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贊祖國詩歌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詩杰”的意思是:“有杰出才能的詩人”。被譽為“詩杰”的詩人是王勃,王勃才華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劉祥道贊為神童,乾封初(666年)為沛王李賢征為王府侍讀。
詩人,就一般意義來講,通常是指寫詩的人,但從文學概念上講,則應(yīng)是在詩歌(詩詞)創(chuàng)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寫詩的人和詩作家。詩人,通過詩歌創(chuàng)作、吟詠抒發(fā)激情,通過詩歌謳歌祖國的大好河山,通過詩歌傳頌人間真善美。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國學經(jīng)典作為中華文化的精華,內(nèi)容博大精深,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我院承辦“中國夢·愛國情·成才志”中華經(jīng)典誦讀比賽,這些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資源充實大學生,給大學生一個開啟心智的鑰匙,發(fā)揮詩文國學的人生起航作用。2019年4月29日晚,我院在行知樓124教室舉行“中國夢·愛國情·成才志”中華經(jīng)典誦讀”比賽,此次活動準備充實,學生積極參與,取得了較好的預期效果。
此次比賽的評委有某某。參與觀看的是我學院各個班級的學生代表,此次初賽共有十四支隊伍參賽,比賽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進行著。參賽選手們個個精神飽滿,在臺上誦讀鏗鏘有力,情感豐富,抑揚頓挫,用自信生動的語言向同學們朗讀了一首又一首詩歌。他們或深情低沉,或激情澎湃,用聲情并茂的講說贏得了在場評委和觀眾的陣陣掌聲。
經(jīng)過一場激烈的角逐,本次詩歌朗誦比賽在緊張的氛圍中落下了帷幕,此次比賽用時一個小時。最后由團總支第一副書記為我們比賽做出點評她講到大部分選手在朗誦時感情十分飽滿但還是帶有一點點的緊張希望選手們可以準好心理上的準備不膽怯能夠在朗誦時做到鏗鏘有力。
評委對參賽同學進行選評打分,共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1名。具體評比結(jié)果如下:第一名:第十四組《青春戀歌》,第二名:第十一組《春江花月夜》、第六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第八組《親愛的祖國》,第三名:第五組《復興》。
此次活動在準備工作方面做得很充分,使比賽進行得非常順利。首先對各班進行宣傳,自我報名,再參加分院的比賽。我院團總支聯(lián)合宣傳部在學院大一、大二班級開展進班宣講活動,反應(yīng)良好,學生積極參與。
(袁思恒):親愛的老師、小朋友們
(合):大家上午好!
(李楠茜):今天是多么美好又愉快的一天。
(唐誠):今天是非常特殊又開心的一天。
(袁):今天是特別快樂的一天。
(劉):此時此刻,我們的心情無比激動,因為我們即將迎來小朋友們自己的節(jié)日——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
(李):今天,我們歡聚在這里,共同祝愿小朋友們,
(合):節(jié)日快樂、健康成長!
(劉):瞧,為了讓我們過上一個快樂的六一,*有了陽光,花兒才能盛開,我們“小花朵”的成長,離不開祖國媽媽的呵護。
(唐):祖國媽媽,您是我們的驕傲,您是我們的自豪!
(李):我們要把世界上最美的詩句獻給您!我們要為您歌唱,為您歡呼!
(唐):有請幼二班小朋友為大家表演詩歌朗誦《祖國媽媽》
(李):打竹板,走上場,滿面春風喜洋洋;喜洋洋,豪情放,贊贊我們的幼兒園。
(唐):下面請欣賞幼三班小朋友表演的——小快板《夸夸咱們的幼兒園》。
(袁):六月,是一支歌;幸福的歌;
(劉):小朋友們邁著喜悅的步子走進了六月。走進了我們自己的節(jié)日——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唐):在這個美麗的日子里,我們更希望得到爸爸媽媽的擁抱!
(李):有了爸爸媽媽溫暖的懷抱,*我們更加感到節(jié)日的快樂、生活的幸福!
