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催催人生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眼前的翠脆生生個子不高,留著長發(fā),一張白皙而俊俏的臉龐恬靜而安詳。但與人說話時,她立刻活躍起來。說到興奮處,她還會用力地向后甩一下自己的頭發(fā),然后發(fā)出一陣爽朗的笑聲。這笑聲正如她的名字一樣:脆脆生生的。
她大學畢業(yè),家境優(yōu)越,卻在大學畢業(yè)后嫁給了一個普普通通的軍人,做了一名默默無聞、甘愿奉獻的“軍嫂”;她有理想,有追求,在結婚后卻甘愿為了自己戍邊的丈夫放棄優(yōu)越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全職隨軍,自謀職業(yè)。
下定決心
翠脆生生的話不多,卻見心肝。她說,她常常覺得自己嫁了軍人才是最幸福的。
與現(xiàn)在的丈夫相識是在2003年。那時候,她剛剛大學畢業(yè),正在找工作;而他,則是一名剛剛從士兵提干的連職干部。
第一次見面時,他就對她一見鐘情:有文化,人也漂亮,這樣的姑娘打著燈籠也難尋啊。而她,也覺得他大高個兒,小眼睛,穿上綠軍裝挺精神的。隨后,倆人便開始經(jīng)常聯(lián)系。
由于軍隊的特殊性,很多時候,他們不能像其他年輕的情侶們一樣朝夕相處。有時甚至盼了很久的短暫相聚的機會也會由于種種原因而臨時取消。
這些事情,母親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對女兒說:“給軍人做妻子就要時時忍受這種相思之苦,如果將來結了婚恐怕會更難受,如果實在受不了就算了吧!”
翠脆生生以前從來沒有考慮過這些,聽了母親的話,她也開始有些動搖了。有一回,他來她家中探望,她的家離部隊很遠,晚上只好就住下了。她滿懷內疚地告訴他:“如果我決定不和你在一起了,你千萬不要恨我,因為有些現(xiàn)實問題是不能不考慮的,我只是個平庸的女孩子罷了?!?/p>
他點了點頭。一會兒,他打了一盆水來,輕輕地脫了她的襪子,非要給她洗腳。她的腳以前做過手術,他輕輕地揉搓著,微微朝著她笑,說:“你做什么樣的決定我都尊重,當軍嫂實在是太辛苦了,我能理解。”
這個場景,突然讓她覺得很后悔剛才說出的話。一個能為自己洗腳的男人,將來一定也會是個好丈夫吧。那一刻,她突然下定決心,以后辛苦就辛苦,這輩子就當了這個軍嫂吧!
可就在他們感情日漸濃厚的時候,他所在連隊里的一個兵由于和排長發(fā)生口角不見了。這件事情對部隊而言驚天動地,如果找不到,作為連隊指導員的他輕則受處分,重則降職降銜,甚至安排轉業(yè)。
他找了3天,終于沒有信心了,給她打電話說:”對不起,我們分手吧。我可能連最簡單的幸福都給不了你。”翠脆生生卻大聲地對他說:“不,這輩子我認定了你!如果你轉業(yè),我跟著你,就算你去當清潔工,我都會在后面給你拿著簸箕!”
