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看蜜桃,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va视频,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人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首頁 > 文章中心 > 貧血病人的護理措施

貧血病人的護理措施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貧血病人的護理措施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貧血病人的護理措施

貧血病人的護理措施范文第1篇

【關鍵詞】再生障礙性貧血;護理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2-0722-01

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再障。由于因骨髓造血組織顯著減少,引起造血功能衰竭而發(fā)生的貧血。血液中紅細胞、粒細胞和血小板都是明顯減少(全血細胞減少)。常出現(xiàn)較重的貧血、感染和出血。以青壯年占絕大多數(shù),男性多于女性。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的嚴重程度可分為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我院共收治27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通過精心護理并配合藥物治療取得滿意效果,現(xiàn)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5月門診住院收治27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為研究對象,本組27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10例,年齡18-48歲,平均年齡33歲。病程2-14個月。其中急性型再生障礙性貧血(SAA-Ⅰ型)16例,慢性惡化加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SAA-Ⅱ型)11例。所有患者均有全血細胞減少,治療前白細胞計數(shù)(0.5-2.8)×109/L,平均1.6×109/L,血紅蛋白33.5-72.6g/L,平均52.2g/L,血小板計數(shù)(8-59.6)×109/L,平均21.3×109/L。其中有發(fā)熱表現(xiàn)者15例,皮膚黏膜出血者13例,乏力27例,頭昏20例,均無肝脾腫大癥狀。

1.2 再生障礙性貧血病因 ①藥物及化學物質原因:藥物是臨床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最常見原因,常見引發(fā)此病的藥物有氯霉素,磺胺類藥,四環(huán)素,抗癌藥(包括抗白血病藥),苯,三硝基甲苯,保泰松,異煙耕,驅蟲藥,殺蟲藥,農藥,無機砷,他巴唑,甲基硫脲嘧啶等。苯是工業(yè)用化學物品中用途最廣,也是最重要的骨髓抑制毒物。②電離輻射致病原因:如X線、放射性同位素等的長期超量接觸可直接損害造血干細胞破壞造血微環(huán)境,影響干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可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③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可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病。④免疫、遺傳、陣發(fā)性睡眠的血紅蛋白尿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病及妊娠可并發(fā)再障。

1.3 臨床表現(xiàn)

1.3.1 急性型 早期即出現(xiàn)感染和出血,表現(xiàn)為高燒、畏寒、出汗、口腔或咽部潰瘍、皮膚感染、肺部炎癥;皮膚瘀點、瘀斑、鼻衄、齒齦出血、消化道出血、女性月經(jīng)過多等;眼底出血,顱內出血可致死亡。

1.3.2 慢性型 表現(xiàn)為倦怠無力,勞累后氣促、心悸、頭暈,面色蒼白。感染及出血都較輕。

1.3.3 血液全血細胞減少。貧血屬正常色素型。

1.3.4 骨髓象 骨髓細胞顯著減少,脂肪組織明顯增多。

1.4 治療方法

1.4.1 防止與毒物接觸,禁用一切對骨髓有抑制作用的藥物。

1.4.2 支持治療,重視個人和周圍環(huán)境的清潔衛(wèi)生,保持皮膚清潔,重視口腔衛(wèi)生局控制感染,采用大劑量廣譜抗生素如氨芐青霉素等;止血,對皮膚、口鼻出血可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對中慪神經(jīng)系統(tǒng)、生殖泌尿及胃腸道出血,最好給病人輸入濃縮的血小板塊;輸血,只需輸入濃縮的紅細胞。

1.4.3 刺激骨髓造血功能的藥物,目前最多用的雄激素。

1.4.4 免疫抑制劑,病人的發(fā)病與免疫是有關的,可用免疫抑制劑,如環(huán)磷酰胺每日100毫克靜脈注射或口服。

1.4.5 骨髓移植。

2 護理方法

2.1 出血的護理措施

2.1.1 皮膚出血的護理 患者經(jīng)常清潔皮膚、黏膜、毛發(fā)衛(wèi)生,更換衣物及床單,臥床的患者要定時翻身,防止褥瘡及肌肉萎縮,要給予患者按摩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患者要經(jīng)常洗澡,清洗時不要用過熱的熱水和酒精,同時不要用力過大,以免使患者皮膚損傷。常給患者剪短指甲,以免抓傷皮膚,導致出血。