(劉):請欣賞幼四班為我們帶來的歌表演《快樂的節(jié)日》《愛我你就抱抱我》
(唐):他,昂著頭驕傲地走來了,
(袁):他,象旋風一樣奔跑著,
(唐):他,神秘地甩著披肩,
(袁):他,威風凜凜地出場了。
(唐):他是誰?他就是威風凜凜的斗牛士。
(袁):請欣賞雙人舞蹈《斗牛士》,表演者:幼五班小朋友
(劉): 六一的歌聲,為什么這樣動聽?六一的舞蹈,為什么這樣動情?六一的故事,
為什么這樣引人? (全場互動):你清楚,他清楚,大家都清楚?。ㄔ簩?,大家都清楚!等你欣賞完幼一班的英語故事表演你會更清楚!(劉):接下來請欣賞*英語實驗班小朋友為大家?guī)淼挠⒄Z童話劇《lazy fly》 (劉):貓媽媽教小貓抓老鼠,但小貓沒有把媽媽的話聽完就去抓,(袁):結(jié)果把蘿卜、板凳當成老鼠,鬧出了笑話,
(劉):小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最后認真地學習,終于把老鼠抓到了!
(袁):請欣賞幼二班為我們帶來的童話劇《自作聰明的小花貓》
(李):娃娃的臉喜洋洋,娃娃的臉笑嘻嘻,娃娃的舞樂開懷,
(唐):有請幼三班的小朋友為我們表演扇子舞《樂娃娃》
(袁):相聲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種曲藝類型,它常常帶給了我們開懷的歡笑。
(劉):你說得很對!剛才,我們觀賞了小朋*友們漂亮的舞姿,傾聽了動聽的音樂,那下面我們就來聽一段相聲怎么樣?
(袁):好呀!快快有請幼四班毛文韜、夏思蕊小朋友為我們表演幼兒相聲——《說一不二》
(袁):看,陽光跳躍著為我們祝福;
(李):聽,小草舞動著身姿為我們歌唱;
(袁):我們天岳中心幼兒園的小寶貝們個個聰明可愛;
(李):瞧,幼一班一群最酷、最炫的小寶貝將為我們帶來動感舞蹈——《酷炫寶貝》(劉):幼兒園就像一個溫馨的家,在這里,家長尊敬老師、老師愛孩子、孩子愛父母也愛老師,就像是一家人;
(李):在這個充滿溫情的大家庭里,我們風雨相伴,相親相愛;
(劉):下面請欣賞幼五班小朋友給我們帶來的手語舞——《相親相愛一家人》
(袁):古詩是我們中國特有的一道永不衰老的風景,許多古詩我們都很喜歡;
(李):我們也通過古詩了解了很多知識,懂得了許多道理。
(劉):是啊,老師為了讓我們能記住*這些詞句,把古詩編排成了一個個的記憶操、古
詩舞蹈;
(唐):真的嗎?那趕快讓我們見識見識吧!
