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看蜜桃,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va视频,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人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首頁 > 文章中心 > 系統集成理論

系統集成理論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系統集成理論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系統集成理論

系統集成理論范文第1篇

關鍵詞 信息系統集成 項目管理

中圖分類號:TP311.52 文獻標識碼:A

1 系統集成的概念

系統集成,從字面上講就是將各功能部分綜合、整合為統一的系統。然而系統集成的應用含義遠不止此。系統集成包含以下五大要素:(1)客戶行業(yè)知識:要求對客戶所在行業(yè)的業(yè)務、組織結構、現狀、發(fā)展,有較好的理解和掌握。(2)應用系統模式和技術解決方案:以系統的高度為客戶需求提供應用的系統模式,以及實現該系統模式的具體技術解決方案和運作方案,即為用戶提供一個全面的系統解決方案。(3)產品技術:對原始廠商提供的產品的技術掌握;系統集成商自有研發(fā)產品,包括應用系統軟件的開發(fā)。(4)項目管理:對項目銷售、售前、工程、售后服務過程的統一的進程和質量的管理。(5)服務:隨著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和規(guī)范化,系統服務的質量已逐漸成為重要參考點。

2 系統集成項目管理的涵義

項目管理是一般管理和專業(yè)知識的結合。項目管理涉及到九個知識領域,包括:成本管理、時間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范圍管理、整體管理、風險管理、采購管理、溝通管理。縱觀這九個知識領域的項目管理,筆者認為,項目管理的主要控制要素是質量、時間和成本,項目管理的目標是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尋找進度和成本的最優(yōu)解決方案。

3 系統集成項目管理的關鍵

3.1 質量控制

質量第一的重要性已經得到了廣泛的重視,在信息系統集成行業(yè)也是一樣。項目實施的質量好壞,會直接影響到客戶對所交付的項目產品的滿意度。因此,對于項目的質量管理需要從項目質量控制上進行重點控制。

信息系統集成項目特別是建筑智能化信息系統集成項目涉及面非常廣,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諸如信息系統設計、施工工藝、操作方法、技術措施、管理制度等都直接影響著工程項目的質量。因此要做到質量第一,應該充分了解質量管理體系中的每一個步驟。根據人、材、機三大要素的管理理論和對工程施工全過程進行一般性的分析,明確項目質量控制的內容。同時在整個項目管理中要實行激勵機制和獎懲機制,這樣才能提高工作質量,以達到保證工程質量的目的。

3.2 進度控制

(1)制定進度計劃。施工項目實施階段的進度控制“標準”是施工進度計劃。施工進度計劃是表示施工項目中各個單位(分項)工程或各個施工工序在施工中的銜接與配合、安排勞動力和各種施工物資材料的供應時間,確定各分部、分項工程的目標計劃的要求。進度計劃在實際工程管理中兩個比較關鍵的數據非常有用。

(2)進度跟蹤調整。在必要時,為保證在合同工期內竣工或根據用戶需求或與其他交叉實施的項目進行進度配合,必須對進度計劃進行必要的調整和補充。進度計劃的調整和補充需要在工程實施過程中通過進度跟蹤檢查來完成。

(3)進度控制措施。進度控制的綜合性措施包括組織措施、技術措施、合同措施等。組織協調是實現有效進度控制的關鍵。與建設項目進度有關的單位較多,如果不能有效地與這些單位做好協調,進度控制將十分困難。

3.3 成本控制

(1)組織措施。工程項目實施需要通過組織管理上進行協調、落實成本計劃的實施,保證成本計劃在施工過程中得到全面、及時和正確的執(zhí)行。成本控制需要落實到項目經理第一責任人。全面組織成本管理控制工作。項目經理是項目成本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全面組織項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應及時掌握和分析盈虧狀況,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2)技術措施。不管是智能化信息系統建設項目還是其他項目,在實施過程中,首先,施工方案不同就會使工程項目產生不同的工期和使用不同的施工機械,而所發(fā)生的費用也就不同,因此在制定施工方案時要綜合考慮工程項目的規(guī)模、性質、難易程度、現場情況、設備情況和人員素質,分別制定幾個施工方案,在進行比較、對照后,最終確定最先進合理的一個施工方案;其次,及時應用最新和最先進的施工技術和施工工藝,及時修正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盡可能地降低材料消耗和人工消耗。

(3)經濟措施。包括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及管理費用的控制。人工費控制,減少窩工浪費;實行合理的獎懲制度;加強技術教育和培訓工作;加強勞動紀律,嚴格控制非生產人員比例。設備材料費控制,主要是加強和改進材料的采購、運輸、收發(fā)、保管等方面的工作,減少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損耗;綜合利用一切資源。機械費控制,主要是正確選配和合理利用機械設備,搞好機械設備的保養(yǎng)修理,提高機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降低機械使用費。管理費控制,主要是精簡管理機構,合理確定管理幅度與管理層次,節(jié)約施工管理費等等。

因此,項目管理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降低工程項目的成本,使之在計劃成本之內。最終實現高質量、確保成本目標的實現,就是要從影響成本的因素著手,制定相應的組織措施、技術措施和經濟措施,保證切身經濟利益與項目成本掛鉤,施工過程中的各個部門和各個環(huán)節(jié)防止出現成本控制人人有責又人人不管的現象。

參考文獻

系統集成理論范文第2篇

本地鐵乘客換乘交通調查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用Delphi2007設計軟件,采用SQLServer2005對數據庫進行操作,建成一個可選擇多種交通調查方法、對地鐵乘客換乘行為進行交通調查方法建立、問卷生成、調查記錄、統計分析的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本系統涵蓋了適合地鐵的交通調查方法,包括:問卷調查法、文案調研法、觀察法、專家小組討論法、電話調查法。系統采用三級菜單,實現了乘客換乘交通調查各種方法的問卷生成、調查結果的數據錄入、數據修改、數據查詢、不同分析口徑的統計和分析功能;系統維護包括了數據庫的備份和恢復、操作日志維護等功能;操作維護管理實現了操作權限設定、增加/刪除操作人員、密碼修改等功能,系統三級菜單如圖1所示。

