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哲理故事大全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2003中國年度最佳雜文》(劉成信、王芳、李君主編)。這部四十萬字的雜文集,既遴選了牧惠、劉征、何滿子、王蒙、陳四益、魏明倫、黃一龍、蔣子龍、吳非等著名雜文作家的新作,也收入了朱鐵志、徐懷謙、張心陽、王躍文、焦國標、王安、劉洪波、鄢烈山等中青年雜文作家的力作,同時,還選收了二十一世紀涌現(xiàn)出來的新銳雜文作家魏得勝、潘多拉、狄馬、曹林、劉齊、王重旭、劉興雨的佳作。本書最后部分附錄四十一位資深雜文家、雜文編輯嚴秀先生、舒展先生、谷長春先生、何滿子先生、謝云先生、章明先生等為《雜文選刊》創(chuàng)刊十五周年而作的《筆談雜文》,更增添了本書之亮色。本集幾乎集中了全國創(chuàng)作勢頭正旺的老、中、青雜文作家的得意之作,可謂本年度雜文精品大全。定價24元。
《2004中國年度雜文》(劉成信、王芳、李君主編)遴選著名雜文作家邵燕祥、劉征、舒展、李國文、谷長春等的傳世之作多篇,此集突出創(chuàng)新成果,常規(guī)雜文恪守其尖銳、綿長、厚重之風骨,非常規(guī)雜文爭奇斗艷,十分精彩。定價19.80元。以上兩書市場已基本脫銷。
此外,“新好雜文”叢書僅有《我的中國膽》(黃一龍著)和《誠實使生活美麗》(王大海著)兩書定價各10元 / 冊,屬絕版精品,存量不多。
《西游記》初二讀后感
《西游記》雖然沒有《三國演義》的豪情壯志,沒有《水滸傳》的兄弟情義,也沒有《伊索寓言》深入淺出的哲理,但是它大膽的想象、奇特的妖魔、變幻無窮的法術深深地吸引著我們。
本書作者吳承恩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jīng)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jīng)的故事。正是這離奇的故事情節(jié)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心,致使此書成為了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誠心向佛、頑固執(zhí)著,孫悟空-正義大膽、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克星,豬八戒-貪財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于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jīng)。
這本書刻畫了師徒四人到西天取經(jīng)一路上降妖伏魔、歷盡艱險的過程,而他們最終能實現(xiàn)理想則源于他們一路上追求終能取得真經(jīng),修成正果的信念,不管取經(jīng)困難多么難,只要他們有堅強的信念、勇于面對困難和勇往直前的信心,就一定能夠成功。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jīng)理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lián)想到了他們的執(zhí)著、不畏艱險、鍥而不舍的精神。這著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我不禁慚愧。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我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成功啊!因為我去做了,而且還堅持到了最后。
西游記讀后感600字
《西游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其中充滿了離奇,精彩的神話故事,每每讀起《西游記》,老是會情不自禁地溶入那精彩的情節(jié)之中。
記得小時候,常問媽媽,“我是從哪里來的。”媽媽總是笑了一笑,摸摸我的頭,說:“你啊,是從石頭里蹦出來的。”我想,大概每個孩子都得到過這樣的答案。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孫悟空。
我們可以回想自己的童年,捧著一本《西游記》的連環(huán)畫,津津有味地看著,當孫悟空打敗了妖精,我們總會為他歡呼;當他受到了冤屈,我們也會感受到一種深刻的共鳴;當孫悟空被唐僧誤會,被逼回花果山,繼續(xù)當他的齊天大圣,但當唐僧遇到危險,豬八戒趕到花果山向孫悟空求救時,他也毅然去救唐僧。記得那時候看連續(xù)劇,當看到此片段時,眼中便充滿淚水。因為我知道,當時的我就是孫悟空。
這只活蹦亂跳的小猴子就好像是我們的化身。當他從石頭里蹦出來的時候,就象征著一個小生命的誕生。當他在花果山上無憂無慮地和群猴們玩耍時,就好似我們那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當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就好似一個調皮的孩子,不小心跑進了大人們的世界,并且搞得一團糟,大人們想哄住他,便封了他個弼馬溫,沒哄住。又封了個齊天大圣,還是沒有哄住。而后如來出現(xiàn)了,伸出他的飛掌將孫悟空束縛在五指山下。嚴慈的父親,終于壓服了他調皮的兒子。度過了漫漫的五百年后,觀世音的出現(xiàn)給了孫悟空新的希望,踏上了漫漫西天去取經(jīng)之路,也踏上了漫長的人生之路。
《西游記》讀后感600字
萬能主持詞串詞大全
1-2:伴著吉祥謠,我們送走了過去的一年,接踵而來的是歡樂的將來!接下來請欣賞——
2-3:過去一年里,有辛酸,有歡樂,接下來——
3-4:半年后,我們又將送走一批畢業(yè)生,接下來,我們?yōu)樗麄兯蜕稀?/p>
4-7:在這寒冷的冬天,讓運動給我們帶來健康的溫暖。接下來是組舞——
7-8:同學們是不是都沸騰起來了?但是接下來的這個節(jié)目將會使氣氛更加High。請欣賞小品——
8-9:中國是個地大物博的國家,中國的少數(shù)民族文化更是博大精深的,那就讓我們來欣賞新疆動人的舞蹈——
9-10: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但是,希望我們能將它保存《7天7世紀》
11-12:大家都知道,云南是個很美的地方,但是你們知道嗎,云南的舞蹈也會給人以清新的氣息,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12-13:57年前,了,那是無數(shù)革命先烈給我們帶來的幸福,讓我們回到過去,去欣賞他們《xx的風采
13-14:烈士久久佇立,他充滿希望地望著遠方,他永不倒下,他呼喚——中國人不跪!!