2.1.2 鼻腔出血的護理 為防止鼻腔黏膜干裂引發(fā)出血,平時用石蠟油為患者滴鼻,防止鼻腔黏膜干裂引發(fā)出血。如患者鼻腔少量出血時,以消毒棉球填塞,重者予以碘仿紗條填塞止血。

2.1.3 牙周出血的護理 患者平時使用軟毛牙刷和清潔棉棒清潔口腔,有齒齦出血時予以冷鹽水漱口,囑患者切勿使用牙簽剔牙。

2.1.4 顱內出血的護理 患者注意休息,不劇烈活動,尤其是頭部。若患者有惡心、嘔吐、頭暈、血壓升高,繼而轉為脈搏細弱、血壓下降,立即將患者取平臥位,予以吸氧,頭部冰枕,靜脈快速滴入脫水劑,輸入血小板懸液及止血、鎮(zhèn)靜等一系列搶救措施。

2.2 病情觀察 觀察患者神志、意識、瞳孔及生命體征的變化,一旦發(fā)現(xiàn)頭痛、嘔吐、視力模糊、意識障礙等顱內出血征兆,應立即置患者于平臥位,頭部置冰袋或冰帽。嚴密監(jiān)測血小板計數(shù),血小板低于20×109/L的患者應臥床休息;要定時檢查皮膚出血點、瘀斑及出血部位,肢體皮下或深層組織出血可將肢體抬高,深部組織血腫也可采用局部壓迫方式積極止血。觀察患者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是否出血,觀察患者是否有出現(xiàn)腹痛、嘔血、便血、黑便、尿血。立即報告醫(yī)生配合搶救。

2.3 用藥護理 丙酸酮不易被吸收。應需深部肌肉注射,經(jīng)常更換注射部位,用熱毛巾敷,觀察有無硬結、有無肝損害,定期檢查肝功,減少藥物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2.4 飲食護理 飲食可進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易消化食物。為了避免口腔黏膜損傷,食物不宜過熱。避免進食刺激性食品。

3 小 結

再生障礙性貧血,為多種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急劇衰竭致全血細胞極度減少的一組臨床綜合征。重癥再生障礙性貧血,病情進展迅速,預后兇險,部分患者短期內死于出血、感染,預后差。因此,治療的同時,密切觀察患者情緒的變化,進行心理疏導,觀察病情,加強營養(yǎng),預防出血、感染等并發(fā)癥,控制病情發(fā)展,對于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治療和康復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許文靜.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護理[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8,17(1):117-118.

貧血病人的護理措施范文第2篇

[中圖分類號] R457.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5(c)-014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preoperative nursing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linical nursing in the future. Methods 100 cases underwent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dmitted from February 2012 to Sept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andom grouping metho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the comprehensive preoperative nursing,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he conventional preoperative nursing. And the status of nursing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clinical nursing, the clinical situa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uch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46.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74.0%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Key word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Blood disease; Nursing; Transplantation; Preoperative

從臨床上來講,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機制是經(jīng)過超大劑量的化療處理或者放療預處理較強的抑制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和身體免疫功能,并將正常的造血干細胞,利用一些手段植入到患者的體內,從而實現(xiàn)重建正常造血和免疫功能的目的。造血干細胞移植,是目前治療惡性血液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成功率并不是很高,很多患者在術后都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并發(fā)癥,甚至是排異反應。為此,通過對造血干細胞移植病人進行術前護理,加強準備工作,促使手術更加順利,并且減輕患者所受到的病痛。該研究在2012年2月―2014年9月期間主要對造血干細胞移植病人的術前護理進行研究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2年2月―2014年9月收治的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觀察組:男性26例,女性24例;患者年齡在15~4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2.6±2.6)歲;其中包括11例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14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15例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以及10例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對照組:27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齡在16~49歲之間,平均年齡(32.5±2.7)歲;其中包括12例急性粒細胞白血病病患,13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病患,19例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病患以及6例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病患。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患者實施綜合性的術前護理,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術前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