2系統功能

2.1問卷調查法功能

問卷調查法是調查研究的核心,主要通過問卷來獲取大量有用的信息資料,然后通過整理分析所掌握的信息資料得出結論。一份內容完備的調查問卷通常由卷首語、問卷說明、問題與回答、編碼和其他資料5部分組成。卷首語包括調查者的身份說明、調查的目的與內容、調查對象選取方式和資料保密措施、致謝與署名。問卷說明包括填寫方式、注意事項、專業(yè)術語的解釋限定等。問題與回答是調查問卷的主干,通常包括2部分:背景性問題和主題性問題。背景性問題主要針對被調查者的個人資料,可包括年齡、性別、學歷、收入、職業(yè)、居住地、居住年數等,分析的時候可能影響主題性問題的各項因素。主題性問題依據各調查目的不同而不同。編碼是指問卷調查中的每一份問卷、問卷中的每一個題目和問題的每一個答案,都需要編制一個唯一的代碼,便于輸入計算機對問卷進行數據處理和統計分析。其他資料包括問卷名稱、被調查者的地址或單位(可編號)、調查員姓名、調查時間、結束語等[4]。本系統能輸入、修改、自動生成問卷,并有問卷庫,可以增加、修改、刪除問卷題庫。本系統支持單選題、多選題、開放式問題、判斷題、評價題、排序題等類型的問卷題型。系統將根據輸入的要求,按照問題分類順序和優(yōu)先級形成新的問卷。最后,操作人員也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對順序進行更改。本系統能錄入、修改、刪除問卷調查結果,可以輸入調查問卷的基本信息,包括批次號、問卷編號、調查日期等信息,同時人性化地設計了諸如無效原因、性別、起點線路、終點線路等的下拉菜單選項,方便數據的錄入。也可以錄入調查問卷的答案。本系統實現輸入批次號、問卷編號、問題三者中任一個或任兩個或全部三個進行查詢,使查詢方式更加多樣和準確。本系統實現按照調查日期、調查地點、調查負責人、性別、年齡、起點線路、起點站等各個關鍵字段組合統計。

2.2文案調研法功能

文案調研法是指利用企業(yè)內部和外部的各種信息、情報資料,對調查內容進行研究的一種調查方法。本系統能采用鍵盤、掃描錄入調研結果,也可修改、刪除調研結果,包括文案調研的批次號、調研編號、調研日期、調研人員、文案標題、文案關鍵字、內外部資料、文案作者、發(fā)行時間、作者簡介、研究內容領域、文案簡述、參考文獻等。本系統能按照關鍵字段進行查詢,包括批次號、調研編號、調研日期、調研人員、文案標題、文案關鍵字等。

2.3觀察法功能

觀察法是通過深入社會現象發(fā)生、發(fā)展的現場,從而獲得第一手原始資料的實地研究方法。本系統能錄入、修改、刪除觀察法調查結果,包括批次號、觀察編號、線路號、通過人數等信息,同時人性化地設計了諸如線路名、站名、客流去向等的下拉菜單選項。本系統能按照多個關鍵字段進行查詢,包括按線路、按站名、按觀察日期、按觀察時間(開始時間至結束時間)、按客流方向等。本系統能按照線路、站名、日期、時間、客流方向等各個關鍵字段組合統計。

2.4專家小組討論法功能

專家小組討論法采用小座談會形式,挑選一組具有專業(yè)知識的相關專家人員,在一個放置有錄音,錄像等記錄設備的房間里通過主持人的組織,進行某個專題的討論。討論的內容以文本或多媒體的方式記錄在數據庫內。本系統能錄入、修改、刪除專家小組討論法調查結果,包括批次號、記錄編號、專家姓名、專家學歷、專家職稱、專家研究領域、專家所屬單位、討論主題、討論內容等信息,其中討論內容可以保存錄音形式。本系統能按照多個關鍵字段進行查詢,包括批次號、記錄編號、專家姓名、專家研究領域、專家所屬單位、討論主題等。本系統能按照批次號、記錄編號、專家姓名、專家研究領域、專家所屬單位、討論主題等各個關鍵字段組合統計。

2.5電話調查法功能

電話調查法是調查者通過電話向被訪者提問,并筆錄答案。本系統能錄入、修改、刪除電話調查法調查結果,包括批次號、調查編號、訪談者姓名、訪談日期、被訪談者姓名、被訪談者的年齡、被訪談者的行業(yè)等。本系統能按照多個關鍵字段進行綜合查詢,包括批次號、調查編號、訪談者姓名、訪談日期、被訪談者姓名、被訪談者的年齡、被訪談者的行業(yè)等。本系統實現按照多個關鍵字段進行綜合統計,包括批次號、調查編號、訪談者姓名、訪談日期等。

2.6用戶操作維護

本系統的用戶操作維護包括操作權限設定、增加操作人員、除操作人員、密碼修改等。系統維護本系統對日志記錄、歷史操作的臨時文件,設置保留期限。本系統對可以對系統進行系統備份、數據備份。本系統可以進行數據還原,包括還原需要的數據庫、必要操作日志等。