14-15:西游記是中國家喻戶曉的神話小說,今天,我們的同學以他們特有的方式重新演義了這個故事,讓我們來看看他們會給我們帶來什么驚喜吧!
15-16:感謝這師徒四人給我們帶來的歡樂,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跟著運動運動吧!有請——
16-17:同學們一定都看過新聞吧?你們覺得新聞好看嗎?不一定吧!或許下一個節(jié)目會讓你們有不一樣的感受哦~
18-19:優(yōu)美的歌曲過后會是什么呢?對了,就是舞蹈拉!那就讓我們一塊來欣賞吧!
19-20:我們學校的寄宿生不少吧?你們的生活除了學習,還要做一些瑣碎的家務,這個宿舍的女生倒是很聰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0-21:轉瞬間,新年的鐘聲敲響了,讓我們雙手合十,共同為我們的明天,我們的下一年祈禱吧! 結束語:伴著新年的到來,我們的元旦春節(jié)晚會到此結束了!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同學們能夠事事順利!!
各類主持串詞大全
1 主持人串詞
董: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周:大家晚上好。
董:秋高氣爽、溫陽普照。
周:激情澎湃、盛世歡騰。
董:在這播種希望、描繪錦繡的季節(jié)里
周:在這揮灑豪情、憧憬未來的深秋里
董:我們迎來了今晚這另人難忘的時刻
周:今天,是喜悅讓我們相聚在一起;今天,是共同的暢想讓我們手拉手來到這里;董:今天,是夢想讓我們的心碰撞在一起;今天,是我們用青年的朝氣將激情的火焰點燃的時刻。
董:迎著太陽,讓們鋪開七彩的畫卷,
周:迎著未來,讓我們書寫豪邁的誓言。
董:綜藝展示協(xié)會迎新晚會正式開始。
踏著春天的腳步;我們揮灑汗水,收獲希望。
伴著優(yōu)美的旋律;我們燃燒激情,積蓄力量;
和著青春的節(jié)拍;我們齊心協(xié)力,共同拼搏,
跟著時代的步伐;我們積極進取、奮勇爭先;
讓我們奏起嘹亮的樂章;我們開拓創(chuàng)新、譜寫新的輝煌。
老師們、同學們,舞動的春天藝術教育展示會到此結束,祝大家
(合)新年快樂,萬事如意、心想事成!
校園沸騰春來早
師生團結佳話多
燕舞鶯歌喜盈在地
桃歡李笑春滿校園
用我們的智慧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用我們的青春和
生命奏響時代的強音。當我們拋棄了迷茫,把握了航向,讓我
們共同努力,不懈地搖槳,共創(chuàng)平安校園
新港十佳歌手迎新生晚會主持人稿
開場:HJK
致辭:?。鹤鹁吹母魑活I導,親愛的同學大家下午好!
于:在這美好的日子里,在這詩與畫流動的時刻,大家相聚在此,為迎接“新港”的又一批舞動著的青春而歡歌一堂。
?。呵啻菏巧拇禾?,她代表著人生過程中一段如花似錦的年華,溜走的悠悠歲月,拉不開你我的時空距離。
于:希望最美好的祝福與喜悅充滿你們在“新港“的每一天,就象過去的每一個日子一樣,時時刻刻都飄散著隨花香傳送的問候。大家期待已久的校園籃球足球爭霸賽比賽結果,
?。盒@首屆主持人大賽、新港十佳歌手最具實力、最受歡迎、最佳表現(xiàn)獎
于:終于在今天為您公布了?,F(xiàn)在有請我們的申校長 為大家公布獲獎名單。
?。河腥苏f時間是粗暴的灰黑色的憤怒,在這種憤怒里體現(xiàn)著人類最原始的情感,下面由請04---4班黃繼東為大家?guī)淼摹段沂菓嵟?/p>
于:偌大的城市熙來人往,每一次擦身而過的瞬間,就會有一種小小的改變,所以你盡量變吧,變得快樂或者冷漠,你盡管去試戴所有復雜面具,走一些曲折的路,但無論你變的怎樣的陌生,都是我《最熟悉的陌生人》
A:《歐若啦》 (無報幕,直接演)
邸:大家欣賞完精彩的表演,可以稍微休息一下,現(xiàn)在是廣告時間,廣告之后,節(jié)目更加精彩
?。涸S多人都喜歡玫瑰,每一種玫瑰有著不同的意義,但在愛情真誠的眼睛里,都有同樣的紅玫瑰,它的殷紅顯示了你們純潔的愛情。,有請04---4班學生胡影為大家?guī)淼摹缎哙拿倒屐o悄悄的開》
A:《東風破》(無報幕)
?。杭尤诵牡臅r刻馬上就要到來了,現(xiàn)在有請我們的徐處長為大家公布十佳歌手獲獎名單5名。
于:我的夢被你和煦的威風染上了一縷金色的晚霞,就像夢中的《千紙鶴》千顆心,在夢里飛。請最具實力的任延林為大家?guī)怼肚Ъ堹Q》
邸:穿過遂洞有一片天空,有一片天空憂傷地很藍,穿過〈感情線〉的另一端,有一片?!茨瞧!祽n郁地泛著淚光〈最初的夢想〉在海與天之間即將實現(xiàn),就請珍惜彼此眼底的那份感情,請欣賞〈感情線〉〈那片海〉〈如果有一天〉
?。赫埓蠹倚蕾p由05---1班于暉為我們帶來的一個單人多角色的小品。
?。捍蠹乙呀?jīng)知道了5名十佳歌手的名字,那么接下來由我們的安置辦張主任為大家公布另外5名歌手名單。
于:如果你在夢中也會高興地笑起來,那是我吩咐過月亮,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夜,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
?。骸茨阒恢馈诞斒澜鐚儆谀愕臅r候,你的笑容便是它的倩影,當你屬于世界的時候,世界的未來就是你的笑容〈我們之間〉不管存在著怎樣的未來,此時此刻是一言難盡〉請欣賞〈你知不知道〉〈我們之間〉〈一言難盡〉
于:舒心的酒干杯不醉,舒心的話千言不贅,此刻,寧靜的天空里也回蕩著我們吉祥的歌聲,驕陽因我們的相逢而顯得更加神秘,讓我們用生命之光〈寫一首歌〉
邸:此時此刻我們的心在跳動,在這活力的時代我們感謝老師,感謝領導,讓我們在新港快樂的成長。
