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校園電影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圖分類號:G4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2)16-0065-03
校園電視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基本上已經(jīng)形成了校園新聞、校園專題、校園微型劇、校歌音樂電視、電視教學及校園主持人等類別。每一個類別都有其特定的要求,比如校園微型劇,用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話來說就是微電影,以校園真實生活為創(chuàng)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xiàn)對象,并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展現(xiàn),以展現(xiàn)真實為本質(zhì),并用真實引發(fā)人們思考的電視藝術形式,可以在真實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加工。在制作中要重點抓住細節(jié)的表現(xiàn),要突出同期聲和長鏡頭的使用。微革命已經(jīng)成為我們時代最醒目的文化標簽,我們毫無防備地進入了一個聽起來很時髦的時代——微時代。微,不是弱小,不是卑微,也不是那種可以隨便忽略的東西。微是精妙,是文化,是那種春風化雨無處不在的力量。
筆者在學校從事校園電視這方面的工作已有多年時間,憑著自己對這份工作的熱情,邊拍攝邊學習,在不斷的實踐中,摸索出一些經(jīng)驗體會,幾年時間下來,拍攝了系列劇《舞動的青春》、《成長的足跡》、《規(guī)范漢字書寫教育專題片》和學校校歌MV等短片,都獲得了區(qū)級以上的榮譽,其中《舞動的青春之二》和校歌去年都獲得了全國校園電視評比銀獎。下面筆者就談談對校園微電影拍攝的一點體會。
一、選材要精挑細選
拍攝任何一個對象,選材很重要。校園中每天都會發(fā)生很多事情,我們要提煉其中有意義的故事。記錄學生的真實校園生活,主題鮮明,內(nèi)容要健康積極向上,反映學生的良好精神面貌,以小見大,從學生的學習生活中讓人感受其不斷努力、不斷進取的精神。同時給其他學生以啟示,讓他們產(chǎn)生共鳴,從中感受到積極向上的一面。
2010年暑假的一天,一個偶然的機會,筆者看到學校的健身操隊員在學校體育館訓練的場景,直覺告訴自己他們肯定有活動要參加。經(jīng)過了解得知,健美操成員將代表學校參加2010年肯德基全國青少年校園青春健身操蘇州賽區(qū)的比賽。這么熱的天,其他學生都已經(jīng)在家過暑假了,而這些學生冒著酷暑,在訓練場所日復一日地揮灑著汗水。筆者從中發(fā)掘出這是一個反映學生不斷拼搏進取、為了目標不斷努力奮斗的健康陽光的一面,所以筆者也跟隨著健美操隊員,在學校體育館時刻陪伴著她們,用攝像機記錄著她們的訓練生活。筆者把整個訓練和比賽的過程通過編輯加工,制作出了一個名為《舞動的青春》的短片,通過健美操這個載體,反映健美操這項運動給學生帶來的無限樂趣,從而表現(xiàn)她們都熱愛這項運動、珍惜這個團隊,最后得出每個人將繼續(xù)努力,不斷提高自己,超越自我,讓熱情的舞臺揮灑出青春的光彩這樣一個主題觀點。這個短片在學校校園電視臺播放之后,反響強烈,還刮起了一股練習健美操的風潮。
后來筆者又對該短片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挖掘。新學期之后,來自不同年級的健美操隊員都升入了新的年級,不同年級的學生面臨著不同的選擇。有的學生面臨畢業(yè),為就業(yè)準備去學校實習,或者為繼續(xù)深造而認真復習;有的學生繼續(xù)在健美操隊訓練,不過她們已經(jīng)變成了教師的好幫手,成了健美操隊的核心骨干。以前她們僅僅是在健美操這個共同的舞臺上發(fā)光發(fā)亮,共同努力?,F(xiàn)在筆者覺得可以把這個舞臺延伸出去,在她們各自學習生活中,也可以看成是一個個舞臺,在各自的舞臺上為了目標而不斷努力奮斗的情境,同樣值得其他學生學習。因為是以前短片的延續(xù),所以筆者把它起名為《舞動的青春之二》,作為一個續(xù)集,通過校園電視臺播放,很多學生都被主人公積極向上、青春陽光的故事感動了,從中得到了震撼。能夠得到學生的認同,這個選題應該符合學生的精神需求,學生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
今年筆者在健美操隊員中選擇一個已經(jīng)工作的學生,繼續(xù)跟蹤拍攝了她上班時的場景,從訓練健美操,去市里比賽,去幼兒園實習,然后現(xiàn)在正式成為一名幼兒園教師,記錄了這名隊員的成長過程,筆者把這個過程制作成了《成長的足跡》,在校園電視臺播放之后,反響強烈,很多班級都開展了寫觀后感的活動,對學生進行了一次零距離的思想教育。對于制作校園電視的教師,一定要把好選題關,在選題上多花工夫,相信會有好的收獲。
