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櫻花下的秘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雨念快起床啊,你忘了我們今天要干什么去,快點兒拉拉!”落霞朝著還正在睡覺的雨念喊道。
“哦,對拉,差點忘記拉!”雨念聽到這兒馬上穿好衣服起床了。
等到雨念洗漱好拉以后,落霞就叫道:“妹妹快過來,吃早餐拉?!?/p>
歷史文化旅游對我來說總有一種欲罷不能的誘惑,例如流傳千年的華縣皮影戲,好像總帶著些神秘氣息。就那么坐在臺下時,仿佛已被召喚進她編織的夢中,靜靜看著臺上一幕幕的悲歡離合。時而是溫婉朦朧的女子倩影在廣舒長袖訴盡脈脈柔情,時而是勵兵秣馬的古時軍隊在兵戈操練吼出陣陣虎嘯。時光好像透過薄薄的幕布,讓那些正在舉手投足的皮影角們帶人穿越了千年。
來到此地,領略這在秦川腹地回蕩了上千年的綿綿絕響,并道盡了嬉笑怒罵、忠奸賢惡的皮影藝術自然就成了華縣旅游的重頭戲。
一方帷幕掩絕活
“騰騰殺氣威,武藝戰(zhàn)高魁。韜略世無比,行兵把將摧。本帥狄青,韓天化與我教場比武,若還不勝回馬力成功……”這是華縣皮影《刀劈韓天化》中狄青的一段唱白。在臺前聽得津津有味的我,忍不住想跑到后臺去看看這傳說中的“簽手”絕活。
這一看,感嘆果然名不虛傳,原來所有的皮影角色都由這位“簽手”一人操控。這出《刀劈韓天化》講的是北宋仁宗年間,北方番將韓天化借進貢之名,實為刺探宋朝實力,狂言挑釁,后與宋朝將領狄青在校場比武時被狄青用拖刀計將之斬首。由劇情可知全劇最精彩的就是打斗戲。只見那臺上皮影下馬上馬時嫻熟自如,翻騰倒躍間令人眼花繚亂,震天呼喝中好像活了一般,最后手起刀落、刀起頭落更是干凈利索。要不是看到臺后的情景,誰又能想到這些皮影靈活配合的高難度動作都是出自一人之手表演而來呢?用嘆為觀止來形容真是毫不為過?。?/p>
而負責“前聲”這位要是論“絕”更是不遑多讓。很多皮影戲文中聽聞花臉戲聲穩(wěn)字重、中氣十足、豪邁如雷,開闔間似能震裂金石;生旦戲卻啟口輕圓、柔情似水、轉腔疾徐綿細,仄字收音,尖亮切響,如情絲隨微風上下浮舞,典雅飄逸。全品而感之抑揚頓挫,一曲三折,余音繞梁,蕩氣回腸。每個角色的唱腔可謂各有千秋,但是來到臺后觀看才知道,原來生旦凈丑所有的角色都是由這位“前聲”一人演唱的,不但要唱,還得一邊唱一邊彈奏月琴打大鼓!這可真是夠有意思的,我也終于體會到了華縣皮影戲稱“絕”的奧妙之所在。
絕唱終得不絕響
看著眾多的與皮影有關的宣傳,真正能感受到當?shù)卣畬τ谶@項古老民間藝術的扶持力度,也難怪每年有那么多對皮影癡迷不已的外國游客紛紛慕名而來。然而在如今的紅火下,誰又能想得到皮影藝術當初面臨的窘境呢?