于:我們無法表達出自己的心聲,我們可以用對聯(lián)述說我們的心情。
?。荷下?lián)是“新港迎新,師恩浩蕩感八方天地”
于:下聯(lián)是“十佳獻藝,生聲振天驚九州華夏”橫批:共創(chuàng)輝煌
萬能主持詞串詞的作用
第一,要首先抓住人的眼球,通過對所有來賓的問候,將觀眾的注意力全部吸引過來。比如:“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這樣的問候,可以讓所有的觀眾都對號入座,調動起觀眾的參與熱情并迅速投入到節(jié)目的欣賞中去。還要對現(xiàn)場和當時情景加以描述,讓觀眾感到熟悉、感到親切自然,樂于接受。
第二,把觀眾們的注意力吸引到這里之后,應該盡快地切入會議的主題,進入節(jié)目欣賞。開場白寫得再好,也不能好無休止的朗誦下去,因為這里不是詩歌朗誦會;所以,將觀眾的情緒調動起來以后,應迅速切入主題,讓觀眾進入第一個節(jié)目的欣賞,讓活動演出拉開帷幕。
三、提升主持詞的文化內涵,在主持詞的寫作當中進行一些文化含義的添加。在不增加篇幅的情況下,應盡量增加文化內涵,寓教于樂,不斷提高觀眾的文化知識和素養(yǎng)。采用和歷史文化有關的表述方法去寫作。
《老子》和《莊子》通過對名言表達能力的懷疑,提出了道不可言說的主張,從而賦予道不可認知的神秘色彩。然而,通過對《老子》和《莊子》中道與名言論證過程的重建,就可以揭示道的形而上學性以及道與名言關系所蘊含的兩個內在區(qū)別:一個是重視綜合和體悟的認知方式與重視分析和論證的認知方式之間的區(qū)別;另一個是依賴于經(jīng)驗且可以驗證的知識與不可確證的形而上學之間的區(qū)別。
關鍵詞: 道;名言;論證;形而上學
中圖分類號: B2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7387(2013)02-0112-05
在中國哲學中,“名言”是與“名實”、“名辯”相聯(lián)系的一個概念,三者同屬認識論。對應西方認識論,名言可以被近似地當作描述人們經(jīng)驗、思想和信念主張的命題或命題集合。在先秦哲學中,關于“認識是否可能”的問題分為兩個部分:第一,一般經(jīng)驗知識是否可能?第二,對“道”或“真知”的認識是否可能?對于前者,儒家和墨家持肯定態(tài)度。如孔子、荀子和墨子都講正名。道家雖對此沒有專門論述,但也沒有否認日常經(jīng)驗知識的獲得。而“道”或“真知”是否可以用名言來把握就成為中國古代哲學中的一個大爭點。[1] 各家或多或少都有所涉及,并給予不同回答。儒家和墨家持積極態(tài)度,特別是荀子。他不僅認為道可以把握,而且指出認識道需要通過“虛壹而靜”的途徑?!盾髯印そ獗巍分姓f: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虛壹而靜。心未嘗不臧也,然而有所謂虛;心未嘗不滿也,然而有所謂一;心未嘗不動也,然而有所謂靜?!薄疤撘级o,謂之大清明。萬物莫形而不見,莫見而不論,莫論而失位?!?/p>
《易傳》雖然認為名言不能把握“天道”,但是通過“圣人立象、設卦、系辭”就可以直觀“天道”,因此,也可以說是一種“天道”可知論。與此相對,《老子》和《莊子》認為道不能用名言把握,因此是不可認識的。這一觀點及其論證在哲學史上極為重要,為此后在哲學、文學以及繪畫領域開展的言意之辯開啟了帷幕并確定了基調。為了分析其論證的可靠性和揭示其結論的內在特點,本文依次重建了《老子》、《莊子》中“道”與“名言”關系的論證過程。
一、《老子》中“道”與“名言”
論證過程的重建
《老子》中表明“道”不可言說最直接的表述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中,第一和第三個道、名都是《老子》的專有名詞,用來指稱和命名最根本的、不可認知的那個東西,而第二個道和名作為動詞,有言說、表達之意。由于作為專有名詞的道和名指稱同一個東西,且“道可道,非常道”與“名可名,非常名”結構相同,因此,筆者只對前者做論證分析。
(一)兩個前提的推導
“道可道,非常道”作為結論,應該是從前提按照邏輯規(guī)則推演出來的。現(xiàn)在我們來重建論證的前提和過程。首先,把“道可道,非常道”翻譯為日常語句就是“道是不能言說(認識)的”。把這個命題進行還原就形成完整的語句:人不能認識道。而要做出這個判斷就必然涉及兩個認知環(huán)節(jié):一是人的認識能力,二是作為認識對象的道。把“道是不能認識的”這個命題作為結論,在前面兩個認知環(huán)節(jié)的維度上,推論的前提有且只有兩種可能:
§1人沒有認識能力并且如果人沒有認識能力,那么人就不能認識道。
§2人有認識能力并且如果人有認識能力,那么人就不能認識道。
用K表示知識;a代表任何具有健全認識能力的人;p表示命題:人沒有認識能力;q表示命題:人不能認識道。那么上述兩類前提可以形式化為:
§1′: Kap∧(KapKaq) §2′: 瘙 綈 《Kap∧( 瘙 綈 KapKaq)
由此可見,在邏輯語法層面,前面兩類前提都能有效地推出結論“人不能認識道”。但為了確證這個結論是否可靠還應該對兩類前提進行邏輯語義分析。下面筆者依次分析這兩類前提為真會產生什么樣的認識結果。
(二)第一類前提的分析
第一類前提是由“并且”作為聯(lián)結詞形成的合取命題。如果這個合取命題為真,就要求兩個合取支命題同真。首先看第一個支命題“人沒有認識能力”。如果這個命題為真,則必然導致悖論,即必須肯定它為假。具體來說,如果“人沒有認識能力”為真,那么,這個真命題本身就不會形成,或者說,我們至少具有“‘人沒有認識能力’為真”這一知識。如此一來,就必須接受人有認識能力這個現(xiàn)實。既然如此,“人有認識能力”就為真,而第一類前提也就轉變?yōu)榈诙惽疤帷?/p>