二、素材要注重積累
在今日全國上映的犯罪懸疑影片《十二公民》,期待指數(shù)四顆星。影片改編自好萊塢經(jīng)典《十二怒漢》,不同于原版發(fā)生地的陪審團制度,影片《十二公民》以一個充滿實驗意味的虛擬法庭展開,何冰、韓童生領銜的12位北京藝人及國家話劇院的國寶級演員演出,為觀眾奉獻了一場本世紀中國最為激烈的“法庭斗智大戲”。影片更被稱之為一部“中國式預言”。Zoe希望這樣類型的片子可以給大家一些不同于傳統(tǒng)商業(yè)片的深度思考。
好的以上就是本周新鮮推薦,除了婦聯(lián)2,還是給大家更多的選擇,不要走開,接下來歡迎收聽光影小調(diào)。
光影小調(diào)
Hello,各位下午好,這里是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廣播臺,在周五和大家見面的電影節(jié)目——光影小調(diào),我是你們的朋友Zoe。
我相信還是有很多同學第一次聽到這檔節(jié)目,不過這已經(jīng)是第2期節(jié)目了,如果你對電影十分感興趣,并且很想知道Zoe在第一期節(jié)目當中講了些什么的呢,哈哈歡迎大家通過我們的網(wǎng)絡電臺喜馬拉雅去回聽一下嘍。
Ok,我們今天的節(jié)目就從這里正式開始嘍。熟悉這段背景樂和行白的同學應該已經(jīng)猜到了,沒錯,Zoe今天想和大家聊的這部影片名字叫作和莎莫的500天。這不是一個愛情故事,這只是一個關于男孩遇見了女孩的故事。
男生以為有一種東西叫做命運。有一種情感可以被形容為真愛。而有一種邂逅呢,是命中注定所以當Tom看到Summer的那一刻,他真真切切的告訴自己,這個人就是自己一生的摯愛。
他傻傻的用留戀的目光追隨她的影子。他惶恐不安的揣測著她的每一個動作,他不可自拔的淪陷了,于是關于女孩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黑色的頭發(fā),說話前抿一下嘴巴,胸口心形的胎記,笑起來咯咯的聲音,沉沉的睡過去的樣子,甚至連周圍一切的景觀都被他主觀的賦予了鮮艷的色彩。
女生Summer從來不相信關于愛情的童話。一切都只是虛幻的感情,沒有什么是命運,更沒有什么可以被形容為真愛,也不會有一種偶遇叫做命中注定,而這種男女之間的關系呢,意義只是have fun,僅此而已。
于是當他們開心玩鬧的時候,女生會認真的跟男生說,well,I don't wanna get into something serious.is that ok?男生Tom苦澀的笑了,但還是很快的說了:沒關系。
他還是依然相信愛情。
這部影片500 days of summer,雖然沒有機會把它看上很多很多遍,但的確有時候突然靈光一現(xiàn)的時候,就會去聽聽片中的插曲,回味一下這個關于相遇的故事。
那其中Zoe最喜歡的就是影片中Tom唱過的這首歌——Here comes your man.,每次聽到都會想念這個心思細膩、害羞但對愛情充滿幻想的文藝小青年
電影里Tom在小酒館里試探性地跟summer討論愛情的意義,沒想到碰了一鼻子灰,繼而告白的勇氣也被無情地澆滅。于是Tom借著酒勁上臺卡拉Ok,蹙著八字眉搖搖晃晃對臺下用勁兒地吼著here comes your man,配的中文字幕是:你的真愛來了
500天,他們再次重逢。男生終于意識到,原來真的沒有什么是命運,沒有什么可以被形容為真愛。更沒有一種偶遇是命中注定的。女生卻突然醒悟,其實有一種東西叫做命運。有一種情感可以被形容為真愛。有一種邂逅呢,它就是命中注定。
Tom在黑板上涂滿了理想中建筑的設計圖。而Summer呢,卻戴上了別人遞過來的鉆戒。
這不是一個傳統(tǒng)意義上的愛情故事,只是一個關于男孩和女孩相遇的故事相信命中注定的男孩Tom愛上了獨立而不相信愛情的女孩Summer,但他卻不是她的命中注定,然而最終我還是欽佩那些像Tom一樣有一眼終生勇氣的人
很多時候,我們又何必去追究這世上是不是有什么命中注定,或者說是真愛其實人都是這樣天真的生物,當自己沉浸在熱戀中的時候,就會堅定的相信自己的感情很真實很堅定很持久。但是一旦破裂了,便會灰心喪氣,一瞬間覺得一切關于愛情的描述都是討厭的。
其實一切的一切只是在于你自己。誰知道會不會一覺醒來就突然想結婚呢。也不用把失戀當成世界末日拼死拼活的叫喊著。也因為這部電影,聽了很多來自TheSmiths樂團的歌曲,說他是另類搖滾也好,或是獨立流行也好。不管怎樣他就是,很迷人的調(diào)調(diào),就像是影片中summer的藍色眼睛一樣。
每個人都有一個多少天關于TA的故事可以講,這里的天數(shù)不是指與TA相處的時間,而是TA出現(xiàn)在你的生活中產(chǎn)生了強烈的地震之后又離去,最終余震完全平息,家園完全重建好的整個過程,相信你看完本片之后,自然會有個數(shù)字和人名浮現(xiàn)在腦海中,那時的的痛苦糾纏決裂,那個離去的人,和你最終重見天日回歸自我時的心情,將回憶亦隨著影片再次重現(xiàn),這就是本片的魅力
