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動物的作用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益生菌可以特異性的和病毒的某些蛋白區(qū)域相結合,對病毒起到中和作用從而減少病毒對機體的侵害。高長春[10]從健康仔豬腸道內(nèi)容物中分離篩選的益生菌與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TGEV)在試管中作用,檢測TGEV半數(shù)組織感染量(TCID50)。結果經(jīng)益生菌處理后的病毒在ST細胞模型上測得TGEV的TCID50與未作處理組病毒TCID50比較,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表明益生菌對病毒毒力具有顯著的中和作用。魏萍等[11]也從健康仔豬腸道內(nèi)容物中分離出了羅伊氏乳桿菌和發(fā)酵乳桿菌與定量的TGEV感作后取上清感染ST細胞,結果顯示這兩株益生菌均能夠顯著性的降低TGEV對ST細胞的感染。李偉娜[12]篩選出了11株益生菌均能夠顯著地降低新城疫病毒(NDV)的血凝價,2株致病菌對血凝價沒有影響,這說明益生菌可能具有直接影響病毒或其血凝素的作用,并且存在菌種差異性。一些經(jīng)修飾的乳酸桿菌可以合成一種單鏈抗體,這種單鏈抗體可以直接對抗輪狀病毒衣殼蛋白,從而阻止輪狀病毒的感染[13]。益生菌可以直接影響病毒對細胞的侵害,降低機體細胞的損害,直接的保護了動物機體。
2動物腸道益生菌抑制病毒對宿主細胞的吸附
病毒感染機體首先通過病毒吸附機體細胞,與細胞受體結合然后進入細胞,后脫殼、表達、復制、裝配和釋放。益生菌能夠抑制病毒對細胞的吸附能力,對宿主細胞具有一定的保護能力,從而減輕病毒的感染狀態(tài)。益生菌如果能結合細胞表面的病毒受體也可以通過競爭抑制作用阻止病毒吸附。另外,益生菌抑制病毒對細胞的吸附也可能是由于立阻或增加了黏液,多糖和細胞間結點的屏蔽作用[8]。益生菌對宿主細胞的保護作用恰恰就體現(xiàn)在其干擾了病毒對宿主細胞的感染過程,對病毒增殖傳播起到了抑制作用。2010年Kumar[14]在ST細胞上對豬源腸道分離的植物乳桿菌和唾液乳桿菌上清抑制冠狀病毒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TGEV)的作用做了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作用后72h的細胞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病變,表明植物乳桿菌和唾液乳桿菌的上清對TGEV吸附宿主細胞有顯著的抑制作用。ByeongJooSeo等[15]于2010年將自己分離的羅伊乳桿菌Probio-16在非洲綠猴上皮細胞株TF-104上對豬輪狀病毒的抗病毒活性進行了測試,結果表明,Probio-16上清液能抑制豬輪狀病毒吸附宿主細胞。
3動物腸道益生菌對機體細胞的修復功能
近來的一些研究表明,益生菌通過對腸道屏障功能的修復作用來保護機體,修復病毒或細菌侵害機體導致的黏膜損害。Madseny[16]研究表明,口服復合益生菌VSL#3可以恢復IL-10基因缺陷小鼠受損的結腸屏障功能,并維持其上皮細胞的完整性。益生菌結合病毒受體鄰近的分子也可以給細胞提供一些保護作用。Freitas[17]報道稱,干酪乳桿菌DN114001和擬桿菌屬的一株菌能夠產(chǎn)生一種可溶性的復合物,這種復合物可以通過調(diào)整細胞糖基化模式的位點局部性的保護輪狀病毒感染時的腸上皮細胞。Barrow等[18]和Fuller等[19]分別對豬胃和雞嗉囊進行電鏡觀察,發(fā)現(xiàn)乳桿菌能很好地附著于上皮細胞表面。這意味著可以通過位點競爭排斥病原菌的粘附和定植,從而保護宿主免受侵害。
4結語
關鍵詞:動物檢疫;畜產(chǎn)品;質量安全;作用
對畜產(chǎn)品質量的影響因素比較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動物疫病,一旦動物感染疫病,并且沒有及時被檢查出來,那么用這些感染疫病的動物生產(chǎn)出的食品攜帶有病菌,食用之后就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1]。面對疫病的危害,相關部門應該做好動物疫病檢查工作,及時找出感染疫病的動物,以此來確保畜產(chǎn)品質量安全。
1動物檢疫理論內(nèi)容概述
1.1動物檢疫概念
所謂的動物檢疫,就是指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管理部門的檢疫工作人員根據(jù)當前先進的技術以及獸醫(yī)知識,按照規(guī)定的檢疫程序來對動物進行檢疫,并作出有法律效力的結論。
1.2執(zhí)法依據(jù)