另一個合取支命題“如果人沒有認識能力,那么人就不能認識道”是邏輯蘊涵式。從命題表達的意義本身來看,如果人沒有認識能力,顯然就會得出人不能認識道。前面已經(jīng)證明“人沒有認識能力”為假,也就是說,第二個支命題的前件為假。在邏輯語法層面,前件假,不管后件是真是假,邏輯蘊含式恒真,或者說,從“人沒有認識能力”為假并不能推出“人不能認識道”的具體真值。但在二值邏輯系統(tǒng)中,其真值只能有兩種可能:要么為真,要么為假。在邏輯語義層面,由于“人有認識能力”為真,第二個支命題就有且只有兩種可能情況,具體表述為:
§1.1如果人有認識能力,那么人就能認識道。
§1.2如果人有認識能力,那么人不能認識道。
第一種可能情況屬于強的可知論,這與《老子》和《莊子》中道的不可知論不相符,故不作具體分析。而第二種可能情形與第二類前提的第二個支命題相同,因此在分析第二類前提時再作說明。
(三)第二類前提的分析
第二類前提的第一個合取支命題是“人有認識能力”。從常識的維度看,其合理性顯而易見。但要對其進行邏輯辯護就應從兩個方面展開:第一,從認識結果分析。盡管有極少數(shù)懷疑論者否認人有認識能力,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沒有人會否認我們具有知識,至少在常識層面。同時,自然科學的發(fā)展為人類具有認識能力提供了強有力的辯護。第二,從論證系統(tǒng)的外部進行反證。中西方哲學都有對認識論進行反思與懷疑的內容,相比之下,西方哲學更是形成了自古希臘延續(xù)到現(xiàn)在的懷疑論傳統(tǒng)。其中,笛卡爾對外在世界與休謨對經(jīng)驗知識的懷疑成為近代以來西方認識論必須要解答的難題。但反過來看,這種反思和懷疑之所以可能,就是因為人有認識能力。如果人沒有認識能力,就沒有正常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更談不上對自身的反思與懷疑。換句話說,反思與懷疑都要立足于一定的認識能力和知識之上。由此可知,“人有認識能力”為真。
現(xiàn)在來看另一個合取支命題“如果人有認識能力,那么人不能認識道”的邏輯語義。直觀來看,這一命題表明人有認識能力但又不能認識道,或者說,道在人的認識能力之外。從邏輯可能性來講,外在于認識能力的道,其意義一般有兩種可能:一是,“道”為笛卡爾、洛克和休謨等人所說的外在世界。按照笛卡爾的論證來說就是:因為你不知道你沒有做夢,所以你就不知道任何關于你沒有做夢的證據(jù)。也就是說我的認識都在我的意識之內,對外在世界的認識也是在我的意識中形成的,沒有超出意識范圍的認識。即使我的認識是由邪惡精靈所控制,我們也無法知道。[2] 對外在世界,康德也認為由于我們沒有關于它的經(jīng)驗材料,所以不能形成關于它的知識,如果試圖把世界作為認識對象,就會導致二律背反。二是,道為大全。它類似于黑格爾哲學中的絕對理念,但又不是純精神性的。它是人們思辨的設定,但又不是完全脫離我們的所有經(jīng)驗知識。那么,《老子》和《莊子》中的道是哪一種層面的道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對道的文本意義做一番考察。
(四)《老子》中的道
《老子》中論及道的地方有73處之多。盡管道不可言說,但我們還是可以近似地描述道。比如,“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老子·二十五章》)這是說有一個東西在萬物生成之前就存在,并且是萬物產生的根源,人們不知道它的名稱,姑且以“道”或“大”來命名和指稱。同時它又具有以下特點: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于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保ā独献印な恼隆罚暗跗錈o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老子·三十五章》)
可見,《老子》中 “道”的所指對象不是具有確定屬性的具體事物,而是本身模糊并變動不居的“有”;同時,這個“有”無法用名言從正面直接把握,只能用否定或負的方法進行描述,如通過“不是什么”來襯托“它是什么”。作為“有”的名稱,“道”不是對“有”的反映和描述,而是對“有”的命名??梢姡暗馈迸c“有”一樣,都是古人對宇宙萬物根源終極追問的產物。
一般來說,早期的哲人喜歡追問宇宙萬物的根源和本質,盡管思考的方法和結果各不相同。比如,早期的中國哲人喜歡思考萬物產生于什么?在得知“萬物生于有”之后會繼續(xù)追問“有”又是怎么產生的?“有生于無”。那么,“無”是什么?假如“無”具有某種確定的屬性,又會問“無”是由什么產生的?如果“無”的確是個“什么”,那么,這樣的追問還會繼續(xù)下去,以至無窮。無窮追問是懷疑論者否認知識可能的一個有力證據(jù),但無窮追問又不符合我們的認識事實,因此,合理而明智的做法就是在某個節(jié)點停止這種后退追問。在《老子》中,這個停止追問的地方就是道,不能再追問道之后是什么。這樣就既阻止了對宇宙萬物產生根源的無窮追問,又對人的認識活動在一個可能維度上劃定了界限。對應前面兩種類型的道(外在世界和大全),《老子》中的道是具有思辨性質的大全,但又具有東方哲學的獨特內容,即對宇宙生成和運動根源的追問與解答。
〖BT(1〗 二、《莊子》中“道”與“名言”論證關系的重建〖BT)〗