歷經了千年戰(zhàn)火和數(shù)次文化運動都倔強生存下來的華縣皮影戲,卻在前幾年遭遇到了后繼無人的狀態(tài)。在前衛(wèi)的外來文化沖擊下,加上之前的皮影藝術缺乏創(chuàng)新,使很多當?shù)氐哪贻p人對這一古老文化提不起太大興趣,更有甚者不知皮影為何物。另外,華縣皮影藝人也呈現(xiàn)出較嚴重的老齡化趨勢。2001年清明節(jié)前夕,華縣最好的“簽手”郝炳黎駕鶴遠游,精通皮影戲的老藝人更是寥若晨星。諸多原因使華縣的皮影藝術在國內的發(fā)展遇到了面臨真正變成“千古絕唱”的尷尬境地。
為了能將這古老的藝術繼續(xù)傳承下去并捧回“中國皮影之鄉(xiāng)”的榮譽牌,華縣政府授予潘京樂、汪天喜等16位民間藝人“華縣皮影傳承人”稱號,同時華縣還面向社會公開招募皮影傳人。在當?shù)卣畮椭?,現(xiàn)在全縣皮影雕刻從業(yè)人員已達1000多人,各類班社加工點23個,年可實現(xiàn)產值1000萬元,皮影產品遠銷10多個國家。
說不盡的千古聞,唱不完的離合調,三尺生絹的戲臺,悲愴古樸的唱腔。皮影藝術就好像一甕醇香樸實的老酒,恐怕也只有懂她的人,才能品味出她古老難言的故事。歷經滄桑的她,如今正以全新的姿態(tài)欲迎接眾人的欣賞。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中,這千古絕唱定不會成為絕響,反而會經過歲月的沉淀煥發(fā)出更加明麗的華光,因為她的風韻是中華文明傳承千年的獨有氣質。
皮影戲的欣賞
在華縣當?shù)兀び皯蛴纸小拔迦嗣Α?,顧名思義每場戲由五個人組成。其中分工如下:
“前聲”――這是五人演奏中最重要的工作,生旦凈丑都由這一人演唱。唱的同時還要打大鼓彈月琴,相當于一個樂隊的指揮。
“簽手”――負責操縱所有的皮影表演;
“坐槽”――也叫打后臺,負責敲鑼、打碗碗、擊鐃、打梆子等5件樂器;
“上檔”――主要負責拉二弦琴和吹嗩吶;
“下檔”――主要負責拉板胡、長號和配合簽手。
所以雖然是五個人的班子,但是隔著幕布聽上去就像是整個樂隊的效果。
老腔是皮影戲最早的唱腔,因為她在華陰、華縣一帶形成時間較早,與隨后形成的碗碗腔(時腔)相比,顯得古樸粗獷,故稱老腔。至于現(xiàn)在華縣皮影戲的唱腔――碗碗腔,是陜西人民最喜愛最流行的皮影戲主要劇種之一,為陜西東路皮影的正宗。
既然來到這,不妨聽上一曲,感受下皮影戲綿延千年的藝術魅力。
皮影的制作
華縣皮影的制作工藝非常復雜精細,最優(yōu)等的華縣皮影為全手工打造,以上等牛皮為原料,經泡、刮、磨、刻、染、熨、綴等二十余道工序精工細作而成。制作工藝之精湛令人拍案叫絕。但是總的來說基本可以分為三個大步驟:
鏤刻雕鏤時扎皮子上的刀子不動,手指推動皮子來刻鏤,即“推皮刀法”。雕刻完的大部分角色以側面單目為主?!肮艺叩褚哉玻樨呖桃猿笮巍?, 影人的造型精巧玲瓏,體型夸張大膽,鏤刻工藝精美無匹。
染色采用傳統(tǒng)繪畫工筆重彩方法,以鏤線分色,用固有色平涂分填,多次烘染,用大紅大綠作強烈對比,鏤線計白,自然調和,絢麗諧調,簡潔明快,精致高雅。每件影人都具有至高無上的藝術價值和美學價值,堪稱藝術珍品。
連綴成型用來連綴的繩,過去是牛皮制的,現(xiàn)在一般是棉絳線。華縣皮影影人一般由12~13個部件組成:1個頭茬、1個身子(實指上腹)、1個下腹、2條大腿、2條小腿,2支上臂,2支下臂,2只手。
皮影選購
價位
華縣皮影工藝品價位從十幾元到幾千元不等。若是只想留作紀念,可以購買價位稍低一些的皮影;如果有意收藏皮影工藝品的朋友,大概花費幾百到1000元左右就能買到做工非常精美的皮影;若決定投資皮影工藝品的朋友,建議您購買成套或是成系列、有故事情節(jié)的皮影,會很有投資收藏價值。
如何鑒定皮影的優(yōu)劣:
顏色:手工制作的皮影質地柔軟、透亮,皮子較薄、較白,機器刻出的皮影則顏色發(fā)黃發(fā)硬。
年代久的皮影顏色較為發(fā)烏,并且有使用過的痕跡,這種老皮影相對來說更有投資收藏價值。
材質:最好選擇牛皮材質的皮影。牛皮的韌性比其他材料大,在雕刻制作上有優(yōu)勢,在藝術表現(xiàn)上可以做到更精致、更細膩,而且牛皮較厚,不容易打卷或翹起。