3系統數據庫設計

3.1問卷調查法數據庫設計本系統的問卷調查法主要的數據庫表包括問卷調查表、問卷題庫表、問卷答案表。問卷調查表主要字段包括批次號、問卷編號、是否有效、無效原因代碼、調查起始日期、調查終止日期、調查地點、調查負責人、性別、年齡、常住人口、起點線路代碼、起點站代碼、終點線路代碼、終點站代碼、換乘站代碼、出行目的、每周乘坐次數、職業(yè)代碼等。問卷題庫表主要字段包括批次號、問卷編號、問題編號代碼、問題、答案1、答案2、答案3、答案4、答案5、答案6、答案7、答案8、答案9、答案10、答案11。問卷答案表主要字段包括批次號、問卷編號、問題編號代碼、問題、答案1代碼、答案2代碼、答案3代碼、答案4代碼、答案5代碼、答案6代碼、答案7代碼、答案8代碼、答案9代碼、答案10代碼、答案11代碼等。3.2文案調研法數據庫設計文案調研法主要的字段包括:批次號、調研編號、調研日期、調研人員、文案標題、內外部資料、文案作者、發(fā)行時間、作者簡介、研究內容領域、文案簡述、參考文獻等。3.3觀察法數據庫設計觀察法主要的字段包括:批次號、觀察編號、觀察線路代碼、站名代碼、觀察起始日期、觀察終止日期、開始時間、結束時間、客流去向線路代碼、通過人數等。3.4專家小組討論法數據庫設計專家小組討論法主要的字段包括:批次號、觀察編號、專家姓名、專家學歷、專家職稱、研究領域、所屬單位、討論主題、討論內容等。專家小組討論法數據表中包含了觀察法所涉及到的所有字段名。3.5電話調查法數據庫設計電話調查表主要的字段包括:批次號、調查編號、訪談者姓名、訪談日期、被訪談者姓名、被訪談者的年齡、被訪談者的行業(yè)等。電話調查法的題庫表、答案表同問卷調查的問卷題庫表、問卷答案表。

4結語

系統集成理論范文第3篇

(大唐科技產業(yè)集團有限公司,中國 上海 200122)

【摘 要】斗輪堆取料機在工作時候,承受挖掘力和側向挖掘力。旋轉軸通過支座,固定在取料機機頭部,傳遞扭矩,其受力情況較為復雜。通過一實際例子,分析軸承支座的受力,并對軸承座進行有限元分析。

關鍵詞 斗輪堆取料機;軸承座;受力分析;有限元分析

【Abstract】When the bucket stacker and reclaimer is working, it bore digging force and lateral digging force. The rotation shaft was fixed on the top of the reclaimer and it shifted torque, so the force is complex. We analyzed the bearing seat force by a practical example and analyzed the bearing seat b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Key words】Bucket stacker and reclaimer; Bearing seat; Force analysi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0 引言

斗輪堆取料機是利用斗輪連續(xù)取料,用機上的帶式輸送機連續(xù)堆料的有軌式裝卸機械。它是散裝物料(散料)儲料場內的專用機械,是在斗輪挖掘機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作為一種常用設備,具有挖掘效率高,轉動靈活,已經成為開采礦業(yè)不可缺少的常用設備。適用于堆積料場數量較少及堆取料機設備數量較少的條件,如發(fā)電廠、水泥廠、化工廠等的一個或兩個料場。

斗輪機構是取料的工作機構,包括斗輪及其驅動裝置。當鏟斗隨輪體旋轉至卸料區(qū)時,斗中物料在自重作用下經斜溜槽滑到帶式輸送機上,它的卸料區(qū)間大,因為斗輪轉速較高,可提高作業(yè)能力,能卸較粘物料。斗輪軸高速旋轉,傳遞切割力和提升物料的力。對于斗輪軸和軸承座來說,目前設計多是參照原有設計進行,沒有統一詳細的分析計算。

本文以一工程項目分析為例,計算斗輪軸的受力狀況,將斗輪軸受力分析徹底明確。再對斗輪軸承座進行有限元分析,可以將此系統分析量化,為以后的軸承選型,優(yōu)化做基礎。

1 斗輪軸的受力分析

本文以一臺典型的斗輪堆取料機軸承支座系統為例。其出力為1250t/h,斗輪軸與水平面的傾角為10°,斗輪和驅動系統通過斗輪軸傳遞扭矩,斗輪軸通過軸承座,固定在取料機前臂架上。當斗輪機正常工作時候,斗輪受到挖掘物料阻力,鏟斗將物料鏟起,提升至一定高度,鏟斗內物料傾倒在前臂架的皮帶機上,由皮帶機將物料輸送走,其挖掘力由斗輪軸另一側的驅動電機提供,驅動電機與斗輪軸相連,扭力臂固定在前臂架上;斗輪受到挖掘側向阻力,通過斗輪體傳遞到斗輪支座上,然后傳遞到取料機回轉機構。斗輪取料機工作時候,受力較多,同時驅動軸與水平面存在夾角,受力復雜,計算驅動軸支座處力較困難。

設定靠近驅動一側的軸承支座為A點,靠近斗輪一側的軸承支座為B點,分析斗輪軸的受力,是一典型的斗輪驅動系統,其布置如圖所示:

1.1 垂向載荷

1)計算自重工況,A點和B點的支反力。電機重量G電機,斗輪軸重量G軸,斗輪重G斗輪,根據力的平衡方程,可以計算得到靜止狀態(tài)下,A點和B點的支反力GA靜,GB靜;

2)計算工作載荷對A點和B點的影響。斗輪機工作時候,不光挖掘物料,還要提升物料,在垂直方向上,對軸承支座AB點有影響。計算過程如下:在額定工作狀態(tài)時候,根據生產率及物料提升高度,計算得提升物料的重量F提升物料。根據驅動軸輸出扭矩及驅動電機與軸心的距離,計算得扭力臂力F扭力臂。進一步計算得到A和B點在工作時候的垂向受力結果GA工作1,GB工作1(符號表示受力方向反向)。

1.2 水平載荷

1)水平方向(挖掘力-沿斗輪機臂架方向):

由驅動軸輸出額定扭矩除以斗輪半徑得到驅動軸輸出力,扣除提升物料部分,得到斗輪挖掘力,其方向沿斗輪機前臂架方向F額定挖掘力,根據力的平衡方程,計算得到A點和B點的沿斗輪機臂架方向的水平力FA工作和FB工作。

2)水平方向(側向挖掘力-垂直斗輪機臂架):