(劉):好的!有請全體小朋友起立!向右一步走。
(袁):請欣賞全園小朋友為大家?guī)淼摹豆旁娪洃洸俦硌荨?/p>
(李):讓時光停駐,我們還有千言萬語要傾訴,
(劉):讓時光停駐,我們是那樣依依不舍,
(袁):親愛的爸爸媽媽,
(唐):親愛的老師,
(李):感謝您,陪伴我們的快樂童年,
(袁):感謝您,為我們付出的辛勤勞動,
(唐):感謝您,與我們共同慶祝節(jié)日,
【關(guān)鍵詞】課堂教學 創(chuàng)設(shè) 激發(fā) 體驗 文本之美
語文教材是活的,是美的,蘊涵著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文中生動雋永的語言、清晰優(yōu)美的畫面、高大豐滿的藝術(shù)形象總能使學生的心靈產(chǎn)生一次又一次的碰撞。語文課堂是母語教學的主陣地,因此,課堂上應(yīng)充分挖掘這些美,運用多種手段,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語文情感,引導學生感悟美,在審美的輕松愉悅中,獲得形象的感染、情感的體驗、智慧的啟迪。
一、欣賞形象,讓學生感知美
美學家蔣孔陽說:"一個人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不了樂趣,生活對于這個人來說就沒有意義。"可感的生活場景、生動逼真的畫面、極具渲染作用的音樂旋律、聲情并茂的角色扮演或?qū)嵨镅菔?,這些具體生動的形象無不激發(fā)學生感知美的欲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潛下心來研讀文本,觸摸、品味、感悟語言,同時要引導學生也去發(fā)現(xiàn)這樣的樂趣,激發(fā)學生感知美的欲望,形成情感上的共鳴,就會收到較好的審美效果。教學《秋天的雨》時,在初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指導學生走進鄉(xiāng)村、田野,果園,去欣賞真實的形象,去觀察、感受秋天。當學生回到課堂后,先讓學生用一個詞語或一句話,來形容自己所感知到的那個實實在在的秋天,"五彩繽紛"、"豐收"等詞語,也就噴薄而出了。這樣就可以順水推舟了,"那么,你在哪兒找到了秋天的五彩繽紛,你又在哪兒看到了秋天豐收的景象?"接著,教師恰當借助多媒體課件,再現(xiàn)文中的美麗景色,在美妙的音樂中,以情助讀。學生在多種形式、分層次的反復朗讀中,自然而然地領(lǐng)略到五彩繽紛的色彩美和生動形象的語言美,體會到秋天的美麗和對秋雨的喜愛之情。在形象背景和有聲語言的驅(qū)動下,學生完全沉浸在動人的秋景圖中,仿佛身臨其境,都情不自禁地為秋天的豐收而贊,為秋天的歡樂而贊,更為秋天的五彩繽紛而贊。
二、品味詞句,讓學生體驗美
《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yīng)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文本世界是個美麗的情感世界,一個字、一個詞、一個標點、一個讀音無不滲透著美,展示著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yīng)引導學生仔細品味這些詞句,反復推敲,在品味中沐浴祖國燦爛文化的陽光。教學《畫家和牧童》第三、四自然段,可以這樣來引領(lǐng)、點撥:
師:面對這幅斗牛圖,圍觀的人看了,紛紛夸贊。
師:商人稱贊道--
生:"畫得太像了,畫得太像了,這真是絕妙之作!"
師:教書先生贊揚道--
生:"畫活了,畫活了,只有神筆才能畫出這樣的畫!"
師:在這三句話中,各有一個詞語表示了相同的意思,是什么?
生:是夸贊、稱贊,贊揚。
師:好眼力!這三個詞兒都表示夸獎、表揚的意思。這三個近義詞都是夸贊戴嵩畫得好!你看,我們的漢字多么有趣,同一個意思可以用三個詞語來表達,用在課文里也不顯得重復,都表示人們對戴嵩的敬佩,你還有這樣表示夸贊的詞嗎?
生:夸獎、贊美、贊嘆------
師:好!如果你也在場,你能自己夸夸戴嵩嗎?可以用這些詞,也可以用自己的話。
生1:戴嵩,你的《斗牛圖》真是惟妙惟肖,活靈活現(xiàn)??!
生2:畫得太像了,畫得太像了,簡直是栩栩如生!------
師:同學們的想象真豐富!像商人這樣在夸,教書先生在夸,你也在夸,他也在夸,這就叫做--
生:紛紛夸贊。
小結(jié):看來,祖國的語言文字真的非常奇妙,一個字,一個詞,蘊含的都是無窮的魅力。希望同學們能在瑰麗的語文世界里,感受到更多的愛與情趣!
