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看蜜桃,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va视频,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人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首頁 > 文章中心 > 慈母情深課件

慈母情深課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慈母情深課件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慈母情深課件

慈母情深課件范文第1篇

俗語說得好:“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泵赖膶дZ設計,對一節(jié)課的成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如學習朱自清的《背影》,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同學們,家庭是一個充滿著溫馨、充滿著愛的港灣,那豐富而又細膩的母愛,那深沉而又含蓄的父愛,那熱烈而又帶著嬌寵的祖父母的愛,是我們取之不完享之不盡的愛的源泉,所以家庭親情是文學領域里一個永恒的主題,唐代著名詩人孟郊有首《游子吟》大家一定很熟悉,我們一起朗誦吧:‘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糯娜四鸵髡b慈母情慈父愛的名篇佳作可多啦,今人吟誦慈母情慈父愛的作品也屢見不鮮。然而最稱得上情摯意濃、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當推朱自清那父愛子、子愛父、父子情深意長的《背影》。”孟郊的《游子吟》已蜚聲千載,至今傳誦不衰,而《背影》還高出一籌,學生自然會有驚到喜,自然從感情上引起對課文的興趣。

二、美的表情 啟發(fā)學生

羅丹在其《遺囑》中說:“要點是感動、是愛、是希望,戰(zhàn)栗、生活,在做藝術家之前,先做一個人?!闭Z文老師也應該說:做一名優(yōu)秀的語文老師,總要做一個人。應不斷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豐富自己的人生體驗,挖掘一切美的因素,與學生一同感受美、表現美、創(chuàng)造美。用教師的表情去訴說一個個或悲壯、或幽怨、或清新、或歡快的美的故事。如教學《最后一課》表情自然慷慨,似劍拔出鞘;教學《春》表情自然就是欣喜歡悅,如行云流水。單單一節(jié)課內,表情隨教學過程的展開而自然變化。學生們感受到的表情不只是掛在臉上的,而是刻在心上的。其次是手勢美。如教學《聽潮》,其中有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問“海在我們腳下沉吟著,像像微風拂過琴弦,像落花飄在水上”這個句子好在哪里呢?教師就跟同學們一塊用手勢模仿“沉吟”“拂”“飄”的情狀。學生們既興奮又樂意投入,其理解深度要比教師大講特講好得多。又如教學《孔乙己》,就和同學們一起用手勢做“罩”“排”“摸”等動作,學生們也深深體會出這幾個動詞用得非常生動貼切。在師生的模擬、體味過程中,課堂進入最佳情境。

三、美的朗讀 感染學生

葉老曾說:“委婉處還它個委婉,激昂處還它個激昂?!泵赖睦首x對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想、想像能力及審美感受能力極有裨益。語文教師應該注重美的朗讀,最好是教師和學生一起根據對文本的理解體味、感受去處理輕重緩急,抑揚頓挫,把著力點放在怎樣通過朗讀過程拓展想象,涵養(yǎng)美感上。如教學《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一課的朗讀,我用多媒體課件再現當時杜甫生活的場景,配以《秋窗秋雨》這個充滿凄涼、哀傷的簫聲音樂,帶著對詩人杜甫的無限景仰之情進行范讀。在特定背景的影響下,在凄婉動人的音樂渲染下,激情的朗讀把學生帶進了唐代“安史之亂”滿目瘡痍的社會狀態(tài)里,帶進了杜甫那“推己及人”的情懷中,帶進了杜甫那“兼濟天下”的博愛中,帶進了杜甫那“憂國憂民”的胸襟中,讀者不禁潸然淚下,學生們也不禁流下感動的眼淚,不約而同地鼓起了掌。這掌聲有對教師朗讀的肯定,更多的是對詩人杜甫精神的理解與景仰。教師深情的朗讀蕩滌了學生的心靈,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上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四、美的結語 延伸興趣

