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端午節(jié)的手抄報簡單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端午的起源一般大眾所接受的說法是:傳說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愛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但許多盛行於世的端午習俗早在此之前即已流傳。而且不少習俗都有驅瘟避疫的成分,因此有人據(jù)此推測:端午節(jié)源於對惡日(農(nóng)歷五月正是仲夏瘟疫流行的月份而得名)的禁忌。此外,學者聞一多先生認為:端午節(jié)最重要的兩項活動——競渡和吃粽子,都和龍有關(見《端午考》)。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就是迎濤神祭圖騰說。相傳在古代的中國南方有個少數(shù)民族(大概在今天的浙江、上海一帶)自認為是龍的傳人,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要舉行祭圖騰儀式,以求來年風調(diào)雨順,大豐收。他們把食物裹在樹葉里或者裝在竹子里,投到江里面去。后來他們還有在這天扒著獨木舟拜訪親朋好友的做法。高興時就即興舉行獨木舟賽,慢慢地就演變成今天過端午節(jié)這種習俗。
簡單又漂亮的端午節(jié)手抄報圖片欣賞(11張)簡單又漂亮的端午節(jié)手抄報圖片1
端午節(jié)節(jié)日祝福語: 五月初五是端午,粽葉飄香鼻尖傳。片片蘆葦片片情,點點紅豆寄情誼。粒粒紅棗心歡喜,滴滴雄黃吉祥意。年年歲歲端午節(jié),分分秒秒幸福時。
簡單又漂亮的端午節(jié)手抄報圖片2
端午節(jié)節(jié)日祝福語:好酒,清清淡淡,越久越醇;好朋友,簡簡單單,越久越真;好緣份,久久長長,地老天荒。真誠的友誼叫人終身難忘,祝端午節(jié)快樂!
簡單又漂亮的端午節(jié)手抄報圖片3
端午節(jié)節(jié)日祝福語:祝福就像包一個小粽子,細心選葉,精心拌餡,用心系繩,小心加水,耐心煮熟,然后送到你手中,輕輕對你說:端午節(jié)快樂!
簡單又漂亮的端午節(jié)手抄報圖片4
端午節(jié)節(jié)日祝福語: 粽子里有米,我心里有你;吃口粽子入嘴,想你想的迷醉;搖搖晃晃真舒服,借助端午包裹祝福,祝愿你愛情好比春風沐,生活快樂又幸福!
簡單又漂亮的端午節(jié)手抄報圖片5
端午節(jié)節(jié)日祝福語:五月鶯歌燕舞日,又到粽子飄香時;片片葦葉片片情,天天擁有好心情。幾枚紅棗幾顆心,讓你開心又順心,鈔票有如粒粒米,包在一起送給遠方的你端午節(jié)快樂!
主持詞的寫作需要將主題貫穿于所有節(jié)目之中。在各種集會、活動不斷增多的社會,很多晚會、集會都通過主持人來活躍氣氛,主持詞怎么寫才更有新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的關于端午演出主持詞精彩范文,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端午演出主持詞精彩范文1(一)開場
女: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上午好!
女:中華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孕育了底蘊深厚的民族文化。
男:華夏源遠流長的經(jīng)典詩文,是文化藝苑中經(jīng)久不衰的瑰寶。
女:本屆經(jīng)典誦讀活動有來自初一到初三師生的6個節(jié)目在這里集中展演。
男:是啊,我們營造書香校園,誦讀經(jīng)典美文,以傳承華夏文明。中華經(jīng)典誦讀展演活動。
合:現(xiàn)在開始!
(二)串詞
女:端午浴芳蘭,流香滿晴川,歲歲端午,今又端午,就在這一天,歷史賦予了你特殊的內(nèi)涵,在炎黃子孫的血脈里流淌了千年,一個偉大的名字——屈原。下面請欣賞初三年級組教師帶來的朗誦《頌屈原》
男:感謝各位老師的精彩朗誦,《頌屈原》表達了對祖國江河的熱愛,是啊,長江黃河像東方巨龍奔騰向海,他們的步伐始終如一,盡管有時激越,有時鏗鏘;有時徘徊,有時憂傷。但他們一直沒有改變前進的方向。接下來請您欣賞初一年級學生朗誦《長江之歌》《黃河頌》。
女:在長江黃河的哺育下,中國知識分子歷來就有憂國憂民的赤子之心,正所謂“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下面我們有請初一年級組教師為大家朗誦著名詩人聞一多先生的《紅燭》。
男:經(jīng)典的文化培養(yǎng)了我們民族的精英,你是否還記得那些帶給我們啟蒙的國學經(jīng)典呢?