三、動情朗讀,讓學生理解美
《文心雕龍》中說:"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那么,課堂上,教師組織教學中就必須引導學生"披文入情",讓課文中美好的形象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引感上的共鳴,讓學生入境動情地美讀課文,使讀者的角色轉(zhuǎn)化為言語的角色,驅(qū)遣自己的思維來理解美。"情自口中來,情自口中出。"教師可先進行"美讀"示范,將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調(diào)動學生的聽覺和思維,使文中的人物、情形躍然紙上。然后,再進行動情朗讀,學生必然能充分理解文中所蘊涵的美。如《草原》一課,老舍先生對草原的描寫,語言優(yōu)美,如詩歌一般動人,使人感受到草原風光如此美麗。教學中教師先運用繪聲繪色的美讀,向?qū)W生傳達語言豐富的美感和內(nèi)在的神韻,展示生動的畫面、美妙的旋律,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陶冶,獲得朗讀藝術(shù)美的享受。在如此迷人的藝術(shù)感召之下,學生都來到了美麗的草原上,都不由自主地捧起了書,通過自己的朗讀,美自然流露心間。
四、放飛想象,讓學生創(chuàng)造美
關(guān)鍵詞:詩歌教學;交融;點評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15-0080-02
中國古詩代代傳誦,是因為詩歌已經(jīng)融入了人們的心里,化成了血液。古詩教學,決不是講幾種鑒賞方法就行的,一定要引領(lǐng)學生含英咀華,自我體會,詩我交融,這樣,古詩才能從紙上走進心里。傳統(tǒng)的講讀法,是老師的精彩。學生的參與程度、與詩歌的交融強度都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我決定嘗試用“點評法”。因為它形式多,可以是詞語,是句子,甚至是詩等任何語言形式,便于不同語言表達習慣的學生操作;二是短小,能夠當堂完成,隨即評點。
一、含英咀華,授之有法
循序漸進,從仿開始。嘗試之初,重在模仿。在教授《登高》的時候,我先點評了“萬里”——“遠離舊國,身在殊方,西風瘦馬,漂泊無依,悲也。”然后我讓學生模仿我的點評去評一個字或詞。學生發(fā)言完畢,再給學生看宋人羅大經(jīng)在《鶴林玉露》中對《登高》頸聯(lián)的看法:“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萬里,地之遠也;秋,時之慘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臺,高迥處也;獨登臺,無親朋也?!睂W生非常震撼。我接著要求他們模仿此點評,按照“今人( )對《登高》尾聯(lián)的看法,十四字之間,含有( )意——”方式給《登高》尾聯(lián)點評。這節(jié)模仿點評課由于被模仿材料比較好,所以給教學實驗開了個好頭,學生點評的熱情高漲。內(nèi)容穩(wěn)定,體現(xiàn)規(guī)律。中國古詩最大的特點就是情景交融。所以在點評活動中,我側(cè)重讓學生點評景色描寫的句子,借此讓學生體會“一切景語皆情語”。例如杜甫詩二首,就讓學生點評了首聯(lián)和頷聯(lián)的景色描寫。其次是點評抒情的句子,借此讓學生由情及人,感悟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和精神情操。例如點評《夢游天姥吟留別》的最后一段、《登高》的尾聯(lián)等。第三是點評具有多義性的詞句,借此讓學生體會古詩詞言簡意豐的特點。例如讓學生點評“大江東去”中的“大江”、《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四個典故所蘊含的深意。由于點評的內(nèi)容相對穩(wěn)定,就給總結(jié)問題、提高認識帶來了方便。