斗輪機側向挖掘力N側向力為切向挖掘力的0.3倍[1],根據力的平衡原理,得到A和B點的水平支反力NA工作和NB工作以及垂向支反力GA工作2和GB工作2。

1.3 力的合成

根據上文,計算得到的A點,B點的水平和垂向力,進行力的合成。根據斗輪軸與水平面的傾斜角度,可以計算得到A點和B點的軸承處的軸向力和徑向力。

2 斗輪驅動支座的有限元分析

在斗輪機設計中,斗輪驅動軸承座起著支撐斗輪軸的作用,由于斗輪軸傳遞力較復雜,根據上文計算得到的A點和B點處的軸承座支反力,有必要對軸承座進行強度分析。筆者通過三維軟件AutoCAD建模,將其導入到ANSYS workbench中,進行結構靜強度計算。

2.1 ANSYS workbench簡介

ANSYS是一種高效通用的有限元分析軟件,它融結構,流體,電磁場,聲場和熱場分析為一體,應用于各個行業(yè),具有強大的建模能力,求解能力,非線性分析能力,后處理能力,多場耦合能力及二次開發(fā)能力,可進行靜力分析,特征屈曲分析,模態(tài)分析,諧響應分析,譜分析,顯式功能分析等,可以高效的應用于工程分析中[2]。Workbench作為ANSYS公司于2002年開發(fā)的新一代產品研發(fā)平臺,不但繼承了ANSYS經典平臺在有限元仿真分析上的所有功能,而且提供了與許多主流CAD三維軟件數據交流的接口,真正實現了集產品設計,仿真和優(yōu)化功能于一體。Ansys workbench mechanical 模塊利用ANSYS的求解器進行結構和熱分析,網格劃分也包含在mechanical應用中。ANSYS workbench mechanical的分析類型包括:結構(靜態(tài)和瞬態(tài)),線性和非線性結構分析,動態(tài)能力,模態(tài),諧波,隨機振動,柔體和剛性動力學,熱傳遞(穩(wěn)態(tài)和瞬態(tài)),求解溫度場和熱流磁場,形狀優(yōu)化,該模塊包含四種類型載荷:慣性載荷,結構載荷,結構支撐和熱載荷。具體說,可以實現簡便加載,可以在面上直接加載力矩,軸承載荷,約束方便,可以對結構加圓柱面約束,簡支約束,能實現自動劃分網格[3]。本文分析軸承座,采用的方法是,在CAD中進行三維實體建模,導入workbench,進行加載分析。圖2為CAD中導入的三維模型,mesh后的結果:

圖3所示,為斗輪驅動軸承座的有限元模型圖及加載和約束方式。

軸承座通過螺栓,連接到斗輪機前臂架上。斗輪機工作時候,斗輪驅動軸穿過斗輪軸承,將扭矩從驅動電機傳遞到斗輪上,完成挖掘動作,同時,側向挖掘力傳遞到斗輪軸的支座上。斗輪軸承座承受徑向和軸向載荷,在上一章節(jié)中,對于軸承座支點的受力已經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將力的計算結果,施加到模型中,軸向力為force,沿著Z向;徑向力為remote force,沿著Y向。

在有限元模型中施加約束:在軸承座的8個螺栓位置,施加水平約束,在軸承座底部施加垂向約束。然后在有限元軟件ansys_workbench中進行求解計算。

圖4為workbench中后處理里的強度分析結果。有限元應力分布結果顯示:斗輪機工作時候,軸承座大部分區(qū)域為藍色,即處在低應力區(qū),在軸承座的圓套與地板兩側聯系板,應力較其他部位稍大,是因為這里做了板的減薄處理,同時在板中心開了兩個圓孔。從計算結構上分析,軸承座在斗輪機正常挖掘工況下,滿足強度要求。軸承座只是起支撐驅動軸的作用,驅動軸旋轉并傳遞扭矩,所以軸承座受到的載荷基本恒定,因此沒有疲勞問題,只進行強度計算即可。即,此軸承座滿足設計要求。

3 結論

(1)斗輪機工作時候,驅動電機通過驅動軸帶動斗輪完成挖掘動作,斗輪承受挖掘力和側向挖掘力,通過驅動軸傳遞到軸承座上。計算軸承座處的受力要考慮自重,挖掘力,側向挖掘力對斗輪軸的影響。

(2)計算各項載荷在軸承座處的反力,并進行力的合成,并根據驅動軸與水平面夾角,轉化為軸承座的軸向力和徑向力。

(3)通過軸的受力分析,得到軸承座的受力結果,在有限元軟件中,建立軸承座的模型,施加力和約束并求解,得到軸承座分析結果。

(4)通過手算,得到斗輪驅動系統各部分的受力情況,并施加到有限元模型中,計算軸承座,完成斗輪驅動系統的受力分析。

參考文獻

[1]Australian Standard.Mobile equipment for continuous handling of bulk materials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design of steel structures[Z].AS4324.1-1995:13.

[2]劉力,李明萬,賈糧棉.基于ANSYS的有限元分析在工程中的應用[J].黃石理工學院學報,2007,10:32.

系統集成理論范文第4篇

關鍵詞: 在線考試系統 基礎工程

隨著網絡技術發(fā)展,高校校園網建設逐步完善,已具備利用網絡進行考試的條件。但部分高校基礎工程實訓理論考試仍采用傳統考試方式,每個工種組織一次考試至少要經過人工出卷、考生考試、人工閱卷、成績評估分析等環(huán)節(jié),特別是實訓人數較多時,批改試卷和統計成績將十分煩瑣且易出錯,指導教師的工作量越來越大,可以說傳統考試方式已不能適應現代教學需要。

為此,利用網絡和數據庫技術――應用程序開發(fā)了基礎工程訓練理論在線考試系統。它使用方便,操作簡單,效率很高,具有試題(卷)錄入、修改和查詢,手工組卷與自動組卷及進行在線考試等重要功能。在線考試系統實現了真正的無紙化考試,滿足任何授權的實訓人員隨時隨地考試并迅速獲得成績,并給出其詳細的成績分析與試卷評估,同時大大減輕教師出題、組卷和改卷等工作量。

一、系統簡介

本系統最大特點是開放性、方便性和靈活性。授權的各工種教師不僅可以輕松地向題庫添加、修改和刪除試題,而且可以自動新增科目并建立相應數據表,允許考生根據自己的需求選取考試科目。

