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荷蘭的花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6世紀末17世紀初,歐洲對瓷尚處于懵懂無知的地步。意大利錫釉陶已然代表著歐洲大陸陶藝的最高水平。在這以前一直沿用燒成溫度700℃900℃以氧化鉛為主熔劑的低溫釉陶工藝;產(chǎn)品雖然已經(jīng)能夠做到光滑亮麗,但品質(zhì)粗疏。
錫釉是一種含錫的不透明白釉,9世紀誕生于巴格達,13世紀隨阿拉伯人入侵西班牙而傳入歐洲,逐步發(fā)展成歐洲陶器重要的裝飾手段。錫釉陶器色白體輕強度好,綜合性能比鉛釉陶器更進一步。帶有伊斯蘭風格的錫釉陶器,通常經(jīng)由意大利馬約利卡島(Majolica)登陸歐洲,因此有馬約利卡陶器之稱。
荷 蘭 的 錫 釉 彩 繪 陶 起 始 于1512年的安特衛(wèi)普(Antwerp)。1 5 6 0 年 , 錫 釉 彩 繪 陶 從 荷 蘭 南部向北部延伸,1570年擴展到米德爾堡(Middelburg)和哈勒姆(Haarlem),到1580年,阿姆斯特丹、高德(Gouda)、鹿特丹和多德雷赫特(Dordrecht)等城市也加入制造行列。不過,它們多半只能生產(chǎn)質(zhì)樸的日用陶,而水平相對較高的藝術陶,則僅由陶都代爾夫特生產(chǎn)。
1654年,代爾夫特城內(nèi)一個彈藥庫意外爆炸,周邊多家啤酒廠被付之一炬。正處于發(fā)展時期的代爾夫特制陶業(yè)抓住這一契機,大量購買因廠房燒毀而被閑置的土地,擴大生產(chǎn)規(guī)模。到17世紀末,代爾夫特市內(nèi)的陶藝作坊多達33家;一批具有高水平燒成技術和繪畫技能的陶藝技師極受推崇。1640年到1740年的百年中,僅代爾夫特從事彩畫的陶工,就有十余名出類拔萃者作為特例,被創(chuàng)建于15世紀、只有藝術家才有資格參加的行會組織圣路加公會(Guild of SaintLuke)吸納為會員,榮耀一方。這一時期的代爾夫特陶器作為一項朝陽產(chǎn)業(yè),其影響一直延伸到英倫半島和愛爾蘭,甚至衍生出了英國代爾夫特陶,直至被本土的韋奇伍德骨瓷(Wedgwood Bone china)取代。
自從精美的中國瓷器殺進歐陸,加之邁森(Meissen)陶瓷工坊于1708年成功燒制出歐洲第一爐真正意義上的瓷器,后又在德國北部發(fā)現(xiàn)制瓷不可或缺的原料高嶺土,代爾夫特制陶業(yè)從繁花似錦的暖春一下子跌入萬物肅殺的寒冬,曾經(jīng)的輝煌難以為繼。到19世紀中葉,代爾夫特市內(nèi)的陶業(yè)作坊被中國瓷器擠壓得幾乎消失殆盡。陶工們認識到,在無法破解中國制瓷秘笈的情況下,唯一的出路只有以中國青花瓷為榜樣進行仿制。
齊白石大師有一句名言,叫做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即好的東西要學,不能仿。藝術的心靈是相通的。遠隔千山萬水的代爾夫特陶業(yè)藝人大概也悟出了這個道理。與其一味埋頭去模仿別人,做自己不熟悉、不適應的東西,倒不如發(fā)揮自身特長,力求借他人之力,圖自己翻身。代爾夫特陶藝家不失時機地在保持傳統(tǒng)青花基本特征的基礎上,靈活融入西方繪畫技巧和荷蘭特有元素,用另類表現(xiàn)手法打造全新的青花產(chǎn)品,從而使踟躕不前的代爾夫特藍陶擺脫困境,重歸繁榮。因此,堅定不移地走民族路線是代爾夫特藍陶起死回生的不二選擇。