1.2.1 觀察組 首先,術前護理措施:患者行術前體檢于術前1個月,將體表、重大臟器是否存在感染灶排除,若無異常感染則進行移植準備[1];清潔腸道于入室前3 d,并配合服用制霉菌素、氟哌酸等腸道抗生素[2];交待患者注意個人衛(wèi)生,于三餐后或睡前應用口泰及碳酸氫鈉交替漱口,并用1:5 000高錳酸鉀液于便后坐浴[3]。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涼[4]。其次,患者入室后護理:入室當天用1:5 000洗必泰液對全身皮膚進行藥浴,從第2天起用1:2 000洗必泰液每天全身擦浴[5];強化五官護理,五官護理中用的是阿昔洛韋滴眼液和諾氟沙星滴眼液交替滴眼,復方呋喃西林滴鼻液和復方薄荷腦滴鼻液交替滴鼻腔,VitE涂抹嘴唇,餐后進行口腔護理,4次/d[6];實施中心靜脈插管在入室后第1天,嚴格執(zhí)行無菌流程,換藥1次/d,仔細留意穿刺處皮膚的變化[7]。最后,當患者嘔吐時囑其頭偏向一側進行嘔吐,避免吸入性肺炎的發(fā)生,若有異常現(xiàn)象,及時向醫(yī)生報道[8]。

1.2.2 對照組 第一,向患者講解必要的醫(yī)療知識,降低患者的恐懼[9]。第二,對患者實施必要的護理干預,盡量減輕患者的生理負擔。第三,嚴密觀察患者的身體變化,避免在手術中出現(xiàn)異常情況[10]。

1.3 觀察項目

整個研究過程,首先對患者的并發(fā)癥情況進行觀察,包括口腔粘膜炎、胃腸道反應、肛周感染、發(fā)熱、出血、其他并發(fā)癥等,統(tǒng)計相應的人數(shù)。其次,要對患者的依從性進行評定。第三,統(tǒng)計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包括滿意、一般、不滿意3個標準。滿意:患者對護理滿意,家屬持肯定態(tài)度,護理工作展開順利。一般:患者對護理持一般態(tài)度,家屬沒有與護理人員出現(xiàn)沖突。不滿意:患者對護理持否定意見,家屬與護理人員出現(xiàn)矛盾,需進行調解。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t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對比

經(jīng)過統(tǒng)計,兩組患者在術后均出現(xiàn)了一定的并發(fā)癥,但由于觀察組患者在術前采取了綜合性的護理措施,因此觀察組患者的并發(fā)癥情況,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胃腸道反應患者為2例(4.0%),口腔粘膜炎患者為6例(12.0%),肛周感染患者為2例(4.0%),發(fā)熱患者為3例(6.0%),出血患者為4例(8.0%),其他并發(fā)癥患者為6例(12.0%),并發(fā)癥概率為46.0%;對照組患者胃腸道反應患者為4例(8.0%),口腔粘膜炎患者為9例(18.0%),肛周感染患者為4例(8.0%),發(fā)熱患者為5例(10.0%),出血患者為6例(12.0%),其他并發(fā)癥患者為9例(18.0%),并發(fā)癥概率為74.0%,對比兩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2 依從性

為了能夠更好的對比術前護理效果,該研究對兩組患者的依從性進行分析。通過大量的數(shù)據(jù)搜集,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依從性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證明綜合護理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能夠較大程度的提升患者的依從性,對患者的積極意義較大。經(jīng)過統(tǒng)計,觀察組患者的疾病認知為(28.1±0.3)分,遵醫(yī)行為(26.2±0.6)分,服藥治療為(28.3±0.6)分,飲食情況為(25.4±1.6)分,情緒反應為(13.2±4.1)分;對照組患者的疾病認知為(20.3±1.2)分,遵醫(yī)行為(17.4±0.3)分,服藥治療為(18.6±1.5)分,飲食情況為(15.6±0.3)分,情緒反應為(26.4±2.2)分,對比兩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3 護理滿意度

由于術前護理對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的影響較大,因此,該研究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統(tǒng)計。經(jīng)過數(shù)據(jù)的搜集,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滿意24例(48.0%),一般23例(46.0%),不滿意3例(6.0%),滿意度為94.0%;對照組患者滿意11例(22.0%),一般10例(20.0%),不滿意29例(58.0%),滿意度42.0%,對比兩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論

3.1 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術前護理分析

隨著醫(yī)療水平的提升,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成功率也在上升。作為治療惡性血液疾病的有效方法,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每一項工作都必須做到位,尤其是術前護理工作。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術前護理工作將直接影響患者的手術效果和日后的康復程度。從該研究結果來看,兩組患者均在術前進行護理,雖然得到的效果存在差異,但都在不同程度上對患者的治療及康復產(chǎn)生了較大的積極影響。相對而言,觀察組患者采用的綜合性護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常規(guī)護理。為此,在今后的造血干細胞移植術前護理中,應積極應用綜合性護理。除此之外,還應該將術前護理中的細節(jié)工作做好,例如,在飲食護理方面,必須保證患者的正常營養(yǎng)攝入,將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的食品提供給病人,并積極鼓勵其增加進食。