任何一個失戀過的人都會有深刻的共鳴,細細剖析過整個相戀到失戀的過程,不掩飾不做作,不為了追求皆大歡喜而刻意安排些什么,就這樣讓人深切體會這如同大病一場的痛苦,但卻用了一種詼諧機智又有新鮮感的方式講述給你聽,的確是那一種一見鐘情的電影。
500 days of summer是一部優(yōu)秀的獨立制作電影,這也是拍攝MV出身的導演馬克第一部長篇劇情電影,正因為導演有著在音樂電視里對小片段處理的經(jīng)驗,因此他在此部影片中同樣也采用了類似的技巧來敘述整個故事。讓故事的展開像日歷一樣,從相遇到分開,在這500天里來回跳躍,一會晴天一會兒陰云密布。而無論是立意還是拍攝手法上這部影片都會帶給你耳目一新的感覺。
[關鍵詞]成長經(jīng)驗 同性情感 中產(chǎn)趣味
當今的臺灣雖然有電影大師以及名震各個電影節(jié)的作品,但是從制片量上講,80年代到90年代出產(chǎn)數(shù)量一路下滑,到1998年臺灣電影生產(chǎn)不到二十部,多半均為政府出資的輔導金影片。臺灣電影已經(jīng)落入四面楚歌的境地,然而臺灣校園青春電影一直以來都有不俗的成績。追溯它的源頭,從林清介1979年拍的《一個問題學生》至今已經(jīng)將近30年的歷史。經(jīng)過臺灣新電影時期的積淀,步入后新電影時期的臺灣校園青春電影已經(jīng)也有了一套完全屬于自己的風格和特點,新世紀以來臺灣校園青春電影又有一股熱潮《藍色大門》(2002)《盛夏光年》(2006)《不能說的秘密》(2007)《夏天的尾巴》(2007)到《九降風》(2008),《藍色大門》《盛夏光年》無疑是其中最優(yōu)秀的代表。
成長經(jīng)驗的敘述
成長經(jīng)驗這一敘事主題是在臺灣新電影時期確立的?!爱敶_灣電影在成長經(jīng)驗這一敘事主題上的審美創(chuàng)造主要沿著兩個方向發(fā)展。一是從個體的成長經(jīng)驗上升到對生與死這一具有普世意義和哲學意味的人生根本問題的思考,二是把對臺灣歷史的反思編碼到個體成長經(jīng)驗的書寫之中”。臺灣新電影中對青春的書寫、對個體成長經(jīng)驗的關注直接影響了后新電影時代的校園青春電影。
進入后新電影時代,臺灣校園青春電影繼續(xù)演繹著個體的成長經(jīng)驗這個敘事主題,但已經(jīng)和新電影時期有了很大不同。其中一個不同就是他們已經(jīng)不再把沉重的歷史編碼在成長的過程之中。體現(xiàn)出平面化、無深度的后現(xiàn)代化特征,成為了一種純粹的個體成長經(jīng)驗的描述?!端{色大門》記錄著兩個高中女生和一個男生三人之間成長的故事。這時的校園青春電影只是記錄少年時那份純真的友情、懵懂的愛情?!妒⑾墓饽辍分须娪爸惺且粋€校園同性異性三角戀的故事,影片中選擇了有挑戰(zhàn)性的話題,但是這并不能阻擋影片對少年啟蒙情感的深入探討,對一種成長經(jīng)驗的敘述。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到聯(lián)考到大學,我們一步步看到了另一種情感的啟蒙與成長。
另一個不同就是:他們不再以童真的視角切八成年人的世界或者以聯(lián)考的形式來表現(xiàn)校園青春與成年人之間的對抗、他們的電影中不再以成人世界為最后著落點,而是基本上完全聚焦在學生的世界里。這樣的選擇對成長中的校園青春是一個挑戰(zhàn),因為在―般的青春片里“成人是困擾的來源,借著反抗承認世界,青少年得以證明自身的存在。而認清成人世界的殘酷與復雜,則是成長的關鍵”這對青少年的成長經(jīng)驗的敘述提出了新的方式《藍色大門》中只有孟克柔的母親和體育老師兩個成年人,他們基本上什么也沒做:晚上,孟克柔碰到體育老師在街頭跑步,問他說:“老師你想不想吻我?”當時老師遲疑了,第二天來找阿孟卻被阿孟和張士豪阻斷,他沒有任何掙扎就放棄了:阿孟的母親只是擺攤賣水餃,某天晚上女兒問她:“爸爸不在你是怎么過來的?”母親只是說:“不知道耶,就這樣過來了啊”,談話就這么簡單地結束了?!妒⑾墓饽辍分杏杏嗍睾隳赣H的背影、課堂上出現(xiàn)的一些老師和一個開早會的教導主任,但他們都沒有太多的戲份,就幾秒鐘而已。后新電影時代。臺灣電影人用另一種方式書寫了校園青春的成長經(jīng)驗。
同性情感的表達