首先,器型必須入鄉(xiāng)隨俗。傳統(tǒng)的花瓶通常只有一個口,特別是中國式梅瓶,雖然外形亭亭玉立,但用來插荷蘭人引以為豪的單朵頂生大型而艷麗的郁金香就顯得力不從心,難堪重負。于是,代爾夫特陶藝家們別出心裁地開發(fā)出不同樣式的多層多口郁金香專用花瓶,有的形似獎杯,有的如同寶塔,一朵朵花頭碩大的郁金香插在朝向四面八方的多個瓶口上,在藍白相間的青花紋飾襯托下,越發(fā)顯得雍容華貴、莊重美麗。這種造型奇特、融東西文化于一體的杰作,可謂匠心獨具,世界無雙。繪畫題材的變革也是重要一環(huán)。他們不再醉心于模仿自己并不熟悉的東方景色,而是僅僅依賴那深淺變化的一抹幽藍,把教堂、街道、風車、漁船、狩獵、航海、郁金香等具有荷蘭風情的題材,作為主體畫面,恰到好處地移植到陶品上。
畫西洋景色,當然得用西洋技法。中國青花沿用以線描為主的傳統(tǒng)繪畫表現(xiàn)方法,而西洋繪畫則強調(diào)光影以營造體積感、縱深感。代爾夫特陶藝家一改初期拘泥于單線平涂的中國畫法,主題圖案應用歐洲人熟悉的光影效果、焦點透視、陰陽塊面等西洋技法,而邊飾則盡量保留中國青花傳統(tǒng)樣式。中西合璧得體,照樣能相映成趣。
為了加強畫面的層次,代爾夫特畫師們通過控制畫筆上所蘸鈷料的含水量,把中國青花紋飾僅用三到四個層次的簡約式渲染方法,擴展成濃淡變化無窮無盡的多色階模式,細膩到可以惟妙惟肖地描繪人像,或再現(xiàn)油畫寫實厚重風采的地步。即便是中國式孔雀牡丹傳統(tǒng)題材,其形象的表現(xiàn)力和繪畫的精細程度亦能做到與中國工筆畫異曲同工,這是初期的仿品無法比肩的。
2011年8月19日,張柏芝回到米蘭接受特訓,為how101臺拍攝的《Lifetival》的特別篇《Lifetival-Cinderella's Story》。從特輯拍攝到游走米蘭,張柏芝都進入了忘我的境界。她說這是近半年以來第一次享受燦爛而輕松的時光。
時尚:“頂級奢華”的戰(zhàn)場
乍看之下,米蘭就像一位邁著優(yōu)雅貓步的模特向我們款款走來魔鬼般的身材、奢華的品味與慵懶的內(nèi)心合二為一。作為世界時裝圣地之一,如今的米蘭聚集了時尚界頂尖人物,上千家專業(yè)買手,來自世界各地的專業(yè)媒體和風格潮流,獨占鰲頭。
Prada:Marie Prada于1913年創(chuàng)辦,其設計與現(xiàn)代人的生活型態(tài)水乳相融,精細與粗糙,天然與人造,不同質(zhì)材、肌理的面料統(tǒng)一于自然的色彩中,藝術氣質(zhì)極濃。PRADA直至1989年才推出首次秋冬服裝秀,簡約、制服美學般的設計一反當時潮流而贏得贊美,更是奠定了意大利時裝簡約、自由、不做作的設計風格。
Gucci:意大利殿堂級時尚品牌。經(jīng)營高級男女時裝、香水、包包皮具、鞋履、手表等昂貴的奢侈品,以高檔、豪華、性感而聞名于世。
Dolce&Gabbana:作風非常獨特,創(chuàng)業(yè)之初就堅持自己制版、裁縫、樣品和裝飾配件及所有服裝,還只任用非職業(yè)模特兒走秀,這對于當時講究排場的時裝界,是相當獨樹一格的。
Salvatore Ferragamo 1927:自品牌成立開始,歷經(jīng)全球經(jīng)濟大衰退、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依然屹立不倒,成為意大利經(jīng)典時裝品牌。
Versace 1978:代表著一個品牌家族,一個時尚帝國。它的設計風格鮮明,是獨特的美感、極強的先鋒藝術的象征。其中魅力獨具的是那些展示具有文藝復興時期特色的華麗的充滿豐富想象力的款式。
這里毫無疑問地聚集了世界最嫵媚性感、神色傲慢與冷艷的美麗模特。她們走在全球最為挑剔的T形臺上,讓時尚魔頭的毒辣眼光任意掃射。
與柏芝同行的向?qū)rancesca就是其中之一,她從成千上萬前往米蘭追夢的青春女孩中脫穎而出,她說,這里的競爭慘烈得不亞于一場戰(zhàn)爭。在這里,時常可以看到各種膚色的高挑漂亮女子留戀在模特公司林立的咖啡店中,和其他400個同樣美麗的女子去爭奪一份工作。在這里,紅顏爭寵而導致的各種黑幕在時刻上演,奢華外露的時尚之都也暗藏黑暗,真心難求。