女:“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弊屛覀冎涝撊绾握J真學習。
“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弊屛覀兌迷S多做人的道理。
接下來請您欣賞初二年級學生朗誦《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
男:《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讓我們再次回味了國學啟蒙經(jīng)典的魅力,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古代詩詞也是不朽的篇章,誦讀古詩詞,如同與古代先賢對話,體味其中的至純至美。在這里既有氣吞萬里如虎的陽剛之氣,也有淺笑低回的陰柔之美,請欣賞初二年級組教師經(jīng)典詩詞連誦。
男:我們是傳統(tǒng)文化的后來人,文化香火的傳遞者。弘揚美德,傳承文明,我們重任在肩。
女:在座的各位都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讓我們用熾情與信念鑄就不朽的民族長城,接下來請欣賞初三年級朗誦《少年中國說》。
(三)結束語
男:中華經(jīng)典的鏗鏘音韻還在我們耳邊回響。
女:中華經(jīng)典的千古風韻還在我們心頭蕩漾。
男:誦讀中華經(jīng)典,讓優(yōu)秀的民族精神在我們血脈中流淌。
女:誦讀中華經(jīng)典,讓民族文化智慧支撐我們?nèi)烁竦募沽骸?/p>
男:愿五千年文化瑰寶大放異彩,
女:愿中華兒女豪情滿懷,再譜新的樂章。
男:今天,誦讀的師生展示了自己的非凡風采。從中可以看出師生對祖國文化的熱愛。
女:同學們,讓經(jīng)典伴隨我們的中學時光,伴隨我們成長,讓我們在經(jīng)典的海洋中直掛云帆,乘風破浪。
合:“中華經(jīng)典誦讀”匯演到此結束。
端午演出主持詞精彩范文2一、活動序幕
女:今天真高興,爸爸媽媽來到學校和我們一起活動。
男: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爸爸媽媽!(鼓掌)
女:(面對著男主持問)陳雋旸,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tǒng)節(jié)日嗎?
男:這可難不倒我!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邊說邊扳手指頭)春節(jié)、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立夏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等。這些傳統(tǒng)節(jié)日都有一些習俗,要吃一些特殊的食品,舉行一些特殊的活動。比如中秋節(jié)吃月餅賞月,立夏節(jié)吃雞蛋,清明節(jié)全家踏青掃墓,元宵節(jié)鬧花燈
女:看來你知道的還不少嘛。
男:先別夸我。我也來考考你:你知道哪個傳統(tǒng)節(jié)日要吃粽子嗎?
女:這個問題太簡單了,讓小朋友回答你吧!大家說什么節(jié)吃粽子?
(全班同學齊回答:端午節(jié))
男:那么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吃粽子?在端午節(jié)里還有些什么習俗和活動呢?今天就讓我們走近端午節(jié)去了解一下吧。
女、男(齊說):話說“端午”主題班會現(xiàn)在開始!
女: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就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也叫“端陽”、“龍日”、“夏節(jié)”、“五月節(jié)”、“詩人節(jié)”“女兒節(jié)”、“小兒節(jié)”等等。
男: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jié)的習俗還是大多相同的。
二、端午故事
女:端午節(jié)是中國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端午節(jié)的由來與傳說很多,下面就請大家聽聽故事大王陳皓燁講講端午節(jié)的故事。
1、《屈原與端午節(jié)》
男:謝謝陳皓燁給我們講的精彩故事!(鼓掌)原來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屈原。不過我還聽說一個與端午節(jié)有關的故事——《孝女曹娥舍身救父》,請沈超給大家講講這個故事。大家歡迎!(鼓掌)
端午演出主持詞精彩范文3一、開場
女: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上午好!
女:中華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孕育了底蘊深厚的民族文化。
男:華夏源遠流長的經(jīng)典詩文,是文化藝苑中經(jīng)久不衰的瑰寶。
女:本屆經(jīng)典誦讀活動有來自初一到初三師生的6個節(jié)目在這里集中展演。
男:是啊,我們營造書香校園,誦讀經(jīng)典美文,以傳承華夏文明。中華經(jīng)典誦讀展演活動。
合:現(xiàn)在開始!
二、串詞
女:端午浴芳蘭,流香滿晴川,歲歲端午,今又端午,就在這一天,歷史賦予了你特殊的內(nèi)涵,在炎黃子孫的血脈里流淌了千年,一個偉大的名字——屈原。下面請欣賞初三年級組教師帶來的朗誦《頌屈原》
男:感謝各位老師的精彩朗誦,《頌屈原》表達了對祖國江河的熱愛,是啊,長江黃河像東方巨龍奔騰向海,他們的步伐始終如一,盡管有時激越,有時鏗鏘;有時徘徊,有時憂傷。但他們一直沒有改變前進的方向。接下來請您欣賞初一年級學生朗誦《長江之歌》《黃河頌》。
女:在長江黃河的哺育下,中國知識分子歷來就有憂國憂民的赤子之心,正所謂“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下面我們有請初一年級組教師為大家朗誦著名詩人聞一多先生的《紅燭》。
男:經(jīng)典的文化培養(yǎng)了我們民族的精英,你是否還記得那些帶給我們啟蒙的國學經(jīng)典呢?