(一)技術

是.NETFrameWork的一部分,是一項微軟公司的技術,是一種使嵌入網頁中的腳本可由因特網服務器執(zhí)行的服務器端腳本技術,它可以在通過HTTP請求文檔時再在Web服務器上動態(tài)創(chuàng)建它們。

(二)系統結構模型

系統主要采用B/S的三層結構:表示層、應用層、數據層。表示層是客戶端的瀏覽器;應用層是具有應用程序擴展功能的Web服務器,包括事務處理邏輯,位于服務器端;數據層即數據庫服務器。B/S的三層結構是基于Web服務的體系結構,采用三層結構可實現應用服務器級和數據庫級的全面分布,較好實現負載上的平衡,因為有了中間層,提高了數據的安全性。三層體系結構如圖1所示。

(三)系統總體設計

1.系統總體結構

考慮到系統完整性和實用性,在線考試系統根據要實現的功能,分成考務管理子系統和在線考試子系統兩部分。系統總體結構框架如圖2所示。

2.系統模塊功能描述

(1)學生在線考試子系統主要功能

①考生登錄:系統接受考生輸入的個人身份信息,通過驗證,允許合法考生進入考試系統。若考生忘記密碼,則可由管理員對其進行密碼重置,重置后的密碼為六位隨機數字。

②選擇實訓工種:進入系統出現實訓工種選擇界面,選擇實訓工種,將顯示考生的姓名、題型、題數等。

③考生在線答卷:創(chuàng)建考生答卷的各種資料和配置,保存考生的答題結果。考生通過題型按鈕可以瀏覽試題,或有選擇地做題,對于未做題要做標記,可以返回再做此題。

為了防止考生的誤操作將考試界面關閉、刷新及后退等,在調用考試界面時使用全屏顯示方法,使考生無法看到和使用關閉按鈕。

④試卷提交:包括考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主動提交試卷和考試時間已到系統強迫提交試卷??忌诖痤}過程中系統會自動將答題結果暫時保存到數據庫的考試狀態(tài)信息表中,當考生完成試卷后,可以按提交按鈕實現主動交卷。如果在規(guī)定時間內考生沒有完成試卷,考試時間到,系統將自動執(zhí)行保存和提交操作。

⑤查詢成績:成績查詢是在線考試系統必不可少的功能模塊,考生輸入學號和密碼登錄后,即可查詢已考過的試卷成績,同時可看到參考答案,與自己的答題內容進行對照,知道自己錯在什么地方,使考試成績更加透明化。

(2)考務管理子系統的主要功能

①題庫管理:在管理上,題庫一般以計算機管理軟件為技術平臺,包括試題錄入和瀏覽試題;多功能查詢:可以按照管理要求按科目、題型、關鍵字查詢現有題庫;可以在已有科目按照題型添加新的題目;類似的,可以刪除題目,也可以選中題目列表實現修改題目的功能。

②考試規(guī)則:為了便于智能組卷,對某課程試卷整體控制參數進行設定,如題目總數、題目類型、分值、章節(jié)及難度系數。

③考試管理:考試信息,如考試課目、考試名稱、開始時間、考試地點及考試規(guī)則。

④試卷生成:根據用戶的需要,從題庫中抽取一定數量的題目組成試卷,同時生成相對應的答案供評閱試卷時使用。

⑤考試監(jiān)控:為監(jiān)考教師提供一個用于監(jiān)考的環(huán)境,主要提供查詢和記錄功能。監(jiān)考教師可利用查詢功能對未交卷和被記錄有違紀行為的考生進行查詢,同時可以利用記錄功能對有違紀現象的考生進行記錄。

⑥閱卷評分:試卷的審閱功能,其中客觀題部分實現自動判分,主觀題部分實現手動打分,評閱結果交由系統記錄。

⑦考試分析:可以實現對于考生考試結果的簡單分析,并將結果以圖形方式較為直觀地顯示出來。

在線考試系統中的各個功能模塊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條主線貫穿始終,整個系統有一個完整的工作流程,如圖所示,所有操作都是圍繞這個流程展開的。

(四)智能組卷的實現

在組卷過程中,我們肯定會遇到許多題目是關于同一個教學內容的,這里稱之為關于同一考核點的試題。因此,組裝一份試卷時,對于同一考核點的試題只能出一道題。這里設計一種快速選題算法,該算法只需經一次比較,便可判定是否已選過該考核點的試題,又可以有針對性地重點選取某個考核點的試題。即每一道題都設有一個相關碼,對于同一章、同一節(jié)、同一考核點的題,則相關碼相同,顯然,前面章節(jié)的相關碼都要小于后面章節(jié)的相關碼。故組卷時,同一試卷中不允許出現相關碼相同的試題。所以,選題過程中每選出一題,就要與已經選出的題的相關碼逐一比較,若該題的相關碼與已選各題的相關碼均不相同,則可將該題加入試卷中,否則,放棄該題,重新選題。

在只考慮最佳情況下,即每次選出的題都恰好是尚未選過的,每選一道題都要與已選出的各題逐一比較,假設已選出了m題,再選下一題時,則需比較m次。

系統采用隨即生成題目的形式,好處關鍵在于:選題隨機性強、成卷速度較快、試卷質量高,知識考核點分布均勻,且內容覆蓋面容易控制。

二、結語

此系統通過多次細致的測試及鑒定,證明系統完全具有可行性與可擴充性,定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使學生考試更規(guī)范、更科學,同時減輕教師的工作量,節(jié)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顧海燕等.基于的在線考試系統分析與設計[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6(12):2829-2830.

