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描寫中秋的句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2、月下憶人以及月下抒懷走進那些漸漸遠離喧囂塵世的年代,靠近那些古人名流,但愿能把那些刻骨銘心的體會留駐自己的心間。
3、月下,還幻想著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那些天荒地老??菔癄€的崢崢誓言,那些天涯愁斷腸卻要千里來相會的苦苦等候。
4、那一彎冰涼的月??!無論圓也好,缺也好,總遍布了哀傷。你,本就是不屬于人間的煙火,卻為何要為人間再添凄涼?
5、月下你隱,心動如你影相隨,真跡絕,忙不迭,迭不去真心永遠。愛怎落筆,若如初見,愛似怨蝶,花凋葉落不溢悲。
6、夕陽月下,浸你羞怯似醉,青板夜,懸筆一絕,冗墨殘本,與你共品余味,一圈朱砂,點卻誰紅顏,紅褪墨香跡難絕。
7、無奈,讓愁心伴那螢火寂寥,憂傷月下荒橋……
8、月夜是思念的琴,月光灑落,琴音有如潺潺的泉水一般。伸出微涼的手,將回憶握在手心,涼意,遍布全身。
9、秋思夜水伴,月影潭中念天涯。我自獨酌孤月下,何時共賞秋。
從試題類型上來看,仿寫試題主要包括開放式仿寫、命題式仿寫、嵌入式仿寫、續(xù)寫式仿寫及對聯(lián)等幾種類型。下面就結(jié)合近年的高考試題,來談一談解答仿寫試題應(yīng)注意的問題。
一、開放式仿寫
開放式仿寫,通常是給出一個或一組句子,要求另選對象或話題,仿照例句或示例另寫一個或一組句子,要求所寫句子與例句或示例在修辭手法和句式等方面保持一致。這類試題,題干中的顯性要求不多,好像十分開放自由,然而答題時如果不注意例句或示例在句式、修辭等方面的隱性要求,就很容易失分,甚至不得分。
【例1】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選話題,另寫三句話,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句式與示例相同。
人生如一首詩,應(yīng)該多一些悠揚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哀怨;
人生如一幅畫,應(yīng)該多一些亮麗的著色,少一些灰暗的點染;
人生如一支歌,應(yīng)該多一些激昂的歡唱,少一些悲觀的詠嘆。
(2011年遼寧卷)
這道試題,題干中關(guān)于修辭手法和句式的要求是明確的,結(jié)合“示例”,不難看出“另寫”的“三句話”要與“示例”的句式——“……如……,應(yīng)該多一些……,少一些……”保持一致,并且每個分句的第一句話應(yīng)該是比喻句,后兩個句子在內(nèi)容上要構(gòu)成對比;比喻要恰當貼切,后面兩個句子的內(nèi)容要與前面的比喻句相協(xié)調(diào);三個比喻要有內(nèi)在的聯(lián)系,能構(gòu)成排比。另外,“示例”還暗示了“自選”的“話題”應(yīng)該是“理想”、“信念”“友情”等正面的東西,所寫句子表達的主題要積極向上。
二、命題式仿寫
所謂命題式仿寫,是指仿照所提供的例句或示例,以給定的事物(或稱話題)為陳述或描寫對象,另寫一個或多個相似的句子。這種仿寫試題,既有句式、修辭等形式方面的限制,又有所要陳述或描寫對象內(nèi)容方面的限制,答案除了在句式、修辭等方面與例句相似或一致外,還要符合給定的事物(或話題)的特點,解答難度更大一些。
