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鷓鴣天辛棄疾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金舌浪君
急雨追乘楊柳,宿云交掩都城。老樹翻根銜酒幟,荒嶺傾石嘯虎聲。風吹草木晾。
擎燭頻推虛牖,臨軒又攝青燈。置酒擁書三萬卷,擊劍行歌六億兵。而時夜色明。
對比悅讀
辛棄疾原作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
百科名片
《破陣子》,一名《十拍子》,詞牌名,原曲調(diào)已散失。原樂曲出處為唐時龜茲部所作《秦王破陣樂》之節(jié)選。五代兩宋時期的李煜、晏殊、辛棄疾等多位著名詞人為之填詞,多流傳于后世。
詩詞文賦
莊暢宇
秋盡紅飛寂寞池,群芳獨羨小梅枝。疏橫花影樓前臥,暗自香風階下馳。
云攏髻,雪凝脂,幾經(jīng)魂繞識君癡?縱然卿死不憐我,我自憐卿到死時。
對比悅讀
辛棄疾原作
萬事紛紛一笑中。淵明把菊對秋風。細看爽氣今猶在,惟有南山一似翁。情味好,語言工。三賢高會古來同。誰知止酒停云老,獨立斜陽數(shù)過鴻。
百科名片 《鷓鴣天》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此調(diào)很像兩首七絕相并而成,唯后闋換頭處稍變。雙調(diào)五十五字,前后闋各三平韻,一韻到底。上闋第三四句、下闋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對仗。鷓鴣,鳥名,看上去像雌野雞,頭像鵪鶉,胸前有白圓點,背毛有紫赤浪紋,足黃褐色。古人諧其鳴聲為“行不得也哥哥”,詩文中常用以表示思念故鄉(xiāng)。
釵頭鳳
山野文香
村房舊,親娘守,勁風茅落天棚漏?;丶彝叫珠L,獨倚東墻,欲籌銀兩。悵,悵,悵。
親朋手,泥漿斗,雪飄風冷棉衣透。花廳敞,紫磚亮,請母堂坐,宴賓杯響。賞,賞,賞。
對比悅讀
陸游原作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關(guān)鍵詞:豪放 愛國主義 開拓 情感 抒發(fā) 英雄
宋詞由北宋蘇軾開創(chuàng)出一種豪放闊大的風格。這種風格,隨著南宋張元干、張孝祥、等人以抗金雪恥為主題的詞得到繼承。到辛棄疾出現(xiàn)在詞壇上,他不僅沿續(xù)了蘇詞的成就,寫出許多具有雄渾、闊大氣勢的作品,而且敢于破除陳規(guī),以其過人的才華,進行極富特色的創(chuàng)造,成為南宋豪放派的領(lǐng)軍人物。
一.貫穿他的全部詞作的基本思想和主線,就是恢復(fù)中原的堅定信念和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辛詞更多地表現(xiàn)出英雄的豪情與英雄的悲憤。辛棄疾與蘇軾相比,有英雄與學士之別。蘇軾常以曠達的胸襟與超越的時空觀來體味人生,常表現(xiàn)出具有哲理的感悟,使情感從沖動歸于深沉的平靜。而辛棄疾總是以熾烈的感情與崇高的理想來雄視人生,在抒發(fā)報國之志時,辛詞常常顯示出武將的英雄氣慨,像《水調(diào)歌頭》“要挽銀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滿江紅》“馬革裹尸當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說”,《賀新郎》“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等,無不豪情飛揚,氣沖斗牛,震撼著讀者的心靈。辛棄疾為抗金復(fù)國的崇高理想奮斗一生和壯志未酬的現(xiàn)實,帶來的內(nèi)心激憤和痛楚,這成為辛詞的又一特點。如《水龍吟》“元龍老矣,不妨高臥,冰壺涼簟。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賀新郎》“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幾。白發(fā)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浪淘沙》“身世酒杯中,萬事皆空。古來三五個英雄,雨打風吹何處是,漢殿秦宮”,如《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使人感受到他心中“補天裂”的期望破滅成為絕望時無法磨滅的痛苦。
二.辛詞所描繪的自然景物,多有一種奔騰聳峙、不可一世的氣派。如《水龍吟》“峽束蒼江對起,過危樓、欲飛還斂”,《滿江紅》“誰信天峰飛墮地,傍湖千丈開青壁”;他所采摭的歷史人物,也多屬于奇?zhèn)ビ⒑?、宕放不羈,或慷慨悲涼的類型,如《八聲甘州》“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的李廣,《永遇樂》“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劉裕,《南鄉(xiāng)子》“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的孫權(quán)等等。這種自然和歷史素材的選用,都與詞中的感情力量成為恰好的配合,令人為之感奮。