90年代以來,同性戀情在臺灣電影中幾乎成為了一個很普遍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一方面與臺灣經(jīng)濟的發(fā)展、中產(chǎn)階級的迅速龐大不無關系,中產(chǎn)階級能用理解的態(tài)度來真正的正視這個問題,是臺灣從現(xiàn)代社會跨入后現(xiàn)代社會的必然結果。此外。臺灣電影人對國際影展美學觀的嚴重迎合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后新電影作者在90年代對同性戀情的大膽探討無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2000后校園青春電影創(chuàng)作,但是能把同性戀情用在對青少年性啟蒙意識的深切思考中,無疑在青少年情感的啟蒙方面涂上了重要的一筆?!端{色大門》中孟克柔覺得自己愛上了閨密月珍,她天真的以為只要被男生吻過就不是同性戀,所以她問張士豪、問體育老師愿不愿意吻她。在情竇初開的年紀,因為同性朋友之間太親密會覺得自己會不喜歡異性,也許真的會因為同性朋友之間太親密而習慣他、喜歡他,甚至愛上他。像《盛夏光年》。小學時因為一個約定,康正行和余守恒做了形影不離的朋友。直到有一天,康正行和新轉來的女生慧嘉一起逃學到臺北過夜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不喜歡女生。第二天偷偷到圖書館看有關論性別的書,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他發(fā)現(xiàn)自己就是愛上了余守恒。影片中他的內(nèi)心獨白:小學時要是勇敢一點不答應老師的這個約定,結果會怎么樣呢?這個問題也許不需要回答,但是它卻思考了兩種可能性。
適合大眾的審美
有的學者認為“臺灣新電影偏頗的美學觀(過于濃重的自傳色彩、不重視情節(jié)的敘事風格和晦澀生硬的視聽語言)在后新電影時代不但沒有糾正,反而變得更加嚴重了。這加重了臺灣華語電影在主流商業(yè)電影市場的衰落”這種說法對于后新電影的大部分電影來說是十分正確的。但是臺灣校園青春電影卻恰恰是一個例外。
首先,近年來的臺灣校園青春電影迎合了中產(chǎn)階級的趣味。目前,中產(chǎn)階級已經(jīng)成為臺灣社會最為龐大的階級,中產(chǎn)階級的審美趣味、美學觀也成為電影市場成敗的關鍵。21世紀初的校園青春電影就把中產(chǎn)階級唯美、溫和的美學觀體現(xiàn)無余《藍色大門》、《盛夏光年》中的世界唯美單純,都是敘述了三個中學生之間的情感故事,對于同性情感也只是溫和的記錄著他們的過程,并不武斷的下結論:成長經(jīng)驗也只是純粹的經(jīng)驗。影片不再承載沉重的內(nèi)涵、不再從反思歷史、也不再上升到有哲學意味的人生思考。
關鍵詞:美國校園電影;當代大學生戀愛觀;西方文化滲透;理性戀愛
當代大學生正面臨著一種全面開放的社會環(huán)境,其戀愛觀在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下也與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大學生有了顯著的差別,所以探究當代大學生戀愛觀特點和引導大學生理性戀愛就成為了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部分。誠然,影響和改變大學生戀愛觀的因素有很多,但媒體開放所導致的西方文化滲透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而且,作為大學生,西方校園電影文化的接觸又是最為便利和直觀的。因此本課題著眼于美國校園電影對我校大學生戀愛觀的影響,進行了調(diào)查研究。本調(diào)查采取了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分別對寧夏大學不同學院的共300名同學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回收300份。其中有效問卷289份,男生109人,占總人數(shù)的37.7%,女生 180人,占總人數(shù)的62.3%;各年級的人數(shù)分別為:大一96人,大二38人,大三53人。調(diào)查結果顯示,美國校園電影對我校大學生的戀愛觀無疑是有影響的。
首先,在調(diào)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大學談過戀愛或正在談戀愛的比例高達70%,這說明大學生談戀愛是個極普遍的現(xiàn)象,然而在現(xiàn)今這個文化交融的時代,大學生戀愛觀的表現(xiàn)已經(jīng)和過去遠遠不同了。
1、 用愛情轉移思想上的空虛
與過去的大學生不同,在西方思想引入的現(xiàn)今,很多大學生把談戀愛當成是填補內(nèi)心空虛的寄托。在對戀愛動機的調(diào)查中,有25.57%的同學選擇了大家在談戀愛,自己單身沒面子,20.77%的選擇彌補內(nèi)心空虛,尋找精神寄托。這說明大學生戀愛的錯誤動機和不當心態(tài)。大學生在高中緊張的學習之后,進入了夢寐的高等學府,在新的理想尚未建立的時候,出現(xiàn)了理想的真空地帶,表現(xiàn)出混日子、得過且過,人生仿佛沒有了意義,失去奮斗目標。缺少學習動力、目標的大學生于是利用談情說愛,消磨時光,尋求快樂。這才是現(xiàn)今大學生戀愛動機的真實現(xiàn)狀。
2、 戀愛責任感下降