女:“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弊屛覀冎涝撊绾握J真學習?!跋憔琵g,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弊屛覀兌迷S多做人的道理。接下來請您欣賞初二年級學生朗誦《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
男:《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讓我們再次回味了國學啟蒙經(jīng)典的魅力,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古代詩詞也是不朽的篇章,誦讀古詩詞,如同與古代先賢對話,體味其中的至純至美。
女:在這里既有氣吞萬里如虎的陽剛之氣,也有淺笑低回的陰柔之美,請欣賞初二年級組教師經(jīng)典詩詞連誦。
男:我們是傳統(tǒng)文化的后來人,文化香火的傳遞者。弘揚美德,傳承文明,我們重任在肩。
女:在座的各位都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讓我們用熾情與信念鑄就不朽的民族長城,接下來請欣賞初三年級朗誦《少年中國說》。
三、結束語
男:中華經(jīng)典的鏗鏘音韻還在我們耳邊回響。
女:中華經(jīng)典的千古風韻還在我們心頭蕩漾。
男:誦讀中華經(jīng)典,讓優(yōu)秀的民族精神在我們血脈中流淌。
女:誦讀中華經(jīng)典,讓民族文化智慧支撐我們?nèi)烁竦募沽骸?/p>
男:愿五千年文化瑰寶大放異彩。
女:愿中華兒女豪情滿懷,再譜新的樂章。
男:今天,誦讀的師生展示了自己的非凡風采。從中可以看出師生對祖國文化的熱愛。
女:同學們,讓經(jīng)典伴隨我們的中學時光,伴隨我們成長,讓我們在經(jīng)典的海洋中直掛云帆,乘風破浪。
合:“中華經(jīng)典誦讀”匯演到此結束。
端午演出主持詞精彩范文4A:尊敬的老師。
B:親愛的朋友們。
合:大家上午好!
B:這里是共同開展的傳承民族文化精神“我們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主題文化活動現(xiàn)場。
A:兩千多年來,飄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詩人屈原一路相伴。
B:他那種愛國情懷,深深的刻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
A:經(jīng)過歲月的洗禮,端午有了新的意義,那就是親戚來相聚,情深意更濃。今天,讓我們一起過一個溫馨歡樂的端午節(jié)。
B:在端午節(jié)來臨之際,每個人心中都想表達自己對親人的祝福,但是我們傳統(tǒng)的中國人總是羞澀于表達,其實愛很簡單,只需要?;丶铱纯矗旅嬲埿蕾p帶來的獨唱《?;丶铱纯础?/p>
A:一曲《?;丶铱纯础凡粌H帶給了我們溫馨,也帶給了我們溫暖。
B:說話辦事要通氣,自己的夢想不放棄。接下來有請我們曲藝隊為大家表演金錢板——《蓮花鬧》。
B: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感謝---帶來的精彩表演。
A:萬水千山“粽”是情,千秋猶憐屈子心,詩人仰天出門去,世間難覓離騷人!
B: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重五節(jié)、五月節(jié)、詩人節(jié)、浴蘭節(jié)等。
A:既然是五月五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端午節(jié)必不可少的習俗,粽子的味道不用說了,是十分美味的。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會包粽子的,下面我們將進行一個包粽子比賽。
B:接下來我們將簡短介紹本次比賽規(guī)則,本次比賽一共16人,分為兩組。時間為5分鐘,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最多和最好者為優(yōu)勝者,下面請第一組選手上場。
A:吃粽子大家都是行家,那包粽子可就不一定了。接下來我們將為大家介紹怎樣包粽子?首先是準備工作,如輔料用到的肉類需提前腌制,將糯米提前浸泡3-4個小時,將粽葉提前浸泡12個小時或用沸水煮軟泡發(fā)。
B:緊接著是包粽子。
第一步將兩張粽葉疊加,折疊成漏斗狀,
第二步放入少量的糯米,
第三步放入輔料如豆類、肉類等,
第四步在輔料上加蓋一層糯米,
第五步將粽葉裹緊,呈三角形,
第六步用繩將粽子綁緊。
A:最后是煮粽子,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里,放清水,水要沒過粽子。旺火煮1小時后,改小火煮30分鐘即好,如果用高壓鍋煮25分鐘,關火燜5分鐘即好。
B:比賽進入倒計時環(huán)節(jié),大家一起倒計時。
(評委統(tǒng)計評分,穿插知識問答)
A:下面請第二組選手上場。
(內(nèi)容待定)
比賽結束宣布結果,頒獎、領獎。
A:接下來是抬粽儀式,奏樂,詩朗誦。
B:開粽儀式,有請---開粽。
A:請大家品嘗工作人員分發(fā)的粽子。
B:端午節(jié)是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始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由于中國地域遼闊,各地過節(jié)的風俗各有不同,而我們本地主要是掛艾葉菖蒲,佩香囊。
A:大家知道為什么要掛艾葉菖蒲、佩香囊嗎?因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卻除不祥的寶劍,因為生長的季節(jié)和外形被視為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可以避邪。而端午節(jié)佩香囊是因為古人認為人是吃五谷雜糧生百病的,而病從口入,多為邪雜之氣,經(jīng)口鼻吸入。
B:香囊內(nèi)有雄黃、艾葉、熏草等,不但有驅邪避瘟之意,而且有點綴的作用。在這佳節(jié)之際,我們將為大家送上我們的節(jié)日祝福,請工作人員向大家分發(fā)艾葉和香囊。
A:五月初五是我們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今天我們歡聚一堂,共度佳節(jié),在這里向大家表示節(jié)日的祝福,并通過你們向你們的家人致以節(jié)日的問候和美好的祝愿。
B:感謝各位居民為建設和諧社區(qū)做出的努力與貢獻,祝愿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合:祝大家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端午佳節(jié)!