【例2】高中語文教材中的許多文化景點或文學意象,常常會引發(fā)我們的情思。請從下列詞語中選擇一個作開頭,仿照例句寫一句話。要求:①體現(xiàn)景點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運用擬人和反問的修辭手法。
康橋 邊城 雨巷 蜀道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zhèn)グ?,你的大氣磅礴,你的壯麗多姿,不正好激蕩心中的豪情嗎?/p>
(2011年四川卷)
這道題,題干中雖然要求“句式一致”,但并沒有明確指出要仿寫的具體句式,需要認真審讀例句來明確句式——“……,你的……,你的……,你的……,不正好……嗎?”很顯然,三個“你的”既是擬人,又要構(gòu)成排比來對陳述對象進行描述,最后再以反問句式“不正好……嗎?”做結(jié)。同時,整個句子的內(nèi)容要與所選擇的陳述對象相吻合,即要符合“康橋”、“邊城”、“雨巷”或“蜀道”的特點,并且只能從這四個給定的意象中選擇一個來寫。
三、嵌入式仿寫
嵌入式仿寫,就是給出一段話,空出中間的某些句子,要求根據(jù)前后語境仿寫句子填入空缺部分。解答這類試題,仿寫的句子除了在句式、修辭等方面與示例保持一致外,在內(nèi)容和邏輯關(guān)系上還要與上下文連貫呼應(yīng),協(xié)調(diào)一致。同時,在用語特點、情感基調(diào)和語言風格等方面,也要盡量與上下文協(xié)調(diào)。
【例3】下面是某班黑板報上的一段文字。請參照上下文,在橫線上仿寫出恰當?shù)木渥印?/p>
我不想知道你的電腦多么高級,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了解世界的窗口;
我不想知道你的語言有多么華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不想知道你的理想多么遠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學海航行的燈塔。
(2011年安徽卷)
本題題干的要求非常簡單,仿寫的所有要求幾乎都要從所給材料的上下文中來找。審讀所給的材料,可以看出,要求仿寫的句式是“我不想知道……,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并且同一分句的前后句在內(nèi)容上要形成對照;在修辭方面,仿寫的句子要用比喻,后一句子的喻體要與前一句子的本體協(xié)調(diào)一致。同時,仿寫的句子還要與上下文構(gòu)成排比;內(nèi)容上,除了要前后連貫、協(xié)調(diào)一致外,還要有一定的啟示和教育意義。解答這一題,如果不能認真審讀材料,弄清隱性要求,盲目答題,就很可能答非所問,一分不得。
四、續(xù)寫式仿寫
續(xù)寫式仿寫,一般是給出一段話,要求根據(jù)前文的句式和內(nèi)容,補寫一個或多個句子。解答這種類型的仿寫試題,首先要弄清所給的前文的句式、修辭等方面的特點,其次要悟透前文的意思,要做到仿寫的句子與前文內(nèi)容、風格一致,前后呼應(yīng),整體協(xié)調(diào)。
【例4】請在下面橫線處補上恰當?shù)恼Z句。要求:運用比擬,與前面的語句構(gòu)成排比,語意連貫。
水,有著很強的可變性:伸長脖子,就變成了江河;站直身子,就變成了噴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年重慶卷)