系統集成理論范文第5篇

1.1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總體要求

按照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的指標體系,建立施工現場綠色施工規(guī)章制度、方案,通過科學管理,實現“四節(jié)一環(huán)保”。

1.2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申報流程及管理

1.2.1申報、條件及程序

全國建筑業(yè)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申報,以中國建筑業(yè)協會當年發(fā)出的《關于申報第×批“全國建筑業(yè)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的通知》為準。申報經審批后予以立項。

1.2.2企業(yè)自查、實施過程檢查

1)企業(yè)按照中國建筑業(yè)協會統一發(fā)文要求就當前工程的綠色施工實施情況開展自查。自查內容包括:方案是否完善,措施是否得當,有關起始數據是否采集,主要指標是否落實等。2)實施過程檢查由中國建筑業(yè)協會選派專家組檢查。3)綠色施工示范工程即將竣工時向中國建筑業(yè)協會申請驗收評審。

2系統實現的相關技術

2.1運行環(huán)境

本管理系統采用B/S結構,操作系統采用MicrosoftWindows7/WindowsXP,開發(fā)工具采用MicrosoftVisualStudio2005。數據庫選用微軟的SQLserver2005L來實現。

2.2數據庫引擎

ADO.NET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申報審核管理系統的程序設計過程中,應用程序訪問數據庫時采用ADO.NET數據引擎,它功能強大,使用方便,作為NETFramework的重要組成部分。DataSet和NETFramework數據提供程序是ADO.NET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NETFramework的作用是連接系統的數據源、根據系統提出的要求執(zhí)行相應的SQL命令,并完成相應的數據檢索功能。DateSet是數據存儲的對象,在NETFramework獲取相應的數據后,需要將數據存入DateSet中,以供程序調用數據。

2.3CASE集成開發(fā)平臺

本系統的開發(fā)采用了一種稱之為CASE集成開發(fā)平臺的工具,CASE是ComputerAidedSoftwareEngineering的縮寫,意思是指計算機輔助軟件工程,用于信息系統開發(fā)的綜合型平臺,它是由各個工具以及輔助軟件構成的,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演化、不斷發(fā)展,它現在也形成了一種開發(fā)思想。

3系統需求分析

3.1申報流程分析

1)申報條件是綠色施工示范工程項目申報的前期,只有當條件審批通過后,單位才能進行項目申報。申報條件是由施工單位按要求完成的,將自身的條件材料整理后,填寫申報條件申請表后由當地的建設主管部門進行優(yōu)先審批,審批通過后提交到當地的省級建筑業(yè)協會進行審批,通過后發(fā)到中國建筑業(yè)協會總部進行最后的審批。2)施工方填寫示范工程項目申請表,經由財務部門對項目進行評審,評估項目的利益情況,然后由當地建筑業(yè)協會對項目的方案、質量以及技術等進行相關的審批,審批通過后發(fā)往建筑業(yè)協會總部進行最后的審批,審批都通過后總部對項目進行評分,對外公布以及發(fā)放相應的證書。

3.2功能需求分析

系統總體需要具備信息、申報管理、審核管理,審后管理,檔案管理等五大部分功能,并由此五大功能延伸出七項次級功能,分別用于內部信息管理,對外信息,審前,審中,審后,檔案管理全部流程,連同人員管理,權限管理,新技術管理,規(guī)章制度管理,規(guī)避風險管理,應急措施管理,分項列舉管理,特色施工管理等功能,規(guī)范審核步驟,整理審核材料,提高審核效率,便于查詢等功能,在更短的時間更好地完成整個審核流程,具有便于調檔、便于糾錯、便于研究等幾大特點。

4系統總體設計

4.1軟件相關設計

4.1.1系統目標

系統建立的目標是對中國建筑業(yè)協會關于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相關的業(yè)務進行全方位的管理,系統需要全覆蓋協會綠色施工示范工程方面的所有業(yè)務,其中包括對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申報,并能進行相關的審核,能收集檔案建立與檔案管理的信息,對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申請單位進行全程監(jiān)督,工程結束時進行驗收考核等核心功能,還需要具備對系統的日常維護進行管理,例如權限、人員等進行管理。

4.1.2系統建設原則

系統架構Fig.2Systemstructure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信息系統遵循以下原則:①項目干系人是系統成功運用的關鍵。全員參與是系統成功運用的保障。②將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作為中國建筑業(yè)協會的一項戰(zhàn)略目標。③充分考慮到系統與中國建筑業(yè)協會其他相關系統的數據通信。④系統建設的全生命周期應符合項目開發(fā)流程,同時符合協會有關規(guī)章制度。⑤以申報、審核、驗收為主線,構建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信息系統。⑥建立工程驗收以及審后管理等各項指標數據庫是本信息系統開發(fā)的重點和難點。

4.1.3軟件支撐環(huán)境

服務器的運行環(huán)境為Windows2003/2008,硬件要求為10T的硬盤,4核CPU,8G及以上的內存空間??蛻魴C硬件要求為普通家庭使用的PC均可滿足,系統環(huán)境要求為Windows7或者XP均可。

4.2系統體系架構設計

在需求分析階段,詳細說明實現功能的描述,它是系統概要設計和詳細設計的基礎。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信息系統就是基于該需求分析而設計的。

4.3功能結構設計

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信息系統的功能主要是依照系統功能的劃分而確定,為了便于主系統設計實現,其各個子模塊功能大致可以分為信息管理、申報管理、審核管理、審后管理、檔案管理、驗收管理、新技術管理、系統維護等功能。

4.4數據庫表設計

本系統的數據庫是以SQLserver為基礎建立的,是根據系統功能以及數據存儲結構而設計的,由于數據庫表過多,不便于全部表現,數據庫核心功能數據結構,以部分字段以及部分表格體現數據庫的內部主體結構。

5系統實現

5.1申報條件管理實現

申報條件管理起始是以申報單位整理單位申報條件的相關資料,然后填寫申報條件申請表單,遞交當地環(huán)保部門對材料中關于施工過程中環(huán)境保護措施等進行審批,然后交由當地建筑業(yè)協會進行項目技術以及單位資質等進行審批,最后由總部進行審批通過,審批過程中有一環(huán)節(jié)審批不通過該次申報打回申請單位。系統功能是由各種類相互組合而成,申報條件功能由兩大部分構成,申報數據處理類、流程以及流程處理類等構成,用戶填寫完申報條件申請表單,啟動流程、調用流程接口,整個申報條件的審批由流程審批處理類以及流程審批結果類等完成。