貧血病人的護理措施范文第3篇

【關鍵詞】 輸血 ;護理

【中國分類號】 R472 【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044-5511(2012)02-0001-02

輸血(全血和血液制品)是目前臨床各科常用的重要治療方法。隨著近代血液免疫學、血庫檢驗技術及血液綜合利用等方面的進展,輸血治療較為安全,確能有效地挽救眾多的垂?;颊叩纳?,但少數(shù)病例(1%-2%) 仍可發(fā)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尤其是大量輸血引起的垂?;颊叩牟l(fā)癥,有時可危及生命。故輸血的護理在治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收集了100名患者的輸血的臨床護理資料,結果顯示出輸血護理的重要性。

1 輸血的分類及優(yōu)缺點

1.1全血的優(yōu)缺點:一般只有血容量不足或有進行性出血的急性大量失血的人可以考慮輸部分全血。全血能同時提供血液攜氧能力和補充血容量。臨床適用全血的情況并不多見。全血的主要缺點有:①大量輸全血可使循環(huán)超負荷。因為全血中的血漿可擴充血容量,所以血容量不足的病人輸血量過大或速度過快可發(fā)生急性肺水腫。②由于全血中細胞碎片多,血漿內含乳酸、鈉、鉀、氨等成分含量高,故全血輸入越多,病人的代謝超負荷,易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導致肺水腫,嚴重者可至死。③輸全血比任何血液成分更容易產(chǎn)生同種免疫不良反應多。因為人的血型十分復雜,同種異體輸血,尤其是輸全血,將有大量的抗原進入受血者的體內,產(chǎn)生相應抗體,導致輸血不良反應或輸血無效。④大量輸注全血。容易引起電解質紊亂、酸堿平衡失調、枸櫞酸中毒等。⑤輸注新鮮全血容易傳播梅毒(如未經(jīng)4。C冰箱保存72小時后起到滅活作用)。

1.2成份血的優(yōu)缺點:成份血的主要優(yōu)點:1、它可以一血多用、節(jié)約了寶貴的血液資源,成份血的血液成份純度高、療效快,可根據(jù)病人情況缺什么補什么,針對性的治療。2、成份血可減少非溶血反應的發(fā)生。3、減少血源性疾病的傳播,有選擇地輸注必須的成份血。

1.3自身輸血的優(yōu)點:自身輸血就是當病人需要輸血時,輸入病人自己預先儲存或失血回收的血液。其優(yōu)點有:①可避免經(jīng)異體輸血導致的相關疾病傳播,如梅毒、瘧疾等;②可避免同種異體輸血產(chǎn)生的同種免疫反應,如非溶血性發(fā)熱、蕁麻疹反應等。③反復放血可刺激紅細胞再生,使病人手術造血速度比手術前加快。④自身輸血可緩解血源緊張。但這種輸血患者在自身情況允許的情況下才能輸。⑤減少血液并發(fā)癥。

2 臨床資料

2.1觀察對象:本文病例均來源于攀枝花市鹽邊縣人民醫(yī)院2008年12月初至2010年5月底100例輸血患者,系采用了輸注全血、成份血、自身輸血的方法。其中男48例、女52例。年齡10-71歲,平均年齡34.5±13.7歲。