慈母情深課件范文第2篇

一、關注教材導學

新教材靈活地在課文前、中、后以學習伙伴的口吻,或提出思考問題引導學生理解詞句及課文內容,或用感悟性、點評性的話語提醒學生注意相應內容,或引導學生揣摩遣詞造句的精妙和文章的寫法,或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其實,這些文中的小泡泡既可以作為學生寫批注的提示或范例,又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讀書、思考。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學習資源,教學生寫批注。如在《翠鳥》的第3自然段旁有一個泡泡:“翠鳥的動作真快呀!”其用意是提醒學生注意段落中精彩的動作描寫。教學時首先告訴學生:我們讀完課文后也可以像這位小伙伴一樣把自己的感受用最簡練的語言在書本的空白處記錄下來;然后再引導學生讀文本:“你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翠鳥動作快?可以把關鍵詞圈出來,并用文字在空白處寫出自己的理解。”這樣進一步引導學生將批注寫得更有深度,更具個性化。

此外,每篇精讀課文后的思考題和略讀課文前的學習提示都是教材的導學部分,可引導學生據此進行自主學習、自主構建、自主批注。如在一次青年教師評優(yōu)課上,畢玉花老師執(zhí)教略讀課文《夸父追日》,就是根據學習提示采用引導學生寫批注的方式來感悟神話的神奇。在品讀語句“于是夸父拿著手杖,提起長腿,邁開大步,像風似的奔跑,向著西斜的太陽追去,一眨眼就跑了兩千里”時,畢老師先示范寫批注,讓學生明白可以用簡潔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然后讓學生學寫批注來學習課文其他重點語句。

師:像這樣的句子還有很多?。 x一讀這段話,哪些詞語讓你覺得神奇?

生:一眨眼。

師:就相當于一下子從老子山跑到了北京,比火箭還快!

課件出示教師的批注:賽火箭,神?。ㄔ诰渥印耙徽Q劬团芰藘汕Ю铩毕旅妫?/p>

生:像風似的……

課件出示教師的批注:與風比,快?。ㄔ诰渥印跋耧L似的奔跑”下面)

師:像老師這樣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叫作批注。請你再來讀讀課文,也來寫寫批注。

(于是,學生再次自讀自悟,教師引導學生關注詞語學習寫批注,交流批注)

這樣的學寫批注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讓課堂教學更簡潔、更高效。

二、聚焦重點詞句

課文中的有些詞句,特別是那些表現文章中心、表達情感的精妙傳神的詞句,往往具有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這些重點詞句進行批注感悟,以加深對文本的理解,促進對文本人文內涵的領悟,大大提高閱讀教學效益。

如在教學《珍珠鳥》一課時,教師抓住“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這句話,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珍珠鳥是怕人的鳥,為什么不怕作者,和作者如此親近?他們之間的信賴是怎么產生的?” 于是學生帶著問題靜靜地細讀文本,在文中找出相關語句進行批注。有的抓住“我便用吊蘭長長的、串生著小綠葉的垂蔓蒙蓋在鳥籠上”一句作批注:“給鳥兒營造了深幽的叢林一樣安全的環(huán)境?!庇械淖プ 皼Q不掀開葉片往里看,連添食加水時也不睜大好奇的眼睛去驚動它們”一句作批注:“知道鳥膽小,不去打擾它們,尊重它們?!庇械淖プ 安还芩弊髋ⅲ骸靶▲B在屋里飛來飛去,落在柜頂上、書架上、畫框上,撞燈繩,任由它自由自在地飛,那是作者的包容和愛?!庇械淖プ 皳帷弊髋ⅲ骸白髡邔ΥB兒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動作充滿濃濃的愛意,鳥兒膽子越來越大,越來越親近作者?!边@些批注都是學生緊緊圍繞重點句子自讀自悟后對課文深層次的思考和感悟。