花紋:機器制皮影不易雕刻出難度較高的“萬字”“雪花”等造型。
氣味:運用激光制作的皮影,會留下一股氣味。
看價位:一般來說機器制作的皮影價位較低。
>>華州國際皮影生態(tài)園
是國內最大最全的皮影博物館,館藏大量珍貴的華縣明清時期的古舊皮影和國內外其他地區(qū)的皮影,是文化旅游的好去處。
景區(qū)地址:陜西省渭南市華縣華州國際皮影文化生態(tài)園
景區(qū)游覽線路:臥龍石華州國際皮影藝術博物館民俗園參觀皮影雕刻、染色工藝黑陶苑觀看黑陶拉坯、壓光、影雕等工藝黑陶和皮影展廳黑陶皮影互動
門票價格:成人票60元(團購可優(yōu)惠)
【行程規(guī)劃】
在華縣觀賞皮影戲及相關藝術作品大概用2天即可。與老藝人進行下交流可以使您對于這門古老的藝術有更加直觀的感懷。除了參觀皮影藝術博物館、觀看皮影戲表演外,最好也去考察下皮影傀儡藝術的制作,這項堪稱華縣一絕的技藝已令很多中外游客為之傾倒,相信定會使您覺得不虛此行。
時間充足的朋友也可以去西安游玩一番,這座十三朝古都距離華縣僅僅兩個小時的車程。臨潼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華清池、秦陵地宮,還有市內的鐘鼓樓、回民街、大雁塔等也都是馳名中外的著名景點。
華縣皮影戲背景資料
華縣皮影戲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間藝術,是我國民間工藝美術與戲曲的巧妙結合,相傳起源于漢代。據說西漢文帝劉恒的幼兒由一位宮女照看。一天太子哭鬧不止,聰明的宮女便用梧桐樹葉剪成人形,借著紗窗的陽光,一面用手舞動梧桐葉子,一面口哼小曲,太子馬上轉哭為笑。
相傳漢武帝非常思念早逝的李夫人,一方士面見漢武帝說能使李夫人還魂來見,武帝允之。到了夜晚,方士設立帷帳,擺上酒肉。當他在帷帳內點燃蠟燭后,帷幕上忽然映出了仿若李夫人的身影,令坐在帷帳外的漢武帝為之神往。這段軼事在《搜神記》、《論衡?自然篇》、《漢書?郊祀志》等典籍中多有記載。后皮影戲興盛于唐宋,明清時期發(fā)展到頂峰。
皮影于十三世紀左右傳入西方,至今仍在中國保留著它的原始風貌,堪稱“國寶”、“中華一絕”。皮影俗稱“燈影子”,在燈光的照射下,以獸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戲而得名,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傀儡戲之一。甚至因為它古老的淵源,華縣皮影也有“中華戲曲之祖”、“世界電影之父”的美稱。
關鍵詞:土壤有機碳;土壤團聚體;土壤腐殖質;培養(yǎng)溫度;玉米秸稈
土壤有機碳(SOC)是土壤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直接或間接地決定著土壤的水、肥、氣、熱條件,還決定著土壤生物化學過程及物質的吸收與釋放。土壤有機質含量及其品質決定于進入到土壤中的有機物料量和種類,還與有機質進入土壤后的分解和積累過程密切相關。秸稈還田作為一種保護性耕作措施,不僅可以改善土壤的養(yǎng)分狀況,還可通過增加土壤有機碳的直接輸入實現(xiàn)固碳,而且對土壤有機碳的含量和組成有一定影響。秸稈還田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外界環(huán)境對其有很大的影響,其中溫度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shaukat等研究表明低溫有利于秸稈對土壤有機碳的截留和保蓄,較高的溫度會加速秸稈有機碳向無機碳的轉化。
團聚體作為土壤有機碳(SOC)的保持場所,對土壤固碳和肥力都十分重要。表土中有大約90%的SOC位于團聚體內。秸稈還田能夠促進土壤團聚體向大團聚體的轉化,提高了土壤團聚體的穩(wěn)定性:秸稈還田后土壤各粒級團聚體內的有機碳含量普遍提高,并且明顯提高了大團聚體中有機碳對土壤有機碳的貢獻率。關松等研究表明,25℃下添加秸稈促進了土壤的團聚作用,使>2 mm大團聚體成為優(yōu)勢粒級:土壤有機碳和凈積累有機碳主要分布在>2 mm和2-0.25 mm團聚體中,0.25-0.053 mm團聚體中分布最少。