2.2輸血原因:產(chǎn)后大出血32例:宮外孕20例、腹腔大出血10例、上消化道出血15例、其它疾病23例(貧血、外傷性出血等)。

3 護理措施

3.1輸血前的護理:(1)輸血前的準備:①按醫(yī)囑要救核對醫(yī)師填寫的輸血申請單,采取血標本送血庫做血型鑒定與交叉相溶試驗。抽血時再次詢問患者姓名、床號和以往血型鑒定結果。②向患者作好解釋工作,說明抽血鑒定的重要意義,以取得病人的合作。③取血時必須經(jīng)2人核對受血者姓名、床號、病歷號、血型,供血者姓名、編號、血型及交叉相溶試驗結果,二是核對血液庫存日期及有關效期。三是檢查血液有無變質污染。④血取出后不能震蕩及加溫,室溫下放置15-20分鐘再輸注。⑤輸血前再次經(jīng)兩人核對受、供血者的血型、交叉相溶試驗結果以及病人姓名、床號后方可輸注。⑥本組患者中有70例輸注成份血,28例輸注全血,2例輸注自身血。在放取全血制劑時,將輸血申請單以及血液袋標簽都進行了認真核對,供血者編號、患者姓名、床號ABO血型以及Rh血型是否相符,絕不能有一點馬虎,交叉試驗即將受血者的血清與供血者的紅細胞交叉配血(即副交叉),沒有紅細胞凝集或叢聚現(xiàn)象發(fā)生,即表示二者間存在有相容相,可以輸血,以上各項都逐條核對無誤后才進行輸血。⑦向患者說明輸血的原因以及輸注的量,告訴患者若有潮紅、寒顫、頭痛、惡心、呼吸困難等時,要立即報告護理人員。(2) 嚴格無菌操作:此組病人用碘酒、酒精常規(guī)消毒皮膚。以穿刺點為中心、直徑在6cm-8cm 范圍內消毒皮膚。(3)建立靜脈通道:為減少輸血的反應,可先由通道滴入等滲鹽水(內含地塞米松2-5mg ) 約100-200ml,然后再次核對姓名、床號、血型等,以確保絕對正確無誤后將血袋接上,切記絕對不能將任何藥物(包括抗生素、麻醉劑、肌肉松弛劑等)加入血液中,也不能由與輸血同一條靜脈管道注射藥物,以免因加入的藥物不同的滲透壓及酸減度等會傷害紅細胞膜,造成溶血.若因血過度粘稠,為加速血液流速,僅可用0.9%的無菌等滲鹽水50ml左右稍加沖洗。(4) 需要加溫輸血時的操作方法:一般輸血不需加溫,如輸血量較大,可加溫輸血的肢體以消除靜脈痙攣,一般況下不必加溫。若有特殊情況,如:大量輸血超過5袋、輸血速度大于50ml/min、持續(xù)30分鐘以上、新生兒溶血病需要換血、病人體內有強冷凝集素、兒童的輸注大于15ml/kg/小時,則可遵醫(yī)囑給血液加溫。加溫血液必須專人負責操作并作嚴密觀察。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如下:①將血袋置于35-38。C水浴中,輕輕搖動血袋,并不斷測試水溫使其保持溫度的恒定,15分鐘左右取出備用;②加溫的血液控制在32。C,不得超過38。C,以免造成紅細胞損傷或破壞而引起急性溶血反應;③加溫過的血液需盡快輸注,未能輸注不得再入冰箱保存;④有條件時應采用血液加溫器給血液加溫。

3.2輸血中的護理:(1)調節(jié)輸血速度:輸血的速度一般可根據(jù)患者本身的情況而定。一般情況下輸血速度為5-10ml/min,有4例患者發(fā)生急性大量出血,輸血速度達到50-100ml/min。有3名為年老體弱患者及5名有肺動脈障礙者輸血速度宜慢1-2ml/min。輸血時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則,輸血開始前15分鐘要慢(2ml/min),并嚴密觀察病情變化,若無不良反應,要根據(jù)需要調節(jié)速度,不論是什么情況,一袋血必須在4小時內輸完,如室溫高,可適當加快滴速,防止時間過長,血液發(fā)生變質。(2)輸血中防治并發(fā)癥的護理:輸血中應加強護理,我們應頻繁巡視病房防止溶 血、發(fā)熱、過敏、循環(huán)過度負荷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并及時處理。本組有3例發(fā)生了發(fā)熱反應,被及時發(fā)現(xiàn),立即停止了輸血,并通知醫(yī)師,抽取患 新鮮血液送檢血型,再重復交叉試驗,檢查有無溶血現(xiàn)象,因體溫過高給予了物理降溫,效果滿意。2例患者發(fā)生過敏反應,由于反應輕微,減慢了輸血速度,通知醫(yī)師后按醫(yī)囑處方給藥后減輕,同時安慰患者,減輕他們的思想負擔,結果也比較滿意。

3.3輸血后的護理:大部份患者輸血安然無恙,但如發(fā)生枸櫞酸積集、高血鉀、血氨增高、出血反應、輸血引起傳染病、血液的細菌性污染容易給患者帶來輸血后的合并癥。本組1例枸櫞酸積集,由于血液保養(yǎng)中含有枸櫞酸鹽,大量輸血或受者肝功能不全時,不能及時被清除而造成堆集。另外枸櫞酸鈉可與機體中鈣螯合而導致低血鈣出現(xiàn)肌肉抽搐后,及時按每輸血1000ml應靜脈補充10%葡萄糖酸鈣10ml,控制了癥狀及病情的發(fā)展,效果較好。