動物檢疫工作的開展并不是盲目進行的,而是有一定事實根據(jù)的,我國出臺的《動物防疫法》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據(jù)之一。在此法律中,對動物檢疫進行了明確的規(guī)定,同時在其他相關的法律中,也涉及動物檢疫這一方面內(nèi)容。所以說,動物檢疫是有執(zhí)法依據(jù)的,此檢疫工作的開展屬于強制性行政管理手段。
2動物檢疫在保障畜產(chǎn)品質量安全的作用分析
2.1產(chǎn)地檢疫作用分析
在進行動物檢疫中,需要開展產(chǎn)地檢疫。所謂的產(chǎn)地檢疫,就是指檢疫工作人員需要在畜禽出欄之前按照相應的規(guī)定以及規(guī)范的程序來開展檢疫工作。在這一階段的檢疫工作中,工作人員可以將比較常見的動物疫病檢查出來,當確定了動物疫病之后,就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加以處置,這樣就能夠從源頭上避免帶病的動物進入到畜禽市場,從而實現(xiàn)源頭動物疫病的控制。在產(chǎn)地檢疫中,工作人員可以將口蹄疫、豬藍耳病、豬瘟等常見疫病檢測出來,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畜產(chǎn)品的質量安全[2]。同時,開展產(chǎn)地檢疫工作,還可以確保感染疫病的畜禽不會進入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中,這樣其他健康的畜禽感染疫病的幾率就大大降低,畜產(chǎn)品的質量安全就會得到保障。
2.2屠宰檢疫作用分析
將畜禽做成畜產(chǎn)品,需要經(jīng)過多個工序,其中對畜禽進行屠宰就是非常關鍵的步驟之一,在進行畜禽屠宰之后,動物疫病檢疫工作人員就應該進行檢疫工作,此部分的檢疫主要是病理檢疫,通過嚴格落實的檢疫工作,可以確保進入生產(chǎn)加工環(huán)節(jié)的畜禽是沒有感染疫病的,畜產(chǎn)品質量就會提高。反之,若是此階段的檢疫工作草草了事,那么就會導致感染疫病的動物進入到加工環(huán)節(jié),進而加工出帶有病菌的產(chǎn)品,從而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做好畜禽屠宰環(huán)節(jié)的檢疫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進行這一檢疫中,需要對豬鏈球菌以及口蹄疫病菌進行著重檢疫。一旦感染此病菌的產(chǎn)品被人們食用,那么就會導致人們出現(xiàn)眩暈、發(fā)熱等癥狀,因此,在屠宰檢疫過程中,必須嚴格檢疫,把好每個關口,這樣才能確保市面上出現(xiàn)的畜產(chǎn)品質量有保障。另外,針對屠宰環(huán)節(jié)的檢疫工作,國家在相關法律規(guī)定中明確提出了不得屠宰有惡性傳染病,或者是因病死亡的動物,對于這樣的動物,必須要開展無害化處理,只有這樣人們才能放心食用畜產(chǎn)品。
3做好動物檢疫工作應采取的措施
3.1進一步宣傳檢疫工作
為了確保動物檢疫工作可以更好地落到實處,政府部門就應該提高對動物檢疫工作的重視程度,同時政府部門還應該進一步宣傳檢疫工作,讓更多的人了解檢疫的重要性,從而促使相關人員能夠配合檢疫部門的工作,共同來完成檢疫工作。同時,政府部門除了要加強宣傳之外,還應該給予更多的資金支持。檢疫工作的開展若是沒有充足的資金做后盾,是無法有效落實的。因此,政府部門應該在此方面投入更多的資金,幫助檢疫部門購買更多先進的檢疫設備,并協(xié)助檢疫部門構建完善的市場機制,以此來確保動物檢疫工作順利地落到實處[3]。
3.2加強處罰力度
在檢疫工作開展過程中,國家除了要為檢疫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之外,還應該加強處罰力度,從而打消很多違法人員的僥幸心理,通過增加違法人員的犯罪成本,來促使更多的人認真履行自身職責,能夠在法律的警示下改正自我,避免一些擾亂畜產(chǎn)品市場的不法行為出現(xiàn)。
3.3對檢疫人員進行培訓
要確保動物檢疫的作用可以充分發(fā)揮,動物檢疫部門就應該對檢疫工作人員進行培訓,通過培訓工作的有效開展來促使檢疫人員能夠認識到自身肩負職責的重要性,能夠在培訓中學習到更多先進的檢疫知識,提高自身的檢疫水平。同時還應該對檢疫人員進行職業(yè)素養(yǎng)的強化,只有這樣檢疫人員所開展的工作才能是高水平的、高效率的,檢疫工作價值才能得以體現(xiàn)。
綜上所述,在我國畜產(chǎn)品市場發(fā)展中,質量存在問題的畜產(chǎn)品不僅使得市場發(fā)展受到了阻礙,同時也危害了人們的身體健康,面對這樣的情況,動物檢疫部門就應該提高對自身工作的重視程度,并嚴格落實產(chǎn)地檢疫以及屠宰檢疫工作,以此來減少感染疫病的畜產(chǎn)品數(shù)量,維護畜產(chǎn)品的市場穩(wěn)定,促使人們能夠放心地食用畜產(chǎn)品。
作者:年夢 單位:甘肅省迭部縣畜牧獸醫(yī)動物檢疫站
參考文獻:
[1]王杰玉.動物檢疫對保障畜產(chǎn)品質量安全的作用分析[J].甘肅畜牧獸醫(yī),2016,46(8):38-39.