建筑:大理石寫成的詩歌
徜徉在米蘭的街頭,街道兩旁的古老建筑披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色陽光,它在蔚藍天空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的溫情脈脈。它們這樣默默的站立了多少年呢?幾十年?還是上百年?它們又這樣默默地俯視了多少發(fā)生在這里的人間悲喜?站在廣場上環(huán)顧四周,歐洲古典建筑的磅礴氣勢與精致之美就會撲面而來。
對哥特式建筑迷而言,它是裝飾精致的杰作,被馬克吐溫稱為“用大理石寫成的一首詩”。多姆大教堂于1386年落成。龐大的規(guī)模令人難忘――長515英尺、寬301英尺(157米、92米),是世界最大的哥特式建筑,排在梵蒂岡的圣彼得大教堂與西班牙的塞維利亞大教堂之后的歐洲第三大教堂。拿破侖曾干1805年在這里舉行舉世聞名的加冕儀式。它所使用的彩色玻璃可追溯到15世紀,是歐洲用得最廣泛的建筑材料,而嵌在入口附近的教堂中殿上的玻璃是全世界最大的日晷(1786)。其它主要的藝術作品包括教堂北耳堂中由7個部分組成的青銅蠟扦(14世紀),這種模式最早是在法國、德國出現(xiàn)。
大教堂廣場北側(cè),矗立著被巨大拱門環(huán)繞的維托伊曼紐二世拱廊,是象征著米蘭最美麗的長廊,這座華麗的購物長廊屋頂由玻璃和鋼鐵搭建而成,整體呈現(xiàn)十字架形狀,觀光價值極高。在中央拱廊下的Prada精品店,規(guī)模和櫥窗布置都是米蘭數(shù)一數(shù)二的,尤其櫥窗布置天天更新,光是站在櫥窗外欣賞也是一大樂事。
在斯卡拉歌劇院落成的前150年中,有350部歌劇的首演在那里舉行??梢哉f歌劇院的每一次節(jié)日盛演開幕歌劇都被公認為意大利歌劇界的重大事件。這個外表看起來很普通的歌劇院,卻擁有無比寬闊和金碧輝煌的內(nèi)廳,無怪乎被譽為“意大利最偉大的歌劇院?!?/p>
18世紀拿破侖在米蘭的臨時官邸現(xiàn)演變成市立博物館。這里收藏了大量19世紀的藝術作品,其中包括大量米蘭新古典主義時期的作品。
用紅磚砌成的斯夫爾扎科城堡是維斯康蒂統(tǒng)治時期的一座防御碉堡,之后成為龐大的斯夫爾扎家族的居所。城堡的防御工事有達芬奇規(guī)劃設計,后來又經(jīng)由拿破侖改造。
市井:驚艷的民間文藝
熱情的時尚之都是淘寶客的樂園,在米蘭,除了知名的設計師品牌店外,那些展銷新品牌的精品店和別致的手工藝概念店在街道兩側(cè)林立。市內(nèi)四大知名“跳蚤市場”更是令人流連忘返的“淘寶圣地”。
花樣市場:想要了解這個最會享受生活的時尚之城。就千萬不能錯過這里充滿生活氣息的“花樣市場”。這個城市非常貼心地為你準備了分類各異的四種市場。每個周末,都有一個大的市場全面開放,從書本到服裝到電器到手工藝品……甚至一些攤位正在出售的古董奢侈品。便宜的價格與充滿淘寶精神的時尚體驗,絕對讓你流連忘返。
手工作坊,神奇的米蘭可以為你訂做完全只屬于你的個性化物品。從時裝到帽飾、手套、鞋子,甚至家屬用品到這些手工作坊去,你就能做自己的設計師。
跳蚤市場:古董市場、換物市場、美食市場……各式各樣的“跳蚤市場”讓人徹底走出奢侈品的豪華昂貴,平價與大量的誘惑非常迷人,成為淘寶客的心頭最愛。
1609年的尼德蘭革命,最終以荷蘭建立起共和國而勝利結(jié)束,這是歐洲歷史上第一個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也是當時歐洲最富強、最先進的國家。這場革命不僅為荷蘭帶來了資本主義制度,也使荷蘭美術擺脫了宗教和宮廷的束縛,“荷蘭小畫派”得以應運而生。