端午演出主持詞精彩范文5(甲)又是一年端午至,心中猶念屈原子。今天的--小學,每個班門口都插了菖蒲和艾葉。
(乙)我看見很多同學都佩戴了香袋,這邊還有端午節(jié)手抄報展呢。
(甲)漫步校園,處處都能感受到濃濃的端午氛圍。
(乙)正所謂: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甲)今天,我們大家歡聚一堂,用歡樂的歌舞,悠揚的古箏,有趣的民俗活動,
(乙)來紀念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弘揚我們的民族文化。
(甲)首先,請允許我介紹到場的嘉賓。他們是:
(乙)再過兩天就是五月初五,值此佳節(jié)來臨之際,先請我們的少先隊員們向各位尊貴的客人送上最誠摯的端午節(jié)祝福。
(音樂起:禮儀隊員贈送香袋)(主持人退場)
(甲)下面有請-校長致歡迎詞,大家歡迎。(退一邊)
(乙)謝謝-校長。接下來用熱烈的掌聲有請--宣布活動開始。
(領導)下面我宣布,“紅領巾相約中國夢,粽葉飄香話端午”主題活動現(xiàn)在開始。
1.古箏《洞庭新歌》
(丙)琴聲悠揚,錚錚作響。古箏被譽為是群聲之祖,萬樂之師。
(丁)輕柔而典雅的旋律,華麗而委婉的音符,常常動人心魄。
(丙)下面有請--為大家?guī)硪磺抖赐バ赂琛贰?/p>
(丁)掌聲有請!
2.舞蹈《春的變奏曲》
(丙)鞋——多普通的字眼兒。卻是山里孩子不可得的奢望。
(丁)冬——光著腳丫多冷啊!有一雙溫暖的棉鞋多好啊
(丙)來啦,來啦,志愿者們滿載著暖暖的愛心來啦!
(丁)瞧,孩子們穿上紅紅的棉鞋多神氣!瞧,他們穿著棉鞋多調(diào)皮!
(丙)有愛的童年,如春!
(丁)下面請欣賞舞蹈《春的變奏曲》。
3.歌舞劇《你是我的眼睛》
(丙)軍軍和毛毛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他們見證著彼此的喜怒哀樂,他們親如兄弟。
(丁)“你是我最明亮的眼睛,你是我最信賴的朋友,我們永遠不分開?!?/p>
(丙)一位盲童,一條導盲犬,演繹了一段人與動物相親相愛、生死與共的感人場景。
(丁)接下來讓我們靜靜地欣賞歌舞劇《你是我的眼睛》。
4.拉丁舞《拉丁小精靈》
(丙)拉丁舞起源于拉丁美洲,其音樂強烈洋溢,節(jié)奏快捷強烈,動作流暢舒展,舞姿動感迷人。
(丁)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有請《拉丁小精靈》。
5.粽子達人賽
(甲)我想請你猜個謎語,好嗎?
(乙)你說。
(甲)一個白胖子,裹個綠毯子,腰里扎根細繩子。打一什么食物呢?