本組資料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分級數(shù)據(jù)以絕對數(shù)表示,連續(xù)性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析因設計方差分析比較4種重建方法處理后所得的圖像噪聲、SNR、CNR的差異,兩兩比較采用Bonfferoni檢驗;采用Kruskal-WallisH檢驗比較4種重建方法處理后所得的圖像主觀評分的差異,兩兩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Mann-WhitneyU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客觀圖像質量(主動脈根部的圖像噪聲、SNR、CNR)評價結果
FBP、iDose-2、iDose-4、iDose-6四種重建方法處理所得圖像噪聲、SNR、CNR的總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A、B、C、D各組內(nèi)各重建方法之間分別行兩兩比較,結果顯示FBP、iDose-2、iDose-4、iDose-6重建后圖像的噪聲依次降低,SNR及CNR依次升高,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00)(表2;圖1)。
2.2主觀圖像質量評價結果
用FBP重建,D組所有病例均不能滿足診斷,經(jīng)iDose重建后所有病例均滿足診斷。用iDose-6重建后的圖像主觀評分得分最高,用FBP重建后得分最低,A、B、C、D各組內(nèi)經(jīng)iDose-6重建后的圖像主觀評分均明顯高于經(jīng)FBP重建后的主觀評分(P均=0.000),見表3、圖2。
2.3輻射劑量
A組有效劑量(ED)為(4.07-9.06)mSv,平均(6.81±1.92)mSv;B組ED為(2.84-6.33)mSv,平均(4.80±1.23)mSv;C組ED為(2.03-4.97)mSv,平均(3.57±1.06)mSv;D組ED為(1.38-2.73)mSv,平均(2.13±0.54)mSv。
3討論
隨著MSCT應用領域的日益拓展和廣泛應用,其輻射劑量對人體的損害日趨凸顯而受到重視,如何盡可能低的控制CT輻射劑量成為一個熱門的話題。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TheInternationalCommissionOnRadiologicalProtection,ICRP)提出,x線診斷應遵循正當化、防護最優(yōu)化的輻射防護原則[6]。嬰幼兒對放射線的敏感程度遠大于成人,采用低劑量掃描技術尤為重要。由于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大部分為嬰幼兒,而CT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解剖結構顯示及先天性心臟病術前、術后評估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所以如何將心血管CT掃描的輻射劑量控制在盡可能低的水平,又達到診斷目的具有重大的臨床意義[7]。隨著研究深入,目前低劑量研究的重點從前期單純改變掃描條件發(fā)展到改進圖像重建算法,其中迭代重建技術是熱點。迭代重建技術把CT影像數(shù)據(jù)重建分為兩步,先在每個X線投影角度合成前向投影,經(jīng)過探測器計數(shù)得到X線光子分布的預計值;而后將前向投影的預計值和探測器實測值間的差值進行反投影,多次反饋性迭代,不斷更新前向投影的預計值,同時結合系統(tǒng)光學和噪聲因素,使其最大程度地接近真實的X線光子分布。研究表明迭代重建算法可降低圖像噪聲,提高圖像質量,間接地可在保持噪聲不變的情況下降低輻射劑量[9]。目前迭代算法的相關研究雖已有大量報道,但多見于胸、腹、腦等部位[4,10,12,13],在心血管系統(tǒng)中的研究多見于成人冠狀動脈[7,11],少見在心臟CT成像中的研究報道,iDose重建算法在心血管低劑量CT掃描中的應用價值及標準尚有待進一步研究。本研究基于保護嬰幼兒患者健康利益的目的,鑒于家豬的心血管結構與人一致,因此以豬為研究對象,采用前瞻性對照研究,旨在探討iDose在心血管螺旋CT成像的應用中對圖像質量的影響及降低輻射劑量的程度,為臨床應用于心臟低劑量CT掃描做參考。本研究A、B、C、D各組內(nèi)各重建方法之間分別進行兩兩比較顯示:各組內(nèi)iDose-2、iDose-4、iDose-6重建后圖像的噪聲均比FBP重建后低(噪聲呈iDose-6<iDose-4<iDose-2<FBP),而圖像SNR,CNR及主觀評分均比FBP重建后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明同等條件下iDose與FBP相比確實可降低圖像噪聲,提高SNR、CNR,提高圖像質量;而A、B、C、D各組內(nèi)用iDose-6重建后的噪聲均最低且SNR、CNR及主觀評分最高,說明相同條件下各重建方法相比以iDose-6重建所得的圖像質量最高。本研究中用FBP重建后,B組將近一半病例僅能基本滿足診斷,C組所有病例僅能基本滿足診斷,D組所有病例均不能診斷,說明如用FBP重建算法,在現(xiàn)有文獻的推薦X線劑量基礎上再降低劑量的空間已經(jīng)很有限;但經(jīng)iDose-6重建后,C組所有病例的主觀評分均為4分或以上,即使是降低70%劑量的D組,所有病例的主觀評分仍在3分或以上,說明在本研究中,用iDose-6重建降低輻射劑量的空間較大,在降低70%劑量時,經(jīng)過iDose-6重建后所有圖像仍能滿足診斷要求。
關鍵詞:植物胰島素;殼聚糖;分離純化