水溶性有機碳被認為是農業(yè)管理措施對土壤有機質影響反應最敏感的指標之一,植物殘體和土壤腐殖質是土壤中水溶性有機碳的主要來源。土壤中水溶性有機碳的含量受很多因素影響,如土壤的理化性狀、施肥等人為經營措施、植被覆蓋條件等。土壤溫度和外源有機物料也是影響土壤水溶性有機碳的主要因素,曹建華等研究表明,自然條件下土壤中水溶性有機碳含量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以往的研究結果也表明,添加玉米秸稈能夠顯著提高土壤水溶性有機碳的含量。土壤腐殖物質是土壤中所特有的一類特殊的高分子化合物,對土壤肥力、結構和性質具有重要的調節(jié)功能,土壤腐殖物質的形成和轉化與環(huán)境因素息息相關。王薇等研究表明,秸稈還田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胡敏酸和富里酸的形成與轉化。不同溫度下秸稈還田對土壤腐殖質有機碳含量影響的研究較少,同時不同溫度下秸稈還田對東北黑土腐殖質有機碳含量影響的研究鮮有報道。
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選擇吉林省梨樹縣黑土進行室內模擬試驗,研究不同溫度下添加玉米秸稈對黑土總有機碳、團聚體組成、團聚體有機碳、水溶性有機碳和腐殖質碳的影響,對增強黑土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碳固定功能、緩解大氣CO2濃度升高和全球變暖、增加糧食作物產量、促進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供試土壤采自吉林省梨樹縣玉米試驗田,土壤類型為黑土,采樣深度為0-20 cm。土樣經風干后,研磨過2 mm篩,備用。該土壤的有機碳含量為11.2g/kg,pH 5.42,含水量4.95 g/kg。
供試玉米秸稈采自吉林農業(yè)大學試驗田,經60℃烘干后,粉碎過0.25 mm篩,備用。該玉米秸稈含有機碳510.9g/kg,含水量7.68g/kg,pH 5.54。
1.2試驗設計
稱取風干土樣200 g,按5%的比例(占風干土重的百分比)加入玉米秸稈,用硫酸銨調節(jié)碳氮比(C/N)為20:1,混勻。加去離子水至田間持水量60%,裝入500 mL塑料燒杯中,用可透氣的塑料薄膜封口,分別在10、30和50℃下恒溫培養(yǎng),同時設置不加玉米秸稈的空白培養(yǎng)對照,每個處理重復3次。培養(yǎng)期間定期稱重加水,60 d后取出培養(yǎng)樣,分別過2mm和0.25mm篩,備用。
1.3測定方法
土壤有機碳含量采用重鉻酸鉀容量法(外加熱)測定。土壤團聚體分級采用濕篩法,分別獲得2-0.25、0.25~0.053和
1.4數(shù)據處理和統(tǒng)計分析
數(shù)據處理采用Excel 2003軟件,統(tǒng)計分析采用SPSS 16.0軟件。處理間差異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顯著性水平為P
2.結果與分析
2.1土壤總有機碳含量對溫度變化的響應
從圖1可以看出,與未加玉米秸稈的對照處理相比,添加玉米秸稈后土壤總有機碳含量顯著增加,其中10、30、50℃下的增加幅度分別為144%、125%和130%,說明低溫下添加玉米秸稈對土壤有機碳的提高效果更為顯著。Shaukat等的研究表明,低溫(15℃)有利于秸稈對土壤有機碳的保持,而高溫(20℃)則會加速秸稈有機碳向無機碳的轉化,與此次研究結果相一致。
隨培養(yǎng)溫度的增加,無論添加玉米秸稈與否,土壤總有機碳含量均顯著降低。以往的研究結果也表明,土壤有機碳的礦化量和礦化速率隨著培養(yǎng)溫度的升高而增加,與本研究結果也是一致的。