4結果

病人經(jīng)過輸血后血容量明顯增加,血紅蛋白及紅細胞等指標較輸血前明顯升高,輸血及時挽救了病人生命。輸血后病人生命體征平穩(wěn)。本組輸血患者共100例,其中9例發(fā)生了輸血反應,發(fā)生率為9%。

5討論

在輸血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各種反應和并發(fā)癥,嚴重者可危及病人生命,其死亡率可達0.5%-1%,必須嚴密防止。在收集的100例輸血患者中出現(xiàn)了3例發(fā)熱反應,它的原因是保存血液或輸血用具被致熱原污染。有時也可由于在多次輸血后病人血液中產(chǎn)生血小板凝集素或白細胞凝集素所致,臨床表現(xiàn)最常見,往往先有冷或寒顫,繼以高熱,伴有皮膚潮紅、頭痛等癥狀,多發(fā)生在輸血后1-2小時內,發(fā)熱持續(xù)1-2小時后緩解,體溫逐漸下降。防治原則為除去致熱原,嚴格掌握無菌技術和消毒技術。減慢輸血速度,嚴重者應立即停止輸血,可用解熱鎮(zhèn)痛如口服乙酰水楊酸0.5g,有寒顫時,肌肉注射異丙嗪25mg或杜冷丁50mg。過敏反應尚不很明確,其可能為獻血者對牛奶、蛋類或花粉等物質過敏所致,故有此類過敏的患者不能作獻血者,另外可能因多次輸血后,體內產(chǎn)生過敏性抗體所致,少數(shù)情況可能是對一種蛋白質過敏所致,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蕁麻疹,重者可發(fā)生哮喘、喉頭水腫、呼吸困難、甚至過敏性休克等。防治原則應原則應首先中止輸血治療,并保持靜脈輸液暢通,可用抗過敏藥如苯海拉明25mg口服,腎上腺皮質激素肌肉或靜脈注射。需再次輸血時應選用洗滌紅細胞成份輸血,避免輸注血漿及其它成份血。臨床上因非溶血反應較常見,其預防措施有幾種,首先要采用有生產(chǎn)單位名稱和批準文號及在有效期內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輸液器,輸血過程中應嚴格無菌操作。其次是反復發(fā)生輸血發(fā)熱反應的病人再次輸血時要選用少白細胞的血液成份(白細胞數(shù)要小于5×108),必要時可使用床邊白細胞過濾器進行輸血。

通過臨床觀察,在輸血的過程中,每一種輸血反應都可能發(fā)生,都有可能危急生命。故輸血護理工作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特別是當病房患者需要輸血時,應將每一環(huán)節(jié)都逐一完成,一個人同時去抽幾個患者的血樣本,最易將姓名、床號或樣本相互混肴,這是十分危險的;核對時最好兩人以上共同核對,萬萬不可粗心大意,一旦發(fā)生不良反應,應立即停止輸血,并通知醫(yī)師后采取必要的治療措施。對所有發(fā)生溶血性輸血反應者,立即作實驗室檢查,同時記錄不良反應,并將輸血有關化驗單存入病歷,尤其是交叉配血報告單及輸血同意書應放入病歷永久保存。

因此在臨床工作中,提高輸血護理質量,首先要加強輸血前的檢驗工作及輸血過程的監(jiān)測是重中之重,通過護理工作者對輸血過程的嚴密監(jiān)控下將會大大減少輸血的不良反應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同時也減少患者因輸帶來的不必要傷害。

參考文獻

[1] 鄭以洲:再生障礙性貧血病因學研究,國外醫(yī)學輸血及血液學分冊,1995.18(5)300-303

[2] 范有斌:宗音,臨床用血問答,中國臨床醫(yī)生,2000.28.38

[3] 華長江、殷廣福:主編,《新編袖珍臨床分冊毓叢書-輸血》,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4.24-23

貧血病人的護理措施范文第4篇

[關鍵詞] 腦利鈉肽;圍生期心肌??;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4)01(a)-0143-03