三、剖析思維困惑

學生讀課文時,難免會遇到閱讀障礙,并由此產生疑點和困惑。對于學生與文本之間認知或情感上的沖突,教師應要求學生邊讀邊思,將自己零零碎碎的想法記錄下來,然后通過交流,進行思維碰撞,使自己的理解更系統(tǒng)更完整,從而解決疑點,突破難點。如在教學《路旁的橡樹》一課時,在整體感知課文大意后,有位學生提出自己的疑惑:“筆直的公路因為一棵樹而彎曲,不但不方便行人車輛通行,而且多修了路,費錢、費力、費時間,這值得嗎?”有不少學生聽了隨聲附和,覺得挺有道理??磥磉@就是學生理解的難點。于是教師請學生認真讀課文,在文中具體的語句中尋找能證明自己觀點的論據,做好批注。然后,不同觀點的學生之間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辯論。通過辯論,學生明白工程師和工作人員被橡樹勃勃的生命力和美感所震撼,不忍心砍了橡樹;明白了他們愛護橡樹,把橡樹看作大自然的一部分,他們有很強的環(huán)保意識。可見,學生在思維困惑處寫下疑點,便于在教學過程中探討、研究和解決,從而提升人文感悟。

四、叩擊情感焦點

所謂情感焦點,就是文本中能夠引起學生情感碰撞從而產生強烈共鳴的地方。它最能叩動學生的心弦、震撼學生的心靈,找得準,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學生和文本之間就會產生巨大的“磁場”,就會生發(fā)學生和文本之間深層次的對話。如《慈母情深》中“我鼻子一酸,攥著錢跑了出去……”這句話是學生與文本、與作者的“情感焦點”,不少學生讀到這里眼圈紅紅的。教師就以此為點撥響學生的“情”弦,讓學生體會此時此刻作者的所思所感,將批注寫在旁邊。有的學生批注道:“面對慈母濃濃的愛,作者內心充滿了感激和感動?!庇械呐⒌溃骸白髡呤中睦镞氖悄赣H的心血,母親的希望,母親濃濃的情、深深的愛哪?!边@樣的批注叩開了學生的情感之門,升華了學生對文本的感悟。

五、拓展想象支點

很多課文在有的情節(jié)上稍有跳躍,在有的敘述上有所省略,這些含蓄、簡練處給學生的想象活動留下了自由馳騁的空間。在教學中,教師應找準這些想象支點,引導學生通過作批注入情入境體驗、合理想象。如《檢閱》一文透過殘疾兒童博萊克在國慶檢閱時“同全隊保持一致”,讓學生想象博萊克在這背后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想象他在平時是怎樣刻苦訓練的。通過想象作批注,學生把抽象的文字變成生動的畫面,從而真切地感受到了博萊克的自尊自強自信以及同學們對他的關心和愛護。

六、領悟寫作特點

慈母情深課件范文第3篇

一、自讀質疑

首先,教師要指導好“自讀”這個環(huán)節(jié)。要求:(1)正確、流利地讀通課文,遇到困難看注釋、看圖或自己思考或查資料、問同桌、問老師。(2)初步感知課文的思想內容。(3)勾畫圈點批注,尋找問題,發(fā)現問題。在學生自讀的過程中,教師要特別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在自讀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然后師生共同疏理問題,淺顯的問題由學生直接回答;與課文內容關系不大而學生又難以回答的問題,由老師作出恰當的解釋,剩下的就作為學習課文的目標。如果學生的問題提不到要點上,教師要進一步啟疑,將學生的思維引向課文的重點、難點上,讓學生找出問題的關鍵所在。

二、少講多議,激發(fā)好奇心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白h”可以說是合作交流,可以說是探討,從自身來看是自身思維爭辯的一個過程,從班級的角度看也是課堂討論,不管怎么說“議”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意思,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形成鮮活的課堂。

“議”中明“義”。如“青翠欲滴”一詞,教師在教學時必須借助圖片體現翠綠明亮的葉子上一滴水珠似滴非滴,透明的水珠中折射出濃淡的變換的色彩。引導學生看圖、讀詞、想象,讀出這衣服美麗景色的一個瞬間。