三.辛棄疾在詞史上的一個重大貢獻,就在于內(nèi)容、題材的拓寬。他現(xiàn)存的詞作,寫戰(zhàn)爭、政治,寫哲理,寫朋友之情、戀人之情,寫田園風光、民俗人情,寫日常生活、讀書感受,可以說,凡當時能寫入其他文學體裁的題材,他都能寫入詞中,范圍比蘇詞還廣泛。而隨著內(nèi)容、題材的變化和感情基調(diào)的變化,辛詞的藝術(shù)風格也有各種變化。雖說他的詞主要以雄偉奔放、富有力度為長,但寫起傳統(tǒng)的婉媚風格的詞,卻也十分得心應(yīng)手。如著名的《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上闋寫惜春,下闋寫宮怨,借一個女子的口吻,把一種落寞悵惘的心情一層層地寫得十分曲折委婉、回腸蕩氣,用筆極為細膩。
四.辛詞的許多描述鄉(xiāng)村風光和農(nóng)人生活的作品,樸素清麗、生機盎然。如《鷓鴣天》的下闋:“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币约啊段鹘隆返南麻牐骸捌甙藗€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庇诤啒阒幸娝系剑且话闳撕茈y達到的境界。所以劉克莊《辛稼軒集序》說:“公所作,大聲,小聲鏗,橫絕六合,掃空萬古,自有蒼生以來所無。其纖綿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边@是比較客觀全面的評價。
五.辛棄疾和蘇軾在詞的語言技巧上都是有力的開拓者。前人說蘇軾是以詩為詞,辛棄疾是以文為詞。辛詞的語言更加自由解放,變化無端。如有民間通俗語言,《鷓鴣天》“些底事,誤人那。不成真?zhèn)€不思家”,《丑奴兒》“近來愁似天來大,誰解相憐?誰解相憐,又把愁來做個天”。也有夾雜許多虛詞助語的文言句式,如《漢宮春》“不知云者為雨,雨者云乎”?!镀脐囎印贰鞍税倮锓主庀轮?,五十弦翻塞外聲”。辛詞在語言技巧方面的一大特色,是大量使用散文句式、運用生動的語氣、節(jié)奏和語義連貫性。
1、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境鎏帯浚豪钌屉[《錦瑟》?!咀g文】: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憶之中了。而在當時那些人看來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罷了,卻并不知珍惜。
2、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出處】:辛棄疾《鷓鴣天》,【譯文】:如果不是眼下親自遭遇離愁別恨的折磨,根本不會相信這世上真會有人傷心白頭。
3、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境鎏帯浚簹W陽修《蝶戀花二首其一》?!咀g文】:淚眼汪汪問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語,紛亂的,零零落落一點一點飛到百秋千外。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二、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陸游《幽居初夏》
三、夜來攜手夢同游,晨起盈巾淚莫收。——白居易《夢微之》
四、門外無人問落花,綠陰冉冉遍天涯?!茚佟洞耗骸らT外無人問落花》
五、曾伴浮云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唧浮督鹆晖硗?/p>
六、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獜堨铩额}金陵渡》
七、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又是去年病?!獜埾取肚嚅T引·春思》
八、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钌屉[《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九、芭蕉不展丁香結(jié),同向春風各自愁。——李商隱《代贈二首·其
十、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白居易《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
十一、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K軾《水龍吟·次韻章質(zhì)夫楊花詞》
十二、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纭稉P州慢·淮左名都》
十三、花明柳暗繞天愁,上盡重城更上樓?!钌屉[《夕陽樓》
十四、淮水悠悠。萬頃煙波萬頃愁?!瓷吓稖p字木蘭花·淮山隱隱》
十五、而今燈漫掛。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蔣捷《女冠子·元夕》
十六、旋開旋落旋成空,白發(fā)多情人更惜?!究請D《酒泉子·買得杏花》
十七、故人相望若為情。別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燈?!惪恕杜R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十八、玉慘花愁出鳳城,蓮花樓下柳青青。——聶勝瓊《鷓鴣天·別情》
十九、碧海年年,試問取、冰輪為誰圓缺?——納蘭性德《琵琶仙·中秋》
二十、滿目飛花萬點,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腸?!痖L庚《水調(diào)歌頭·江上春山遠》