戀愛觀另一主要表現(xiàn)是戀愛責任感不強,認為戀愛是玩玩而已,不必認真。所以也就不計后果的發(fā)展下去。在調(diào)查中,29.07%的同學選擇了“大學戀愛就玩玩,無所謂”,更有甚者認為愛情只是一種向別人炫耀的手段,只是為了在一起快樂就好,若中途喜歡上了別人,也可以瀟灑分手。這樣只重視過程,輕視愛的結果,對對方和自己的愛情都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
3、 拜金主義導致的戀愛金錢化
戀愛是需要錢的,從平時的吃飯到給對方買禮物,都是一項大的花銷,因此有人為了過上奢侈的生活而跟有錢的同學談戀愛。這樣的拜金主義在美國校園電影中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在“你和戀人約會時通常由誰買單”這一題中,45.33%的人選擇了“誰有錢,誰買單”,而不是最近幾年流行的“AA制”??磥韺τ趹賽壑械娜藖碚f,花對方的錢是理所當然的。把物質(zhì)條件看作談戀愛的基礎,將功利主義,拜金主義帶到戀愛中在當代大學生中極為普遍。這種功利背景濃厚的戀愛觀是當代大學生戀愛觀不成熟的表現(xiàn)。
4、 性開放程度加大
中國教育中,性是一個隱晦的話題,對于性的態(tài)度也是極為保守的。從小到大,我們接受的教育都是要嚴守界限,不能偷嘗禁果。然而,在美國的校園中卻是全然相反的樣子,美國的大學生遵循享樂原則,認為性是尋找樂趣的方式,美國的校園電影在表現(xiàn)這一點上也是從不遮遮掩掩。接受調(diào)查的學生雖然仍有傳統(tǒng)思想和教育的束縛,但在西方文化滲透的影響下已然跟過去的大學生對待性的態(tài)度有了很大的不同。有22.49%的認為在戀愛中可以發(fā)生,35.3%的認為婚前只要兩廂情愿就可以。雖然這樣的人數(shù)占到半數(shù)不到,但是已經(jīng)足以說明問題。盡管傳統(tǒng)教育在我們的潛意識中還起著作用,但跟以前相比,性開放程度已經(jīng)增大了很多,并且這樣的開
放程度一定越來越大。
5、 戀愛公德心下降
中國自古奉行儒家思想,講究公眾場合行為道德的國家,其中,公共場合摟摟抱抱,親吻也包括在內(nèi)。但是眾所周知,美國是個再開放不過的國家,在公共場合摟抱,親吻是家常便飯,不會吸引路人的側目,這截然不同的對比也在大學生戀愛觀中反映了出來。在我校女生宿舍樓下、墻角、長椅上,不乏情侶摟抱親吻的景象,這樣公開化的理所當然的做派是相對于以前情侶遮遮掩掩的戀愛行為最大改變。41.17%的人認為在公眾場合摟抱親吻是正?,F(xiàn)象,20.9%的認為這樣的行為無所謂。在公開“秀”戀愛的大環(huán)境下,所謂公共場合的公德心早已換了標準,只要戀愛了,“秀”就是理所當然的才是現(xiàn)下大學生的看法。
導致我校大學生戀愛觀改變的原因有很多,社會的大環(huán)境,個人心理不成熟,自身認知不高和人生閱歷過少都是其中原因。 但是很多人都忽視了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國校園文化對當代大學生戀愛觀的影響。在我們隨即調(diào)查的300名大學生中,看過美國校園電影的占到了50.87%,而在這部分人中,認為戀愛觀受到了美國校園電影影響的占到了55.85%。這些數(shù)據(jù)證明美國校園電影對我校大學生戀愛觀是有很大影響的。在文化交融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下,西方校園尤其美國校園文化的滲透已經(jīng)成了不容我們忽視的因素。美國校園文化以其新鮮,大膽,開放的形式迅速通過各種文化渠道滲透著大學生們的思想,對大學生的戀愛觀產(chǎn)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誠然,傳統(tǒng)教育的理念是不容撼動的,但也沒有了原先的根深蒂固。水滴石穿,文化的滲透正是這個樣子,所以,采取措施扭轉學生錯誤的戀愛觀應成為近幾年大學生工作的重點。
愛是一個美麗而神秘的字眼,也是一個古老而常新的話題。愛情是人類獨有的情感,象征著純潔、忠貞、美好和神圣。是男女在內(nèi)心形成的對對方最真摯、最熱烈、最穩(wěn)定、最專一的情感。愛情以人的性生理發(fā)育為前提,以人的社會內(nèi)容思想感情為基礎。當代大學生的性生理發(fā)育雖然基本成熟,但性心理還有許多不足,人生觀不夠穩(wěn)定,但大學生迫切渴望愛情,卻不能正確理解愛的含義。因此,樹立正確的戀愛觀,使大學生減少走“彎路”,進“死胡同”是必要的。大學生應充分認識到愛情是人生命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戀愛觀包含著道德責任感,不可以任人兒戲的情感。同時,還借助法律的約束讓大學生知道戀愛觀受法律法規(guī)的約束,不能不受節(jié)制的濫用。各學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更應該引導學生處理學習與戀愛的關系,幫助學生認識到認真對待愛情就是認真對待自己。其次,社會上應該注重學習國學文化的精髓,重拾傳統(tǒng)文化道德閃光的一面。在對待西方校園文化滲透方面,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應不分是非,任由西方文化滲透進社會。
