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插圖在歷史教學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新課程改革以來,歷史教學插圖作為歷史教材的重要支撐點,它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視。文章從自身的教學實踐出發(fā),講述了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好歷史插圖,從精心選擇插圖,巧妙運用插圖以及介紹運用插圖應注意哪些問題幾個方面來層層闡釋,以期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歷史插圖;選擇;運用;思考
新課程改革實行以來,在我們學習、研討教科書和歷史試題時,會注意到一個細節(jié),即歷史插圖在教材的每一章節(jié)和試卷上隨處可見。歷史插圖大致分為五大類:歷史地圖、歷史人物圖、歷史事件圖、歷史實物圖、圖表圖柱圖。他們是實用性很強的直觀教材,對于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有著重要的作用。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好歷史插圖呢,下面我結合教學實踐談一下自己的認識。
一、精心選擇歷史插圖
中學歷史課本中的插圖,幾乎每一頁面都有一至兩幅,這就要求教師應從學生和教學的實際需要出發(fā),精心選擇、合理利用歷史插圖。選擇時應考慮所選的圖片是否具有真實性、典型性,是否緊扣考點。例講授《偉大的抗日戰(zhàn)爭》這一章節(jié)時,文中的插圖共13幅,在教學時我緊扣考綱,講解基礎知識的時候選擇性的利用和重點知識密切相關的插圖。在本章節(jié)的學習中,我只選擇了7幅圖畫來重點學習,而這7幅圖能夠把本課的三條線索完整的呈現:揭露日軍罪行的“日本報紙刊登的日軍在南京展開殺人比賽的報道”,圖片展現了全民族抗戰(zhàn)的原因———國民政府發(fā)表的《自衛(wèi)抗戰(zhàn)聲明書》《八路軍戰(zhàn)斗在長城內外》和《中日國力、軍力對比簡表》三幅圖凸顯了全民族抗戰(zhàn),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的建立———1945年日本戰(zhàn)敗投降儀式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zhàn)爭時間統計簡表》這兩幅形象的介紹了抗戰(zhàn)的勝利。
二、巧妙運用歷史插圖
1.巧用插圖,激發(fā)、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我們教育界時常提倡的原則。如何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這是我們高一年級的教育工作者應關注的問題之一。作為直觀性較強的歷史圖畫,它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視。還以《偉大的抗日戰(zhàn)爭》章節(jié)為例,展示揭露日軍罪行的“日本報紙刊登的日軍在南京展開殺人比賽的報道”圖片時,先引導學生介紹自己的所思所想,學生多數從對日軍的殘暴、無人性的角度來評判。我在總結時介紹這幅圖是由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國檢察官保存的《東京日日新聞》的照片。趁機拋出一道思考題:以下可作為研究侵華日軍罪行的有力的史料是:A抗戰(zhàn)老兵的回憶錄;B日軍屠殺現場和新聞照片;C電影《南京1937》;D后人記載的史書。學生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答案都能搞定,但能講解理由的極少,在此情形下,我將歷史研究的種類方法簡單介紹,重點介紹原始史料和間接史料的含義及如何斷定史料的類型,這時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很強,在樂于學習中將研究歷史的史料類型、方法很好的掌握。
2.巧用插圖,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思維能力,這是歷史教學的目標。回顧近三年江蘇省歷史高考試題,每年的20道選擇題里都有4-5道歷史圖畫題,考察學生對歷史圖片的處理及依托圖片分析問題的能力。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應注意這方面思維能力的訓練。在學習“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歷史變化”子目內容時,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清代科考公示圖”與“《唐書》所載830名進士的出身分布比例圖”。學生經過分析、探討,對第一幅圖主要圍繞科舉制實行以來所產生的積極影響來闡述;對第二幅圖示在仔細分析數據的基礎上能夠對它的不完善性做一闡述,即科舉制的實行雖然兼顧多個階層,但不完善。這樣,學生通過解讀、分析歷史圖畫,培養(yǎng)、提高了他們分析問題、比較問題、歸納史實的能力。
3.巧用插圖,提高學生融合、貫通圖文知識的能力文字敘述與圖片的關系,相互聯系、密不可分。如學習《開辟文明交往的航線》時,展示《新航路開辟圖》,學生結合教材分析此圖。首先引導學生介紹四位航海家航行史實。其次引導學生思考:新航路開辟的歷史影響有哪些?學生觀察地圖,結合教材的文字敘述來闡述。這時教師進行適當點撥、補充介紹歐洲資本主義的興起、發(fā)展,開展海外殖民擴展和掠奪的史實,這樣既能很好的提高學生融合、貫通圖文知識的能力,解決了本課的知識重點,又為下一章節(jié)“歐洲國家的海外殖民擴展和掠奪”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4.巧用插圖,實施德育教育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學歷史教學的任務之一,在學習“重返聯合國”子目時,一張題為《喬的笑》的歷史性照片引起學生的關注,這是一張中國外交史上著名的圖片。組織學生自己分析圖片出現的背景、反映的事件、得到的啟示。引導學生自由探討,各抒己見。最后啟示歸納總結為:中國外交發(fā)展的艱難;對當今國際事務的觀察理解有輔助作用;有助于個人積極人生觀培養(yǎng)、學生之間互助精神的發(fā)揚。
三、勤于思考教學插圖的使用
在科學合理的選擇利用插圖時,有兩個方面的問題應兼顧:
1.教師在選用、分析插圖時,對于重點知識應適當拓展介紹,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來思考事件,提升學生全方位認識歷史問題的能力。
2.結合近幾年高考命題常見方式,即歷史圖片式材料題,考察學生對歷史圖片的處理能力,應多練、多思,做到有的放矢。歷史教學中巧妙地、合理地利用插圖教學,實踐證明它的有效性凸顯,它激發(fā)、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師生互動得以很好的開展。寫到這兒,我聯想到一個成語“畫龍點睛”,它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F在我認為歷史史實的講述猶如龍,而插圖好比龍發(fā)亮的眼睛,我們應點化龍的眼睛,使其騰飛,而負責點睛的人就是我們教師和學生。
參考文獻:
[1]闕萬杰.緊盯歷史插圖,拓寬思維廣度[J]歷史教學:2000年第5期
作者:袁紅星單位:邳州市炮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