辭職隨軍
2006年,翠脆生生終于和相戀3年的男友結婚了,成為千千萬萬“軍嫂”中的一員。
由于分別在兩地工作,加之部隊的規(guī)定,婚后他們常常幾個月才能見一次面,彼此的思念瘋長。
“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我一直堅強的心變得脆弱無比。”她說,“但是,我一直對自己說要堅持、再堅持,既然做了一名‘軍嫂’,就要甘愿默默地付出?!?/p>
此時,由于訓練的原因,他的腦袋上生出了一個小瘤。經(jīng)醫(yī)生診斷,需要做手術進行治療。由于害怕家人和朋友們擔心,在進行手術之前,他沒有向任何人透露消息,也包括她。
他一個人泡了包方便面就上了手術臺,手術結束后,他又一個人回到了病房。為了不給部隊添麻煩,他堅持不讓其他人照顧,一個人住院,渴了就喝口開水,餓了就泡一包方便面。
幾天后,當翠脆生生得到消息趕往醫(yī)院的時候,眼前的一切讓她驚愕不已。丈夫靜靜地躺在床頭,氣息虛弱、面容憔悴。別的病人的床頭都放著水果、牛奶,可他的床頭柜里只有兩包方便面和一包榨菜。
她的眼淚一下子涌了出來,罵他:“你是不是想讓我內疚死啊,你個大傻瓜!”她邊罵邊給他喂從家里帶的雞湯。
為了更好地照顧丈夫,讓他在部隊里安心工作,她決心放棄自己原本穩(wěn)定的工作來到丈夫身邊。“新時代的女性要堅強、要獨立,不僅要照顧好老公孩子,還要忙于自己的事業(yè),軍嫂也不例外。但是,為了部隊、為了丈夫,我甘愿放棄我所擁有的這一切?!彼f。
自謀職業(yè)
辭職以后,她做起了全職軍嫂。丈夫是離自己更近了,但仍然不能天天見面。每天在家里面對著空空蕩蕩的屋子,她突然又感覺到有些不適應:“我不能每天這樣的無所事事,必須要找點兒事情做,讓自己充實起來。”
她開始在部隊駐地附近找工作。她學歷高,又有工作經(jīng)驗,工作態(tài)度、工作能力都沒有問題,但她找了一家又一家單位,對方一聽她結婚兩年了還沒有孩子,都委婉地拒絕了。
她打電話向丈夫訴苦,丈夫正在忙工作,她一下子哭出聲來:“你知不知道我一個人多難過啊,找了好多家公司,可人家卻都不要我?!?/p>
哭歸哭,但當有人勸她請組織出面幫忙時,她又猶豫了:“軍嫂中間條件比我困難的還有很多,再說我隨軍已經(jīng)給組織添了不少的麻煩,現(xiàn)在不能再讓組織操心了?!?/p>
她決心發(fā)揮自己在寫作方面的特長,自力更生,自謀職業(yè)。
她把自己在找工作期間的一些經(jīng)歷、感悟,還有自己和丈夫之間的一些感情故事寫出來,投到報社或出版社,居然都陸續(xù)地發(fā)表了。
2008年夏,她拿到了自己辭職隨軍后的第一筆稿費,從此后便一發(fā)不可收拾,開始了她瘋狂“碼字”的生活。
從2008年8月開始到2010年7月,她一共出版了《嗨,我們到公園看猴子去吧!》《非你不嫁》《兩個人的江湖》《斗婚》等四本近一百萬字的小說,并時常有作品發(fā)表在其他的報紙、雜志上,在社會上贏得了大量的讀者。
“氣球奶奶”的自尊自立精神感動了無數(shù)網(wǎng)友,有人甚至專程從外地趕到鄭州,就為了親手買一只老人的氣球――
拒絕乞討, 83歲“氣球奶奶”靠賣氣球為生
2008年12月4日,中原省會鄭州被這個冬天的第一場寒流襲擊,行人們包裹在厚厚的冬裝里,而鄭州經(jīng)三路一家大型超市大門右側冰涼的石墩上,卻坐著一位老奶奶,她右手緊緊攥住一把繩子,繩子上拴著一個個可愛的氫氣球。老人在寒風中等待了兩個多小時,僅僅賣出一個氣球。 她的身邊還鋪著一塊塑料布,布上放著十幾雙自己縫制的兒童鞋,針腳細密厚實,鞋面有龍鳳呈祥、百鳥朝鳳等喜興圖案。
老人名叫孫玉蘭,來自豫東商丘市柘城縣,娘家在周口市鹿邑縣,這已是她來鄭州賣氣球的第三個年頭了。剛來鄭州時,她每天都背著一個蛇皮袋子,邁著顫巍巍的步子穿行在住處附近的樓院小巷。因為她腿腳慢,搶不過那些年輕人,每天撿廢品換來的錢僅夠吃飯的。于是,有老鄉(xiāng)便給她出主意:“你這么大年紀,還撿什么廢品,還不如到二七廣場人多的地方乞討呢,準保來錢快!”