中圖分類號:R2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7717(2011)04-0825-03
Sepe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Plant Insulin and Its Hypoglycemic Effect on the Experimental Animals
JUN Xu【sup】1【/sup】,WU Peng【sup】1【/sup】,HAN Lin【sup】1【/sup】,ZHANG Zhong【sup】1【/sup】,HUANG Zhu-qing【sup】2【/sup】
(1.Science Laboratory Center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Shenyang 110034,Liaoning,China;
2.Liaon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Pharmacy, Department of Health, Shenyang 110101,Liaoni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a technical method to purify the plant insulin in the bitter melon.Methods:applying three-step methods to purify insulin from bitter melon these are salting out,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and 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 And than using electrophoresis chromatography, animal experiments and chitosan envelopment methods to identify it.Results:The extracts appeared electrophoresis band at the 11000 molecular weight, and had the same relative mobility with insulin. The plant insulin from the bitter melons has the hypoglycemic effect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chitosan envelopment methods. Conclusion:To stabilized extract the plant insulin from the bitter melon can depend on this method mention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Plant insulinChitosanPurifay
現(xiàn)代醫(yī)學證明苦瓜作為一種功能食品,具有降低血糖,抗病毒、抗腫瘤,增強機體免疫力等作用,被認為是新一代療效高、副作用小的降血糖天然藥物的典范【sup】[1]【/sup】。同時,更因為苦瓜含有一種降低血糖的多肽――植物胰島素,使人們對從中研制胰島素的口服替代品充滿了希望。目前,業(yè)已可通過有機酸、醇、丙酮沉淀、薄層層析、鹽析、陽離子交換層析等傳統(tǒng)或改良的實驗室分離方法【sup】[2-3]【/sup】,從苦瓜中獲得純度較高的植物胰島素。然而,程序繁雜、實驗技術要求高、應用樣品量小,仍是這類方法難以實現(xiàn)大量純化苦瓜中植物胰島素的瓶頸。我們經(jīng)過研究與改進,建立了通過鹽析、陰離子交換層析、凝膠過濾等技術大量純化苦瓜中植物胰島素的程序化制備過程,并形成殼聚糖包封的口服制劑,進而為苦瓜中植物胰島素廣泛、有效的應用奠定基礎。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新鮮苦瓜(市售)。A緩沖液:0.1M/L Tise-HCl pH7.0;B緩沖液:0.1M/L PB pH7.0(均為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沈陽有限公司提供)。
1.2 儀器
DEAE-Sepharose FF(美國GE公司);Sephdex G75(美國GE公司);FPLC(美國GE公司);核酸蛋白計算器(美國GE公司);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北京軍科院動物研究所);冷凍高速離心機(日本HITACHI公司);血糖測定儀(國產(chǎn))。
1.3 方法
1.3.1 苦瓜中植物胰島素的純化 新鮮苦瓜500g去籽,-20℃冷凍8h以上,組織破碎儀粉碎,苦瓜粉末用100mL A緩沖液采用微波震蕩15min溶解。溶解后12000r/min 4℃離心20min,收集上清。
取上清,測量體積,按最終濃度30%(0.176g/mL)加入硫酸氨,邊加邊攪拌,致完全溶解后,再4℃攪拌2h,靜置1h。12000r/min 4℃離心20min,棄上清,沉淀用20mL A緩沖液溶解,5000透析袋對A緩沖液透析過夜,期間更換一次透析外液。透析后,收集透析內(nèi)液12000r/min 4℃離心20min,收集上清。