參考文獻:
[1] 張厚粲主編:《大學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2] 熊哲宏著:《心靈深處的王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 李清亞、辛紅、趙素芬《大學生健康方案》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6年5月
[45] 賀淑曼 《大學生心理優(yōu)化輔導》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
[5]林樂香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探析與調(diào)適》黑龍江高教研究 2006年
[6]田愛民《大學生樹立健康戀愛觀的理性思考》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7月
[7]戴正清、孔瑞婷《大學生戀愛心理歸因分析》洛陽工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12月
[8]Richard J Gerrig, Philip G Zimbardo. Psychology and life. chapter[11],Allyn and
[關鍵詞]觀影;大學生;電影院;院線
一、引言
電影是文學、戲劇、音樂、繪畫、攝影等多種藝術門類與高科技完美結合的產(chǎn)物,優(yōu)秀的電影以其生動、直觀、感染力強等特點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大學生是電影市場不可忽視的消費群體,大學生需要電影,電影也離不開大學生。電影院是電影媒介的正式傳播場所,也是體現(xiàn)電影魅力獨一無二的觀影娛樂場所。黑暗的放映廳、音樂的催眠效果、在明亮的銀幕上閃過的無數(shù)的影子,這一切聯(lián)合起來很快把受眾送進了一種特定的情境,為電影藝術的“逼真性” 所折服;同時,受眾在電影院中是一種集合性狀態(tài),極容易使個人情緒融合成一種集體的精神活動,同悲、同喜、同笑、同泣,觀眾的參與和反饋構成了一種相互影響的氛圍,即社會性的“影院效應”。遺憾的是,據(jù)有關調(diào)查顯示,選擇進電影院觀影的僅占24.44%,而選擇通過影碟和網(wǎng)絡觀影的大學生受眾分別高達66.01%和44.51%,電影院如此之高的觀眾流失率不得不讓我們電影人痛心。如何吸引大學生受眾進院觀影,成為當前高校電影院發(fā)展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
二、大學生進院觀影現(xiàn)狀及其成因分析
(一) 現(xiàn)狀
據(jù)有關調(diào)查顯示,對于是否喜歡觀影這個問題,在1109名受訪大學生當中,有372人回答“非常喜歡”,占總數(shù)的33.54%,有651人選擇“喜歡”,占總數(shù)的58.70%,這兩者加起來的比例高達92.24%,回答“不喜歡”的人僅有25人,占總數(shù)的2.25%,選擇“說不清楚”的有61人,占總數(shù)的5.50%。可見,絕大多數(shù)的大學生對于電影有著很大的熱情,大家都毫不掩飾對電影的熱愛。然而關于平時觀影的方式,調(diào)查結果如下:271人選擇“到電影院看”,占24.44%,732人選擇“看DVD或VCD碟片”,占66.01%,73人選擇“看露天電影”,占6.58%,538人選擇“上網(wǎng)看”,占48.51%,319人選擇“看電視臺播出的電影”,占28.76%??梢?,大學生選擇去電影院看電影的人數(shù)非常少,絕大多數(shù)是通過看影碟、上網(wǎng)或者看電視來觀看影片的。我們知道,電影院是電影媒介的正式傳播場所,理應成為大學生的最主要的理想觀影場所,這其中的原因值得探討。
(二)成因分析
1.科技進步的沖擊。
電影界人士應該清醒地認識那些對電影市場有影響的重要動態(tài):世界進入了前所未有的技術變革時代,人們發(fā)現(xiàn)自己突然進入了電子世界,因特網(wǎng)和點播電視都能以方便、快捷的方式向消費者傳送電影,它們與影院電影展開激烈的競爭,勢必給影院帶來很大的壓力。如今的網(wǎng)絡發(fā)達,很多網(wǎng)站上可以提供許多電影的在線觀看或者下載,這對于?;ㄙM很多時間在網(wǎng)絡上的大學生來說,無疑是個省時省力的方法。與這些方便又省錢的途徑相比,花錢去電影院看電影確實對大學生們無法構成強大吸引力。
2.較高票價的攔阻。