“議”中激“奇”?!俺銎娌桓F、出奇劃策、出奇取勝、出奇無窮、出奇制勝、出奇致勝、出奇不意、爭奇斗妍”無不與“奇”掛鉤,無不與“思維獨特”、另辟蹊徑掛鉤,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爭議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激發(fā)求異思維。小學一二年級識字教學識字方法很多,除了教師可以幫學生歸納諸如加一加、謎語識字、象形識字等外,還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實際談談識字方法,可能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方法出現,如結合名字、結合地理位置,自編順口溜等。

三、巧用多媒體“保健食品”,讓你感動于語文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互聯(lián)網的出現,多媒體教學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和追捧。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更快的掌握知識。是為我們的教學目標和達到我們所要的教學效果而服務的。教學中使用多媒體,如果我們能根據自己的需要做出有利于達到我們教學效果的課件,那不斷變換的大屏幕,制作精美的圖片或動畫,形象直觀的展示或對比,豐富生動的信息,比起黑板上的粉筆字是要生動的多,在情感上也更容易感染學生。王崧舟老師執(zhí)教《慈母情深》一文時,在最后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中他使用多媒體播放了一組關于母親的圖片并配了一首滿文軍的《懂你》。一曲結束,不僅學生被感動了,就連許多聽課的老師眼睛都濕潤了。課件中那每一張照片都會讓人想到在照片背后的感人故事,伴隨圖片播放滿文軍的這首贊美母親的歌,真是讓人眼睛,耳朵和心靈都被深深的觸動了。此時不再需要任何語言,每個孩子的心里都明白了文章的內涵,都明白了母親的偉大和母愛的無私。整節(jié)課多媒體的使用并不多,但就這一處足夠達到情感的交流,靈魂的對視。教學效果自然也就出來了。

多媒體教學只是一種新的教學手段,它與其他的教學手段一樣,都是為了我們的教學目標服務的。如果一節(jié)課老師沒有激情,教學設計不合理,做出再漂亮的多媒體課件也不可能會出現好的教學效果。食用保健食品是為了補充身體所缺某種營養(yǎng),是為了讓身體更健康。同樣,使用多媒體教學是為了更好地完成我們的教學任務,也是為了我們的課堂更精彩。我們應該正確理性的去使用,絕不能盲目。

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人格的培養(yǎng)

兒童創(chuàng)造性人格是創(chuàng)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說,創(chuàng)造力僅僅是為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提供了潛在的可能性,那么,只有當它與創(chuàng)造性人格相結合時,才能使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成為現實。作為教師在教學中我盡可能做到:(1)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心理學研究發(fā)現,好奇心與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存在著顯著的正相關關系。不僅對兒童,就是對科學家的調查研究也發(fā)現,好奇心既是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源泉,又是創(chuàng)造性活動賴以進行的重要動力。因此,在教學中,保護兒童的好奇心能促使他們對語文課擁有濃厚的好奇心,從而促進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進行。(2)解除怕犯錯誤的心理。兒童怕犯錯誤是阻礙獨創(chuàng)性發(fā)揮的一個重要因素。兒童往往會因為怕犯錯誤而不去嘗試,從而失去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性見解的機會,因此在知識武裝學生的同時,解除他們怕犯錯誤的恐懼心理。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努力進行嘗試。(3)鼓勵學生向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學習。中年級的學生模仿嘗試的欲望極強,讓學生與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接觸或講一些愛迪生、居里夫人、達爾文等科學家的故事,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染。增強學生獨立、自主的意識,這對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慈母情深課件范文第4篇

關鍵詞:教學設計;試教;翻轉課堂;課本劇表演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454(2015)10-0049-03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微型智能終端、無線網絡的普及,學習者可以隨時隨地獲取各種信息,使得課外學習成為可能和必須,信息傳播相對封閉的傳統(tǒng)課堂模式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教育技術當前的研究熱點存在以下幾大趨勢,分別是“移動學習、云計算、泛在學習、BYOD(自帶設備)、數字內容、翻轉課堂和個性化學習”。[1]筆者長期擔任小學教育專業(yè)“教學設計”課程教學的任務,本學年在對過去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反思的基礎上,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教學革新嘗試。