透析后上清應用于DEAE-Sepharose FF柱,柱尺寸15cm×1.5cm,柱預先用150mL 緩沖液平衡。FPLC進行層析分離,上樣后待基線穩(wěn)定后,用A緩沖液(含0.5M NaCl)洗脫,餾分收集10mL/管,檢測波長280nm,流速0.5m/min。餾分形成3個峰,10、11管(Ⅰ峰);13、14管(Ⅱ峰);16、17管(Ⅲ峰),SDS電泳檢測,?、蚍鍢悠窛饪s至5mL,樣品裝入5000透析袋中對B緩沖液透析過夜,應用于Sephdexe G75凝膠柱,柱尺寸30cm×1.0cm,柱預先用200ml B緩沖液平衡,F(xiàn)PLC層析分離,流速1.0mL/min,餾分收集10mL/管,獲得Ⅱa和Ⅱb 2個主峰。樣品經(jīng)冷凍干燥后密封4℃保存。
1.3.2 苦瓜中植物胰島素的鑒定 分別收集凝膠過濾層析后2個主峰。采用纖維素薄膜層析方法進行層析分離,樣品為Ⅱa主峰、Ⅱb主峰和胰島素注射液,展開劑為正丁醇(V):甲酸(V)3:2。SDS電泳,濃縮膠3%,分離膠10%,電流100mV,電泳2h。
1.3.3 苦瓜中植物胰島素殼聚糖納米粒的制備 采用文獻方法【sup】[4]【/sup】制備納米顆粒,其藥物包封率為75%以上。
1.3.4 降糖動物實驗 取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分4組,每組10只。1組、2組為實驗組,分別口服植物胰島素殼聚糖納米顆粒,3.5g/kg含植物胰島素2.63g),1天1次。3組為對照組,口服殼聚糖,3.5g/kg,1天1次。4組為口服降糖藥組,0.1mg/kg,1天1次。口服5天后,尾靜脈取血,測血糖值。
2 結 果
經(jīng)DEAE-Sepharose FF陰離子交換層析純化的樣品,餾分后形成3個蛋白峰(見圖1);經(jīng)SDS電泳檢測,僅峰Ⅱ于11000處出現(xiàn)一條帶,峰Ⅰ和峰Ⅲ則未見(見圖2);峰Ⅱ進行凝膠過濾層析后,獲得Ⅱa和Ⅱb 2個主峰(見圖3)。薄層層析檢測,Ⅱa主峰、Ⅱb主峰和胰島素注射液的相對遷移率分別為0.20、0.24和0.24,可見胰島素注射液和Ⅱb主峰的遷移率相同。SDS電泳結果(見圖4)為Ⅱa主峰的相對分子量為45000,Ⅱb主峰為11000。
降糖動物實驗結果為,口服植物胰島素組和降糖藥物組5天后血糖值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見表1。
表1 植物胰島素殼聚糖納米顆粒對糖尿病
小鼠血糖的影響(±s)
3 結 論
1981年,Khanna等【sup】[2]【/sup】從苦瓜果實中分離出一種多肽,并證實其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后被人們稱之為植物胰島素。大量研究顯示,苦瓜中植物胰島素可增強肌肉、肝臟對餐后血糖的貯存效率,減少肝內(nèi)葡萄糖過量釋放;可抑制葡萄糖的合成,加強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可促進胰腺β細胞更新及部分受損的β細胞修復,改善β細胞分泌胰島素的能力【sup】[5-6]【/sup】。同時,與動物和化學合成類降糖產(chǎn)品相比,苦瓜中植物胰島素具有基本無不良反應,降糖效果緩慢持久,長期服用不致過度降低血糖,停藥后24h內(nèi)血糖沒有回升【sup】[7]【/sup】,以及無注射之苦等優(yōu)點。
目前,有關苦瓜中植物胰島素的分離和提取方法較多,但大多是以Khanna建立的有機酸、醇提取,薄層層析分離【sup】[2]【/sup】,Rp-高效液相法【sup】[8]【/sup】,結合陽離子交換層析方法【sup】[3]【/sup】作為基本框架和程序。雖然這些方法可獲得95%以上純度的苦瓜中植物胰島素,且動物實驗證實降糖效果確切,但此類方法卻嚴重存在著因儀器設備的客觀限制致使上樣量較低,不適合大量制備進行規(guī)模化生產(chǎn)等問題,進而限制了植物胰島素的廣泛應用。
本研究采用鹽析、陰離子交換層析、凝膠過濾層析三步制備技術,從苦瓜中提取植物胰島素。其中,鹽析可去除了大部分雜質,包括一些脂蛋白和一些甾類有機化學物質;陰離子交換層析后,一些高等電點的蛋白可被分離,而集中收集分子量為11000的蛋白峰;再經(jīng)凝膠過濾層析后,可將分子量大的蛋白排阻出去。結果顯示,本方法餾分后所獲的峰Ⅱ于11000處可出現(xiàn)一條電泳帶,與文獻報道的苦瓜中植物胰島素的分子量相近【sup】[9]【/sup】;Ⅱb主峰的相對遷移率與胰島素的相對遷移率均為0.24;提取物的純度在95%(電泳純)以上。這提示,本方法的提取物在化學性質上與胰島素相似,具有較為理想的純度。為了驗證提取物的作用和殼聚糖的包封效果,我們進行了動物降糖實驗。結果表明,本方法的提取物具有較好的降血糖作用,殼聚糖包封可明顯地提高植物胰島素的降糖作用。
總之,我們通過鹽析、陰離子交換層析和凝膠過濾層析三步制備技術所獲得的苦瓜中植物胰島素,在化學性質、純度和降糖效果上均得到了良好的結果。更為重要的是,本方法實現(xiàn)了向大量純化苦瓜中植物胰島素的邁進,從而為苦瓜中植物胰島素的廣泛應用奠定了技術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先遠,金宏,許志勤,等.苦瓜皂甙降血糖作用及其機制初探[J].氨基酸和生物資源,2001,23(3):42-45.
[2] Khanna Pushpa,Jain S C,Panagariya A, et al. Hypoglycemic activity of polypeptide from a plant source[J]. J Nat Prod, 1981, 44(6):648-655.
[3] 徐軍,吳鵬,韓林,等.苦瓜中植物降糖多肽的分離及其降糖作用的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7,64(2):148-149.
[4] McCarthy MF. Does bitter melon contain an activator of AMP-activated kinase[J]. Med Hypotheses, 2004, 63(2):340-343.