17世紀的荷蘭,是一個繪畫風潮泛濫的時代,但繪畫的主要功能是為各種階層做肖像畫,雇主的滿意與否是一個畫家成功的關鍵。當時,有一位成功的畫家叫做倫勃朗,他的肖像畫在荷蘭十分受歡迎,倫勃朗將前人的明暗對比畫法加以發(fā)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畫風,后人稱之為倫勃朗式的明暗畫法,其本人也成為了“荷蘭小畫派”的主要奠基人。
倫勃朗于1606年7月5日生于荷蘭西部萊頓城,對藝術的強烈愛好使他14歲時便中斷了學業(yè)轉(zhuǎn)而學習繪畫,19歲已獨立創(chuàng)作繪畫,回顧他充滿戲劇性的藝術生涯,為人們留下的是575件油畫,大約1000件素描,375件腐蝕版畫,作品總計近2000件左右。在這其中,《杜普教授的解剖課》堪稱他的成名作,這幅畫突破了當時流行的羅列式構(gòu)圖法則,把人物按照情節(jié)需要,以杜普教授為中心,組織起完整的畫面,生動細膩地描繪了各個人物的不同形象、性格特征以及當時的表情。此畫一經(jīng)面世,立刻好評如潮,那年他剛滿26歲。
法國著名藝術理論家丹納如此評價倫勃朗:“倘把人比作一根鏈條,那么他鑄造了一頭,希臘人鑄造了另一頭,所有佛羅倫薩、威尼斯、法蘭德斯的藝術家們都在這兩者之間”。他對藝術終生不渝的追求,和他對現(xiàn)實生活的深刻理解形成了他獨具一格而又極豐富的繪畫語言,倫勃朗所創(chuàng)造的明暗對比畫法,用光線來塑造形體,表現(xiàn)空間和突出重點,富于質(zhì)感,被人們稱為“光影大師”。攝影界有一種所謂“倫勃朗式用光”,就是吸收了倫勃朗強化明暗對比的創(chuàng)作方法,在拍攝時使被攝者臉部陰影一側(cè)對著相機,燈光照亮臉部的四分之三。以這種用光方法拍攝的人像酷似倫勃朗的人物肖像繪畫。
隨著荷蘭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商品價值觀也進入了美術領域。而美術作品成為商品進入市場后,畫家的創(chuàng)作從內(nèi)容到形式就必須迎合買畫人的審美需要,這也決定了荷蘭繪畫的內(nèi)容和形式向“小”發(fā)展。今天,與哈爾斯、倫勃朗和維米爾同時代的畫家們都被習慣性地稱作“荷蘭小畫派”。之所以被稱為“荷蘭小畫派”,原因有二:第一,作品的畫幅比較小,適宜于市民階層懸掛室內(nèi)以裝飾居室之用;第二,不表現(xiàn)重大的社會題材,特別注重對生活細節(jié)的描述,迎合市民階層的審美趣味。
1654年,荷蘭的德爾夫特發(fā)生過一件歷史上有名的火藥庫爆炸事件,畫家卡雷爾·法布里蒂烏斯當即被倒塌的房屋壓死。這位畫家是倫勃朗最有才華的學生,當時已有相當?shù)拿?。他的死于非命,促使他的朋友一印刷商人阿諾爾德·邦為他寫下一首表示悼念的四行詩:嗚呼哀哉,鳳凰在熊熊烈火中涅,歸天的法布里蒂烏斯正處在光榮的頂端,幸而維米爾追蹤他的足跡奮力向前,是從他的尸灰里飛出的新鳳,高蹈翩然。維米爾的作品,往往在平凡中現(xiàn)出悠遠的寓意和深刻的哲理,既通俗樸實,又神秘莫測。他的作品中所流露出的和煦與寧靜足以讓他在自己的時代中顯現(xiàn)出耀眼的光芒。然而,這位涅的鳳凰卻被人們遺忘了長達兩個世紀之久,在維米爾生活的年代里,德爾夫特對他的創(chuàng)作持歧視的態(tài)度。當時的德爾夫特雖是個只有23000人的中小城市,比阿姆斯特丹等世界大都會不免遜色一些,但也算繁榮富足。據(jù)一張1649年鐫版刻制的德爾夫特城地圖可以看到,這是一座十分整齊、清潔的城市;市中心是一座古老的教堂,教堂前便是全市商業(yè)中心的市場廣場——維米爾的杰作《德爾夫特風景》即在此誕生。
從《德爾夫特風景》中可以看出,維米爾采用了點彩法表現(xiàn)明亮閃爍的光斑。他的點彩法在畫面上產(chǎn)生了明暗和虛實的奇妙效果。由于它與攝影中的某種效果——不在焦點上的物象發(fā)虛,其受光部位即出現(xiàn)光斑——十分相似,人們便推測維米爾很可能借助于某種帶透鏡的機械裝置(暗箱),作為取景的手段,并且把遠處的景象投影到畫布上。《德爾夫特》是人類靈巧雙手的完美創(chuàng)造,對后人而言,這些各種各樣的繪畫處理都是不可預知的——堆積的顏料、輕抹的色彩,有著粗糙肌理(或顆粒狀)的細部以及其他效果。
