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守株待兔的寓意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觸株②,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③,冀復得兔④。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⑤?!俄n非子》
[注釋]
①株——露出地面的樹根和樹莖。
②走——跑,逃跑。
③耒(lěi)——古代的一種農具,形狀象木叉。
④冀——希望。
⑤而身為宋國笑——而他自己卻被宋國人恥笑。
[簡譯] 從前宋國有個農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顆樹樁。一天,一只跑地飛快的兔子撞在了樹樁上,扭斷了脖子而死。從此,那個農民荒廢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樹樁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當然,兔子是沒等到,他自己卻成了宋國的笑柄。
守株待兔 ( shǒu zhū dài tù )
解 釋: 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或抱著僥幸心理妄想不勞而獲。
出 處 先秦·韓非《韓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柱,折頸而死?!?/p>
用 法 連動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示 例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楊八x越國奇逢》:“妾聞治家以勤儉為本,~,豈是良圖?”
近義詞 刻舟求劍、墨守成規(guī) 、坐享其成
反義詞 通達權變
守株待兔
原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譯文:宋國有個農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棵樹樁。一天,一只跑得飛快的兔子撞在了樹樁上,扭斷了脖子而死。從此,那個農民舍棄了他的農具,天天等在樹樁旁,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結果,兔子沒等到,他自己卻成了宋國的笑柄。現(xiàn)在居然想用過去的治國方案來治理當今的百姓,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樣的錯誤呀!
寓意:①不勞而獲,天上掉餡餅的事情的不可能發(fā)生的。
②把偶然事件當成必然性事件是十分愚蠢的。
我們所學過的課文,有許多篇寓言故事。學習寓言,要通過“言”得出“意”,其實這就是歸納寓言的寓意。
不管是清晰還是朦朧,凡事皆存有目的性,相比之下,傳統(tǒng)的寓言故事的目的性往往十分鮮明且又個性突出。因此,一般情況下,寓言的直接寓意還是比較容易看懂的,但我們又不應當僅僅滿足于這種表層意義的理解,要努力去剖解寓言的多元多向性,在順其表達的層次、角度理解寓意的過程中,著力探究其中必定存在的一般意義與特定意義、表層意義與深層意義、隱含意義與言外之意、本體義與比喻義等,盡力在分解和提煉的進程中多層面地發(fā)掘寓言故事的“意”之所在或“意”之所重,藉此來鍛煉和提高自己的讀解水平。現(xiàn)例說如下:
一、由表入里的層面剖析
像“刻舟求劍”、“畫蛇添足”、“守株待兔”這類學生普遍熟知的寓言故事,拿來作一番由表入里的寓意剖析,無疑可以提高學生了解事物、認知事物的思辨能力。
“刻舟求劍”的故事,表面上看是在諷刺那些思想閉塞、固執(zhí)拘泥的人,進一步分析就會看出它實際上是在嘲笑那些頑固守舊、反對革新者,而其告誡人們要懂得運動與相對靜止之哲理關系的寓意就更深一層了。
“畫蛇添足”的故事,看似是要說明假如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會把事情搞壞,但如果稍微理性地分析一下,就可以從中挖掘出它的更深一層的寓意――取勝者應適可而止,不可因貪多而走向反面,從理論上說就是要懂得主觀意識是客觀事物的反映,真理多跨一步也會變成謬誤。