2.2土壤團聚體有機碳含量對溫度變化的響應
2.2.1土壤團聚體組成 由表1可見,未加玉米秸稈(CK)條件下,粒級為0.25~0.053 mm的微團聚體的含量(73.6%~77.3%)最高,為優(yōu)勢粒級:其次為2~0.25 mm的大團聚體(14.1%-17.2%),而粒級
添加玉米秸稈后,2-0.25 mm團聚體轉變?yōu)閮?yōu)勢粒級,占40.9%~82.7%:其次為0.25~0.053 mm粒級團聚體,占12.9%-51.3%:
關松等的研究表明,黑土以0.25-0.053 mm粒級團聚體含量最多,添加玉米秸稈使2~0.25 mm團聚體含量增加,而0.25~0.053和0.25 mm團聚體含量顯著高于未加秸稈的對照處理:郝翔翔等的研究表明,連續(xù)秸稈還田能夠促進土壤微團聚體向大團聚體轉化,這些研究結果與本研究結果都是一致的。但孫漢印等的研究表明,小麥秸稈還田后0.25~0.053 mm微團聚體含量明顯增加,與此次研究結果不同,這可能與所施用秸稈的種類不同有關。
2.2.2土壤團聚體有機碳含量 由表2可見,未加玉米秸稈(CK)條件下,土壤團聚體有機碳含量主要分布在2-0.25 mm粒級團聚體中,其次為
添加玉米秸稈后,土壤團聚體有機碳含量仍主要分布在2-0.25 mm粒級團聚體中,其次為0.25~0.053 mm粒級團聚體,而
已有的研究表明,添加秸稈能提高土壤各粒級團聚體的有機碳含量,并且大團聚體有機碳含量明顯高于微團聚體,與本研究的結果相一致。
2.3土壤水溶性和腐殖質碳含量對溫度變化的響應
2.3.1土壤水溶性碳含量 由表3可見,未加玉米秸稈(CK)條件下,土壤水溶性碳含量隨溫度的升高顯著增加,說明高溫有利于土壤中水溶性有機碳的積累。與未添加玉米秸稈相比,加入玉米秸稈后土壤中水溶性碳的含量明顯增加,隨溫度的升高,水溶性碳含量下降,但50℃下的水溶性碳含量顯著高于30℃處理,說明30℃最不利于水溶性有機碳的積累。以往的一些研究也表明,添加玉米秸稈能夠顯著提高土壤水溶性碳含量,與本研究結果相一致。但馮發(fā)堂等的研究表明,添加植物細根或草根后,土壤水溶性碳含量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具體表現(xiàn)為30℃>20℃>10℃:劉艷等研究了不同溫度條件下杉木、榿木和火力楠細根分解對土壤水溶性碳的影響,表明培養(yǎng)溫度對水溶性碳含量的影響為14℃>24℃>28℃>9℃,與此次研究結果不完全相同,這可能與供試的土壤類型和有機物料不同有關。
2.3.2土壤腐殖質碳含量 由表3可見,未加玉米秸稈(CK)條件下,土壤腐殖質組分的含碳量均隨溫度的增加而降低,說明高溫不利于土壤腐殖質組分的積累。方差分析結果表明,HE和FA的含碳量在10℃和30℃處理間差異不顯著,而HA的含碳量在30℃和50℃處理間差異不顯著。從HA/FA的變化來看,溫度的影響表現(xiàn)為10℃>50℃>30℃,說明30℃條件下更有利于FA形成,而10℃培養(yǎng)則更有利于HA形成。
與未加玉米秸稈(CK)相比,加入玉米秸稈后土壤腐殖質組分的碳含量都明顯增加,這與以往的研究相一致。除50℃處理外,10℃和30℃處理的HA/FA都高于未添加玉米秸稈的處理,說明添加玉米秸稈對HA、FA形成的影響也與培養(yǎng)溫度有關,10℃和30℃有利于HA的形成,而50℃則有利于FA的形成。隨著培養(yǎng)溫度的升高,土壤腐殖質組分的碳含量均降低,說明高溫不利于土壤腐殖質組分的積累。
3.結論
1)與未添加玉米秸稈(CK)相比,添加玉米秸稈后土壤總有機碳含量顯著增加。隨培養(yǎng)溫度的升高,土壤總有機碳含量顯著降低。
打散了道旁的櫻花,
絢美的櫻花紛紛落下,
暗黃的色彩,
瓣兒都碎了……
如此殘忍的風,
飄渺、輕柔、不思罪過;
碎了又碎的櫻花瓣,
聽得見那細微的碎裂聲么?
聽得見櫻花的哀鳴么?
誰能否認,
這風,太冷……
你,素不知櫻花的秘密,
風的殺戮只不過是對櫻花的報復,
櫻花,她才是最殘忍的啊。
櫻花碎瓣下的黃泥,
芳香黃泥下的是什么?
你可知?
你可信?