與《老子》一樣,《莊子》也認為名言不能把握道,但又有所區(qū)別?!独献印穫戎赜诘赖慕K極性和不確定性,而《莊子》在強調道的不確定性的同時,側重于對認識能力的懷疑。
(一)《莊子》對認識能力的懷疑
《莊子·齊物論》中講,“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嘗有言邪?其以為異于鷇音,亦有辯乎,其無辯乎?”這是說名言不像風一樣飄無定所,而是有言說的對象存在。但對不同的人,言說的對象可能不一樣。即使同一個言說者,不同時地的言說對象也可能不同。那么,如何為我們言說的內容提供辯護呢?一般來說有以下三種方法:第一,用認識的對象來衡量對這個對象的認識。在大多數(shù)認識論哲學家看來,對象就是我們所認識的對象,而我們所認識的對象就是由關于對象的認識構建起來的。因此,用認識對象來為關于對象的認識進行辯護顯然是無法辨別真假的。第二,用“我”自己的知識來辯護。這又會出現(xiàn)兩種情況:一是用只有自己才懂的想法為我們言說的東西提供辯護。比如,在對自己堅信的觀點進行辯護時,如果自己無法提供充足的證據(jù)和強有力的論證讓對方滿意,人們往往會說類似這樣的話,即“盡管你(們)不同意,但我憑直覺發(fā)誓這就是真的”。然而這必然會陷入私人語言的陷阱之中。維特根斯坦認為,私人語言是不可能的,語言的意義只能在公共的“語言游戲”中形成。[3] 因此,僅憑自己確信但又不能提供公眾可以接受的理由是不能為信念主張進行辯護的。二是運用我的知識(得到辯護的信念)來為我對某一對象的認識(待辯護的信念)進行辯護。但由于辯護雙方都是信念,因此這類辯護就可以歸約為我相信“我的某個信念”。然而,“我相信‘我的某個信念’”本身又是一個待確證的命題,為其提供辯護就會得到“我相信‘我相信我的某個信念’”,如此延續(xù)下去就會陷入信念辯護的無窮后退之中。第三,要真正辯護“我的信念”,一個可行的方法就是把它納入到公共的“語言游戲”之中,看其能否與相關理論和思想融貫協(xié)調。但《莊子》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不同思想必然會產生論辯,而論辯并不能辨別各自的是非對錯?!肚f子·齊物論》中講:
“既使我與若辯矣,若勝我,我不若勝,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勝若,若不吾勝,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與若不能相知也,則人固黮闇。吾誰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與若同矣,惡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惡能正之!使異乎我與若者正之?既異乎我與若矣,惡能正之!使同乎我與若者正之?既同乎我與若矣,惡能正之!然則我與若與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
這里有兩層意思:第一,辯論的輸贏并不能確定論點的是非對錯。贏的一方的觀點并一定正確,輸?shù)囊环降挠^點也不一定錯。或者說論辯勝負與觀點對錯沒有必然關聯(lián)。第二,引入第三方作為辯論標準也不能判定孰是孰非。在《莊子》看來,第三方觀點或者與我的觀點相同,或者與對方的觀點相同,或者同于、異于兩方的觀點,因而無法起到甄別是非對錯的作用。在這里,《莊子》一方面對普遍知識進行了富有意義的懷疑;另一方面也暴露了這種懷疑的粗糙型。
由上可見,《莊子》由認識活動的相對性和認識對錯的不可判定性推出人的認識能力的有限性,即人不能用名言把握道。因為“可以言論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論,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莊子·秋水》)運用名言只能對認識對象的具體特性和狀態(tài)進行刻畫,但不能把握道。
(二)《莊子》中“道”的意義
《莊子》發(fā)揮了《老子》的思想,也主張道是宇宙之究竟本根。[4] 但又有新的特征,如《莊子·大宗師》認為,“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钡老热f物而存在,盡管“無為無形”,但卻是“自本自根”的有,而且是一切萬有存在的根源。表現(xiàn)在宇宙生成層面就是天道:“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保ā肚f子·天道》)表現(xiàn)在人類生存層面就是人道:“有為而累者,人道也?!保ā肚f子·在宥》)表現(xiàn)在帝王統(tǒng)治層面就有帝道和圣道:“帝道運而無所積,故天下歸;圣道運而無所積,故海內服?!保ā肚f子·天道》)可見,相比于《老子》,《莊子》中道的意義更加豐富和多樣。但相對于具體事物的可辨別和可衡量,作為宇宙本根的道是“無形者,數(shù)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圍者,數(shù)之所不能窮也。”(《莊子·秋水》)在認識層面,作為對具體認識對象條分縷析、有限刻畫的認識方式,“名言”顯然不能對不可明其數(shù)度和條理的“道”進行描述。因此,道是“言之所不能論,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保ā肚f子·秋水》)盡管如此,《莊子》認為還是有其它辦法把握道。這就是《莊子》所講的“心齋”、“坐忘”,即“損之又損”的具體途徑。對此,《莊子·齊物論》中講,“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惡乎至?