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豪情壯志的詩句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歌詞的內(nèi)容
青主古詩詞藝術(shù)歌曲所用詩詞全部取自中國古詩詞,內(nèi)容不盡相同,或曲折或豐富,或矛盾或細膩,但都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水準(zhǔn)和美學(xué)價值。從題材上看,借古諷今的有《大江東去》;表達思念的情感《我住長江頭》、《憶江南》、《回鄉(xiāng)偶書》;表達愛情、親情的有《紅滿枝》、《走去走來三百里》、《臉如花》、《長命女》、《征夫詞》;表現(xiàn)生活場面有《擊壤歌》、《越謠歌》、《醉妝詞》、《世人都說神仙好》、《赤日炎炎似火燒》。
以《大江東去》為例,此曲是青主的優(yōu)秀代表作,于1920年創(chuàng)作于德國,回國后在X書店發(fā)表。當(dāng)時作者在一位朋友家的避暑山莊消夏,一個風(fēng)雨交加的夜晚,他與朋友泛舟湖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便按照北宋詞人蘇軾(1037-1101年)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進行譜曲。這首詞是蘇軾于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因作詩諷刺新法,八月被捕入獄。后被救出獄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首詞是蘇軾于元豐五年在黃州所作。上片詠赤壁,下片懷周瑜,最后以自身感慨作結(jié)。起筆高唱入云,氣勢磅礴,以萬古心胸引出懷古思緒,拿周瑜和自己相比,喟嘆不遇明主,壯志未酬,但詞中并未露出哀婉之情,而是一種豪情壯志??梢哉f蘇軾在政治上失意,經(jīng)歷坎坷,心情是沉郁的,復(fù)雜的,同時又流露出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青主選用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抒發(fā)作者內(nèi)心的感慨,暗喻當(dāng)時社會的黑暗,同時也有與蘇軾一樣的豪情壯志。青主是一位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他渴望中國富強、獨立,并且意識到要改變當(dāng)時中國的狀況,就必須打破其腐朽的制度,在這種先進思想的指導(dǎo)下,他參加了,以實際行動同封建舊制度及軍閥官僚政府進行了不妥協(xié)的斗爭。大革命失敗后,遭受到政府的迫害,但這并沒有使他絕望,在其音樂創(chuàng)作中,仍把自己追求光明的理想寄托在音樂上,正是與蘇軾一樣的愛國情懷,一樣的豪情壯志,才寫出這首佳作――《大江東去》。
2、歌詞的形式
所謂歌詞的形式是相對于歌詞的內(nèi)容而言的,這里主要是指歌詞潛在的音樂性,即歌詞具有什么樣的韻轍、節(jié)奏特征、格律,這種形式對于旋律創(chuàng)作有何影響。
在青主的藝術(shù)歌曲中,韻轍的種類豐富,青主所選用的14首古詩詞在傳統(tǒng)音韻學(xué)歸納的13轍中占7轍,具有一定的分量。其中“發(fā)花”轍的有《大江東去》、《越謠歌》、《征夫詞》;“梭坡”轍有《擊壤歌》;“一七”轍有《走去走來三百里》、《紅滿枝》;“灰堆”轍有《回鄉(xiāng)偶書》;“遙條”轍有《世人都說神仙好》、《赤日炎炎似火燒》;“由求”轍有《我住長江頭》、《醉妝詞》;“言前”轍有《憶江南》、《長命女》。在詩詞的節(jié)奏特征上,詩詞的節(jié)奏特征納入音樂創(chuàng)作后,在不同程度上奠定了音樂節(jié)奏的基礎(chǔ)。古詩節(jié)奏方正,五言通常分“二/三”兩逗,七言則分“二/二/三”的頭、腰、尾三逗。雖然它們自身節(jié)奏的變化有限,但卻給作曲家提供了創(chuàng)作的空間。如《回鄉(xiāng)偶書》為了詩句停頓的規(guī)律性,節(jié)奏上做了拉寬與收緊處理。
耳邊傳來了一陣“嘰嘰喳喳”的聲音,打破了教室里的沉寂,原來是幾只鳥兒飛進了我們的教室。咦?它們是被這沉悶的氣氛和濃濃的火藥味嚇著了嗎?為何這樣驚慌失措的飛了出去?他們落到了剛剛抽出新芽的樹枝上,這時腦海里浮現(xiàn)了一句詩“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既而,我的思緒飛進了古色古香的詩苑。
詩苑的第一個房間里記載著我甚至可以倒背如流的詩。但這些看似簡單的詩句卻蘊藏著經(jīng)久不衰的哲理。有學(xué)校食堂里張貼著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宣傳欄,告訴我們要珍惜糧食,杜絕浪費;有有時看見月亮,會想到“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的童真詩句,這使我想到了無論長到多大,也不要失去童時對美好、善良的向往;有看到媽媽為我縫被我穿破了的衣服時,心中縈繞著“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千古佳句,讓我忘不了媽媽對
我的愛,是我時刻銘記要孝敬父母……
詩苑的第二個房間里很是豐富多彩。有辛棄疾“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的豪情壯志;有楊炯“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的愛國情懷;有陸游“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的奉獻精神;有李白“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愿望;有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然自得;有《警世賢文》中“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積極勉勵;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犧牲精神……
詩苑的第三個房間里充滿了傷感。有“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的萎靡;有“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的悲傷;有“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的消極;有“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的思鄉(xiāng);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惆悵……
上課鈴的旋律響起,我把飛出去的思緒收了回來,繼續(xù)做我的試卷。這一次,詩苑里的
大家好!