聽了這話,孫玉蘭像受了侮辱似的,生氣地說:“人要臉,樹要皮。我要強了一輩子,到死也不能壞了名譽,我不干!”
在鄭州撿了3個月的廢品后,在廣州賣氣球的外甥回到了鄭州,他建議姥姥不如和他一起賣氣球,每天賣得好能掙好幾十塊呢!孫玉蘭動了心。
外甥每天都從鄭州火車站附近的小商品城批發(fā)一大堆氣球,然后吹好讓老人去賣。老人所住的都市村莊靠近一家大型超市,超市前人氣較旺,她每天都占據(jù)這個風水寶地。逢周末,她也會趕到動物園大門口買,那里小朋友多,生意好。
很快,孫玉蘭租房附近的常住戶、商販、看車人、上班族,都熟悉了這位整天被一堆花花綠綠氫氣球包圍的老人。熱心人天冷時勸她趕快回家暖和暖和,天熱時勸她到有空調的地方?jīng)隹鞗隹欤蓪O玉蘭總是固執(zhí)地堅守著她的生意,她每天8點多出工,晚上11點多還不肯收攤。
人們既同情又佩服這位可敬的老奶奶,連鄭州市城管嚴查市容的時候也不收她的攤兒。
有很多路人同情孫玉蘭,有的施舍錢給她,她堅辭不收;有的買了氣球又把氣球還給她,老奶奶還是倔犟地把氣球塞給人家。她說自己只靠力氣吃飯,不靠別人“可憐”過日子。
沒白沒黑“做生意”,只為三個未了心愿
在鄭州的3年里,孫玉蘭是和孫女小麗一起居住的。祖孫倆租住在經(jīng)三路北段一個叫棗莊的都市村莊里,她們的房子在一個又深又窄的胡同內。每天深夜,孫玉蘭收工后,就用右手拄著拐棍,左手牽著幾十個氫氣球,顫巍巍地邁著她那三寸小腳,邁過胡同內凸凹不平的水泥地,再氣喘吁吁地爬到四樓,才算回到自己的“家”。孫玉蘭和孫女租的是一室一廳。她深夜回到家里時,孫女常常已經(jīng)睡熟了。
孫玉蘭的大兒子楊傳順住在她隔壁的一個房間,他今年60歲,患有嚴重的胃病,胃病發(fā)作時常疼得滿地打滾兒,孫玉蘭心疼大兒子,2008年4月,她打電話讓大兒子來鄭州,由她來照顧飲食,房租也是從她賣氣球的錢里出。楊傳順的任務就是在家里把氣球吹好,然后送到母親賣氣球的地方。
小麗是孫玉蘭二兒子的女兒,多年前,二兒子遠走黑龍江謀生,并在那里定居。從此,小麗就跟著奶奶一起生活。今年23歲的小麗幾年前從一家中專學校畢業(yè),現(xiàn)在一家工廠上班,工資不高,還時常面臨著失業(yè)的威脅。
孫玉蘭沒白沒黑地賣氣球,是因為她心里有三個未了的心愿:幫大兒子治好胃??;到黑老江看望多年未見的二兒子;回商丘老家看望已經(jīng)70多歲的弟弟,還有寄養(yǎng)在弟弟家她收養(yǎng)了12年的智力發(fā)育不良的孫子“小羔”。
提起苦命的孫子“小羔”,孫玉蘭流出了渾濁的老淚。那是12年前的一天傍晚,在她娘家的村子里,她看到一個中年男人抱著個1歲左右的男孩,神情恍惚,孫玉蘭就在后面悄悄跟著他,果然,那男子走到村頭一片荒草叢中,丟棄孩子扭頭就走。孫玉蘭急忙抱起孩子,大聲喝住中年男子,責問他為什么扔孩子。那男人未開口眼圈就紅了,他說家里孩子多,這孩子“腦子”有毛病,他沒有錢給他治病。孫玉蘭問這孩子的名字,那男人只說乳名“小羔”。孫玉蘭勸那男人:還是把孩子抱回家吧,如果不想要,我就抱回家養(yǎng)著。那男人思前想后,最后還是把男嬰送給了孫玉蘭。
一晃12年過去了,13歲的小羔雖然患有先天性腦癱,智力發(fā)育不良,但靠著孫玉蘭的精心撫養(yǎng),如今已經(jīng)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了。孫玉蘭很想念小羔,她說自己得好好“做生意”,攢足了錢回趟周口老家,給小羔買漂亮的衣裳和書包,再看一看自己70多歲的弟弟。