再看“守株待兔”,表層寓意是諷刺那些企圖不經過艱苦努力而僥幸獲得成功的人;中層寓意是嘲笑那些“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的政治上的保守派;深層寓意則是告誡人們要認識偶然性與必然性的關系。
二、顧此及彼的角度分析
無論是要看清某種客觀事物,還是要表現(xiàn)某種主觀意向,注重多角度都是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寓言寓意多向多面的特點可以激活學生認知、表述、闡發(fā)的角度。
像“濫竽充數”的故事,我們通常都是著眼于“濫竽”來評判,認定沒有真才實學的人靠蒙混騙人是不行的,即不應以次充好??蓳Q一個角度來分析,寓言不也諷刺了像齊宣王一類的昏庸者嗎?齊宣王不昏庸,南郭先生又何來“充”的機會和效果。與此類似的還有諸如“狐假虎威”、“買櫝還珠”等寓言故事。從“狐假虎威”中,既可以看出狐貍的狡猾,也應當分析出老虎的昏聵;而“買櫝還珠”的故事,既可以說是對買者只重形式忽視內容的一種諷刺,也存有對賣方只重手段忘了目的的批判。
還有像“黔驢技窮”的故事,從老虎的角度或立場出發(fā),寓言告誡人們要能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不要被貌似強大的對手所嚇倒,同時也諷刺了色厲內荏外強中干的惡勢力;而從驢子的角度來分析,寓言又警示人們,要清醒地認識自己,謹慎地應付不利的環(huán)境,不要“出技以怒強”,這是從消極的一面去理解,從積極的一面去認識,這則寓言也諷刺了缺乏自知之明的人。
三、或是或非的取向辨析
中國的傳統(tǒng)寓言故事,其可辨析的內蘊也毫不遜色。就拿“愚公移山”的故事來說吧,本來用以贊美真誠專一、敢于藐視困難――可謂寓意之一,也可用以贊美苦干實干、充分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可謂寓意之二,還可說明對任何問題都要辯證地看――可謂寓意之三,但與此同時,也可以從完全相反的方面提出諸如“與其搬山,何不遷屋?”“為什么愚公聽不進不同意見?”“不從實際出發(fā)會有什么結果?”“‘山不加增高’的說法符合科學道理嗎?”等問題。
還有像“毛遂自薦”的故事,毛遂的自告奮勇固然可敬,但為什么非得到關鍵時刻才讓如此的人才挺身而出呢?平原君在識人用人方面顯然有很大的失誤,他不但沒能發(fā)現(xiàn)毛遂這樣的人才,而且親自遴選的另外十九位又皆為平庸無能之輩。毛遂自薦的“是”與平原君識人的“非”,正是這一故事最可咀嚼之處。
寓言是我們的好朋友,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人從都喜歡它。有人給寓言打了個形象的比喻:寓言是一個“怪物”,當它朝你起來的時候,分明是一個生動活潑的故事;但當它轉身離開的時候,卻突然變成了一個嚴肅認真的哲學家。
其實,寓言是一種常見而又有趣的文章體裁。寓言中的“寓”就是“寄托”的意思;“言”就是要說的“話(或道理)”。寓言的作者常常借助于生活中的事情娓娓道來,通過這樣的一些人和事將作者想要說的話(或道理)不直接說出,而是隱藏在故事中讓人去細心體味。這種文體常常采用擬人和夸張的手法,使所要展現(xiàn)的內容形象、鮮明。
班級
姓名
學號
三年級語文學科網絡課程摸底
一、看拼音,寫詞語。
(10分)
huā
bàn
huó
po
bié
zhì
ǒu
ěr
jiāo
ào
chí
tánɡ
dào
yìnɡ
qīnɡ
xiānɡ
wǔ
dǎo
chuī
fú
二、字音連線。
(6分)
伶俐
援
陶罐
懦弱
貸
遵循
nuòruò
zūnxún
línglì
yuán
táoguàn
dài
三、請在正確的讀音上畫“√”。
(6分)
挨挨(āi
ái)擠擠
花骨(gū
gǔ)朵兒
王朝(cháo
zhāo)
螞(mà
mǎ)蚱
閑散(sǎn
sàn)
不禁(jīn
jìn)
四、詞語大闖關
1.照樣子仿寫詞語(6分)
源源不斷:
、
、
無邊無際:
、
、
2.
把下面的詞語補充完整。(6分)
邯鄲(
)(
)
濫竽(
)(
)
畫(
)添(
)
(
)(
)矛盾
杞人(
)(
)
沒精(
)(
)
3.
在課外,你一定也看了不少寓言故事,舉兩個例子:(4分)
《
》
《
》
4.