圍生期心肌病是指在妊娠末期或產(chǎn)后幾個月內出現(xiàn)的以左室收縮功能障礙和心力衰竭為主的心臟疾病,且排除其他導致心衰的病因[1]。研究表明,血漿腦鈉肽(BNP)水平是反映心功能敏感且特異性指標,在心力衰竭時明顯增高,并與心力衰竭的嚴重程度顯著相關[2]。本研究根據(jù)血漿BNP水平對圍生期心肌病患者進行心功能分級,并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在癥狀改善、心功能恢復及住院天數(shù)等方面進行臨床觀察,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入選2007年1月~2012年12月在四川省人民醫(yī)院心內科住院并診斷圍生期心肌病患者60例,年齡21~36歲,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兩組患者均給予圍生期心肌病的常規(guī)治療和護理,干預組患者按血漿BNP水平進行心功能分級,并實施早期護理干預。干預組護理人員在實施護理干預前均由科室主管護師進行統(tǒng)一培訓,使之進行相同的護理干預措施。兩組患者在入院時年齡、孕周、心功能分級、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左室舒張末內徑(LVEDD)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圍生期心肌病診斷標準

①妊娠期后1個月至產(chǎn)后5個月以內出現(xiàn)的繼發(fā)于左室收縮功能減退的心力衰竭;②既往無心血管疾病史,并除外其他心肌??;③超聲學檢查示左室收縮功能減退,射血分數(shù)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入院后和出院前分別測定血漿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及計算平均住院天數(shù)。

1.4 血漿BNP測定

采用酶聯(lián)免疫法檢測BNP,試劑盒由美國BIOSITE公司提供,抽取患者2 mL靜脈血,用美國BIOSITE公司干式快速定量診斷儀檢測,儀器檢測范圍:BNP 0~100 pg/mL。根據(jù)BNP數(shù)值進行心功能分級:正常范圍:0~100 pg/mL,心功能Ⅰ級:>100~200 pg/mL,心功能Ⅱ級:>200~400 pg/mL,心功能Ⅲ級:>400~800 pg/mL,心功能Ⅳ級:>800~1200 pg/mL。

1.5 治療方法

入院后兩組患者根據(jù)病情需要給予利尿、血管擴張劑、營養(yǎng)心肌、改善心肌缺血、強心及控制肺部感染等治療措施。

1.6 護理干預項目

1.6.1 心理護理 根據(jù)BNP水平和患者臨床癥狀,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該病的治療及預后,避免過多的心理負擔,具體措施包括:①建立良好護患關系,在生活上多關心照顧患者,增強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②消除患者恐懼、緊張的心理,多向患者講解圍生期心肌病的一般知識及類似病例的預后情況,提高患者對該病的認識程度,增強其心理承受能力,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③做好家屬工作,多向患者家屬講解該病治療中應注意的事項及預后情況,并指導家屬照顧和幫助患者,從而穩(wěn)定患者情緒,消除恐懼、緊張心理[4]。

1.6.2 飲食護理 圍生期心肌病患者飲食應富含高蛋白、低鹽、富含維生素及鐵物質。應少量多餐,避免飲食過飽,以免飽餐后增加心臟負擔;同時注意營養(yǎng)均衡,補充足夠的鈣、鉀并限制食鹽攝入。輕度心力衰竭患者食鹽的攝入量應限制在每天5 g,除限鹽外還應限制腌制品的攝入。而對水腫不明顯且已使用利尿劑患者,可不必嚴格控制鈉鹽,以免影響食欲。同時還應控制每天飲水量,保持在1.5~2.0 L,并準確記錄每日出入量[5]。對有低蛋白血癥者可靜脈補充白蛋白;對于大量利尿、長期飲食不佳,甚至有嘔吐的患者,因可導致低血鉀,應進食含鉀較高的食物或口服氯化鉀,但應隨時監(jiān)測電解質。

1.6.3 合理休息及活動 對于BNP800 pg/mL、心功能Ⅳ級、心臟射血分數(shù) < 35%的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每日定時翻身,加強四肢活動及按摩以預防血栓形成。對于BNP400 pg/mL、心功能Ⅲ級的患者,應以臥床休息為主,可進行床旁、室內輕體力活動,一旦患者出現(xiàn)心率增快、呼吸困難、胸悶、憋喘時,應臥床休息,不可再進行活動。而對于心功能Ⅰ級、Ⅱ級的患者,可不必過分限制活動,但應在護士指導下進行適當運動,避免心臟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并教會患者根據(jù)心率自我調節(jié)運動量的方法,如出現(xiàn)呼吸困難、心悸、頭暈或其他不適,需暫時中斷運動或減小運動量。