博文引發(fā)愛心競賽:如果你在鄭州,去買老奶奶氣球吧
白雪嬌,一個純潔、善良的女孩兒,在附近一家高職院校上班,每天都要騎車路過孫玉蘭賣氣球的這家超市。有幾次,白雪嬌單位加班回家很晚了,卻還看到老奶奶站在那里,心里不禁涌上一陣酸楚。那段時間,賣氣球老奶奶的身影總在白雪嬌的眼前揮之不去,別的老人像她這個年齡都在家里頤養(yǎng)天年,為什么她卻還得忍受風吹日曬?這一連串的問號折磨著白雪嬌。
2008年11月24日晚,白雪嬌終于跨出了幫助老人的第一步。那天晚上,她推著自行車來到老奶奶面前,伸出手買了她一只氣球。老奶奶非常高興,白雪嬌主動和她聊了起來。聊天中,白雪嬌被老奶奶的身世及自尊自立的精神深深感動了。
4天后的深夜,白雪嬌深一腳淺一腳地走進老人居住的都市村莊,邊走邊打聽,終于找到了老人的住處。孫玉蘭見這個和善可親的閨女找上門來,很是高興,拉著白雪嬌的手說個沒完。白雪嬌親耳聆聽了老人的那三個未了的心愿,心情久久難以平靜。她把老奶奶賣氣球的故事圖文并茂地發(fā)在自己名為“中原小白”的新浪網(wǎng)博客上,并發(fā)出呼吁:如果您在鄭州,去買老奶奶一個氣球吧!
令白雪嬌沒有想到的是,她的這篇博文在省城鄭州竟引發(fā)了一場愛心競賽,讓這個寒冷的冬天充滿著絲絲暖意。2008年12月1日,一位網(wǎng)友看到她的博文后非常感動,全文轉載到了在當?shù)仡H具影響的大河論壇上。一時間,“氣球奶奶”的故事成為熱點話題,眾多網(wǎng)友認為老奶奶“自食其力、值得尊重”、“看了欲哭”、“深受感動”……紛紛表示要去買老奶奶的氣球,幫她完成心愿。甚至還有網(wǎng)友留言,要老奶奶娘家的具體地址,準備開車帶老奶奶去周口探望她的弟弟。
經(jīng)媒體報道和各大網(wǎng)站轉載,一時間,“氣球奶奶”自尊自立的故事傳遍大江南北。
時間過得真快,一晃蔡仲德老師離開我們已經(jīng)十年了,這十年中國變化很大,學校也變化很大,也許蔡老師在另一個世界里已經(jīng)感受到了。但無論如何,我想他依然會帶著深深的不安和憂慮,依然會在操心著國家、學校、音樂美學教研室與親愛的同事、學生和朋友們,因為在他的內心,總是抱有深切的社會責任感和懷有一顆愛國、愛校、愛人的赤誠之心。
記得上世紀70年代末,我剛到學校不久,就知道附中有一位語文老師叫蔡仲德,畢業(yè)于華東師范學院,當時他正在研究中國古代音樂美學思想。后來,我作為學生在音樂美學講座的課堂上認識蔡老師,他講的是《樂記》和《聲無哀樂論》。蔡老師那充滿激情的演講和對古代文獻倒背如流的學識,令我十分敬佩。l983年我畢業(yè)后留在剛成立的音樂美學教研室任教,蔡老師也恰好在下半年從附中調入音樂美學教研室,于是我們成了同事。那時的音樂美學教研室是一個永遠令人向往的集體,它的成員有于潤洋、何乾三、張前、蔡仲德、潘必新和我,這個集體還包括當時在音樂學研究所從事翻譯工作的楊恍、葉瓊芳和因身體不好病休在家的李大士,不久李起敏也調入教研室。這是一個充滿著事業(yè)心、正義感、愛心和無私的集體,在這個溫暖的集體中,我倍受長者的關心和幫助,他們既是我工作中的同事,更是我學習上的老師和為人處事的楷模。蔡仲德先生自然是我學習中國古代音樂美學思想的老師和在治學與人格上的榜樣。蔡老師嚴謹、執(zhí)著的治學和正直、率性的人格,以及他那充滿熱情的為人和見義勇為的愛心永遠存留在我的心底。