對于制約人們?nèi)ビ霸嚎措娪暗囊蛩兀{(diào)查結果顯示,有538人選擇票價,占總數(shù)的48.51%。對于票價高低的探討集中體現(xiàn)了問題焦點,有90%以上的人認為現(xiàn)在電影的票價高,其中有276人認為“太高了”,占24.89%,有737人認為“稍高”,占66.46%。這也是為什么大學生選擇看影碟的人數(shù)最多,因為影碟價格便宜、購買方便又可以反復觀看。當問及“如果電影票價調(diào)到您認為比較合理的價位,那么在未來一年里,您打算到電影院看幾次電影”,統(tǒng)計結果是樂觀的,96.75%的人選擇會去影院看電影,其中有393人選擇會去1―5次,占35.44%,386人選擇5―10次,占34.81%,有294人選擇10次以上,占26.51%??梢?,制約人們?nèi)ビ霸旱氖滓蚓褪禽^高的票價,觀眾的意愿都是認為票價應該再便宜一些。
3.影片質(zhì)量的懷疑。
對當前部分電影質(zhì)量的懷疑也是制約大學生去影院看片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體現(xiàn)在:一是缺乏吸引人的懸念情節(jié)。一部電影少了好的情節(jié)就很難再吸引觀眾的眼球,而懸念對劇情的吸引力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很多大學生看中國電影會覺得乏味,因為他們可以躺著告訴身邊的人接下來故事里會發(fā)生什么,是牽手還是分道揚鑣,不僅是結局,甚至連下一個動作也可以猜個十之八九。試問,這樣的影片對誰會有吸引力,又有誰會掏錢去電影院消費?作為一個最有才華、最具想像力的青年群體,如果你給他一個陳舊的框架,那么久而久之,必然會厭倦、逆反,最終離開影院。二是影片類型不能滿足大學生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需求。一個完善的電影市場需求自然是多樣化的,不同層次的大學生受眾有不同的藝術追求。就目前電影市場中節(jié)目數(shù)量短缺、題材單一枯燥,不少影片甚至出現(xiàn)制作粗糙、追求急功近利等突出現(xiàn)象,電影又怎能贏得觀眾的心呢?
三、高校電影院發(fā)展對策
面對不容樂觀的大學生進院觀影現(xiàn)狀,高校電影院要想在大學生文化消費市場中重新找回自己的位置,就必須有所作為,而發(fā)展高校院線不失為當前高校電影院擺脫困境的首選對策。所謂院線,類似于連鎖店的一種放映業(yè)經(jīng)營模式和經(jīng)濟實體,指由一個發(fā)行主體,如電影公司或制片公司和若干電影院組合形成,實行統(tǒng)一品牌、統(tǒng)一排片、統(tǒng)一經(jīng)營、統(tǒng)一管理的發(fā)行放映機制。
那么“高校院線”發(fā)展的著力點在哪里呢?筆者認為有四:
(一)服務
對于普通的觀眾來說,院線制帶來最大的好處就是優(yōu)化了影院的設施環(huán)境,提高了影院的服務意識。電影院的優(yōu)勢在于憑著高質(zhì)量的聲光效果、超大銀幕清晰畫面、影院特有的觀影文化氛圍和影院提供給觀眾一流的享受。高校電影院要想成為體現(xiàn)電影魅力獨一無二且無可替代的觀影娛樂場所,就必須大力引進高科技,更多地在視聽效果上下功夫,提高院線的觀影舒適度,突出影院觀影特有的氛圍和影音效果,使大學生受眾意識到只有去電影院方能享受和感知電影藝術的特殊魅力。
另外,服務星級化是院線追求的目標,高校電影院應針對大學生的獨有特點推行適合大學生不同需要的多樣化服務。一定要使大學生觀眾感受到走進電影院得到的不僅僅只是一部電影,更多的是享受一種個性化、全方位、高品質(zhì)的服務。這點可以借鑒國外一些電影院的做法,如有的電影院配有咖啡廳、游樂場、銷售零食、飲料等,只要觀眾需要的就是他們想做的。這很適合現(xiàn)代人挑剔的消費心理和不同階層人的消費需求,突出了服務人性化和理念化的特點。
(二)票價
對于高校影院來講樹立大眾消費的降價意識非常重要?!叭魏我环N產(chǎn)品的定價無非要根據(jù)三點來決定:(1)按成本定價,(2)按質(zhì)論價,(3)要明確產(chǎn)品的消費對象,要根據(jù)消費者的消費能力而定價?!睂τ诖蠖唷八枷氤?,囊中羞澀”的大學生來說,當前票價確實有些望而卻步。但大學生又絕對是電影市場不可忽視的巨大消費群體,不僅具備大量觀看時間與很強的觀影欲望并且有較高的文化素質(zhì)修養(yǎng),對各種類型的電影有廣泛的接受性,有利于中國電影市場的多樣化發(fā)展。票價的下調(diào)是吸引大學生觀眾進影院的有效途徑,每年舉行的大學生電影節(jié),低票價優(yōu)惠使得觀者如云就是證明。
實行靈活多樣的調(diào)價策略也不可或缺。通常電影院決定票價的依據(jù)一是時間段(日場和夜場,平時工作日和節(jié)假日,晚上分黃金時刻場和深夜場及通宵場等),二是電影本身(大片和普通片、新片和舊片等),三是觀影條件(自身設備檔次、服務質(zhì)量高低)以及影院所處地段和觀眾群體所在地的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等。高校電影院可以考慮用不同影片、不同票價、時間段差別定價、觀眾群差別定價以及“半價日”等策略進行有效的票價調(diào)整,以滿足更多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