而在英國導演彼得·韋伯根據(jù)維米爾畫作《戴珍珠耳環(huán)的少女》的故事改編而成的影片里,維米爾說:“我要畫我第一次見到你的樣子,葛麗葉,僅僅只是你?!碑敻瘥惾~最終戴上了屬于女主人的珍珠耳環(huán),側(cè)身靜坐,微轉(zhuǎn)過頭來凝視畫家的時候,慢慢拉近的鏡頭中,少女的藍色頭巾和銀白耳環(huán)閃耀出無盡光華。那一刻,繪畫藝術和電影影像產(chǎn)生了奇妙的融合。
關鍵詞:連續(xù)剛構(gòu)橋;懸臂澆筑;菱形掛籃;優(yōu)化
1. 概述
掛籃是預制應力砼連續(xù)剛構(gòu)橋梁體懸臂澆筑的專用設備,隨著施工技術的不斷改進,掛籃已由過去的壓重平衡式發(fā)展成現(xiàn)在通用的自錨平衡式。自錨平衡式施工掛籃主要有三角斜拉式、菱形桁架式和貝雷桁片組合式掛籃三種。菱形掛籃具有受力明確、結(jié)構(gòu)簡單的特點,因此,在施工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菱形掛籃的不足是掛籃外寬尺寸大于橋面寬度,當兩幅橋分隔間距很小時,掛籃整體移動較為困難。
2. 掛籃基本組成
桂瀾大橋主橋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箱梁橋,跨徑布置為63+90+63m,主梁為單箱雙室截面,垂直腹板。單箱頂寬19.3m,底寬12.3m,翼緣板長3.5m,支點處梁高5.5m,跨中梁高2.8m,梁底緣按1.8次拋物線變化,最大梁段重量為180噸;梁段劃分節(jié)段長度為三種,分別為3米、3.5米和4米。經(jīng)過比選,施工中選用菱形掛籃。
掛籃設計的主要參數(shù)如下:適用的最大梁段重量180噸;適用的最長梁段4m;梁高的變化2.3~4.3m,最大的梁寬為頂板21.5m,底板11.8m;采用無平衡重走行,掛籃設計的總重量70噸;掛籃利用效率系數(shù)2.6。
掛籃形式如圖1示,各主要系統(tǒng)的組成如下:
(1)主桁架系統(tǒng) 采用型鋼組件拼裝成“口”字形并拴接和焊接而成菱形主構(gòu)架。
(2)吊掛及錨固系統(tǒng) 吊帶采用φ32精軋螺紋鋼,吊掛在支承在主桁架上的前上橫梁上,錨固采用φ32精軋螺紋直接錨固在已經(jīng)澆筑完成的混凝梁段上。
(3)模板底平臺系統(tǒng) 采用由鋼模板平鋪于縱橫型鋼梁所組成的網(wǎng)架上。
(4)走行系統(tǒng) 采用鋼板和槽鋼組焊軌道,上接軸承走行輪。
3. 掛籃的評價
3.1 主要構(gòu)件強度、剛度檢算
(1)底平臺分配梁
分配梁計算結(jié)果如表1 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各分配梁截面最大應力均不超過規(guī)范允許值215 ,說明各分配梁強度滿足要求。
表1 分配量計算結(jié)果表
分配梁 最大彎矩
() 截面最大應力
() 最大撓度(mm)
分配梁K1 47.5 84 9.3
邊腹板分配梁K2 112 100 4.6
中腹板分配梁K2 193 110 7.7
(2)上橫梁
上橫梁最大彎矩為209kNm,故橫梁的最大彎曲正應力為
;
最大剪力為:258kN,故橫梁的最大剪應力為:
;
取邊支點上橫梁截面作為驗算截面,該截面正應力:,剪應力,換算應力:。
上橫梁強度滿足要求。
(3)吊帶
吊帶設計為直徑32的精軋螺紋鋼,設計荷載為600KN,前吊帶所承受的最大拉力為158kN,吊帶最大變形量為:
,滿足強度剛度要求。
(4)后下橫梁
行走時后下橫梁最大截面彎曲應力:;