[5] Ahmed I, Adeghate E, Sharma AK, et al. Effects of Momordica charantia fruit juice on islet morphology in the pancreas of the streptozotocin-diabetic rat[J].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1998, 40(3):145-151.
[6] 杭悅宇,周義鋒,陳重明,等.苦瓜凍干粉對動物的降糖作用及急性毒性[J].植物資源與環(huán)境學報, 2000, 9(3):19-21.
【摘要】 目的 探討促愈瘢痕消(70%)促愈瘢痕消對動物皮膚的毒理作用。 方法 40只新西蘭大白兔,隨機分為3組。①組12只兔子隨機分為A、B、C 3組,每組4只,分別為賦形劑組、促愈瘢痕消臨床用藥劑量組(44%)、促愈瘢痕消大劑量組(70%)。進行雙側背部脫毛,左側刀片搔刮至均勻出血,右側用藥7 d觀察藥物經(jīng)完整皮膚的急性毒性作用;左側用藥7 d觀察藥物經(jīng)損傷皮膚急性毒性作用。②組4只兔子每只背部對稱脫毛各2塊,藥物分組同上,左側均涂賦形劑,右側頭側脫毛區(qū)涂促愈瘢痕消(44%),右側尾側區(qū)涂促愈瘢痕消(70%)。觀察用藥7 d后對完整與損傷皮膚刺激性。③組24只兔子隨機分為A、B、C 3組,每組8只,分別為賦形劑組、促愈瘢痕消(44%)組、陽性對照組(1%2,4-二硝基氯代苯)組,進行左側背部脫毛,各組外用藥物進行初次接觸及激發(fā)試驗,觀察藥物對動物皮膚的過敏反應。結果 促愈瘢痕消經(jīng)皮膚對動物完整皮膚及損傷皮膚無急性毒性、刺激性;藥物對完整皮膚亦無激發(fā)過敏反應。 結論 促愈瘢痕消短期應用對動物皮膚是安全的。
【關鍵詞】 促愈瘢痕消;經(jīng)皮膚急性毒性;皮膚刺激性;皮膚過敏反應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cute toxicity, irritation and sensitivity effect of Cuyubanhenxiao to New Zealand big white rabbit’s nomal skin and impaired skin.Methods Fourty New Zealand big white rabbits were pidesed into 3 groups.①12 rabbits were randomized into 3 groups, each group is 4 rabbits. The medicine is Vaseline,Cuyubanhenxiao(44%),Cuyubanhenxiao(70%).They were separately applied to A,B,C 3 groups. Each rabbit with 50 cm2 was molted on both sides of backbone to take the acute skin toxicity test. The right sides every group were used medicine(A,B,C) at 7 days, the nomal skin acute toxic effect was observed. The left sides were scratched to even hemorrhage and spreaded medicine on every group rabbit. At 7 days, the damaged skin toxic effect was observed.②4 rabbits were molted on both sides of backbone of every rabbit and there were 2 molted areas on each side of every rabbit.The medicine group was completely same with the first group.The left side of every molted area was spreaded by Vaseline. The right molted areas of near to the head were spreaded by B and the oher areas were spreaded by C 7 days later, the nomal and damaged skin irritation effect was observed.③24 rabbits were randomized into A, B,and C 3 groups, the number of each group was 8. The medicine was Vaseline, Cuyubanhenxiao(44%), 1%2,4Dinitrochlorobenzol. Each rabbit with 50 cm2 was molted on the left sides of backbone to take the the initial contact and the stimulation test. The sensitivity effect of medicine was observed.Results There were no acute toxicity, irritation effect, when Cuyubanhenxiao was spreaded on the rabbits’ normal and damaged skin and no sensitivity effect phenomenon to rabbits’ nomal skin.Conclusion It’s safe to appl to the skin of animals for shortterm.