二十一、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K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二十二、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f莊《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
二十三、長安故人問我,道尋常、泥酒只依然?!翖壖病赌咎m花慢·滁州送范倅》
二十四、曲終人醉。多似潯陽江上淚?!於厝濉稖p字木蘭花·劉郎已老》
二十五、我當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謝如枯蘭?!钯R《開愁歌》
二十六、楊柳絲絲弄輕柔,煙縷織成愁?!蹼劇堆蹆好摹盍z絲弄輕柔》
二十七、蚤是傷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f莊《長安清明》
二十八、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铐牎豆艔能娦小?/p>
二十九、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獜埶疵瘛洞寰印に@陂田竹繞籬》
三十、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yīng)仗出群才。——秋瑾《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zhàn)爭地圖》
三十一、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醪g《芙蓉樓送辛漸二首》
三十二、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李清照《點絳唇·閨思》
三十三、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
三十四、翠蛾輕斂意沉吟,沾襟,無人知此心?!獙O光憲《河傳·花落》
三十五、晚風庭院落梅初。淡云來往月疏疏?!钋逭铡朵较场僮觽恒几帷?/p>
三十六、大樹無枝向北風,十年遺恨泣英雄?!邌ⅰ兜踉劳跄埂?/p>
三十七、勸君頻入醉鄉(xiāng)來,此是無愁無恨處。——晏幾道《玉樓春·雕鞍好為鶯花住》
三十八、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柳永《定風波·自春來》
三十九、柳色參差掩畫樓,曉鶯啼送滿宮愁。——司馬扎《宮怨 / 閨怨》
四十、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畎住对骨椤?/p>
四十一、傷心莫問前朝事,重上越王臺?!攮憽度嗽聢A·傷心莫問前朝事》
四十二、分明一覺華胥夢,回首東風淚滿衣?!w鼎《鷓鴣天·建康上元作》
四十三、樂游原上清秋節(jié),咸陽古道音塵絕?!畎住稇浨囟稹ず嵚曆省?/p>
四十四、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拙右住栋嗽率迦找逛酝ね隆?/p>
四十五、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淌狻短ど小ば郊t稀》
四十六、握手西風淚不干,年來多在別離間?!{蘭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還為題小影》
四十七、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獜堨铩秾m詞·故國三千里》
四十八、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來空斷腸?!畎住对绱杭耐鯘h陽》
一、作品更加人性化,不為刁鉆,不為苛刻,更趨通俗易懂
高考古典詩詞鑒賞題一度成為考生的老大難,許多考生提詩詞鑒賞就色變。的確,如果考題選材語言過于艱澀,學生在考場上連詩意都沒讀懂,答好題只能是紙上談兵。詩詞鑒賞應(yīng)該讓絕大多數(shù)考生有話可說,有話說,才能知道誰說得正確,誰說得好,誰說得妙。統(tǒng)觀近三年高考詩詞鑒賞題,在作品選用上充分考慮了中學生學習實際,顯得很溫和,更通俗,不刁鉆,不苛刻,即使作品中有學生難以理解的地方,都詳盡地給予注釋。這是古典詩詞考題順應(yīng)課程改革要求并日臻成熟的直接體現(xiàn)。
例如,2013年山東卷:
山寺夜起
江
月升巖石巔,下照一溪煙。煙色如白云,流來野寺前。
開門惜夜景,矯首看霜天。誰見無家客,山中獨不眠。
這首詩沒有華麗的辭藻,語言質(zhì)樸無華,樸素自然,于平淡中蘊含著深意。好似陶淵明的《飲酒》:“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p>