本題題干對修辭和語意給出了明確的要求,但僅僅知道這些,還遠遠不夠。例句還有如下隱性要求:第一,仿寫的句子必須以“水”為陳述對象;第二,仿寫的句子要與前面兩個句子協(xié)調(diào)起來,即除了要用“……,就變成了……”的句式及比擬的修辭方法外,還要從水的形狀、形態(tài)等“可變性”方面來寫,在內(nèi)容上與前文保持一致,能夠與前兩個句子構(gòu)成排比。
五、對聯(lián)
作為一種獨特的語言藝術(shù)形式,對聯(lián)實際上就是內(nèi)容相關(guān)、對仗工整的對偶句。它的特點是,上下聯(lián)字數(shù)相同,形式相對;講究平仄,音韻和諧;內(nèi)容具體,針對性強,含義深刻,耐人尋味。對聯(lián)題,既能夠考查學生運用對偶等修辭手法和語言表達簡明、連貫等方面的能力,又能考查學生的閱讀積累、生活積累及思維能力,能夠從語言形式和語言內(nèi)容兩個方面對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語文能力進行綜合性的檢驗。然而,由于對聯(lián)題形式和內(nèi)容兩個方面的限制都很嚴格,所以解答起來難度極大,很容易失分,甚至不得分。
上下聯(lián)字數(shù)相同是對聯(lián)形式上的最基本的特點,詞性相同、結(jié)構(gòu)相應(yīng),是對聯(lián)形式上的又一特點。這就要求答出的上聯(lián)或下聯(lián)要與給出的句子在句法結(jié)構(gòu)上保持一致,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主謂結(jié)構(gòu)對主謂結(jié)構(gòu)、動賓結(jié)構(gòu)對動賓結(jié)構(gòu)等。上下聯(lián)內(nèi)容相關(guān)是對聯(lián)在內(nèi)容方面的特點。解答對聯(lián)題,答出的上聯(lián)或下聯(lián)必須與給出的句子在內(nèi)容上相互關(guān)聯(lián),構(gòu)成互補、對立或承接等關(guān)系。同時,對聯(lián)忌上下聯(lián)字面上的重復,解答對聯(lián)題還要做到既能夠?qū)Φ闷饋?,又盡量避免字面上的重復。此外,對聯(lián)還講究平仄,但由于高考對聯(lián)題一般要求寬對,所以只要能夠做到以上幾點,平仄方面可以不考慮。
【例5】補寫下列有關(guān)節(jié)日的兩幅對聯(lián)。注意:①內(nèi)容與節(jié)日有關(guān)。②可以不考慮平仄。
(1)端午 上聯(lián):賽龍舟不忘楚風余韻
(2)中秋 下聯(lián):明月千里寄相思
(2012年四川卷)
每當老師留了作文,我總是發(fā)感 慨:哎!我不想寫作文!誰來救救我啊!每次我不知道怎么往下寫的時候,我總是鬧情緒,有時媽媽還為了我的作文生氣。
我一定要克服寫作文的困難,聽媽媽平時教導我說:“寫好作文,就要靠你平時來體驗生活,積累一些好詞、好句、好名言、好諺語······所以平時要做一個有心人,來認真的觀察生活,只有這樣,你的作文水平才會提高?!蔽蚁露Q心,每天積累三個詞語、五個好句子、五個好名言、五個好諺語,我專門買了一個本子來記錄每一天懂得的知識,我每天見縫插針,一有時間就積累一些知識,我日復一日,用心體會,多練筆,多觀察。媽媽說過:“你積累了詞語,寫作文的時候也能正確使用它了。”我沒事就寫作文,舉個例子吧:中秋節(jié)的時候,媽媽帶我回到了姥姥家,中午,一直老貓和一只小狗打起來了。我回來后,媽媽讓我把它們在打架時的神態(tài)、動作著重描寫,我運用了很多我平常積累的成語,媽媽看了我的作文,不停地夸我作文水平提高了。
從那以后,我的作文水平提高的很快,老師也夸獎我,我明白了:寫作文要靠平時的觀察、積累,只有付出努力,才會有進步!