那是一具具完好的尸骨,
泥下埋葬的尸體,
越多,
櫻花開的越燦爛……
死亡,
美好,
幻彩,
無怨……
都是櫻花的代表,
死在花下的人啊,
生前的美好就在櫻花樹下埋葬,
任人踩踏……
風,
就因為這樣,
就因為櫻花的吞噬,
才不惜傷害這嬌小柔弱狠毒的美麗,
櫻花啊,
你就是這樣的看著美好被你折磨得慘不忍睹。
你們不知,
粉嫩,
嬌小,
可愛,
美麗的櫻花背后,
藏著的,
是美好的尸骨,
是吞噬的開始……
——【導語】
這世上最累的事情,莫過于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心碎了,還得自己動手把它粘起來,樂觀的文字不華美卻樸實,憂傷的文字雖唯美卻夢幻,我是一個傷感主義和寂寞主義結合的人,沒有溫度,沒有更多的情感訴說塵世間的愛,因為、愛是一種需要不斷被人證明的虛妄,就像煙花需要被點燃才能看到輝煌一樣?;蛟S,正如子夜,像是斑斕星河里的一顆傳說,可是我希望她是真的存在過。
總是習慣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編織憂傷,那些唯美過的過去總是無法自拔,總祈盼天空再滑過一只流星、哪怕沒有愿望、至少、也讓我看到它曾如此動人。哪怕流星劃過的瞬間,當最后一個憂傷音符響起,想念畫上了休止符,讓人不得明白再美好的句子,也寫下了句號。然而,這并不預示著結束,而是代表著另一個美好的延續(xù)。
我情愫歲月痕跡里的悲傷文字,喜歡流失時光的淚痕劃過自己的臉龐,多少日夜,總認為快樂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我不可能得到那些幸福的片段,哪怕只有一瞬間,一霎間、沒有!與孤獨一起聆自己失意的天堂,仰望聆聽所有的歌聲都在一瞬間重新唱起來,那時候,我就不會怕孤獨來襲,會將所有的事情都在一剎那重新想了起來,那些曾經愛過我的人,其實都不曾離開??墒?,自己開始重新地回憶,把回憶開始重新地歌唱,那些曾經感動過我的故事,在某一個瞬間又會重來。
我喜歡樂觀活潑,大方得體的女孩,因為我已經是一個憂傷的人,但我不希望我的世界只有黑白之分,而失去快樂,我應該算是一個英俊帶點頹廢的男孩,可無數(shù)次在感情的世界里被已付被負,已經穿上了憂傷的偽裝。華麗而空洞,找不到一點點快樂的縫隙,逝去的那些美好仿佛是那些飄零的櫻花,美麗、易碎,又那樣讓人流連忘返。愛情像是檢閱了自己的憂傷,把所有沉睡的過往都慢慢叫醒,我的傷感好像是沙漏的沙子,在枯萎的指尖棲息。我承認我不是一個成熟的人,無法做到傷心時,還能含淚微笑。
凌亂的文字將記憶深處的曾經吟唱,詞箋里那流浪的筆調刻落紅塵一簾幽夢,博客里泛黃的字跡深深淺淺,一步一步拓印軌跡,沾盡塵世的滄桑,蜿蜒著沒有你的年輪,筆尖游離處,留下淡淡的墨香,隔著塵埃里的煙塵而去,轉瞬凝眸間,一彎碎影搖晃著一世夢寐,在淚影漣漣一串的殘碎,我不知道是誰蒼白了我的等待,諷刺了我的執(zhí)著,總之,幸福、你曾真的來過。
流年的開始是我的手指貼住了我的掌心,青春在頹華的夢境里流浪,沒有結尾。一切仿若陌生的我們之間從來沒有過的交談,從一開始到最終。我好似你的心里那一面無法穿越的墻,如果你輕易推開就好像能看見地獄。彼此擦身而過,也是一種很深的緣分,只是,我癡情的一方后要注定傷的最深,是呀,自古癡情終成空。當眼淚留下來時,才知道,離殤也是另一種明白,孤獨確實難舍的心疼。
因此,我愛你便成一句對白便是句號,當“似水流年”不再是我們感慨青春憔悴的淡筆時,封塵在枯萎記憶里的昨天,你曾經深入我心扉的句子已經被抖落在彼岸無人的角落,些許被遺忘的事情成了注定的牽絆,而后狠狠將人推進深淵。其實我一直是害怕的,害怕悲傷。然而,悲傷卻無情地流淌于我的血液之前,早已無處安放,我憂傷悠遠了所有芳華。當那個憂傷的名字“夜聆離殤”不再經常出現(xiàn)在你的視線的時候,你是否會記得曾經遺落在黃昏里斑駁的碎影嗎?就像一片片夾在書中的楓葉,夾住的只是秋天,卻寂寥了一季昏黃。