一、對翻轉課堂的認識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和模式,指學生利用現代各種信息資源和工具在課外進行自主學習、協(xié)作學習,教師改變知識傳授者的傳統(tǒng)角色,變成學習任務的設計者、學習促進者、教學過程的管理者等。傳統(tǒng)教學過程通常包括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兩個階段,知識傳授是通過教師在課堂中的講授來完成,知識內化則需要學生在課后通過“作業(yè)+操作”或者實踐來完成的,在翻轉課堂上這種形式受到了顛覆,知識傳授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在課后完成。知識內化則在課堂中經老師的幫助與同學的協(xié)助而完成,從而形成了翻轉課堂。[2]

微課程(Micro Courses)是翻轉課堂的基礎,是圍繞某個知識點或者某個教學點設計的微型課程,其時間短,教學目標短小精確。微課程教學是保證傳統(tǒng)教學在知識傳授的系統(tǒng)性優(yōu)勢,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翻轉課堂的一個重要特征。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把傳統(tǒng)教學中的先教后學改變?yōu)橄葘W后教。這種顛倒,改變了知識學習的順序,改變了師生角色定位,改變了教學結構。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學習結合了自主探究、協(xié)作學習和教師傳授等多種方式,最大程度地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是學教并重的具體體現。在翻轉課堂理念的指引下,筆者對所“教學設計”課進行了微課試教、課本劇表演等教學方式以及多元化評價方式的一系列教學革新,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教學設計”課程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是一門綜合運用各種教學理論和教學技術手段,對教學的各個要素進行系統(tǒng)化設計的過程,是教師教育學科體系中的一門基礎學科,也是小學教育專業(yè)的一門必修課。小學教育“教學設計”課程目標具有雙重性,一是應體現教學設計本身的理論和方法,二是體現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特色。我校小學教育專業(yè)于2010年被批準建設成國家級特色專業(yè),其特色主要體現在突出的綜合實踐技能、鮮明的小學教育特色。課程教學既要體現出高等教育的學術性和理論性,又要體現出鮮明的實踐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

1.關于教學方式的反思

課程目標包括三部分:理論知識目標、實踐能力目標(編寫教案的能力、教學能力、綜合教學實踐能力)和情感態(tài)度目標。

理論知識目標教學以往主要采取講授+演示法+練習法的模式,從課堂觀察來看,學生對講授法反應平淡,無論是對PPT課件還是傳統(tǒng)板書,注意力難以維持長久,甚至有課上玩手機等現象。

對于實踐能力目標教學來說,主要采取演示+講解+練習的模式。雖然設計了學生試教、編寫教案的作業(yè),但是由于班額較大,在進行實踐教學時存在費時間、組織管理難度大等問題,以及教學效率低、學生實踐參與面小等。

對于情感態(tài)度目標教學,主要是對專業(yè)情意的培養(yǎng),要熱愛小學教育職業(yè),具體行為滲透在知識和能力教學中。情感目標的實現有賴于整個教學過程,以往教學講授加練習的方式容易造成倦怠和厭學,目標實現不夠理想。

2.關于評價方式的反思

“教學設計”課程在教學計劃中考試性質被規(guī)定為考查,考試形式為開卷考試,過去往往要求寫一個學期論文,或者完成一份教案設計。這樣的評價方式難以避免有些學生抄襲、敷衍,不能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實踐能力。其評價方式單一,信度和效度也較低。

三、翻轉課堂模式的應用

開展翻轉課堂的前提條件是擁有足夠的信息化資源。學校圖書館和本學院資料室藏有豐富的與課程相關的紙質教材、圖書、參考資料、相關期刊等。通過校園網可以享受免費的電子期刊、電子圖書和教學資源庫鏈接,如中國知網、超星發(fā)現、中國大學精品課程、中國高等學校教學資源等。同時,也擁有比較豐富的視頻資源(小學名師教學錄像、中外小學學科教學錄像)、校本資料(往屆學生試教視頻資料、往屆學生課本劇表演視頻、往屆學生教學設計作品)等,完全能夠滿足開展翻轉課堂的需要。