(乙)這個謎底我想請大家說,是什么呀?(粽子)
(甲)糯米飯外面裹上翠綠的粽葉,看著,綠瑩瑩的;聞著,香噴噴的;吃著,甜滋滋的。
(乙)接下來,我們的“粽子達人賽”馬上就要開始,請3到6年級的參賽隊員準備。
(甲)一片粽葉一片情,一個粽子一思念。
(乙)今天,我們相聚在一起,共同歡度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
(合)感謝各位的光臨!“紅領巾相約中國夢,粽葉飄香話端午”主題活動到此結束。
(甲)隊員們,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送領導退場。
關鍵詞 農(nóng)村 小學英語 特色 資源
我校地處盱眙縣的山區(qū),是一所典型的農(nóng)村鄉(xiāng)鎮(zhèn)小學。由于是農(nóng)村小學,相比城市小學英語的教學氛圍要差的多,家長的英語意識也不高,于是我們克服重重困難,結合本校實際特點和地方特色,創(chuàng)建了我校發(fā)展的特色之路。我們通過以下六方面有效利用一切資源,探索農(nóng)村特色英語教學之路。
一、充分利用人力資源,各盡其能
(1)校長重視。校長一直很關心英語教研組的工作,把英語學科建設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多次派英語骨干教師到南京、淮安聽課學習。同時在學校組織開展各種教學、研討等活動。
(2)更新觀念。縣領導一直以來重視農(nóng)村小學英語教學的發(fā)展,我校教師也改變了以前重語文、數(shù)學,輕英語的觀念,使英語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3)教師不斷提升專業(yè)素質。我校英語教師積極參加新課程的培訓與學習,自學教育學和心理學相關書籍,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能力素養(yǎng)。
(4)教師與學生加強交流。不論是英語教師還是其他教師,都能在平時的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英語學習,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并能在平時的見面中用簡單的英語與學生打招呼。多鼓勵學生大膽說英語,把說英語作為生活中的一部分。
二、充分利用物力資源
(1)利用現(xiàn)代化設備。學校為每位老師都配備了一臺錄音機,通過它可以向學生傳授信息和知識。學生模仿錄音機里的英語歌曲,不僅使學生聽的能力得到了鍛煉,同時也使大家對英語的學習充滿信心。隨著國家對教育的逐漸重視,國家加大了對教育的投入。省里為我們每人配備了一臺筆記本電腦,這對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擁有這些優(yōu)質資源的前提下,我們的英語課堂也開始變得多姿多彩、栩栩如生。
(2)充分利用時間資源。記得一句話說的好,時間好比海綿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擠,總會有的。學生在校的時間雖然短,但是我們也能找出時間來。每天早晨上課前的十分鐘讀英語,每節(jié)課前的預備時間唱英語兒歌,每天下午十分鐘的復習過關和每天用英語打招呼都能幫助學生提高英語。
(3)有效利用黑板的作用。班級的黑板報是老師向學生傳遞信息的工具之一。平時大家對黑板報的知識都比較留意。我們在黑板上開辟一塊“英語角”,根據(jù)每天學習的知識,在上面寫下重點的句子和單詞,使學生有意無意中都能接觸到英語。除了每日英語的積累,從字母到日??谡Z,從文化常識到諺語,正在逐步完善我們自己的英語手冊。
三、充分利用家庭資源
(1)與家長保持聯(lián)系。孩子的教育是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承擔的責任。為了取得家長的大力支持,改變他們對英語的不重視,我們通過告家長書,家訪,座談會等方式,取得家長的支持。
(2)家長學校通力合作,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經(jīng)過教師的不斷努力,目前幾乎所有的家長都給自己的孩子準備了復讀機等英語學習工具。有些家長還給學生訂購了英語學習資料,同時引導學生收看簡單的英語節(jié)目,這對我們的英語教學起了很大的支持作用。
(3)全家動員,快樂英語。家長不僅在思想上重視孩子的英語學習,還在行動上積極支持著。在寒、暑假中,家長和學生一起完成實踐活動,在平時的教學中,家長都樂意做孩子的小學生完成“我教爸媽學英語”活動。 有些家長雖然不懂英語,可是他們都會陪著孩子一起聽磁帶,跟著學習,并在平時的生活中應用簡單的英語對話。有的還全家總動員,積極參與到我們的英語學習中來。
四、開發(fā)教具資源,為我所用
(1)學生卡。開學初的時候,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我搜尋了許多外國小學生的名字,作為我班學生的英文名。而且教他們制作了自己的姓名卡。名卡的造型不拘一格,都是孩子們自己設計制作的喜歡的圖樣。在每次的英語課堂上,學生都佩帶著自己的名卡,不僅方便老師熟悉他們的面孔,更便于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學習。記得三年級剛學會句型“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他們借助名卡操練句型,學的十分起勁。
(2)表揚印章。當每個學生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后,組長會在他們的書本上簽上自己的名字表示此學生已經(jīng)過了組長的關。然后他們會到我這里來蓋章。針對一些比較困難的任務,我會抽測某些學生,確保每個人都高質量地完成任務,最后蓋上一個紅紅的“Good”章,表彰他們的學習,也讓家長看到孩子每日的進步。
(3)英語學習成長備忘錄。因為低年級孩子畢竟還小,很多學生都十分粗心,今天本子忘記帶,明天書本忘記帶,時常丟三落四。英語的學習資料又多,為此,我讓他們都準備了一只文件袋,把所有的英語學習資料都放在里面,等要用到什么東西的時候,就很容易找到了。而且得到的所有榮譽和自己制作的作品都集中在里面,隨時記錄下英語學習中的點滴。還有那些美麗的紅印章,時刻激勵著他們好好學習。
五、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結合傳統(tǒng)節(jié)日開展活動。為了增加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鍛煉大家說英語的能力,我們結合圣誕節(jié)開展了“如何過圣誕節(jié)”這項活動,雖然大家都沒有到過西方國家,但都體驗了一下西方過重大節(jié)日的那種氛圍。
我們還結合孩子們熟悉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端午節(jié)”“元宵節(jié)”等開展了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英語知識的傳授和文化的滲透。讓他們在知識的海洋里,盡情地展翅飛翔吧!