后上橫梁的最大拉應力為;
立柱桁架P1的最大拉應力;
立柱桁架P3最大應力:。
后下橫梁滿足強度要求。
(5)主桁架
由以上前橫梁的計算可得到作用于三片主桁架上的作用力分別為:393kN,379kN,393kN,400kN作用于主桁架前支點處,各桿件的軸力如圖2所示:
圖2 主桁架受力分析圖
立柱B壓應力為:;
斜撐E壓應力為:;
C桿拉應力為:;
D桿拉應力為:;
A桿壓應力為:。
各桿件均滿足強度要求。
由上面檢算可以得知:各構(gòu)件的強度、剛度均能滿足要求。
3.2掛籃整體剛度和穩(wěn)定性評定
(1)掛籃整體剛度
在掛籃自重澆筑梁段的作用下,總變形量(不包括前橫梁在吊帶作用下的變形)為26.5mm, 其中主桁架的變形量為16.5mm,吊帶的變形量為10mm。按以往經(jīng)驗,掛籃自重產(chǎn)生的變形量約占25%,因此,掛籃在澆筑梁段作用下的變形量為26.5mm×0.75=19.88mm
(2)抗傾覆性
為克服掛籃前傾覆荷載,采用直徑為32mm的精軋螺紋鋼作為后錨筋,錨固在以澆好的箱梁頂板上。1根直徑為32mm的螺紋鋼筋的最大抗力為600kN噸。后端采用2根精軋螺紋鋼來抵抗掛籃在荷載作用下的前傾,其抗傾覆系數(shù)為120/40=3>2,滿足穩(wěn)定要求。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得知:整體滿足穩(wěn)定要求。掛籃的總變形量基本能滿足剛度要求,剛度儲備較小。
3.3 行走系統(tǒng)評價
桁架走行系統(tǒng)按如下布置:在3片桁架下的箱梁頂面鋪設3條用鋼板和槽鋼組焊的工字形軌道,軌道用精軋螺紋鋼錨固于已經(jīng)澆筑好的梁段上,而主桁架通過設有軸承走行輪與軌道相連接(見圖3)。這種設計軌道走行方便,但由于走行輪是機加工件,加工費用較高,工地加工困難。
3.4 錨固系統(tǒng)
掛籃錨固系統(tǒng)采用φ32精扎螺紋鋼將掛籃錨固于已經(jīng)澆筑好的梁段上,這種錨固方式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3.5 模板底平臺系統(tǒng)
模板底平臺系統(tǒng)由鋼模板和縱橫型鋼組成。鋼模板平鋪于縱橫型鋼梁所組成的網(wǎng)架上,其中在底板采用普通2[25b型鋼縱梁來承受底板的荷載,而在腹板處,由于腹板的荷載較大,因此采用2[40a組成的加強型鋼縱梁來承受腹板荷載。另外,為適應階段前后端梁底標高的變化,分配梁通過支承鉸座與橫梁連接。此外,為加強底平臺整體性,分配梁設置平面連接系。綜上所述,模板底平臺系統(tǒng)設計合理,考慮全面。
4. 掛籃的優(yōu)化
通過上面評價可知:掛籃各構(gòu)件的強度、剛度均能滿足要求,整體滿足穩(wěn)定要求。掛籃的總變形量基本能滿足剛度要求,掛籃設計軌道走行方便,錨固系統(tǒng)及模板底平臺系統(tǒng)設計合理。但尚存兩點不足:第一,掛籃總變形量雖然基本能滿足剛度要求,但剛度儲備較小(與規(guī)范規(guī)定值差0.12mm),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第二,行走系統(tǒng)設有軸承走行輪,設計軌道行走方便,但由于走行輪是機加工件,加工費用較高,工地加工困難。
針對上述兩點不足,我們對掛籃進行優(yōu)化。
4.1 加強掛籃整體剛度
加強掛籃整體剛度時采取兩個措施,第一,改變主桁架的D、B桿的型鋼規(guī)格。 D桿原采用2[22b,改為2[28b;B桿原采用2[20b,改為2[25b,改進后,主桁架的變形量為12.5mm;第二、增加中間吊帶的根數(shù)。原來設計采用4根吊帶,改進后采用6根,按1、2、2、1的方式分布,將中間吊帶兩根并在一起,以達不減少前端的工作空間的目的,改進后,吊帶的變形減少為5.07mm。掛籃的總變形量為17.5mm×0.75=13.12mm