【Key words】 Cuyubanhenxiao,acute skin toxicity,skin irritation,skin sensitivity effect
創(chuàng)傷、燒傷、外科手術等常引起不可避免的創(chuàng)面,然而創(chuàng)面的晚期愈合常常導致瘢痕的增生。創(chuàng)面的晚期愈合增加了感染機會,瘢痕增生給患者美觀甚至功能造成嚴重影響。目前,國內(nèi)外用于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及治療瘢痕的藥物種類繁多, 但經(jīng)臨床使用后,療效好者甚少。本課題組研制的中藥制劑促愈瘢痕消,經(jīng)動物實驗證明能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預防瘢痕增生且無明顯的毒性反應。本文僅就其動物毒理實驗進行論述。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劑 實驗用促愈瘢痕消由山東大學第二醫(yī)院美容整形燒傷外科研制。此中藥制劑主要成分由土元、水蛭、莪術、蜈蚣、全蝎和五倍子(均由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中藥房提供),采用超細微粉化新工藝精制而成。實驗藥物分臨床用藥劑量(藥物濃度為44%)及大劑量(藥物濃度為70%)。
對照用賦形劑為凡士林軟膏(山東大學第二醫(yī)院藥劑室提供)、硫化鈉、2,4二硝基氯代苯(濟南泰瑞達藥化有限公司提供)。
1.2 動物 實驗動物為新西蘭大白兔,雌雄不限,體質量2.5~3.0 kg,由山東省農(nóng)科院提供(合格證號:scxk齒20040013)。
1.3 實驗方法
1.3.1 促愈瘢痕消經(jīng)皮膚急性毒性試驗:將12只新西蘭大白兔隨機分為3組,每組4只,A組:賦形劑組;B組:促愈瘢痕消臨床用藥劑量組(44%);C組:促愈瘢痕消大劑量組(70%),用8%的硫化鈉給白兔右側背部脫毛50 cm2,用清水洗掉化學試劑,立即給脫毛區(qū)涂藥,每日涂藥使藥膏保持濃度1周,期間觀察動物的活動、皮毛光澤、飲食、體重、死亡情況。隨后對白兔左側脫毛50 cm2,并用手術無菌刀片在脫毛區(qū)進行搔刮至均勻出血,立即在擦傷部位涂藥,用藥7 d,觀察指標同上,并與對照組比較。
1.3.2 促愈瘢痕消的皮膚刺激性試驗:將4只新西蘭大白兔背部對稱脫毛4塊,每塊50 cm2。A:賦形劑,B:促愈瘢痕消(臨床用藥劑量組44%),C:促愈瘢痕消大劑量(70%)。脫毛后清水清洗脫毛區(qū),左側均涂賦形劑(A),右側頭側脫毛區(qū)涂B,右側尾側區(qū)涂C。涂藥后24 h溫水清洗藥物及賦形劑,觀察局部皮膚紅斑和水腫反應。連續(xù)用藥7 d后,清洗掉藥物觀察24 h、72 h后的皮膚反應。隨后脫毛區(qū)用手術無菌刀片搔刮至均勻出血,立即涂藥物及賦形劑,觀察指標同上。
1.3.3 促愈瘢痕消的皮膚過敏試驗:將24只新西蘭大白兔對稱脫毛,每塊50 cm2。隨機分為三組,每組8只。A組:賦形劑,B組:促愈瘢痕消(44%),C組:陽性對照組(1%2,4二硝基氯代苯)。將藥物分別涂于各組動物左側脫毛區(qū),持續(xù)6 h,在第7 d和第14 d以同樣方法各重復一次。激發(fā)接觸:B組于末次給受試物致敏后14 d,將促愈瘢痕消涂在動物右側脫毛區(qū),持續(xù)6 h后,用溫水去除受試物。C組同樣方法外用0.1%2,4二硝基氯代苯立即觀察,并在24 h、48 h及72 h再次觀察白兔脫毛區(qū)皮膚變態(tài)反應情況。
2 結果
