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 主辦單位: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
雙月刊 審稿周期:1個月內(nèi)
《紅廣角》由王國梁擔任主編,創(chuàng)刊于1994年,由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主管、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主辦的一本歷史領域?qū)I(yè)期刊。主要刊載該領域內(nèi)的原創(chuàng)性研究論文、綜述和評論等,力求及時、準確、全面的反映該領域的政策、技術、應用市場及動態(tài)。
1、正文:要求結(jié)構(gòu)嚴謹,表達簡明,語義確切,論點鮮明,論據(jù)充分,引用規(guī)范,數(shù)據(jù)準確。文內(nèi)標題要簡潔、明確,標題層次不宜過多,可采用阿拉伯數(shù)字連續(xù)標號,如“1”“1.1”“1.1.1”的形式。
2、摘要應客觀地反映論文的主要內(nèi)容,須用第三人稱語氣表達,不宜使用評述性語言,20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可選3-5個。
3、如需要保留修改權的作者,請來稿時特別注明,否則視同全權委托本社編輯部編輯加工。
4、來稿作者的信息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職稱、學歷、研究方向、單位名稱、地址(XX省XX市或XX縣XX路XX號)、郵政編碼、電話號碼和郵箱等項。
5、參考文獻著錄:執(zhí)行GB/T7714—2015《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shù)字標出,并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排列于文后。
6、注釋:用于對文章某一特定內(nèi)容做出解釋和補充說明,排在當頁地腳處,每頁重新編號,文中用數(shù)字加圈上角標注(如①②……)
7、論文如果是基金項目、國家、省部級教育教學科研立項課題成果,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或上述立項的成果,需在文章標題右上角插入腳注,并在腳注中注明項目名稱及編號。
8、題名:要求準確,精練,易讀,用詞規(guī)范,一般不超過20個字。盡量不用副題名,不宜用阿拉伯數(shù)字開頭,不用代號和商品名。
9、計量單位使用我國法定計量單位,公式及中外文字符務必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等,易混淆字符第一次出現(xiàn)時用鉛筆注明。
10、來稿須具有創(chuàng)新性、指導性、實用性;能代表技術前沿水平的論文。嚴禁一稿多投遞;如果一個月未獲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稿件。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qū)珠江新城華明路13號華普廣場東塔7樓
郵編:510623
主編:王國梁
年份 | 2013 | 2015 | 2017 |
被引次數(shù) | 0.014308 | 0.017903 | 0.018072 |
影響因子 | 0.01005 | 0.00565 | 0.008772 |
立即指數(shù) | 199 | 177 | 114 |
發(fā)文量 | 38 | 48 | 40 |
被引半衰期 | 0.947368 | 1 | 0.875 |
引用半衰期 | 1.98995 | 0 | 15.80702 |
期刊他引率 | 3.75 | 5.2 | 6.25 |
平均引文率 | 6.23 | -- | 9.94 |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lián)系出版商,地址:廣州市天河區(qū)珠江新城華明路13號華普廣場東塔7樓,郵編:510623。