80年代后期,我萌發(fā)了一個關于中國傳統(tǒng)音樂美學研究的想法,也就是將傳統(tǒng)音樂的形態(tài)和觀念放在同一個文化背景下作綜合研究。我認為:“某種文化形態(tài)與它賴以生存的文化土壤以及與它在同一文化土壤中產(chǎn)生的某種文化觀念不可能沒有聯(lián)系,盡管這種聯(lián)系有時并不那么直接,但卻根深蒂固。從表面上來看,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觀念和形態(tài)之間缺乏明顯的聯(lián)系,但從內在的文化規(guī)律上來看,它們卻牢固地統(tǒng)一在體現(xiàn)中華民族文化特質的一些文化精神之中。”我把這個想法告訴蔡老師,蔡老師很高興并十分支持我的做法,他說由于自己在音樂方面的欠缺使他無法深入對音樂形態(tài)的研究,希望我能在這個領域做出成績。經(jīng)過將近一年的思考和研究后,我為音樂學系的研究生開設了一門名為《中國傳統(tǒng)音樂和傳統(tǒng)音樂思想》的選修課。記得蔡老師還曾兩次來聽我講課,課后給我提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后來,我把其中的部分講稿整理成三篇論文,分別是《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美善合一的審美觀念及其對中國傳統(tǒng)音樂實踐的影響》和《物我同一、情景相即的審美情趣及其對中國傳統(tǒng)音樂實踐的影響》。這三篇文章在發(fā)表前我都請蔡老師幫我審閱過,尤其是前兩篇文章,蔡老師對其中的文獻應用提出了許多建議。音樂美學教研室具有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教研室的同仁們相互幫助、相互關心,齊心協(xié)力為學科建設做出努力。教研室也有學術爭鳴的良好氣氛,不同的學術觀點并存,互補互助、共同提高。這種討論有時是集體的,有時是個人之間的,不分資歷,不論老少。蔡仲德老師比我大12歲,也是我的老師,但我們之間的討論卻是平等的。記得我們曾經(jīng)就“人本主義和藝術本體”、“五四”文化和評價青主、 “傳統(tǒng)文化和當代藝術”、“人生意義和生老病死”等問題進行過討論。蔡老師始終堅持自己的意見,我不太同意他的一些觀點,也堅持我的看法;但蔡老師的批判精神在和我討論的時候不會顯得那么激烈。其實我心里明白,蔡老師對于后輩多是鼓勵,是希望我有更多的獨立思考。只有一次蔡老師是認輸?shù)?,那是在他病重的時候和我討論“人生意義和生老病死”。他認為人活著的意義不僅是對社會和他人有用,同時也包括不給社會和他人增添麻煩。他說,他當時的情況給家人、給同事、給學校、給社會都增加麻煩,自己也無法忍受病痛的折磨。所以,活著毫無意義,生不如死。他想以安樂死的方式結束生命。我告訴他, “生死還有一個情感問題,安樂死是道德領域思考的問題,但從情感方面來說,這是無法接受的。盡管情感有時顯得很愚蠢,但它畢竟會把握人的行為,尤其是當世俗觀念還根深蒂固時,只能用感情的力量去抵御現(xiàn)實的痛苦。”蔡老師說: “你說得對,世俗的觀念盡管很可惡,但它畢竟會影響人的情感。一旦我們違背了世俗觀念,人的情感就會失衡。我想我還是要活著,用我的愛和情感去戰(zhàn)勝病魔。”蔡老師終究沒有戰(zhàn)勝病魔,但他卻為了愛和情感忍受了巨大的折磨……