1.理論知識翻轉課堂模式教學設計

本學期采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將主要的知識要點轉化為問題,布置成任務,學生課外查找資料、閱讀教材、整理筆記,課堂上檢查學習筆記、提問、討論,然后教師對重點概念、理論要點進行集中講授,即實施微課教學。筆者以第四章“教學模式與策略的選擇與設計”為例, 3課時,每課時50分鐘,教學設計如下:

(1)上課前:提出問題,布置任務

問題一:什么是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教學策略、教學方法三個概念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常見的教學模式、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點?

問題二:什么是翻轉課堂?翻轉課堂屬于什么層次?它的精神實質是什么?

問題三:什么是微課教學?微課教學的基本特點是什么?

要求學生閱讀以下文獻:教材――何克抗《教學系統(tǒng)設計》、王策三《教學論稿》、李秉德《教學論》,并在中國知網上查閱有關翻轉課堂主題文章5篇以上。

(2)課堂上

①檢查學習筆記

檢查學生學習過程,閱讀的文獻名目,學習筆記。

②提問學生

就以上三個問題分別提問,學生進行學習匯報。記錄回答問題學生的姓名及回答情況,并進行評價。

③微課教學

對三個問題分別進行15分鐘左右的微課教學,使用ppt教學課件和微視頻,對關鍵要點進行精講。

(3)反饋評價

對學生在本次課堂內外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課堂表現進行總結評價,提出相應的表揚或批評,并提出希望。布置后續(xù)任務――微課教學試教實踐。

2.實踐教學翻轉課堂模式教學設計

改進措施:實踐教學采取自主學習方式(微課教學試教實踐)和協(xié)作學習方式(課本劇表演)方式。

(1)課前布置任務

設計微課教學和課本劇表演兩種任務,任務一:要求學生以現階段小學課程標準為依據,以小學現有科目教材為題材,根據自己的特長和興趣選擇一個教學主題,設計一節(jié)微課程教學方案,并進行試教。任務二:以小學生為假設的教學對象或觀眾,設計表演主題,進行課本劇表演。任務要求:自主選擇任務一或任務二,但是必須至少選擇一種任務。這樣要求的目的是讓學生人人參與實踐活動。微課教學按照編寫教案、說課、上課、評課、反思的環(huán)節(jié)進行。課本劇表演按照自愿原則分成5組,各組編排一個劇目,學期開始布置,學期中間開始在課堂上表演。

(2)學生課外設計、練習

學生選擇微課試教者8人,選擇課本劇表演者40人,編排了5部劇目:“陶罐和鐵罐”、“灰姑娘”、“慈母情深”、“丑小鴨”、“雪孩子”。無論是微課試教還是課本劇表演,所有的設計、編排、練習活動都是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進行的。

(3)課堂展示

在課堂上試教的同學按照說課、上課、教案展示、課后反思、同學評課的程序進行。

課本劇表演以教室作為舞臺,進行表演。

(4)教學資料生成

在學生展示的同時,筆者進行同步視頻錄像,生成教學資料。

(5)反饋評價

回放視頻,師生共同進行討論、分析及總結。

3.情感教育目標教學設計

對于情感教育目標則滲透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中,如視頻演示、課本劇表演等活動中。

四、翻轉課堂應用效果分析

以上翻轉課堂教學策略的運用效果如何,因為涉及的教學目標重點是情感和綜合技能,前者是一種體驗性目標,后者是一種表現性目標,所以難以定量測試。因此,筆者主要采取質性分析,通過課堂觀察、問卷調查、作業(yè)分析等途徑進行評價總結。

1.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顯著提高

學習的自主性主要通過學生的精力投入、課堂表現及反應、參與程度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考察。因為注重對學生的學習過程的評價,學生自覺或不自覺地參與學習活動,主動性較以往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