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卑堰@段話倒過來就可以類比把握道所需要經(jīng)歷的三個階段:首先,“以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即雖然事物之間還有區(qū)別,但已經(jīng)忘掉彼此之間的是非對錯;其次,“以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即盡管認為有物存在,但已經(jīng)沒有彼此的區(qū)別了;最后,“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至此,就徹底忘掉物我和世界的分別,達到“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
三、道所蘊含的內在區(qū)別
張岱年先生認為《老子》中的道“非感官所能覺察,故亦不能用一般名言來述說。普通的名言都由感覺經(jīng)驗來,而道則超乎感覺經(jīng)驗,所以沒有恰當詞字可以形容道?!盵5] 那么,能不能認識道?如果能的話,應該用什么樣的語詞把握道呢?對此,現(xiàn)代哲學家馮契持肯定態(tài)度,他認為道是一個總名,而總名是表示元學理念的,即表示宇宙整體的??偯煌谶_名,達名是最高的類,以萬物為外延,一般是哲學范疇,如物、性、時、空、類、故、理等。所有這些以達名所表示的范疇構成了一個辯證綜合的整體,即大全、宇宙和天道。而這些是囊括萬有、超越對待的總名??偯荒苡昧⒆阌谛问竭壿嫽A之上的概念和語言來認識,只能用理性直覺、辯證的綜合以及德性自證來把握。[6] 但是用當代認識論來衡量,以上兩種觀點都是無法用經(jīng)驗知識為之辯護的形而上學。在維特根斯坦看來,只說我們能說的,如自然科學。由于形而上學命題沒有確定意義,也就沒有對錯之分,因此是不能說的。對其,我們只能默然忽略。[7] 按照維特根斯坦的說法,《老子》和《莊子》中的道都是無法驗證的形而上學。
但對道與名言的關系,《莊子》給出了兩重說明:一方面,《莊子》對名言表達能力表示懷疑,認為依靠名言形成的認識是片面的、有限的,這樣的認識只會產生對是非對錯的無謂爭論。與此相對,道是虛無縹緲、無形、不可圍的,不能用名言把握,因此道就具有某種神秘性;但另一方面,《莊子》又認為可以用其它的方法表達道,這就是“以卮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莊子·齊物論》)的方法,即用古人和老人的“重言”以及寓言故事顯示“道”,“實際上就是用詩的語言來表達道,把哲理體現(xiàn)在藝術形象之中,也就是用形象思維的方式來表現(xiàn)哲理境界。”[8] 正是由于道的這種不可知但又可以體悟的神秘性和模糊性使得此后的言意之辯成為可能,同時也為文學家和藝術家寄托情感提供了條件。
但是,在當代分析哲學家看來,我們的思想和語言有密切的聯(lián)系,思想通過語言來表達,而語言的意義就是思想。因此,不管名言、卮言、重言還是寓言都屬于語言,只要語言能描述和表達“道”,那么人就有能力認識“道”。這顯然與《老子》和《莊子》關于“道可道,非常道”、“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當名”(《莊子·知北游》)的思想相矛盾。然而這僅僅是表面的矛盾,在其內部隱含著兩個更深層次的區(qū)別:一個是重視綜合和體悟的認知方式與重視分析和論證的認知方式之間的區(qū)別。前者是中國哲學的一大特征,而后者是西方哲學的顯著特點。例如,《老子》和《莊子》都認為對道的認識只能通過“損之有損”的體悟和直覺,這樣的認識活動不僅不依賴經(jīng)驗知識,相反要消除經(jīng)驗知識的拖累。與此不同,西方知識論通過條分縷析的分析工作追求對世界萬物的確定性認識。
另一個是知識與形而上學的區(qū)別?,F(xiàn)代哲學家主張知識有兩類:一是通過分析得來的先天知識(prior knowledge);一是通過綜合得到的經(jīng)驗知識。美國著名哲學家奎因(V.W. Quine)認為,分析和綜合的區(qū)分以及還原主義是邏輯經(jīng)驗主義的兩個教條。盡管他在一些場合承認先天知識和經(jīng)驗知識的區(qū)別,但他強調所有的知識或多或少都是經(jīng)驗性的,而且是可以驗證和辯護的。[9] 與此相對,傳統(tǒng)哲學認為有一些認識是超驗的,例如,《老子》和《莊子》中的道是不能用經(jīng)驗命題進行驗證和辯護的。因此,在是不是根源于經(jīng)驗以及能否驗證的標準下,經(jīng)驗知識和形而上學產生了分裂。這種情況在《老子》和《莊子》中表現(xiàn)為:一方面人們能夠獲得日常經(jīng)驗知識,盡管不是嚴格意義上得到辯護的經(jīng)驗知識;另一方面又有對超驗對象(如道、無等)的體認。盡管兩類認識有一定關聯(lián),但更多的是區(qū)別和不同。顯然,在西方知識論的視域下,《老子》和《莊子》中的道既不是神秘主義的未知對象,也不是對人類認知能力普遍懷疑的結果,而是對宇宙萬物生滅變化終極追問的思辨產物。
【參考文獻】
[1][4][5]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27、50、48頁。
[2] Jonathan Dancy: 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Epistemology, Basil Blackwell Ltd, 1985, p.11.