蔡仲德先生在中國古代音樂美學思想領域的研究成果,可以說至今無人超越。后來他的研究轉向更為廣泛的文化領域,他對中國文化研究所提出的深刻而獨到的見解,也引起學術界的高度重視。我始終認為蔡仲德先生是一位純粹的學者,他具有中國文人最高尚的品質和人格精神。他為后人留下了一份十分寶貴的學術遺產(chǎn),他對中國音樂美學思想研究所做出的杰出貢獻將會永遠載入史冊。因而,今天在蔡仲德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際,大家聚集在一起研究和回顧蔡先生的學術成果、治學精神和為人品格,無疑對中國傳統(tǒng)音樂美學的未來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衷心希望蔡老師的學識、學養(yǎng)、學德、學品永遠成為我們大家學習的榜樣,也借此機會代表中央音樂學院全體師生對蔡仲德先生表示誠摯的敬意和深切的懷念!王次熠 中央音樂學院院長、 《人民音樂》主編
在三國群豪云起的年代,群英們角逐東漢集團的領導權。而作為東漢集團旗下的分支機構,曹魏集團的“操哥”算是最“雄起”的CEO。以“操哥” 的雄才謀略和杰出才能,先是干掉了董卓的土鱉集團,然后又重組了呂布機構,兼并了袁氏兄弟的豪族公司,趕跑區(qū)域經(jīng)理孫堅,踢走職業(yè)經(jīng)理人劉備,最后徹底架空了東漢集團的權力中心,基本控制了整個東漢集團的領導權。
然而在 “操哥”強悍的背后,卻凸現(xiàn)了不可告人的隱憂,這也是 “操哥”自已最最蛋痛的事。其實 “操哥”是個有理想、有作為的杰出CEO,從不拘一格降人才開始,為企業(yè)內部打造了一個狼性的團隊。但這個具有“戰(zhàn)狼”精神的團隊,由于出身的身份不等齊,很多寒門出身的職業(yè)經(jīng)理人受到了各方力量的排擠,特別是來自企業(yè)內部“土豪“層的掙權奪利,大大失去了團隊的向心力。
此外, “操哥” 家族成員之間發(fā)生的遺產(chǎn)繼承權,直接瓦解了整個的團隊組織結構。更可悲的,操哥死后,長子曹丕為了繼承遺產(chǎn)權,一方面,依靠司馬家族的勢力,徹底清除了曹魏集團內部的反對力量。另一方面,摒棄了 “操哥” 一直苦心經(jīng)營的企業(yè)理念,逼死東漢集團的名譽董事局主席,自已取而代之。再一方面,曹丕為了拉籠東漢集團內部勢力,進而向東漢“土豪“層拋出橄欖枝,在人事結構和績效考核上走向徹底妥協(xié),這為后世繼承祖業(yè)埋下了深深地禍根。 其實,這也是“操哥”最不想看到的結果,但卻無能為力,因為這種詬病,在公司初創(chuàng)階段已經(jīng)生成。如果沒有獲得“土豪“的人力、財力、物力的支持,很難在創(chuàng)業(yè)初期獲得絕對的領導權。但“土豪“永遠是“土豪“ ,“土豪“的利益是不可觸及的,所以“操哥”后來也看到了這一致命的內部問題。在企業(yè)核心文化建設過程中,“操哥”開始尋找各種機會,先后拔掉楊修和孔融這兩根刺,為自已企業(yè)的良性發(fā)展鋪路,掃清障礙。
但拔刺歸拔刺, “操哥”憑著自已的力量,根本無法搬倒這些強大的“土豪“。 “操哥”骨子里的思想,是看不起這些“土豪“們吃里爬外的“扒糞”思想。 “操哥”希望建立一個全新理念的企業(yè)經(jīng)營模式和用人機制,所以遭到了“土豪“們在全體股東大會上的強烈抵觸,這些“土豪“們?yōu)榱司S護在集團內部的現(xiàn)有基礎上的利益,私下和曹丕達成了“狼狽為奸”的協(xié)議,排斥異已,竊取了整個東漢集團的現(xiàn)有利益和領導權。