1、把詞語填寫完整。16分
千____百____ _____ ____斑斕 一____無_____ _____耳______鈴
_____天____地 _____ ____曼舞 自相___ _____ _____ 然無____
2、比一比,再組詞10分
提( ) 紗( ) 撥( ) 扶( )建( )
題( ) 沙( ) 拔( ) 撫( )健( )
3、把合適的詞語用線連起來。9分
熱烈地 盼望 元宵節(jié) 吃月餅 觀察 詳細
熱情地 鼓掌 中秋節(jié) 吃青團 介紹 熟練
熱切地 招待 清明節(jié) 吃湯圓 演奏 仔細
4、連一連下面的歇后語。7分
三十六計 試試深淺
投石問路 走為上策
孫悟空的金箍棒 能大能小
打破砂鍋 人人喊打
老鼠過街 白忙一場
糞坑里的石頭 問到底
猴子撈月亮 又臭又硬
5、讀句子,用上帶點的詞語(關(guān)聯(lián)詞)造句。6分
感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僅---而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4分
細雨如絲,一棵棵楊梅樹貪婪地吮吸著( )。它們( )著( )的枝條,一片片狹長的葉子在雨霧中( )著。
7、把下面的句子按一定順序連成一段話,把序號填在括號里。5分
()端午節(jié)過后,楊梅樹上掛滿了楊梅。
()楊梅先是淡紅的,隨后變成深紅,最后幾乎變成黑得了。
()沒有熟透的楊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愛越吃。
()楊梅圓圓的,和桂圓一樣大小,遍身生著小刺。
()我愛江南的楊梅。
二、閱讀練習。26分
(一)課內(nèi)閱讀(節(jié)選)15分
漁人( 忽然 突然)站起來,拿竹篙向chuán xián上一抹,這些水鳥都(撲撲樸樸)地鉆進水里去了。湖面上蕩起(一圈圈 一輪輪)粼粼的bō wén,無數(shù)浪花在夕陽的柔光中tiào yuè。
一只鸕鶿鉆出水面,拍著翅膀跳上漁船,喉囊鼓鼓的。漁人一把抓住它的脖子,把吞進它喉囊的魚擠了出來,又把它甩進水里。
鸕鶿不斷地跳上跳下,漁人都要忙不過來了。
岸上chuī yān四起,裊裊地升上天空。漁人不再趕鸕鶿下水了,讓它們停在船舷上。他從艙里揀些小魚,一條條拋給鸕鶿吃。鸕鶿張開長長的嘴巴,接住拋來的魚,一口吞了下去。
1、看拼音寫詞語。4分
chuán xián bō wén chuī yān tiào yuè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照樣子寫詞語。3分
跳上跳下: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3、照樣子,圈出第一節(jié)括號中用得正確的詞。3分
4、從短文第四小節(jié)中,摘錄描寫連續(xù)動作的句子。2分
5、寫下面的字,注意各部分在田字格的位置。3分
鸕 裊 揀
(二)課外閱讀11分
(四)日月潭
日月潭是我國臺灣省的一個大湖。
日月潭里有個小島,把潭分成兩半,一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一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兩潭湖水相連,像碧綠的大玉盤,小島就像玉盤中的明珠。
日月潭在臺中附近的高山上,水很深。日月潭的四周是山,山上是茂密的樹林。山林倒映在潭里,湖光山色,非常美麗。
我愛美麗的日月潭。我愛祖國的臺灣島。
1、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3分
( )的臺灣島 ( )的大玉盤 ( )的樹林
2、根據(jù)短文內(nèi)容,把下面的句子補寫完整。4分
⑴ 日潭像_______________,月潭像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湖水像______________,小島像_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jù)短文內(nèi)容填空。4分
日月潭在____________ ,它是一個_____________,把潭分成兩半的是一個___________,那里______________非常美麗。
三、看圖寫話。12分
在閱讀了這三個片段的基礎(chǔ)上,筆者請同學們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同學們的發(fā)言精彩極了:“它的葉子是從四周慢慢往里黃的呢!”“茶花是個小個子。它的生命力極強,這朵謝了那朵開,粉色的花朵在綠葉中顯得格外美麗。”“還有那竹林,遠遠地望去,綠油油的一大片,但走近一看,竟然許多葉子都是黃色的,令人吃驚?!庇械耐瑢W甚至發(fā)現(xiàn)了自己心中的變化:“在這寒秋的季節(jié)里,面對著這棵楓樹,心中充滿了暖意?!?/p>
流暢的文字之中有美妙的發(fā)現(xiàn),真實的表達之中有真切的感受,別樣的發(fā)現(xiàn)之中還有獨具的慧眼!在習作講評時,肯定并褒獎學生的發(fā)現(xiàn),習作就有了生活的味道,更有了生命的氣息。
三、 關(guān)注“我”的想象
多姿多彩的想象,是此次習作展現(xiàn)的最大亮點。正是這樣的想象,讓學生的習作呈現(xiàn)出別樣的精彩,語言的表達也越發(fā)細膩、越發(fā)真摯!這樣的語言值得我們在習作講評課上讀一讀、品一品。
孫紀偉:我最喜歡的是一種叫作“紫龍臥雪”的,遠遠望去,就像一朵盛開的禮花,仔細一看,它的顏色是黃中帶紅,紅里又透著黃,非常漂亮。花瓣一層包著一層,緊緊地排列著,像一個毛茸茸的小球,真是可愛極了!