慢慢積累起點評的感受,學生自己就總結(jié)出了詩歌情與景的關(guān)系,意象和意境的關(guān)系,詩歌的顯與隱,詩人精神世界和詩歌境界的關(guān)系,詩歌的多義性特點等。而這些認識是學生自己通過大量點評得出的。這來源于自我體驗的認識,才會長久地記在心里,融入血液。形式多變,激發(fā)興趣。為了讓學生始終保持對點評的熱情,所以我不斷變換對點評形式的要求。開始,我要求用一個恰當?shù)脑~語點評一個字或詞,接著就要求用四言或八言。再后來要求寫成一組判斷句,進而是對偶句,甚至是以詩評詩,此詩可以自己寫,可以是借用化用。在語言形式上不斷加大難度,既讓學生覺得新鮮,又讓學生逐步得到提高。全面調(diào)動,重在鼓勵。一定不要讓語文課僅僅是幾個高才生的天堂。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從點評中獲得自信,感受提高。我一般把班級分成幾個組,個人點評完畢,小組交流。交流完有四種發(fā)言方案供每個小組選擇:一是“一枝獨秀”式,全組把最好的點評改得更完美。二是“絕代雙驕”式,全組推選兩個優(yōu)秀的,并改得更好些。三是“三足鼎立”式,全組推選三個同學朗讀自己的點評。四是“妙手巧攢”式,將小組所有人點評中的精華迅速編輯起來,然后派代表發(fā)言。這樣就使得優(yōu)秀的學生能盡顯風采,較好的同學有成功感,而僅能提供一點發(fā)現(xiàn)的同學,他的成果也會出現(xiàn)在發(fā)言里。課堂不再是老師一個人講得天花亂墜,不再是幾個語文天才獨領(lǐng)。而是“我以我心感我詩,我以我評動你情”。明確要求,訓練有素。當然,任何一種課堂活動,都應(yīng)該重實質(zhì)、重效益,不能只圖表面的熱鬧。尤其像當堂點評這樣的活動,組織不好,就嘩眾取寵了。最后熱鬧了半天,學生沒有實際的收獲。所以在點評初期我就明確了要求——義明,據(jù)實,層清,形整,字當,音諧。當然這些要求是逐步提出的,目的在于使學生明白研讀的方法,將來讀其他詩歌也可以觸類旁通,提高自己的鑒賞水平。
二、詩我交融,收獲頗豐
經(jīng)過實踐,古詩點評教學取得的效果有:
1.明白了古詩的特征。例如點評“月涌大江流”的時候,幾個小組都說出了類似“水動心也動”的點評。點評“波心蕩,冷月無聲”的時候,學生說出了“月冷心更冷”。這些點評就是對詩歌情景交融的體會。
2.學會了鑒賞的方法。在多次點評活動中學生已經(jīng)體會到了鑒賞詩歌的方法,就是從文本出發(fā),就具體的字詞句來細心體會,由表及里去挖掘,由此到彼來聯(lián)想。由人及詩,理解內(nèi)容;由詩及人,領(lǐng)悟精神。
3.加強了思考的能力。文科生經(jīng)?;ハ啾仍囄牟桑F(xiàn)在他們發(fā)現(xiàn)好的點評首先要有正確而深刻的理解;例如點評《登高》中的“艱難”時,有人點評為“命之多舛不濟也”,但有人點評為“國運不齊,命途多舛也”,前者有家無國,后者有國有家,后者才能體現(xiàn)杜甫憂國傷時的情操。結(jié)合屈原自沉汨羅而點評《離騷》中的“四次言死”時,有同學說屈原是楚國的殉難者,有的說是人民的殉難者,還有人說屈原是理想的殉難者,真可謂層層遞進,愈思愈深。
4.提高了表達的水平。一個月下來,開始是十分鐘才能勉強寫出點文字,現(xiàn)在是兩三分鐘都能寫就,優(yōu)秀的則能以對偶、詩歌的方式點評。
5.評詩促進了寫詩。點評促進了對詩歌的理解,也能引發(fā)學生對詩歌創(chuàng)作的熱情。例如我曾經(jīng)召開過“詠航天成功”及“言志”主題班會,全班同學每人寫兩首詩表達對祖國的祝賀和自己的志向。學生寫得激情澎湃,下舉兩例:
贊“神五”
群山大漠映急湍,
驕日九天展旌幡。
神舟今日同風起,
雄威盡顯振百川。
言志
春花秋月年年遇,江河奔流無盡頭。
日明月隱朝朝是,青絲即白使人愁。
敢笑華發(fā)生何處,耽文醉辭卷枕首。
我命苦短追佳句,朝生暮逝也風流。
青絲繞愁愁化詩,財不在身卷在手。
我輩俊才如飛瀑,豈能空付似水流。
文為彩練共與舞,詩化長空任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