2.1 ①組試驗結果:3組在試驗期間無1例死亡,“促愈瘢痕消”臨床用藥劑量和大劑量組對完整皮膚及損傷皮膚新西蘭白兔活動、皮毛光澤、飲食、體重(見表1)無任何影響,未出現(xiàn)任何急性毒性反應。 表1 促愈瘢痕消外用于完整和損傷皮膚時對新西蘭大白兔體重的影響
2.2 ②組試驗結果:3組兔子無1例死亡,促愈瘢痕消臨床用藥劑量和大劑量組外涂于完整皮膚及損傷皮膚新西蘭白兔,未見紅斑與水腫。停藥后1周觀察,未見色素沉著、出血點、皮膚粗糙及皮膚菲薄等情況(見表2)。通過試驗表明促愈瘢痕消對皮膚無刺激性。表2 促愈瘢痕消對動物完整及損傷皮膚刺激性作用觀察藥物完整皮膚(用藥7 d后) 注:評分標準均按《中藥新藥研究指南》[1]統(tǒng)計,結果示皮膚刺激性強度平均分值均為0
2.3 ③組試驗過程中,沒有實驗動物死亡。在初次致敏接觸中,A、B組未見紅斑及水腫,C組有明顯紅斑及水腫,隨時間紅腫與水腫減輕(見表3)。再次過敏激發(fā)試驗中,A、B組未見紅斑及水腫,實驗動物無哮喘、站立不穩(wěn)及休克現(xiàn)象。C組動物動物紅斑及水腫比初次接觸加劇并伴部分皮膚破潰。通過試驗表明,促愈瘢痕消對皮膚無致敏及過敏反應。表3 促愈瘢痕消與陽性對照組對動物皮膚的過敏激發(fā)試驗觀察時間
3 討論
促愈瘢痕消是在《趙炳南臨床經(jīng)驗集》所介紹的治療瘢痕驗方——黑布藥膏組成的基礎上,從常用的200多種中藥前12位微量元素鋅含量高的中藥中挑選出6種理血熄風,采用全微粉化技術精制而成。其方劑組成為土元、水蛭、莪術、蜈蚣、全蝎、五倍子、醋、冰片、蜂蜜及皮膚助滲劑丙二醇,用粉碎機將中藥原料達到細胞級微粉化粉碎(10~20 μm),加入輔劑調(diào)合成膏劑,外用于皮膚。利用其鋅含量高的特點,以促進創(chuàng)面的愈合;課題組相關研究亦已證明,促愈瘢痕消能夠促進細胞的凋亡,明顯抑制瘢痕的增生[2]。
處方中各種中藥均符合《中國藥典》標準,無毒性、刺激性材料,藥物雖然外加皮膚助滲劑屬化學試劑,但未見其對皮膚有毒性作用的報道[3,4]。然而,不能確定藥物在制備過程中是否會產(chǎn)生毒性和致敏物質。所以藥物在應用于臨床前,按照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的規(guī)定,必須進行皮膚毒性試驗研究。
通過毒理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促愈瘢痕消對實驗動物完整皮膚及損傷皮膚無急性毒性及刺激性。實驗期間無動物死亡,動物活動、飲食及其他身體狀況未見異常。在藥物過敏接觸及激發(fā)接觸實驗中,動物皮膚無水腫及紅斑,亦未出現(xiàn)哮喘、站立不穩(wěn)及休克現(xiàn)象。通過一系列的皮膚毒性試驗研究,可以初步證明促愈瘢痕消短期應用于動物皮膚是安全的,可以進行初步的臨床試驗。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藥政管理局.中藥新藥研究指南(藥學、藥理學、毒理學)[M].1992:209212. [2] 閆宏山,呂潤華,王吉昌,等.“促愈瘢痕消”對兔耳增生性瘢痕作用的實驗研究[J].山東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7,45(9):914918.
[3] 李海鷹,楊文智,米海濤,等.不同滲透劑對水楊酸透皮吸收的影響[J].河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7(3):279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