(2)結合課外時間開展活動。我們引導學生在課外活動中應用所學的英語知識,比如跳繩的時候用英語數(shù)數(shù),哼著英語歌曲踢毽子等。鼓勵學生自己玩英語方面的游戲,編排故事和對話,來展示自己的才華。
(3)組建英語興趣小組。利用課下時間組織學生參加興趣小組的學習,看經(jīng)典的英語動畫片,聽有趣的故事書,學動聽的兒歌,猜有趣的謎語,編排好看的小話劇,制作美麗的節(jié)日賀卡,出英語手抄報等。
參考文獻:
[1]劉朝彥.小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分析[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3(3)
在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應當處處體現(xiàn)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注意認真分析和研究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學習能力基礎,并以此為依據(jù)調(diào)整和優(yōu)化自身的語文教學活動,注意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這樣的積極情感為抓手,促進語文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筆者在教學工作中從四個方面入手,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從而有效開展教學工作,本文將做簡要論述。
一、以良好師生關系調(diào)動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
眾所周知,初中生正處于人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青春期,這一時期的學生最為顯著的特征是心理敏感、心思細膩,渴望教師的認可、渴望學習的成功、渴望同學的尊重?;谶@樣的狀況,語文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善于因勢利導,將積極的教學情感融入到語文教學工作之中,從而有效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筆者注重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平時教學中保持態(tài)度和藹、語氣溫和,從不簡單粗暴地訓斥學生,和學生的交流以民主平等的姿態(tài)進行,耐心聽取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需求、愿望,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平等的尊重關系,讓學生樂于接近教師,從而喜愛語文學科的學習。另一方面,筆者還充分關心幫助每一位學生,無論是學習上遇到了困難,還是思想上遇到了障礙,都積極地予以輔導疏導,如利用周記的形式與學生進行溝通等,以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語文教師對自己的關心、愛護與幫助。以無私的師愛溫暖學生的心田,從而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感受到更多的和諧與快樂,這樣的良好師生關系對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的調(diào)動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二、以激勵教學評價調(diào)動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
初中生在語文學習活動中渴望得到成功,渴望享受成功的快樂。除了考試考核等固定的形式之外,教師還應當充分改進教學評價模式,以激勵性教學評價調(diào)動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如對默寫優(yōu)秀的學生予以抄寫免做的獎勵,激勵學生主動、扎實地記誦基礎知識。對于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取得的顯著進步,教師應當在全班進行表揚,讓他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進步所帶來的巨大成就感、滿足感和幸福感,同時也在全班學生中營造一種良好的輿論導向,激勵大家都認真學習。教師對于學生的激勵性評價,要掌握好頻率和門檻兩個要素。頻率是指每節(jié)課對學生的激勵性評價運用要把握一定的數(shù)量,過多過濫不僅無法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反而會使學生的內(nèi)在對表揚的渴求降低。要保持恰當適量的激勵性評價,保持一種饑餓需求,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學習活動之中。門檻原則是指教師在對不同語文學習基礎與能力的學生進行激勵評價時,要注意他們的自身實際狀況,激勵評價標準應當因人而異,尤其是對于中后位置的學生,他們?nèi)〉玫拿恳稽c進步都是彌足珍貴的,教師應當多發(fā)掘這些群體身上的閃光點,無論是成績的進步還是態(tài)度的轉變,都應當加以表揚和鼓勵。
三、以因材施教模式調(diào)動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
學生在初中語文學習中具有顯著的差異,這樣的差異既有記憶力、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差異,也有學習方法、技巧乃至情感態(tài)度方面的差異。不同的狀態(tài)、不同的成績,導致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難度各不相同,效率也存在差異。如何最大限度地兼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必須要堅持因材施教原則,通過認真分析學生語文學習方面的基本信息,采取差異性處理的方式,為學生打造量身定做的教學目標及其指引下的整個流程體系,設置“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目標任務,引領他們充滿信心地積極參與到語文學習活動之中。因材施教原則不僅體現(xiàn)在對學生的目標任務要求上,教學活動的組織也應始終與差異性目標保持一致。學生學習基礎與能力較好的,目標難度適當提高,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提問難度、作業(yè)難度、檢測標準都有所提高。對于處于班級后列位置的學困生群體而言,無論是教學目標還是教學提問、鞏固練習、教學考核都適當降低難度,以保證與他們的自身實際學習狀況相吻合。有了這樣的分層教學體系,才能夠保證語文教學更具針對性,學生所接受的目標任務符合自身的能力實際,避免過深過難影響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充滿信心開展語文教學活動。