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主題是:讀《唐詩》的心得。
詩,那似青霧般漂緲,繚繞在我的身旁,朦朧中,我看到它背后的山青水秀。
詩,那似綠茶般的濃郁,穿透了我的身心,溫暖中,我感到它心底的深情相思。
詩,那似龍騰般的氣勢,涌動著我的理想,飛騰中,我聽到它內(nèi)心的豪情壯志。
詩,真奇妙!
首先,我感謝唐詩,感謝她使那些古代大師們不朽的藝術(shù)和精神千百年來得以源遠流長。走進《唐詩》,其實就是走進一個神奇迷人的王國,那是一個人類精神之花全面盛開的季節(jié)。我們的大師從一張張薄薄的書頁上站起來,沿著字里行間向我們走來,一襲古裝,長發(fā)飄飄,風(fēng)姿萬千。古樸雄渾的王之渙,閑靜淡雅的孟浩然,飄逸豪放的李白,沉郁頓挫的杜甫,清揚暢麗的白居易,奇詭璀璨的的李賀,等等等等。
《唐詩》描寫了祖國山河之美,抒發(fā)了憂國憂民之情,敘說了悠閑的田園之樂,講述著生活中的點滴哲理。上至朝政國事,帝王生活,下至民生疾苦,兒女私情,種種悲歡離合都描寫得詩情畫意,詩中浮畫,畫中露意,意中達情。對自然風(fēng)光的熱愛;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懷念;對深厚友誼的珍惜;對國家盛衰的感慨;對壯志將士的贊美,在《唐詩》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我獨愛《唐詩》,獨愛其中所展示的一個個古雅的詩歌意境,獨愛一個個不羈的靈魂,可與之?dāng)y手同游,可與之相對品茗。無論是千樹萬樹梨花開的胡天八月,還是“客舍青青柳色新”的謂城客棧;無論是“花論燈如晝”的元夜,還是“有暗香盈袖”的黃昏,或笑,或泣,或長歌,或短嘆,或無語徘徊,或滔滔不絕,都是那么地今人難忘。
《唐詩》使我看到了詩的千變?nèi)f化,知道了唐代詩歌眾體兼?zhèn)洌骞?,七古,律詩,絕句,風(fēng)格異彩紛呈,不僅在中國詩歌史上獨占鰲頭,在世界詩歌上也是無與倫比的!捧一本《唐詩》,在書香之中傾聽那自遠古而來卻清晰的聲音,心也隨它飛躍在大川深谷之中??梢钥吹教圃娫跐£柦^琵琶女傷感的眼神中停留;在霓裳羽衣的奢華中掠過;在哀鴻遍野的戰(zhàn)場上空徘徊;在妙絕天下的名山大川中漫步。讀《唐詩》,恰適與古人的一次情感對白,可以在霎那間拋開都市的繁華,在詩句壘起的世界里尋找一種別樣的心境,尋找靈魂的樂土。
我最欣賞杜甫,不僅因為他的詩,而且因為他的人。
杜甫早年,喜歡游山玩水,出游吳越。曾感嘆泰山“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登上山頂,抒發(fā)“會當(dāng)凌絕頂”的豪情壯志。當(dāng)他想與古代詩人一樣考取功名,為國報效的時候卻僅僅得了一個河西尉,于是他憤慨道:“不作河西尉,凄涼為折腰?!彼慷昧恕爸扉T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辭官省親,剛進家門,又“入門聞嚎啕,幼子饑已卒”,他空有愛國之心和遠大的政治抱負,只是抱負無從施展。
過了幾年,安史之亂爆發(fā),杜甫也進入了他的中年,在“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之時,他感嘆“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逃亡途中,他也曾“暮投石壕村”,目睹了“有吏夜捉人”,但次日告別時卻已經(jīng)是“獨與老翁別”,他還看見了“三吏三別”。在“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遇見李龜年,痛訴悲悵愁緒。他在逃亡途中與王維一同被捕,后逃出投奔肅宗,得了一個“左拾遺”。后又因言語不當(dāng)被貶,于是杜甫棄官而去。即使他的中年命運多舛,他還念念不忘報國。