高夢媛:那向周圍伸展的葉片,多像我張開五指的手掌啊,邊緣呈鋸齒狀,上面的葉脈清晰可見,很有條理地串聯(lián)在一起。它的顏色就好比那正在熊熊燃燒的烈火,那么鮮艷奪目。
施俊言:那兒的楓葉也十分美麗,遠看像火苗,又像那紅色的云朵。近看,這一片片葉子都很美,有的紅中帶黃,也有的黃中帶紅。
張千秋:梧桐樹依然在那兒“站”著,可它的葉子已經(jīng)變黃,像從一個生機勃勃的少年,一下子就變成了白發(fā)蒼蒼的老爺爺。
曹子恒:地上落了厚厚的一層葉片,我用腳輕輕地踩著,感覺軟軟的,就像金色的地毯,舒服極啦!
豐富而多元的想象、多彩而細膩的語言在這里生長、流淌,表達出學生獨特的眼光,散發(fā)著兒童特有的魅力。在他們的眼里,秋天的葉子成了“熊熊燃燒的烈火”“紅色的云朵”“蝴蝶的翅膀”“一場‘五彩雨’”“黃燦燦的小扇子”……詩意般的想象,童話般的語言,讀著讀著,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浮現(xiàn)在眼前,品著品著,一句句生動的言語滋潤著心田。哪怕只有一個蘊含想象意味的句子,學生就應(yīng)該獲得“最佳想象獎”。
四、 師生同題習作
曾和學生一起聊天,在習作講評的時候最希望老師怎么做?他們紛紛表示,一是讀優(yōu)秀的習作,二是看老師的習作。在習作講評時,王家興同學和筆者一起,分別讀了自己的習作。
同學們在聆聽兩篇習作的時候,神情格外專注、姿態(tài)特別端正,這就是講評中最好的示范與引領(lǐng)。換言之,在同題習作中,教與學相依偎、共成長。
習作講評能不能到此為止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習作講評除了佳詞、好句、美文的朗讀與欣賞之外,還應(yīng)有實實在在、真真切切的修改過程。只有在修改中,語言文字才能真正內(nèi)化,習作習慣才能真正養(yǎng)成,習作素養(yǎng)才能真正鍛鑄!
五、 學會修改習作
在習作講評中,我們需要圍繞具體的問題,結(jié)合鮮活的片段,讓學生進行自我修改?!拔恼虏粎挵倩馗摹?,既是一句古訓,更是學生應(yīng)有的習作習慣、習作能力和習作品質(zhì)。結(jié)合這一次的習作,我們一起針對兩個問題進行了修改。出示問題和需修改例句:
問題一:為什么我們眼中的樹葉總是“翩翩起舞”?
1. 一陣秋風吹來,那飄落的黃葉在空中翩翩起舞。
2. 一陣秋風吹過,葉子紛紛落了下來,它們在空中翩翩起舞,非常好看。
3. 一陣秋風吹來,空中樹葉翩翩起舞。
我們一起討論:為什么大家都喜歡用“翩翩起舞”這個詞語?在共同的交流中,學生慢慢懂得:盡管這是一個成語,表達措辭很嚴謹,但詞語本身并不能具體、形象地描繪出樹葉飄落的場景。接著,我們一起討論了樹葉飄落時會是什么樣,還放了一段樹葉飄落的視頻。漸漸地,我們清晰地意識到:樹葉落下的速度有時快,有時慢,有時隨風飛舞,有時慢慢悠悠,有時悄無聲息,有時發(fā)出沙沙之聲。有了這樣的體驗之后,我們一起修改,有的寫出樹葉飄舞的樣子,有的寫出樹葉因為大小不同而呈現(xiàn)不同的下落姿態(tài),有的寫出寬大的梧桐樹葉和細小的楊柳樹葉下落時的不同之外,還有的寫出了樹葉飄落時的不舍之情等等。在聲情并茂地朗讀之后,我們一致覺
得這樣的描寫比起“翩翩起舞”要豐富得多、有趣得多、精彩得多。出示問題和需修改例句:
問題二:為什么我們的總是“五顏六色”?