一淚一紅塵,一字一天涯。情字成殤,該怎樣落筆寫就一離殘夢,眼淚落盡眉愁的總是斷腸人,我知道,即便是轉身即逝,我也愿把清秋換作千千情結,在輪回路上為伊人賦一曲傷秋葉落,夜聆離殤曲。就算醉一場紅塵蹁躚,相濡以沫,絕不如相忘于江湖。我不知道愛情到底是什么樣的,是小說中一貫的海誓山盟,抑或是《詩經》中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還是誓言童話里的??菔癄€,緣定三生?也許還可能是兩個人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會默默想起對方,拿起電話卻不知道對方的號碼。
空蕩蕩地房間彌漫著淡淡憂傷,窗外,秋末的一縷縷清風帶著冷雨,穿過沉靜在夜的長廊,浮現(xiàn)在遠遠的蒼茫的天幕。孤夜涼如水一般,我用那涼涼的眼眸,注視我無處可藏的憂傷,我早已習慣了漆黑一片,習慣了一個人站在窗邊靜靜的凝望著沒有光芒夜空,也習慣了一個人聽著憂傷的情歌,指尖輕輕的敲打著鍵盤,而此刻,我的憂傷卻穿過黑暗,流瀉在我寂寞的指尖,穿過涼薄的紅塵,停在我記憶的深處,沒有人聆聽,沒有人相伴,沒有人惜憐。而此刻,我只能用微笑掩飾我寂寞的淚眼,麻醉我蒼白的語言,如何才能釋放自己的空虛,忘情的撫動心中那根最敏感的弦,用聲音唱出哀傷,用文字寫出感動,一直一直,一遍一遍,一行一行。
花開花落總是夕陽落下的天空,就好像反方向的樓梯,一步一步延續(xù)著從前未完的故事,就這樣蹉跎了我每一個回憶有你日落,直到夜雨蕭瑟了,闌珊燈火。就會在此時把想念蕩漾的心,執(zhí)著著那份不屈的心痛,直到淚眼婆娑,了無牽掛,人生其實就是相遇和分手的不斷重復,經不住似水流年,逃不過此間少年,兩人牽手時間長了,新鮮感就淡了,慢慢就有裂痕了,忙碌是一種幸福,讓我們沒時間體會痛苦,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自勉,歲月不待人,時間久了,才發(fā)現(xiàn)很多該做的事都沒做。
凄風冷雨,舊夢難拾的是曾經念你終日凝眸,曾幾何時,暮然回首,早已被時間干枯,紅顏倚簾嘆息,纖指撥琴,淚落千行斷弦音,暗自相思,看著煙云悄然暗換,回首那一場風花雪月的愛,在夜色里清彌無痕的只有嘆息。繁華深處,獨自襲來的總是一種莫名的傷,流年不返花逝飄零的秋葉,總在這個即將要離開秋天的季節(jié),撒下遍地傷感,淡淡的離殤,青春唯美的歲月里流逝韶華,紅顏卻不曾相改,滄桑了我雙鬢成霜,等待伊人,脆弱卻空妝,誰知良人遠洋,我獨語凄涼。
浮生若夢,枯葉已澀如夢紅塵幾深度,都未經流年的允許,把浮華空譜,流年翩翩起舞未成眠,我寧愿醉一世紅顏,守候紅塵微醺,但怎樣堪想歲月荏苒,那些已亂戀風去的昨天,古人云:煙花已笑,如語相思幾縷,何憶多情,回首余殤,春花成秋碧,空弦斷,指傷柔情,怎奈伊人空妝,已淡,夢已回,淚卻涼,殘念獨戀手中香,相思點點,紅顏已淡,“拈花空嘆,惜落花隨風,陌路去,人已散無處可尋,輕紗飄,伊人窗前明月鏡,又憶當年,他揚眉一笑把酒臨風,青絲錯落,夕煙落,良人身后披風衣,回首往昔,她空妝一落,依誰戀影,死生契闊,流年曾似水,怎奈何,花落空,淡了伊人妝”……無聲無息再次叩首記憶的思緒,夢醒后,黯然的發(fā)現(xiàn),我抖落所有的封塵,卻在枯萎的指尖棲息。