4.2 行走系統(tǒng)改進
在參照和借鑒了其它掛籃的成功經(jīng)驗的基礎上,將軸承走行輪改為后鉤板的形式(見圖4)。后鉤板用[22b和[10鋼和厚10 mm的鋼板豎肋焊接而成,后鉤板的強度,由其豎肋來調(diào)整。使用時將軌道上緣下面涂上黃油。試用結(jié)果表明,改動后掛籃的移動速度較改動前稍慢,但安全可靠,加工費用低,經(jīng)濟上存在優(yōu)勢。
5. 結(jié)論
該菱形掛籃各構(gòu)件的強度、剛度均能滿足要求,整體滿足穩(wěn)定要求。掛籃的總變形量基本能滿足剛度要求,掛籃設計軌道走行方便,錨固系統(tǒng)及模板底平臺系統(tǒng)設計合理。但尚存兩點不足:第一,掛籃總變形量雖然基本能滿足剛度要求,但剛度儲備較小(與規(guī)范規(guī)定值差0.12mm),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第二,行走系統(tǒng)設有軸承走行輪,設計軌道行走方便,但由于走行輪是機加工件,加工費用較高,工地加工困難。針對這兩點不足,本文對掛籃進行了優(yōu)化。首先通過增加主桁架B、D桿的型鋼規(guī)格和增加吊帶根數(shù)以提高掛籃的整體剛度;其次將軸承走行輪改為后鉤板,降低加工費用。
參考文獻 :
[1] GB50017―2003.鋼結(jié)構(gòu)設計規(guī)范[S]
[2] JTJ041-2000.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S]
大年初一,我和愛人去朋友家拜年,進門就被朋友家撲面而來的香氣驚呆。環(huán)顧四周,發(fā)現(xiàn)朋友的花架上,擺放著一盆不知名的花草。碧綠的葉子中伸展出幾支花箭,花箭上對稱盛開著紫色的花朵,花蕾中吐放出淡淡的幽香。那花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是那樣的清新脫俗、高雅秀麗。聽朋友介紹才知道,它是蘭花中的一種―報歲蘭(也稱墨蘭)。那清新、高雅的花姿和怡人的香氣,頓時讓愛人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致。朋友見他如此欣賞,當時就送了一盆給他。這是愛人的第一盆蘭花,也就從那時起,夫君與蘭花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在愛人的眼里,蘭花是非常有靈性的。從春到秋,從冬到夏,他把大部分業(yè)余時間都給了他的蘭花“MM”。每天早晨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向他的蘭花“問候”;晚上回來的再晚,也要去看一下他的“寶貝”。由于他對蘭花如此鐘情,他養(yǎng)的蘭花也給了他最高的回報。在他們一群養(yǎng)蘭的朋友中,他的蘭花總是那么爭氣,向世人展示她獨特的魅力:春天芳香的春蘭、春劍,迎夏的惠蘭、建蘭,冬日送暖的寒蘭、墨蘭……看到這一切,的確不能不讓人為蘭花的靈氣和養(yǎng)蘭人的付出而感動。
說起愛人愛蘭、養(yǎng)蘭的癡迷,還有好多故事。有一次,愛人出差要去南方,走時我囑咐此去的時間和路線較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飲食和休息,注意旅途安全。十幾天以后,又黑又瘦、風塵仆仆的他,一瘸一拐地回來了,手中除了簡單的行李以外,還拎著一個大大的草筐,一看便知又拎著他的“寶貝”??粗旨t又腫的腳,我問愛人,才知道了他的“尋蘭歷險”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