5.2申報管理實現

申報管理包含申報條件管理、申報優(yōu)先管理、申報表格管理等3個部分,申報條件管理是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流程的第一步,集中了施工實施方案、施工規(guī)模、施工分類、施工手續(xù)、施工周期、施工投資、施工相關單位的支持與配合、施工條件與環(huán)境、施工特點、施工技術的攻關和創(chuàng)新等相關資料的上傳與審核,這里的相關材料建議打包上傳,分單位列出,并由專人負責申報條件的審核。由于其中資料繁雜、分類眾多,不建議分類分單位地列出,否則不便于對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申報單位的整體條件的審閱,加大了工作人員的審核難度。由專人負責一個或者多個單位的申報條件審閱可以快速審核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申報單位的整體條件,并便于每個單位的專項查找和調閱信息,減少了審核人員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申報管理活動如下:申請表填寫→發(fā)起申請→財務部審批→當地建筑協會審批→方案審批、質量審批、技術審批→總部審批→評分→對外公布→發(fā)放證書。申報管理類結構由申報申請類、財務審批類、申報流程類、方案審批類、質量審批類、技術審批類、申報評分類、證書類、信息類等構成。流程類又分為流程接口、審批狀態(tài)類、審批流轉類、審批結果類等組成。申報優(yōu)先管理是在申報的各個項目中進行優(yōu)先考核與審批,某些項目屬于政府制定的急項目,需要優(yōu)先進行考慮。主要衡量的標準是項目的單位與項目的大小等條件。在打包上傳的所有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申報單位的資料中,通過工程開工時間,政府單位推薦,新技術開發(fā),代表性工程等條件,優(yōu)先審核,優(yōu)先報批,做到方便與科學的分配審核時間,達到特事特辦,急事先辦的目的,并有效地回應各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申報單位。按照科學的順序審核,做到有條不紊,提高工作效率。申報表管理即為申報的表單管理以及申報時需要提交的各項文檔、圖等資料的管理,在項目申報時申報單位需要提交各項信息以及申報項目的相關簡介,附屬需要條件相關的施工方案,施工的各項管理制度等。在申報表管理中,用戶根據申報的表進行填寫,到建筑業(yè)協會各個辦事處進行填寫以及提交相關材料。工作人員在接收到申報申請時,進行系統的申請。填寫系統申報管理中所需的信息,以及將用戶提交的電子材料以及紙質的材料進行封裝、編碼等操作,方便審批時進行對應的查閱。

5.3審后管理實現

在項目驗收過程中,需要填寫根據中國建筑業(yè)協會提出的各項相關考核表單進行考核,實地考核需要計算機或者紙質的考核表,考核完成后將相關數據錄入系統,經協會相關人員進行打分以及審核后驗收完成。驗收的主要內容分5個方面,包含環(huán)境評分、節(jié)材與材料利用、節(jié)水與水資源利用、節(jié)能與能源利用、節(jié)地與土地利用等。系統對于這5個方面進行了相關設計,系統功能實現如下。1)環(huán)境評分主要考核的是對周邊環(huán)境污染情況,根據相關的各項檢測數據對此項目開始檢測的數據進行對比,考核出項目對環(huán)境的污染指數,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方可通過考核。2)節(jié)材與材料利用率考核的指標為,各項材料的使用情況,根據項目申報時所填寫的項目大小、項目的設計圖紙等分析所得的數據對比。材料選擇本著就地取材的原則并有實施記錄;機械保養(yǎng)、限額領料、廢棄物再生利用等制度健全,做到有據可查,有責可究。系統根據中國建筑業(yè)協會相關驗收流程以及驗收的各項表單,利用表單工具以及流程工具對此功能進行了設計,驗收所得的分數,在第一次填寫后不可修改,需要修改相關數據需提交相關的申請,申請通過后方可對數據進行修改。

5.4信息管理實現

信息分為兩部分,內部信息以及對外的信息。內部信息主要是企業(yè)內部的通知、公告等,是由企業(yè)內部人員進行信息整理、然后在系統的信息頁面上輸入信息內容,最后由信息相關負責人進行核實信息然后。對外信息需要進行信息審核,信息審核是對信息正確的進一步確認,企業(yè)對外的信息一定要是真實、正確的信息,其關系到企業(yè)的形象。信息的類圖分為內部與對外兩部分,對內由內部信息輸入類、信息復查類、內部核實類、信息類構成。對外信息由對外信息輸入類、信息審批類、審批流程類、審批結果類以及對外類等構成。

5.5檔案管理實現

檔案管理主要有檔案歸檔、資料管理以及查詢等3大核心功能。定期或者當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申報完成后,工程資料需要進一步歸檔處理,由檔案管理中心收集并整理這些檔案,然后對檔案進行分類,檔案中心負責人對收集分類后的檔案進行復查,確認是否可存檔,如果不能需要重新整理,如果可以進行存檔處理,進行資料存檔。檔案管理功能由檔案收集類、檔案分類類、檔案復查類、檔案復查結果類、資料歸檔類、資料查詢類以及資料統計類等構成。

6系統測試

6.1測試流程

軟件測試是系統建設必不可少的一個過程,通過檢測判斷系統的性能是否達到了預期設定的要求。軟件測試是伴隨軟件整個開發(fā)流程的,在軟件開發(fā)設計階段軟件測試就已經開始了。在系統進入編碼階段以后,就要進行白盒測試,當功能模塊完成以后,測試人員則會對該功能模塊進行黑盒功能性測試。當系統開發(fā)完成以后則進行集成測試階段,該階段是整個測試環(huán)節(jié)的重要階段。隨后就會進入確認測試階段、系統測試階段。當系統上線以后進入安裝測試階段,進而會進入驗收測試階段。最后就是結項總結階段。到此整個軟件測試周期完成。測試的過程中,檢查軟件功能、性能是否符合系統需求,監(jiān)測系統的并發(fā),檢測系統的安全性,驗證系統的穩(wěn)定性,驗證數據的安全性,系統的應急預案是否正常。