[3][7]Ludwig Wittgenstein: Philosophy Investigation, translated by G.E.M. Anscombe, Basil Blackwell Ltd, 1953, p.11, p.89.
2008年,中國迎來改革開放30年。30年來,中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革,當我們回顧30年的歷程時發(fā)現(xiàn),中國改革發(fā)展為勇于奮斗的企業(yè)家提供了施展才華、激發(fā)潛能的機會。這些積極參與中國經(jīng)濟建設與改革開放進程的見證者和推動者,讓全世界開始矚目中國這條巨龍的騰飛。
海航集團作為海南省一家地方航空公司,由起步到發(fā)展,僅用了15年時間,資產從1000萬上升到700億,總資產擴大了幾千倍。目前已與國航、南航、東航三巨頭比肩而立,成為民航企業(yè)的佼佼者。就連美國著名金融投資家索羅斯都成為海航集團的投資股東。6月4日下午,在陜西省政府會客大廳,海航集團董事長陳峰代表企業(yè)向陜西災區(qū)捐款300萬元。借此機會,記者采訪到了這位名聲顯赫的企業(yè)家。
下海南,創(chuàng)建海航新品牌
1993年,剛滿40歲的陳峰從北京飛赴海南,組建一家航空公司。40歲是陳峰人生的一道分水嶺。在此之前,他先后在中國民航總局、國家空中交通管理局任職,屬于政府官員。40歲后,他懷著一個航空夢來到海南。著手打造一家與國航、南航、東航等國內傳統(tǒng)航空公司發(fā)展模式迥然不同的航空集團。
初到海南,海南省政府給雄心勃勃的陳峰出了一道難題:只有1000萬元資金,要辦一家航空公司。怎么辦?只有靠自己去想辦法。
1000萬元意味著什么?只能買一架飛機的翅膀。但陳峰沒有被困難嚇倒。他利用自己在民航業(yè)內多年的積累,四處游說,終于交出了滿意的答卷。1993年4月13日,第一架波音飛機飛抵???。同年5月2日,海南省航空公司首航北京。
創(chuàng)業(yè)伊始,海航只能在國內外大型航空公司的夾縫中求生。不過,陳峰自有他的辦法。海航的飛機機身上最早涂有美麗的彩繪,它還在飛機客艙里搞起機票抽獎,這給了旅客新的體驗。
海航的一位老員工曾回憶說:當時,計劃經(jīng)濟時代下的中國民航,航空公司都有一個通病,就是服務不好。而海航在成立之初就打出了一張服務牌,在服務上贏得旅客的信任。海航在初創(chuàng)的5年內,采取了一個比較極端的辦法,只要是有旅客投訴空乘,公司不做分析,馬上讓空乘下崗。這一招奠定了海航的服務基礎,空乘服務以旅客需求為中心,一切服務圍著旅客轉。海航的服務一時在中國民航業(yè)內傳為佳話。
為融資,十進美國華爾街
人們都說,海航是中國股市大全,法人股、A股、B股、H股,每種股票海航都發(fā)行了,每個機會海航都抓住了。于是,陳峰融資天才的名聲不脛而走,而最被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十進華爾街”。
外界盛傳陳峰用200個故事“搞掂”索羅斯,此說陳峰不太同意:“我不是講了200個故事,而是回答了數(shù)百個問題。國外投資者絕不會輕信別人,他們首先看的是公司本身,而海航一開始就建立了非常符合國際標準的企業(yè)管理框架,這讓海航符合了投資的基本條件?!?/p>
1995年,陳峰聽說在美國可以賣股票,他西服革履,與副董事長王健一起到華爾街去了。但在那兒呆了整整100天,九進華爾街而一無所獲。就在絕望之際,索羅斯的高級經(jīng)理們偶然了解到陳峰創(chuàng)辦航空公司的故事,興趣頓生。美國人覺得,航空公司以100多萬美元起步已不可思議,而不到3年就發(fā)展成20億元人民幣資產、十幾架飛機的規(guī)模又是奇跡。海航穩(wěn)健的發(fā)展速度,堅定了美國投資者的信心。兩周之后,美國著名金融投資家索羅斯等人通過旗下的美國航空正式入股海航,以2500萬美元買了海航25%的股票,高出預期2.5倍。海航因此成為中國34家航空公司中首家中外合資公司。至此,陳峰在美國華爾街已是十進十出。
陳峰說,海航之所以能夠引來索羅斯的投資,首先有中國改革開放的因素。索羅斯希望在中國發(fā)展過程中有一個角色。這個人跟一般的資本家不一樣,他是金融奇才,他在博弈金融上面的感覺很好,又有著強烈的資本改革意識。其次,海航的發(fā)展是奇跡,海航發(fā)展的故事足以使華爾街的投資家們感覺到這些中國管理者不得了。他們非常看中高層管理者的素質。陳峰當時用自學的英語回答了三百多個問題,雖然發(fā)音不太標準,但是很流利,華爾街的投資家聽完之后覺得很親切。除了海航的故事吸引人外,海航的國際化運作也是能夠吸引索羅斯的一個重要原因。海航從一開始建立就采用了國際一流會計師事務所做審計,財務管理規(guī)范;海航用美國最大的律師事務所做公司的法律顧問;海航做的評估用美國做航空一流的評估事務所,評估海航的管理者寫了這么一段話:“海南航空的管理者不僅在中國是一流的,在世界也是一流的?!币婚_始就建立了國際標準的管理制度,這是海航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鑄靈魂,傳統(tǒng)文化做根基