還記得嗎?那條小徑的青石老樹旁,煙雨紛紛,罡風凜冽,涼氣氤氳,殘陽落,青絲離紅塵,攜同所有悼念青春的落葉,指間塵埃等不見,飲濁酒,拆開紅箋小字傾聽遠方的歌,仿若紅顏嘴邊笑,已醉,只留一路風塵湮滅美麗的過去,浮生半歇,輪回在黑暗的未知中尋找著那遺失香味的記憶,我們的青春打亂了紅塵,拆散了寂寥,似乎那年相識的你,正為誰伴于青燈古佛旁……擺渡者反反復復選擇彼岸的路,結果卻徘徊了一生。你知道嗎?流星劃過天際的霎那,我們也許就結束了,那櫻花下落的速度是每秒五厘米,多想在它下落的之前將那份即將遺失的美好抓住。而魚的記憶只在世上存在七秒鐘,也許魚也有愛情,但這份無語言表達的愛只不過七秒,也許在上一秒還默默許下守護一生的誓言,可在下一秒卻只有形如陌路地擦肩,于是,它花盡了一生的力氣,卻沒有一生的記憶,愛情,對他們來說,只是奢侈品和一種永遠無法兌現(xiàn)的承諾,對我也如此。
微風吹起你從前如花的容顏,婆娑的年華勾勒了誰的斑駁?悵惘的輪回凋謝了誰的破碎?365個日夜回想,依舊吟風,我一直想知道,那個秋天,把情書放在我抽屜的女孩是誰,只是流年臉紅地把這個秘密染成一個過期的夢,我一直想知道,那個雨天,在公交車上的背影是否還記得我,她是我未遂的愛情,因為我們彼此幼小,還不懂什么才是真正的愛,我一直想知道,那個秋天,在公路上分走兩頭的她會否像我一樣落淚,聽說,誓言可以彼此承諾,我承諾你我在千年以后的輪回路上相遇,在遇見的而此時,傷害剖開我的心,不要知道什么是心痛。
你是我的定格,我是你的過客,這個金色十月的秋天碎影,在黃昏之間,在愛至成傷,在彼此彼此,微涼了我回憶流水中斑駁的光影,當那仰望已經成為習慣的姿勢時,對自己說:青春正在進行,青春還未凋謝,秋夜雨紛亂,詩意了誰遺落在空氣中的情愫,抖落的封塵,在枯萎的指尖棲息,憔悴的腳步還在義無反顧地沿著輪回的軌跡,沒有盡頭,沒有等待,沒有停止,泥金小箋,散著墨香的小篆,是誰家女子正臨帖那一序蘭亭,依舊吟風搖曳處,對飲半盞秋憶,回望燈如舊,窗前發(fā)絲纏繞了誰的相思,小軒窗,正梳妝,千年前魂牽夢繞的伊人容顏何在?夢中相逢卻不識,相顧無語,唯有淚千行。一蓑煙雨任平生,而千里孤墳處,自是英雄淚漣漣,花落終成空,淡了你人妝,一婥素唇,等誰點?一彎柳眉,等誰畫?明月夜,我怎耐你許下的溫柔,滿眼情醉,空一縷余香在此,塵滿面,鬢如霜,淚凄涼,想你依舊,撫琴的素衣,拭淚的綠袖,剪燭把盞的紅酥手,十年生死兩茫茫,料得年年斷腸處。
就像蘇軾的“前世,與你有約;今世,與你相守;來世,有你可待?!备钜轨o凄離了誰的思緒,七弦古琴彈起了誰的離殤,漠然回首,往事入沐如煙,一場煙花過后,總是一片狼藉,那一世回眸,等待著誰,又遺忘了誰,輪回無盡,何時月滿西樓,繁花繡邊,紅袖綠裹,青衣小調。迷離了誰的眼眸,沉醉了誰的相思,我依舊為你等待千年孤夢。
歲月不羈如秋,欲把憂傷換想念,流年從容如水,亂將淚水濺輪回。秋季微涼,愛至成傷,所謂這些過去執(zhí)著的字眼,現(xiàn)在是否也只?;貞?,翻開博客里所有記錄憂傷的詩篇,時間大多發(fā)生在這個傷感的秋天,是否秋才是憂傷的季節(jié)?38°的溫暖,眷戀著夕陽下最后一抹沾染塵埃的空氣,思緒妖嬈獨舞在暗夜,彌漫的曖昧在陽光下蒸發(fā),將那些夾在泛黃日志中的記憶喚醒,擱淺那份過期的愛,為秋季畫下一個句號,就此謝幕,直到等待來世化為蟬為你吟唱一個楓葉的纏綿。
轉角的煙花依舊寂寞,秋風起落時,陌路兩人如枯黃的落葉各自飄亂了一季紅塵,傷口如翻開的那頁白紙,沒有文字,沒有圖片,沒有情節(jié),潮濕的空氣凌亂了那正仰望天空的男孩憂傷的思緒,無邊無際、飄落在某年某月某日末尾的故事似乎還在縈繞著似曾相識的氛圍,陽光斑駁了一地的輪回,乏味了正細數(shù)青澀的年輪,有誰知道盡頭在哪?你請告訴我嗎?
那些日子,我對你一見鐘情
那些時光,我還對你暗戀著
那些歲月,我依舊銘記于心
那些曾經,我們還彼此相識
如今,我看到你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我微笑著問你,我們是否認識
如今,我們擦肩而過,行同陌路,淚落千行,心卻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