作品透著濃郁的人文情懷,廣泛而深刻地透視著對生命的關(guān)注,對理想的追求,對人性的呼喚,這些都在拷問著一個中學生應(yīng)有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高中新課程標準》規(guī)定,“高中語文新課程必須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使學生通過優(yōu)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熱愛祖國和中華文明、獻身人類進步事業(yè)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奮發(fā)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引導(dǎo)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學習認識社會、認識自我、規(guī)劃人生,在促進學生走向自立的教育中產(chǎn)生重要的作用?!碑斎唬瑢σ郧楦袨殪`魂的詩詞來說,不僅承載著培養(yǎng)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作用,而且承載著“豐富自己的內(nèi)心情感世界,培養(yǎng)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的作用。這在三年高考古典詩詞鑒賞考題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2013年天津卷:辛棄疾《鷓鴣天?送廓之秋試》中,詩人在豪邁的意象,開闊意意境的映襯下,攜書佩劍,顯示出既儒雅又剛健的氣概。2015年新課標Ⅰ卷:岑參《發(fā)臨洮將赴北庭留別》中,詩人面對前往邊塞路途艱難的隱隱憂慮和對家鄉(xiāng)的深深思念,仍發(fā)出“勤王敢道遠”的忠誠告白,“敢”字乃“不敢意”,這足以體現(xiàn)詩人以國事為重的忘我情懷。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它們都關(guān)注人的真實情感,關(guān)注生命的意義,關(guān)注多元的價值取向,這種關(guān)注也是對新課程標準的最高詮釋。
二、詩詞兩分天下,同臺輝映,詩詞選用不為名氣,只為選優(yōu)
高考選擇什么樣體裁的作品、哪些人的作品,人們爭論不休。近三年高考古典詩詞鑒賞考題響亮回答了這個問題。高考考題已用經(jīng)典代替了刁鉆,優(yōu)秀代替了低下。曾經(jīng),詩詞曲在高考的舞臺上三足鼎立,如今詩詞基本兩分天下;曾經(jīng),詩詞大家和無名之輩相互排擠,如今惟優(yōu)是舉,百花齊放,不拘一格。2014年高考中既選有蘇軾、韋應(yīng)物這樣的名家,也有像萬樹、黃庚這樣的無名小卒。2015年延續(xù)了2014年同樣的選材分格。這體現(xiàn)出高考對藝術(shù)認知的理性回歸,對新課程改革的理性思考,對高考導(dǎo)向性的深刻反思,也是切實踐行文學有序傳承的巨大責任。
三、考題設(shè)問更加務(wù)實、科學、合理,在重視知識的同時,特別重視考查學生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近三年高考古典詩詞鑒賞題,設(shè)問不再大而空,不再籠統(tǒng),不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而是在貌似降低難度的基礎(chǔ)上,更加科學,更加務(wù)實,更具操作性。例如:2013年天津卷:辛棄疾《鷓鴣天?送廓之秋試》中問“‘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鯓芋w現(xiàn)了辛詞的豪放特點?”“請舉一例分析本詞虛實相生的藝術(shù)手法?”2014年安徽卷:馬子嚴《阮郎歸西湖春暮》中問“這首詞通過人物動作神態(tài)表現(xiàn)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請結(jié)合作品簡要分析?!?015年山東卷:張元幀恫匪闋印分形省啊起舞聞雞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作簡要分析。”這些問題考查針對性強,多數(shù)圍繞詩詞的思想內(nèi)容和寫作手法設(shè)問。賞析一個字,就直指那一個字;賞析一個句子,就直指某個句子;賞析技法,除非比較明顯的技法,一般都會告訴你詞運用了什么技法,讓你賞析。談理想,要提示;談風格,要說明。凡此種種,不能一一列舉,但它的確務(wù)實、合理,不僅能讓學生有話可說,而且順應(yīng)了新課改要求,能檢驗學生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以常規(guī)考題為依托,更加重視對學生理解、綜合、概括、表達能力的考查
近幾年,高考試題改革不斷,但常規(guī)考查穩(wěn)步推進,特別是古典詩詞鑒賞試題對常規(guī)題的考查將繼續(xù)成為高考考查的重心。但其考查的側(cè)重發(fā)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出現(xiàn)了一些旨在檢驗學生理解、綜合、概括、表達能力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在近三年高考古典詩詞鑒賞題中更為普遍。例如:2013年新課標Ⅰ卷:陸游《鵲橋仙》中問“上闋最后兩句是什么意思?它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2013年山東卷:江《山寺夜起》中問“三四兩句中的‘煙’有什么特點?詩人是如何描寫的?”“結(jié)合全詩分析詩人‘不眠’的原因?!?014年廣東卷:萬樹《望江怨 送別》中問“這首詞的前四句描寫了怎樣的送別場景?”這些常規(guī)考題問法直接,但學生必須具備理解詩意、綜合信息、概括提煉、表達成文的能力,否則,將會在信息匯集上丟三落四、一知半解,在言語表達上粗俗混亂,缺少潤澤,喪失在詩詞鑒賞中應(yīng)有的專業(yè)性和詩意性。
五、考題透露出考查學生文學素養(yǎng)及映射教材的強烈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