到了晚年,他因戰(zhàn)亂流離失所,最終在四川安定了下來。在聽到官軍收復(fù)了河南河北被叛軍占領(lǐng)的失地的時候,他和妻子“漫卷詩書喜欲狂”,在白天縱情喝酒高聲歌唱“青春做伴好還鄉(xiāng)”。他懷著報國之心,聽到官軍得勝,才會喜欲狂。在“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的時候發(fā)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的感嘆。他登高望遠,看“無邊落木蕭蕭下,不見長江滾滾來”。見春雨到來,贊嘆道“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在虁州寫下了“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的千古絕句。他訪諸葛武侯祠,寫下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對諸葛亮的命運做了評價,同時也寫出了報國無門的心情。最后杜甫在一只小船上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縱觀杜甫一生,雖然在動亂中度過,但是他寫下了許許多多的千古佳篇,而且,他還時時懷抱報國之心。即使在安史之亂中,也只身投奔肅宗,這種愛國之心是不可多得的。所以,我欣賞杜甫,一方面是欣賞他的詩句,另一方面是欣賞他的愛國的這份情。
15歲那年,這位少年寫下了他氣勢不凡的《一生的志愿》――
“要到尼羅河、亞馬遜河和剛果河探險;要登上珠穆朗瑪峰、乞力馬扎羅山和麥金利峰;駕馭大象、駱駝、鴕鳥和野馬;探訪馬可?波羅和亞歷山大一世走過的道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樣的電影;駕駛飛行器起飛降落;讀完莎士比亞、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著作;譜一部樂曲;寫一本書,擁有一項發(fā)明專利;給非洲的孩子籌集100萬美元捐款……”他洋洋灑灑地一口氣列舉了127項人生的宏偉志愿。不要說實現(xiàn)它們,就是看一看,就足夠讓人望而生畏了。難怪許多人看過他自己設(shè)定的這些遠大目標(biāo)后,都一笑了之,所有人都認為――那不過是一個孩子天真的夢想而已,隨著時光的流逝,很快就會煙消云散的。
然而,少年的心卻被他那龐大的《一生的志愿》鼓蕩得風(fēng)帆勁起,他的腦海里一次次地浮現(xiàn)出自己暢快地漂流在尼羅河上的情景,夢中一次次閃現(xiàn)出他登上乞力馬扎羅山頂峰的豪邁,甚至在放牧歸來的路上,他也會沉浸在與那些著名人物交流的遐想之中……沒錯,他的全部心思都已被那《一生的志愿》緊緊地牽引著,并讓他從此開始了將夢想轉(zhuǎn)為現(xiàn)實的漫漫征程……
毫無疑問,那是一場壯麗的人生跋涉,也是一場異常艱難、簡直無法想象的生命之旅。他一路豪情壯志,一路風(fēng)霜雪雨,硬是把一個個近乎空想的夙愿,變成了一個個活生生的現(xiàn)實,他也因此一次次地品味到了搏擊與成功的喜悅。44年后,他終于實現(xiàn)了《一生的志愿》中的106個愿望……
他就是上個世紀著名的探險家約翰?戈達德。
當(dāng)有人驚訝地追問他是憑借著怎樣的力量,讓他把那許多注定的“不可能”都踩在了腳下,讓他把那么多的絆腳石都當(dāng)作了攀登的基石時,他微笑著如此回答――“很簡單,我只是讓心靈先到達那個地方,隨后,周身就有了一股神奇的力量,接下來,就只需沿著心靈的召喚前進好了?!?/p>
“讓心靈先到達那個地方”,約翰?戈達德道出了一個令人深思的哲理――在人生的旅途上,能夠最終領(lǐng)略美妙風(fēng)景的必然是那些強烈渴望登臨并為之不懈跋涉的追尋者。是心靈的渴望,開闊了求索的視野;是心靈的飛翔,催動了奮進的腳步;是心靈的富有,孕育了生命的奇跡……一句話,欲創(chuàng)造人生的輝煌,需首先讓心靈輝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