四、以資源空間拓展調(diào)動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
有經(jīng)驗的初中語文教師都將教學資源的整合與空間的拓展作為兩大抓手,讓語文教學的時間空間得到延伸,形式方法更加多樣。一方面,筆者在教學活動中積極拓展傳統(tǒng)文化資源,從學生身邊所熟悉的內(nèi)容入手,將其與語文學習緊密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如以春節(jié)、端午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日為研究方向,開展專題調(diào)研活動,采訪家中長輩,分析研究本地過節(jié)傳統(tǒng)方式,探究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地方特色等等。成果展示形式靈活,如手抄報,班級專題匯報,小組制作展板等。這樣的鄉(xiāng)土資源能夠與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緊密結合起來,讓他們動手、動口、動腦,提高了拓展活動的形象性。另外,筆者還注意發(fā)揮各種課外活動載體的作用,組織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開展興趣活動,如閱讀、演講、寫作、書法等等,滿足學生的語文學習個性需求,讓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不再枯燥乏味,對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作用非常明顯,同時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異,既能擴大學生的視野,又能幫助學生將來在與西方人的交往中保持不卑不亢、大方得體的心態(tài)和修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避免"中式英語"的出現(xiàn),才能最終實現(xiàn)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實現(xiàn)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交流。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面對剛剛接觸英語的小學生,怎樣才能在實施教學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增加學生對異國文化的認識呢?筆者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簡單談談自己的幾點粗淺認識:
1 結合教學內(nèi)容滲入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
小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對學生進行文化意識的滲透?!队⒄Z課程標準》著重提出了"文化意識"這一新內(nèi)涵,明確指出"文化意識"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一個組成部分,在"目標總體描述"和"內(nèi)容標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內(nèi)容,并有詳細的描述。這表明:語言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英語教學中有許多跨文化交際的因素,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們對英語的學習和使用。以中西方人們見面打招呼為例,我們在吃飯時間碰見熟人經(jīng)常會用"吃飯了嗎?"來打招呼,假如我們在中午吃飯時間見到英國人也這樣問:"Did you have the lunch?",他們很可能會以為你要請他們吃午飯呢!這就需要在教學中加以說明。
又如在廣州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1的課文中出現(xiàn)的句子"Good morning, Miss White!",我在教學時就及時告訴學生:這里的Miss是指女教師,英美國家習慣稱老師為"Sir、 Mr或Miss",而teacher是指教師這種職業(yè),一般不做稱呼用語。再如,學習到"How old are you?"這個句型時,我就及時告訴學生:在西方國家問年齡特別是問女士年齡時,他們往往會說:"Sorry, it's a secret."。因為西方人認為年齡、收入等屬于個人隱私,隨意打聽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讓學生明白這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小學英語教學內(nèi)容是圍繞課文中的英語交際活動來展開的,這些內(nèi)容可以體現(xiàn)出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根據(jù)小學生好奇、好動、好模仿的心理特點,我在教學中盡可能地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生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進行語言的運用。
如我在教學廣州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16 In The Market一課時,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要求學生能用英語進行購物,于是我就設計了一個場景,讓學生模擬在市場購買東西,我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相當于市場里不同的攤位,每個攤位都有各自不同的物品,學生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去任意的攤位上購買東西。首先,我請班里一個英語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當顧客,示范如何去購買自己想要的東西,一輪英語對話下來,學生們個個都聽得很認真,接著都迫不及待地想自己也來親身體驗一番。在學生們一輪又一輪的英語對話中他們真切體會到了西方的文化,如我們?nèi)ベI東西時,售貨員通常會直接問顧客想要買什么,而英國人通常會說:"Can I help you?"或"What can I do for you?"。學生們在一個個"真實"的場景中不知不覺地融入到西方的文化氛圍之中。