全班同學積極參與聽課、評課。沒有參與表演的個別同學,則要求他們對課本劇進行組織評比、頒獎、總結,制作成PPT和視頻進行展示,學生參與人數100%,而且參與過程積極,表演效果良好。

2.教學的效率顯著提高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無論是試教,還是課本劇表演,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時間較少。研讀小學教材、課程標準、備課、制作教具、課件等等,學生在課外花費時間較多。在課堂上集中反應學生的設計成果,通過討論、評價,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了教學效率,解決了大班額實踐教學效率低下的問題。

3.情感體驗良好

從課堂教學過程來看,學生對于永正、支玉恒等教學名師的教學視頻非常感興趣,從課堂上觀察出100%的學生都在專心地觀看視頻。這些教師多才多藝,教學水平高超,獲得了社會、家長和學校的肯定,他們的人生價值通過平凡的小學教育工作得到了體現,比如于永正老師是享受國家特殊津貼的名師。在觀看視頻課的過程中,筆者和學生一起分析他們的教學設計理念、教學藝術特色、技巧和經驗等。從課后訪談中得知,學生思想觸動很大,表示崇敬這些名師,而且認識到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必須要有豐富的學科知識,還要有無私奉獻的敬業(yè)精神以及對學生的無比關愛之情。通過名師的人格魅力、爐火純青的教學藝術,激勵學生以他們?yōu)榘駱樱瑹釔鬯鶎W專業(yè),樹立終身為之獻身的遠大目標。

4.綜合素質得到全面鍛煉

小學教師必須有適合兒童教育的突出的課堂教學組織能力和教學實踐能力,比如人際交往能力、教育教學能力、教育教學研究能力、組織活動能力、班級管理能力等等。

在學生試教的實踐教學中,參與者全方位地進行說課、上課、課后反思等實際訓練活動,為將來從事真正的教學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其他同學則配合試教同學,做好“學生”,相當于觀摩教學。課后積極參與評課,借鑒試教同學成功和失敗的經驗,有助于自我提高。

在課本劇的編排表演中,為了完成表演任務,往往要進行角色分配、協(xié)調組織,鍛煉了參與者的人際交往能力、組織活動能力等。課本劇作為一種綜合藝術,集音樂、舞美、語言、思想于一體化,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比如,在“丑小鴨”編演的過程中,首先要研讀課文內容,扮演角色,實際上是對閱讀、識記、分析、歸納、判斷、表達的系列訓練。學生根據情節(jié)變化自己制作背景音樂、設計并表演舞蹈,自己動手進行美術手工制作,扮演角色,使所學課程的技能有機融合,是對自己文化知識、創(chuàng)新能力、審美素養(yǎng)、藝術修養(yǎng)的一種極大的鍛煉機會。同時通過對角色的把握和逼真的表演,歌頌真善美,鞭撻假丑惡。在真實的體驗過程中,學生自覺受到品德教育。

5.評價方式多元化

教學結果的評價最常見的是紙筆測驗和表現性評價兩種方式。前者最擅長考查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理解和簡單應用情況。表現性評價比較擅長知識和技能的應用和非智力因素,學生完成任務比較復雜,需要綜合運用多學科的知識和技能加以解決。[3]評價主要體現出過程式評價、多元化評價的理念。本學年采取“作業(yè)+作品+表現”的方式進行成績評定。作業(yè)包括小學教學教案設計學期小論文。作品包括多媒體教學課件、自制教具?!氨憩F”包括微課試教、課堂發(fā)言、課本劇表演、出勤率。

任何新型的教學模式不是簡單地拿來就用,要與課程目標、學生實際水平、資源現狀結合起來,探索其恰當的運用模式。翻轉課堂、微課教學不能單獨割裂地使用,而應和現有的成熟的教學模式,比如:傳統(tǒng)的見習、表演結合起來,探索其合理性并加以完善。

參考文獻:

[1]祝智庭,管玨琪.教育變革中的技術力量[J].中國電化教育,2014(1):2.

相關期刊更多

粉煤灰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吉林省教育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