讀一讀,用“\”劃去不合適的詞語。(6分)
(1)我沿著(
幽靜
平靜
)的小路,來到樹林拉小提琴。
(2)妹妹(
突然
偶然
)停了下來,并放聲大哭。
(3)疫情已經過去了,我們全家一起去武漢(
觀賞
欣賞
)櫻花。
五、精彩回放。
(每空一分,共20分)
1.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
。《絕句》(唐·杜甫)
2.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
。
,牧童遙指杏花村?!肚迕鳌罚ㄌ啤?/p>
杜牧)
3.春來江水綠如藍。
?《憶江南》(唐·白居易)
4.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毒旁戮湃諔浬綎|兄弟》(唐·王維)
5.竹外桃花三兩枝,
。
《惠崇春江晚景》(宋·蘇軾)
6.梅子黃時日日晴,
?!度榈乐小罚ㄋ巍ぴ鴰祝?/p>
7.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曈曈日,
?!对铡罚ㄋ巍ね醢彩?/p>
8.宋人有
。田中有株。兔走觸株,
。因
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
。《守株待兔》
9.一身
羽毛,一對
翅膀,加上
尾巴,湊成了那樣
的
的小燕子?!堆嘧印?/p>
10.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
?!逗苫ā?/p>
六、連一連,將下列寓言故事與它相對應的寓意用直線連起來。
(12分)
《守株待兔》
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互
相尊重,和睦相處。
《陶罐和鐵罐》
做事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能存有僥幸心理。
《鹿角和鹿腿》
物各有其長短,要辯證地看待,不能只貪圖美麗的
外表,更要講求實用。
《池子與河流》
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fā)展變化,我們不能用
靜止的眼光看待事情。
《南轅北轍》
行動要與目標一致。
《刻舟求劍》
不能荒廢年華,貪圖享受,要樂于奉獻,不懈地奮斗。
七、在下面的橫線上填上表示動作或神態(tài)的語句,把句子補充完整。
(4分)
(1)她
:“我終于跑完了八百米?!?/p>
(2)“英英,你怎么了?”媽媽
。
八、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10分)
1.綠陰不減來時路。(
)
A.陰暗
B.樹蔭
C.不露在外面
2.《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
)。
A.送別詩
B.羈旅詩
C.題畫詩
3.借問酒家何處有?(
)
A.向別人借東西
B.問借出去的東西
C.敬辭,用于向別人打聽事情
4.
冀復得兔。(
)
A.河北的別稱
B.姓
C.希望
5.
下列說法不恰當的一項是(
)
A.《燕子》一文描寫了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飛行,在電線上休憩的情景。
B.“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边@句話中的“畫家”指的是作者自己。
C.“總把新桃換舊符”中的“桃符”據說掛在門上可以求福避禍。
九、請根據題目所給信息,寫一則通知,注意格式,書寫正確。
1. 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要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一般來說,一則經典的語言都會留下一些經典的名句,我們在授課時不妨合理引用這些經典名句作為導入新課的引子,這樣會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一個第一印象。寓言課的重要目的在于教給學生一個人生哲理,而這個哲理一般是有生活中一個令人捧腹的小故事的出來的,所以我們同樣可以給學生講一個同樣富含哲理的故事來導入新課。還有就是在寓言課中,一般有幾個插圖來配合文本,這時,不妨另辟蹊徑,從觀察插圖開始導入新課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在上綜合實踐類的課程時,我們應當適時地提出寓言教學的重要性,順勢導入寓言教學在本學期中的主要內容及分配篇目情況。導入新課時還應當注意教師情緒的控制,一定要在情緒控制上和寓言故事所流露出來的情緒保持一致,以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合適的氛圍。
2. 寓言教學要緊扣三維目標教學
寓言比較通俗易懂,因此要扣住一些“關鍵詞”,既要讓學生掌握必要的知識,又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如在教學《自相矛盾》時,要緊扣“夸口”這個詞的含義,什么是夸口?賣矛又賣盾的人怎樣夸口?透過字里行間,引導學生自己讀懂故事內容。這樣,扣住關鍵詞就落實了對知識與能力的要求,對理解文本的益處是顯而易見的。