2 在情感教育中結合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應該重視師生情感交流,樹立師生平等的觀念,營造寬松、民主的溝通氛圍。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有意識地把情感教育與文化意識培養(yǎng)結合起來,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英美傳統(tǒng)、文化習俗進行講述,或是讓學生自己去尋找與所學內(nèi)容有關的語言文化方面的背景資料相互交流,都可以讓學生對英美文化以至于對英語這門學科產(chǎn)生興趣,從一個側面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動機。
如,節(jié)日文化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筆者則巧借這個話題,幫助學生了解英語國家中重要的節(jié)假日及主要慶祝方式。課前,學生自己去尋找除中國和英語國家共同的節(jié)日"New Year's Day"外,雙方還有哪些自己獨特的節(jié)日以及相關的背景知識,如節(jié)日的來歷、吉祥物以及節(jié)日有關的一些活動等等。學生在尋找和交流的過程中,不僅了解了有關的文化內(nèi)容,并且有了一定的情感體驗。學生們在課堂中紛紛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中國有the Spring Festival春節(jié)、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節(jié)、Mid-Autumn Festival中秋節(jié)等; 英語國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節(jié)、Easter復活節(jié)、April Fool's Day愚人節(jié)、Mother's Day母親節(jié)、Thanksgiving Day感恩節(jié)和Christmas Day圣誕節(jié)等。
在教學圣誕節(jié)一課時,我和學生們一邊唱著圣誕歌一邊用圣誕樹、禮品盒等來裝飾教室,讓他們親身感受到濃濃的圣誕氛圍。在課堂上,我先讓學生們各自介紹他們收集到的有關圣誕的相關知識,然后我結合學生們所講的內(nèi)容,通過網(wǎng)絡資源再具體介紹學生們感興趣的和圣誕節(jié)有關的西方文化。課室里飄蕩著悠揚的圣誕歌聲,學生們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紛紛搶著與扮演"圣誕老人"的我積極對話,與同學交換禮物和圣誕卡片。這樣,從收集資料到課堂情景教學的整個過程中,不僅使學生用真實的情感體驗了西方的節(jié)日文化,還極大地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同時,我還將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堂教學之外,我將圣誕節(jié)與我國的春節(jié)作比較,鼓勵學生找出他們的相同之處:都是家庭團聚的日子,都是慶賀新的一年開始,都會吃新年大餐等等,然后從文化的角度去了解各自的不同之處。談及贈送禮物時,給學生講解接受禮物的方式,西方人與中國人在接受禮物時的習慣截然相反:在節(jié)日里,對于別人送來的禮物,中國人往往先是推辭一番,然后再表現(xiàn)出不情愿地接受,接受后也不會當面打開禮物。而在英語文化中,西方人收到禮物一般不會推辭,而是表示感謝,然后當面打開禮物并加以稱贊一番。這是由于西方人性情外露、表達感情直接,不當面拆封欣賞禮物是非常不禮貌的。而中國人則恰恰相反,這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含蓄內(nèi)斂是一脈相承的。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也感受了西方文化,進一步加強了對語言的理解和運用。
3 創(chuàng)設文化氛圍,開展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要有計劃地開發(fā)和利用多種文化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努力創(chuàng)設文化氛圍讓學生融入到英語國家文化當中,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知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我的兩點做法是:
3.1 巧設課室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
我們大多數(shù)的課室布置都是對稱結構,給人一種嚴肅氣氛。課室前后墻對應掛上一些名人名言,以鼓勵學生勤奮學習。而英語國家課室的布置則像個小型展覽會,別出心裁。于是我借鑒他們的經(jīng)驗,開設了班級英語角,在班級的英語角建立西方文化集錦,及時張貼和教材內(nèi)容相關的文化知識:有的是手工英語卡片展覽;有的是手工實物布置如toy shop, fruit shop, bedroom等;有的是英語手抄報展等等。通過小小的英語角認識和傳遞西方文化知識,讓學生直面文化,體驗文化,感受文化的滲透給學習帶來的愉悅。
如在學習和"Christmas"相關的內(nèi)容時,我通過英語角開設一系列與圣誕文化有關的集錦:有圣誕禮物放在襪子里面——關于圣誕襪的傳說;有圣誕美食——教你做香濃美味提子蛋糕;還有圣誕祝福語等等。除此之外,平常我也鼓勵學生自己動手來創(chuàng)設教室環(huán)境,他們可以張貼英文書法作品、自制英文卡片、英語諺語,也可以展示他們收集的有關英語國家的風景名勝、風俗習慣等資料。當學生對這些豐富多彩、充滿濃郁異國色彩的文化了解越多時,他們對英語和英語文化的興趣也就越濃厚。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
3.2 利用課外環(huán)境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
課外學習是課內(nèi)學習的延續(xù),相對于有限的課堂學習,課外的學習卻是無限的。英語課外活動是學生充分運用英語進行交際,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火花的重要途徑,是課堂活動的有效延伸,是英語常規(guī)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英語教師應努力搞好校園文化建設,努力去營造英語文化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能使學生自覺或不自覺地體驗異國的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