從某種程度上講, “操哥”的人生情結是悲催的!老子為兒子掃路,結果兒子給老子封路,老子設計的藍海戰(zhàn)略,從兒子手里從此流產(chǎn),而且變本加厲的痛批老子的經(jīng)營理念,此可謂老子死也不瞑目。往往強大的人,都有孤獨之處, “操哥”內心的蛋痛,也許只有諸葛孔明先生最理解,因為在公司制度設計上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同時,也希望作為今人的CEO,更能審時度勢,把握火候,為公司的良性發(fā)展,構建好一個真正健全的企業(yè)發(fā)展體系!
廈門大學門口的白沙海灘,是個優(yōu)越的天然游泳場。面對潔凈如銀的沙灘、波瀾不驚的海面,一個在室內游泳池泡大的游泳“健兒”,縱身投進大海,在碧波間暢游。忽然,一個稱為“惡狗浪”的波峰陡然掀起,不知所措的“健兒”被拉向海底。再也沒有回來的他,要是在天有靈,最大的遺憾,當是:室內游池太舒暢了,平時要是能多些風浪險阻的磨煉,該有多好!
歐美有些國家,故意將本可筆直的公路、修造成彎道曲道。筑路多費資金開車多費時間,對于“時間就是金錢”頗具經(jīng)濟頭腦的歐美人,真是“自找苦吃”。但他們認為這很值得,因為長時間在筆直沒阻礙的公路上疾駛,易引發(fā)交通事故。有了彎道曲道的阻礙,司機須時時警醒不敢掉以輕心。事實證明,他們的做法確實是明智之舉。
“假使世界沒有了它,人人都敢做搶劫的勾當,那時,你我兩人的買賣,豈不做不成了嗎?”這,也許就是后一個強盜比前一個“聰明”的所在,從這個角度來說,絞刑架確實是強盜們的“恩人”。
我出生在一個屋內擺滿鋤頭犁耙、室外遍地牛糞雞糞的農民家庭。貧窮的生活使我早早地參與了勞動。在班上,我的衣著比別人寒酸,但我的精神比別人富有。勞技課活動中,所有重的累的臟的活兒,我一聲不吭地搶在先爭著干,課后,我把勞動工具放回原處,把場面打理干凈整齊最后一個離開:回宿舍后我悄悄地將體弱多病或沒有勞動習慣的同學的衣服,統(tǒng)而括之漿洗干凈。于是,我贏得老師同學的一片贊譽,獲得這樣那樣的獎賞。學習上有困難,別人都主動熱情幫助我,我的各門功課都平衡發(fā)展。要是沒有困窘的家庭經(jīng)濟環(huán)境、多難的童年經(jīng)歷,也許,我不能獲得這許多成功與榮譽。感謝你――伴隨我童年的貧寒與磨難!
人生的價值,生命的意義,該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體現(xiàn)?吳運鐸、張海迪、竺可楨等先進人物都為我們做出了表率。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與人斗,斗吃苦斗長智斗成才,也同樣其樂無窮!天之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苦其心志: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生活中不能沒磨難,前進路上少不得阻礙,它可是我們成才的催化劑。我很欣賞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一句話:“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著島嶼、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