在教學寓言的過程中還要注重方法的傳授,如復述故事的方法。復述不同于朗讀、背誦,它要求學生綜觀整個故事,用自己的語言來組織。低年級學生有賴于老師的指導和支持,如二年級的兩則寓言《揠苗助長》和《守株待兔》,其中的故事情節(jié)雖簡單,但孩子太小,寓言表達的確存在障礙,但可以試著慢慢引導。而六年級的《兩小兒辯日》就可以放手讓學生按照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這一流程自己去復述,教師只需稍加點撥。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寓言故事,切實幫助學生去認識生活,認識社會使學生越聰明。
3. 學習和運用寓言作品中的表現(xiàn)手法 為了塑造具體生動的角色,使深刻的寓意通過故事表現(xiàn)出來,作家們常常會在寓言中采用擬人、比喻、象征、夸張等表現(xiàn)手法,以達到比較強烈的教育性和諷刺性。在寓言作品的教學中,首先,教師應該充分運用這些表現(xiàn)手法,以繪聲繪色的語言再現(xiàn)寓體生動的情節(jié),讓學生仿佛看到了活生生的角色,對寓體有了較全面的感受,對寓言的學習有了較強烈的興趣。如寓言中常用的擬人手法,也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寓言故事《烏鴉和狐貍》中,貪婪、狡猾的狐貍,貪慕虛榮、被花言巧語所欺騙的烏鴉,這些形象都被賦予了人的性格和思想,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善于抓住角色的特點,并總結其表現(xiàn)手法。
4. 自表入里,概括寓意 寓言教學中,學生感知具體的、個別的藝術形象,從認知上講, 只是處于感性認識的階段,是準確理解寓意的起點。但這種認識還有待深化,即需要舍棄具體的、個別的特征,進行抽象概括,揭示出一般的、共同的本質。為此,在寓意的概括操作中,教師要善于設計有一定梯度的思考題,為學生鋪設思維的過渡,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自表入里、由淺而深地概括出寓意。
以《群鳥學藝》為例,教師可以這樣設計教學,幫助學生逐層深入地概括寓意:第一步:理解故事內容,獲取感性認識。啟發(fā)學生思考:哪些鳥向鳳凰學搭窩?它們是怎樣學的?結果怎樣?第二步:深入理解課文,嘗試就事論事。啟發(fā)學生思考:同是向鳳凰學搭窩,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結果?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有沒有像“群鳥學藝”這類事情發(fā)生?第三步:深化認識,概括寓意。啟發(fā)學生思考:從“群鳥學藝”這個故事中,我們應該吸取什么教訓?明白了什么道理?這種階梯式的概括,體現(xiàn)了由現(xiàn)象到本質的思維過程,既符合小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又利于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我收藏始于20年前,因當時缺乏相關知識經驗,交了不少學費,偶爾也撿過漏。1997年后,在《收藏》的指導下,我收集的玉器先后推上北京翰海、嘉德、太平洋及陜西文德公司的拍賣會。盡管成果不太理想,但使我開拓了眼界,并對自己走過的收藏路子進行了反思。2000年春我因突患中風,無法再走南闖北,只能在家翻看《收藏》,收視收藏類電視節(jié)目,并對周末鑒寶節(jié)目作記錄。人雖癱了,可我對收藏并未因此放棄,出乎預料,患病七年的收藏成果反超過之前的十幾年成果,過去在外東奔西走,不如現(xiàn)今在家守株待兔。主要原因是我加大了智力投資――自1997年訂《收藏》后基本未間斷,還在貴社買了古玉、翡翠、田黃鑒賞及白玉保值等專業(yè)書籍。特別對增版后的《收藏》刊登的軟硬玉圖文信息必反復研習,現(xiàn)在已基本能分辨出它的種、質、色、水、工了,并能自測比重、硬度,上手可辨八九,自己也收藏了一些好玉器。十年讀《收藏》,確實使我受益匪淺,與其說在家癱病了七年,倒不如說上了七年玉器大學。
四年前我收藏了一種紫羅蘭龍鼠牌,對龍與鼠兩類褒貶極端并列百思不得其解。我翻遍所有玉器圖文,詢問了多位同行都不解其意,加之一老板要買我那件田黃石山子,此器“六德”俱全,蘿卜紋清晰,因無縱格判定為壽山石。為澄清特向貴社購買了古玉、田黃鑒識書籍,書到上述問題迎刃而解。原來龍鼠牌寓意為:“望子成龍”(生肖鼠屬子,龍屬辰),田黃無格恰是最稀好的田黃。格是裂,本來是石病,卻將它作為鑒定標準,感謝王敬之為它平了反。這件事使我認識到,作為一個真正的收藏者不應甘當保管員,而應對每件藏品知其所以然,這才是收藏的最大樂趣和魅力。
最后我對這20年收藏心得作一小結:收藏是件苦事,每天東奔西跑,大多空手而歸,倘有一著不慎,甚至遺恨終身,金錢損失不算,還會留下笑柄;收藏是件樂事,長期堅持總有撿漏機會(我所撿漏大多為從二道販子手中加錢所得),收藏是一種事業(yè),不能相信命運,只有依賴《收藏》拐棍,多看相關資料,才能練就火眼金睛,永立于不敗之地。
責編 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