(三)影片
一部電影首先要好看才有市場。一部電影要有競爭力,電影的技術專家總結了五條電影成功的基本要素:故事要有感染力;情節(jié)要有想像力;視覺效果要有沖擊力;音響效果要有震撼力;主創(chuàng)人員要有票房號召力??梢哉f,只要擁有了這些元素的,肯定是成功的電影,肯定是能夠救市的電影!作為一名普通觀眾,大學生的觀賞期待與心理欲求與其他人并沒有根本的區(qū)別,最大的不同或許就是對影片的藝術質(zhì)量和想像力有更大的期待,那些制作精良、敘事別致、情感充沛、視聽動人的影片往往是他們更喜歡的。
此外電影的類型也應豐富多樣?!皢握{(diào)”不符合當代大學生的口味,當代大學生雖然對影片有較強的選擇性,但他們?nèi)匀唤蛹{影片的多樣化,經(jīng)典片、現(xiàn)代片、歷史片、娛樂片、警匪片、功夫片,大學生都不排斥;表現(xiàn)愛國主義的、英雄主義的、愛情的,大學生都樂于觀之,特別對探索性題材的影片更感興趣。多樣化是當代大學生影視觀的顯著特點,他們根據(jù)個人的興趣和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影片看,他們要從電影中獲得心態(tài)上的共鳴,從中獲得愉悅、感奮、啟迪、參照、獵奇,獲得種種心理上的滿足與宣泄。這就需要大量各種不同類題材的影片,不同類型的影片才可以滿足不同大學生觀眾的觀影需求。
(四)宣傳
在現(xiàn)代社會,高校電影院必須走出計劃經(jīng)濟體制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采取包裝、策劃、集合多種促銷方式,提升影片與自身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影片的口碑宣傳尤其重要?!动偪竦氖^》采取的促銷策略可謂是可圈可點:先是巧借劉德華的人氣在上海電影節(jié)展映期間獲得口碑,然后迅速在媒體和網(wǎng)絡間蔓延,其后在5個城市的免費放映,進一步延續(xù)和擴大了其口碑傳播的示范效應,以至于在影片尚未公映前,已經(jīng)醞釀起強烈的觀影期待。其實影片的這種口碑宣傳模式特別適合高校院線,因為大學生觀影往往有討論的興趣與熱情,并且具有一定的欣賞水平和公信力,最容易通過BBS、BLOG等將個人觀點傳送出去,必然使得影片能夠增加一定的分量、贏得更廣泛的市場。
影院的品牌促銷也必不可少。高校電影院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樹立品牌:一是放映的電影效果好,質(zhì)量保證,服務好,形成良好聲譽;二是影院長期放映某一類型的電影而形成特色;三是在特殊節(jié)日推出特別電影專場,如在情人節(jié)時推出相約“浪漫情人節(jié)電影夜”。另外,高校電影院可以借鑒電視的成功經(jīng)驗,可以插播廣告,也可以與大學生互動,這也是一種嘗試和創(chuàng)新。電影院一旦在消費者心中占據(jù)一個位置,將擁有長期的良好效益。
四、結 語
大學生離不開電影,電影也離不開大學生。高校電影院理應憑借一流的設施、到位的服務、低廉的價格和優(yōu)質(zhì)的影片,成為大學生情感釋放的空間和撫慰心靈的場所。美國NBC環(huán)球公司家庭娛樂部門的經(jīng)理彼得?史密斯就曾說:“電影院會生存下來,因為它帶給觀眾獨一無二的感受?!逼诖咝T壕€能早日帶來高校電影院的春天!
[參考文獻]
[1] 陳遠東.試論大學校園電影的作用[J].咸寧學院學報,2005,(5):107―108.
[2] 徐志祥.影視藝術論說[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221―222.
[3] 周星,周雯等.當代大學生電影消費及中國電影文化認知――第12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jié)調(diào)查報告[J].當代電影,2005,(4):48―58.
[4] 何君凝.中國當下院線制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06.
[5] 蕭鈞.從市場看中國電影的出路[J].電影創(chuàng)作, 2001,(4):65―67
[6] 袁俊萍.我國電影院在現(xiàn)代社會生活中的重新定位[J].社會科學家,2005,(1):206―208.
[7] 復習.觀眾走進電影院的前提[J].電影藝術,2004,(4):4―7.
[8] 葉松慶?當代大學生的影視觀[J].青年探索,1998,(1):39―42.
[9] 王正倫.大學生院線與國產(chǎn)片的春天[J].中國電子商務, 2006,(8):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