6.2測試工具

本系統測試采用了LoadRunner工具,該工具能夠滿足各個不同測試用例的需求,測試出在各種網絡環(huán)境中系統的各項峰值,幫助開發(fā)組找到系統中存在的各項問題,例如并發(fā)、響應時間、系統數據吞吐量、服務器資源利用率等。作為一種多樣化性能測試工具,它的作用是對系統的性能進行檢查以及優(yōu)化。

6.3測試環(huán)境

系統在測試過程中搭建的測試環(huán)境包括數據庫服務器、應用服務器與使用客戶端計算機。

6.4測試策略

軟件測試這項工作是伴隨著整個系統產品的生產周期和投放試用過程而存在的,測試工作過程延續(xù)了整個系統的生命周期。在本系統的設計和研發(fā)過程中我們采用的測試方法有:黑、白盒測試,性能測試以及安全測試。黑盒測試主要是對整個系統的表象以及實際用例來評判系統的綜合穩(wěn)定性和成功率。一般情況下都是通過測試人員對各頁面的實際功能和輸出的結果進行測試,從而發(fā)現系統軟件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進而對這些問題進行修改和修復的一種方法。在本測試環(huán)節(jié)中,我們根據測試需求,在協會、企業(yè)內部專門為將使用本系統的測試人員進行了協調和部署,并聯合開發(fā)本系統的專業(yè)測試工程師進行系統測試。分析報告所收集的抽象數據進行錄入系統,通過系統的邏輯判斷后所展現的結果進行比對。按照系統提供的數據模板或信息表項進行填寫錄入,然后通過系統界面將這些表項導入系統中,最后通過相關功能模塊的操作進行測試和判斷。白盒測試所涉及的工作比黑盒測試更加具體,例如在某個系統界面上,需要對該頁面所有可執(zhí)行的操作以及系統后臺對所有人工操作和數據的處理流程、處理方法、傳遞方向等進行逐個分析,通過平臺或相應頁面進行抓取捕獲數據,然后來判斷所接收到的結果是否符合系統開發(fā)時所設計的預期結果。假如結果跟預期判斷不一致時,需要對本界面的系統功能、邏輯方法、執(zhí)行編碼進行逐個分析查找,將所有動態(tài)傳遞和靜態(tài)頁面的鏈接走向進而達到設計需求,從而實現所有系統功能。我們對所有系統功能模塊和環(huán)節(jié)都部署了專業(yè)的開發(fā)測試人員來進行測試和排查。安全性測試是任何信息化系統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它所涉及方面廣泛,因此我們只能根據目前總結和應該遵循的方法來進行測試。首先是對系統的運行硬件環(huán)境做出嚴格的要求,承載和運行本系統的服務器、網絡、電源、物理隔離等都是我們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以及最基本的防范措施———備份。我們需要測試網絡環(huán)境是否具有單點故障,一旦網絡中斷,可采用雙網卡和雙線接入的方式來防止單點故障。供電設施的測試工作相對簡單,本系統在原有的基礎上,采用UPS即可實現供電單點故障的問題;其次是在系統內部和外部不同用戶的訪問以及惡意破壞的行為,我們將不同層次和級別的用戶進行登錄測試,試圖在鏈接和傳遞參數,尤其對數據庫操作的日志進行測試和檢測。災難性測試,可以通過不同程度的環(huán)境破壞、硬件更換或損壞等方式進行,這樣可以對系統的容災程度、可恢復性以及實用性等指標進行核準。對于安全性測試,普通用戶一般情況下沒有相應條件和意識,只能由熟悉和參與本系統的研發(fā)和相關技術人員來完成。性能測試主要分為兼容性測試、穩(wěn)定性測試、可用性測試等。由于本系統采用的是B/S架構,所以本系統必須具有很好的兼容性,終端用戶在登陸本系統時所用到的設備、操作系統、瀏覽器、功能插件千差萬別,所以在測試時需要專門的測試人員使用不同的終端環(huán)境進行測試,然后對統計出的測試結果進行分析,最終形成系統測試缺陷報告書。性能測試主要是對系統的負載、吞吐量、響應時長等相關參數進行統計分析,我們將通過壓力測試軟件、非同等級用戶登陸等辦法對其進行測試??捎眯詼y試主要是UI的友好性、功能樹結構的習慣性以及用戶的體驗程度進行調研和分析,尤其要盡量滿足和符合不同層次的人員需求和習慣,進而到達通俗易懂。

6.5性能測試用例

系統測試能否達到預期的目標,可通過測試用例來分析。測試用例是根據系統需求分析文檔而建立的,測試的范圍根據需求文檔而確定,全覆蓋是測試用例設計的基本要求。測試用例的設計需要參考測試說明書以及計劃。系統測試的深度與測試用例的數目成正比,測試用例的數量決定了系統測試的橫向與縱向的深度。系統的性能測試又包含壓力測試、事務相應時間測試、服務器資源利用率測試以及服務器的數據吞吐量測試等,其中并發(fā)測試是壓力測試的重要指標。以下僅以并發(fā)測試的結果進行分析。機構的使用人數大致為500人左右,因此對同時在線并發(fā)要求不是很高。系統的主要性能指標在于用戶并發(fā)量,當用戶逐漸往上加時系統的響應速度及時間。根據當前的業(yè)務情況要求系統最大的并發(fā)數為300人同時在線,壓力測試主要是以下方面:并發(fā)測試、服務器吞吐量、服務器工作負載等測試。

6.6測試結果分析

經過測試確認系統功能已滿足需求說明的要求,已全覆蓋系統需求,功能可以完成系統的全部業(yè)務要求,運行效率與穩(wěn)定性經測試,確認系統功能已通過測試。通過性能測試,系統并發(fā)與事務響應時間等都達到需求說明的要求,本系統實現過程中運用了工作流引擎和報表工具,很好地滿足了對數據的統計分析要求,具有較強的可擴展性。

7結論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