民航界同仁不無羨慕地說:“陳峰是中國航空業(yè)最昂貴的人?!比A爾街的金融家們?yōu)楸WC投資安全,聯(lián)合為陳峰投保了3000萬美元。全世界僅有12個人被他們投保,陳峰位列第四。
對于自己取得的成績,陳峰這樣總結說:“人生每一段的積累都不會白費,機會永遠屬于有準備的人?!?/p>
有準備的人,在陳峰看來就是善于學習的人?!拔仪髮W時遇上,只讀到小學六年級,15歲就當了兵。我沒受過多少正規(guī)教育,更覺知識儲備的重要?!碑敱陂g,他利用每天早操結束到早飯之間的半小時,讀完了《中國通史》《中國哲學史》《世界哲學史》等大部頭。陳峰還注意從多個方面錘煉素質。部隊集合時看到領導在臺上念講稿,他暗下決心將來一定要出口成章。于是經(jīng)常對著河水練習演講,做到了手無片紙口若懸河。對英語他從來沒有專門學習過,以前在民航總局工作時,卻通過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時起床自學,一舉考取公派留學,其他考上的,都是英語專業(yè)的大學生。
至今,陳峰依然每天早上5:30起床,讀書、練字、記心得。不管多忙,用蠅頭小楷書寫《靜夜隨筆》一天不斷。陳峰說:“要使海航成為一個人生的大學校,讓每個從這里走過的人都有收獲?!?5年來,陳峰堅持為每一位新員工講課,他三分之一的工作時間用于培訓,古今中外的典故,他張口就來,令聽者目不交睫。陳峰主編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導讀》員工人手一冊,書中從歷史文化、精神修養(yǎng)、為人處事等各方面入手,指導員工“有遠大的理想、務實的精神和富于哲理的人生”。有人評價說,海航的啟示之一在于抓住機遇,而能抓住機遇是因為它能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創(chuàng)新又與陳峰的好學進取,以及他積極促進全集團的學習不無關系。
求發(fā)展,狠抓嚴管創(chuàng)奇跡
陳峰常言,“要懷菩薩心腸行霹靂手段”。他解釋說:“管理航空企業(yè)就像管理部隊,嚴是愛,寬是害。人命關天,豈敢不慎哪!嚴管帶來企業(yè)發(fā)展,這才是對職工最大的愛?!?/p>
1994年春節(jié)前,海航開飛還不到兩年。有兩個飛行員從美國培訓回來,違反規(guī)定不及時報到,立即被開除了。另一次,一架飛機在飛行過程出現(xiàn)事故征候,公司總裁降為副總裁,飛行部總經(jīng)理就地免職,飛行員改行當搬運工。海航每年的淘汰率、降職率、調整率高達8%~9%。陳峰說:“末位淘汰在這里已經(jīng)成為一種常態(tài)管理,每一個員工都概莫能外?!边@種管理文化已經(jīng)深入企業(yè)骨髓,多年來,還沒有哪個員工因為被淘汰而找領導吵鬧過。
陳峰把制度、人才、企業(yè)文化形象地比作窗框、玻璃、粘膠,三者雖獨立存在卻相互依存。制度是剛性的,有縫隙,人才是個性的,須調教,而企業(yè)文化是柔性的,正可以彌合縫隙,教化人心。因而,作為一個企業(yè)家,他嘴邊不離的總是文化。陳峰認為,海航要做百年老店,就要用制度和文化把店面建造結實,使它風雨不侵,這樣,無論誰來做它的主人,無論里面做什么生意,它的基礎都是牢靠的。
談及未來,陳峰說:“海航15年來不斷拼搏進取,始終沒有離開航空產業(yè)鏈。今后這個方向也不會變。” 2007年11月27日,海航把旗下64家航空公司重組在一個名為“大新華航空集團”的旗下。他認為,大新華航空公司成立并運營,標志著海航集團完成了以大新華航空為核心的航空企業(yè)群的架構。這一航空企業(yè)群包括:以經(jīng)營高品質航線為主的大新華航空、以經(jīng)營支線航空運輸為主的大新華快運航空公司、專門經(jīng)營公務機業(yè)務的金鹿公務航空公司、專門經(jīng)營旅游包機業(yè)務的金鹿航空公司、經(jīng)營貨運業(yè)務的揚子江快運航空公司、低成本航空公司祥鵬和西部航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