1. 五顏六色的,紅的似火,白的像雪,黃的如金……花朵在綠葉的映襯下,顯得更加鮮艷。
2. 瞧,那五顏六色的開了,有紫色、白色、綠色、黃色,很是好看。
在交流中,我們很快發(fā)現(xiàn)自己筆下的總是“五顏六色”的。那么,我們眼里的還能怎么來寫呢?筆者先讓學生欣賞了幾幅的圖片,他們發(fā)現(xiàn)有的盎然綻放,像一個大大的笑臉;有的才開出兩三片花瓣,如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有的還是一個花骨朵,似乎還有一會兒就要裂開了。同學們還發(fā)現(xiàn)有的平平展展的,有的彎彎曲曲的,有的細細長長的,姿態(tài)萬千,各有不同。在共同發(fā)現(xiàn)的基礎(chǔ)上,學生再來修改自己關(guān)于描寫的片段,就顯得游刃有余、自信滿滿,修改的針對性以及修改的效果都讓人滿意。
最美的秋天在哪里?在我們的觀察與發(fā)現(xiàn)中,在我們的語言與文字中,更在我們的朗讀與修改中。正是我們的習作講評,讓秋色更濃、讓秋天更美!
(作者單位:南京市鼓樓區(qū)力學小學)
一、 習作命題生活化
在平時的練習或試卷里,常會見到這樣的命題:“ ,我要感謝你”“令你感動、難忘的事”“這件事讓我懂得 ”“第一次 ”等等。這些題目在老師們看來,都非常容易,可寫的事例很多??墒?,我們所謂的“簡單”,是站在成人角度的一種思考,而學生是難以體會到的。這種命題下,老師的認知與學生的反應(yīng)就形成了差異,習作的價值就不高了。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應(yīng)該回歸兒童的立場,將習作命題生活化。
今年中秋節(jié)前夕,我給家長發(fā)了一條信息:
快到中秋節(jié)了,祝家長們、同學們中秋節(jié)快樂,闔家幸福!這個周末,希望家長們帶孩子過一個有意義的中秋節(jié):可以是外出尋找秋天;或家人團聚,賞月、吃月餅、喝茶,營造出傳統(tǒng)的中秋節(jié)氣氛等等。本次的習作主題就是話中秋,題目自擬,謝謝!
在周一上課之前,許多學生爭先恐后地來到我面前,開心地訴說過中秋節(jié)的喜悅。課后,閱讀同學們寫的習作,有的描寫一家人聚集在院子里賞明月、嘗月餅,一派喜氣洋洋;有的描寫晚飯后,一家到公園里游玩、賞月的趣事;有的描寫自己動手制作月餅;甚至還有的寫和家人一起去聽森林音樂會……無論以什么方式度過中秋節(jié),同學們都有自己的所見所聞、親身感悟,自然寫出了真情實感。
習作命題的生活化,給了學生展現(xiàn)豐富生活的機會,拉近了學生與習作的距離,學生有話可寫,提高了習作的積極性。
二、 習作教學交流化
很多老師在指導習作《秋天的樹葉》時,自始至終,一直竭力教會學生寫樹葉的方法。先觀察一片樹葉的形狀、顏色、莖葉的紋路,用手去摸一摸樹葉,感受樹葉的質(zhì)地;再觀察一棵樹上的葉子,整體上像什么,接著觀察整個樹林的葉子;觀察完這些樹葉后,還要指導學生觀察不同天氣下的樹葉。在如此詳盡的技法指導下,學生能完成這篇習作了。但這樣的習作變成了“老師”構(gòu)思寫作,缺少了兒童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