慧教育 兒童健康教育 紀律教育問題 新時代教育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