1.6.4 保持大便通暢 當心功能Ⅲ級和Ⅳ級患者出現(xiàn)排便困難時易誘發(fā)和加重心衰癥狀,故需要注意觀察大便每日次數(shù),如出現(xiàn)排便困難時可給予口服緩瀉劑或外用開塞露或肥皂水灌腸等排便措施,避免用力排便[6]。

1.6.5 出院前指導 責任護士要與患者家屬進行出院前溝通,指導其對患者多關心體貼,并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統(tǒng)[7]。并囑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加強營養(yǎng)、適當運動、避免過度勞累,堅持按時按量服藥,定期醫(yī)院門診隨訪復查。由于本病再次妊娠有復發(fā)傾向,所以再次妊娠應慎重。并告知患者口服避孕藥有增加血栓發(fā)生率風險[8],故產(chǎn)后此病患者宜采取其他避孕方法。

1.7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出院時BNP水平、LVEF、LVEDD、平均住院天數(shù)比較,結果顯示,干預組血漿BNP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 < 0.05),LVEF明顯高于對照組(P < 0.05),LVEDD明顯小于對照組(P < 0.05),平均住院天數(shù)明顯少于對照組(P < 0.05),見表1。

3 討論

圍生期心肌病目前發(fā)病原因尚不明確,其預后取決于左室功能恢復情況[9]。臨床癥狀以心臟擴大、左室收縮功能減退、心力衰竭為主要表現(xiàn)。

BNP是由心室肌細胞合成、分泌的一種心臟激素,具有利尿、利鈉作用,能抑制RAAS和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激活,并能抑制心室肌重塑,在調節(jié)血壓、維持體液平衡及改善心臟功能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BNP的分泌與心室壓力負荷和心室容量有著密切聯(lián)系,當心室壓力增高時,分泌和釋放量明顯增加,且濃度水平往往早于臨床癥狀,甚至早于其他特殊檢查[10]。已有研究報道[11],血漿BNP 濃度水平與心力衰竭嚴重程度密切相關,本研究結果與報道相一致。因此,檢測BNP濃度水平變化有利于圍生期心肌病患者早期診斷及指導治療,并對圍生期心肌病患者的預后評價有重要意義。

心力衰竭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同時護理干預(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合理休息及活動、保持大便通暢以及出院前指導等)可降低其緊張情緒,減輕心臟負擔,從而降低RAAS和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激活,改善心室肌重塑,改善心臟功能。

本研究根據(jù)圍生期心肌病患者血漿BNP濃度水平進行心功能分級,兩組患者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基礎之上干預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措施。結果顯示,護理干預組BNP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LVEF明顯高于對照組,LVEDD明顯小于對照組,平均住院天數(shù)顯著少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根據(jù)血漿BNP水平對圍生期心肌病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措施,有助于圍生期心肌病患者血漿BNP水平降低,心臟功能改善,減少住院天數(shù),對患者生活質量及預后有重要臨床意義,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Sliwa K,Hilfiker KD,Petrie MC,et al. Current state of knowledge on aetiology,diagnosis,management,and therapy of 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a position statement from the Heart Failure Associat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Working Group on 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 [J]. Eur J Heart Fail,2010,12(8):767-778.

[2] Masson S,Latini R,Anand IS,et al. Direct comparison of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and aminoterminal proBNP in a large population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and symptomatic heart failure:the Valsartan Heart Failure (Val-HeFT) data [J]. Clin Chem,2006,52(8):1528-1538.

[3] Abboud J,Murad Y,Scarabelli C,et al. 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a comprehensive review [J]. Int J Caridol,2007, 118(3):295-303.

[4] 邵華.圍產(chǎn)期心肌病急性心功能不全39例診治分析[J].溫州醫(yī)學院學報,2005,35:246-247.

[5] 李素梅.圍生期心肌病患者的護理進展[J].河北醫(yī)藥,2011,8(33):1225-1227.

[6] 于瑞英,王亞娟,李莉.按腦鈉肽水平進行心功能分級的護理干預對慢性心竭的療效[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09,18(3):227-229.

[7] 岳麗華,張守德,李彩霞.圍生期心肌病病人的系統(tǒng)化整體護理[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07,20(3):353-354.

[8] 李素梅.圍生期心肌病貧血病人的護理體會[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9):53-54.

[9] 歐艷勉.圍生期心肌病的研究進展[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2,9(50):28-33.

[10] 彭夫松,李瑞杰.腦鈉素在心功能不全診斷治療中的臨床意義[J].國外醫(yī)學:心血管疾病分冊,2003,9(13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